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1017发布日期:2021-02-20 19:1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车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冷藏车是指用来维持冷冻或保鲜的货物温度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冷藏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冷藏车可以按生产厂家、底盘承载能力、车厢型式来分类,目前的大型冷藏车,都设置两套单独的制冷系统,分别满足冷藏和驾驶室空调需要。
[0003]
目前的制冷系统内都会设置空调滤芯对空气进行过滤,空调滤芯经常需要拆下对其进行清洗,但是空调滤芯拆装过程繁琐,不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空调滤芯拆装过程繁琐,不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要缺点,而提出的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接触有空调滤芯,空调滤芯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定位槽,定位板与定位槽相卡装,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安装有矩形板,矩形板的一侧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于矩形槽的一侧内壁上,矩形板的另一侧顶部焊接有方板,方板的底部一侧焊接有第一挤压球,安装板上开设有方腔,方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竖孔,竖孔内滑动安装有竖板,竖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二挤压球,第一挤压球与第二挤压球相接触,竖板的一侧底部焊接有侧板,侧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焊接于方腔的顶部内壁上,矩形板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一板,方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孔,第二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板,两个定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别与第一槽和第二槽相卡装,第二板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板,铰接板与竖板的底部相铰接。
[0007]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一板滑动安装于第一孔内。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
[0009]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安装板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进气孔,使得制冷系统的出气管插入到进气孔内。
[0010]
优选的,所述矩形板的一侧焊接有把手,方板的顶部开设有适配孔,空调滤芯的底部贯穿适配孔,使得方板在移动时不与空调滤芯接触。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球与第二挤压球的规格相同。
[001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当需要拆下空调滤芯对其进行清洗时,拉动把手,矩形板挤压第一弹簧,矩形板带动第一板进行移动,矩形板带动方板进行移
动,方板带动第一挤压球进行移动,此时第二弹簧由于自身的弹力带动侧板进行移动,侧板带动竖板进行移动,竖板带动第二挤压球进行移动,竖板带动铰接板进行转动,铰接板带动第二板进行移动,解除对定位板的固定,当空调滤芯清洗完成后,将定位板插入到定位槽内,然后松开把手,当第一挤压球与第二挤压球不接触时,第一挤压球与安装板的距离大于第二挤压球与安装板的距离,保证第一挤压球能够挤压第二挤压球,进而使得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别卡入第一槽和第二槽内。
[0013]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便于对空调滤芯进行拆装,拆装过程简单便捷,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安装板;2、空调滤芯;3、定位板;4、矩形板;5、第一弹簧;6、方板;7、第一挤压球;8、竖板;9、第二挤压球;10、侧板;11、第二弹簧;12、第一板;13、第二板;14、铰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
参照图1-3,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顶部接触有空调滤芯2,空调滤芯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定位槽,定位板3与定位槽相卡装,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安装有矩形板4,矩形板4的一侧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的一端焊接于矩形槽的一侧内壁上,矩形板4的另一侧顶部焊接有方板6,方板6的底部一侧焊接有第一挤压球7,安装板1上开设有方腔,方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竖孔,竖孔内滑动安装有竖板8,竖板8的顶部焊接有第二挤压球9,第一挤压球7与第二挤压球9相接触,竖板8的一侧底部焊接有侧板10,侧板10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的顶端焊接于方腔的顶部内壁上,矩形板4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一板12,方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孔,第二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板13,两个定位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板12和第二板13分别与第一槽和第二槽相卡装,第二板13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板14,铰接板14与竖板8的底部相铰接。
[0020]
本实施例中,矩形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一板12滑动安装于第一孔内。
[0021]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5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弹簧5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簧11的劲度系数。
[0022]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安装板1的底部中央位置开设有进气孔,使得制冷系统的出气管插入到进气孔内。
[0023]
本实施例中,矩形板4的一侧焊接有把手,方板6的顶部开设有适配孔,空调滤芯2的底部贯穿适配孔,使得方板6在移动时不与空调滤芯2接触。
[0024]
本实施例中,第一挤压球7与第二挤压球9的规格相同。
[0025]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当需要拆下空调滤芯2对其进行清洗时,拉动把手,把手带动矩形板4进行移动,矩形板4挤压第一弹簧5,矩形板4带动第一板12进行移动,矩形板4带动方板6进行移动,方板6带动第一挤压球7进行移动,此时第二弹簧11由于自身的弹力带动侧板10进行移动,侧板10带动竖板8进行移动,竖板8带动第二挤压球9进行移动,竖板8带动铰接板14进行转动,铰接板14带动第二板13进行移动,使得第一板12和第二板1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解除对定位板3的固定,当空调滤芯2清洗完成后,将定位板3插入到定位槽内,然后松开把手,当第一挤压球7与第二挤压球9不接触时,第一挤压球7与安装板1的距离大于第二挤压球9与安装板1的距离,保证第一挤压球7能够挤压第二挤压球9,进而使得第一板12和第二板13分别卡入第一槽和第二槽内,安装板1通过螺栓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使得制冷系统的出气管插入到进气孔内。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7]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