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具有壳体的家用制冷器具。沿高度方向观察,在壳体中构造有用于食品的、上部的第一接收室。在壳体中构造有与第一接收室分离的、用于食品的、下部的第二接收室。这两个接收室沿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方向观察在前侧通过家用制冷器具的横梁彼此分开。此外,家用制冷器具具有光模块,该光模块布置在横梁的前侧上。该光模块具有模块壳体。该模块壳体沿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方向观察具有前壳体部分。该前壳体部分具有下壁,该下壁是光射出窗口。
背景技术:2.在具有多个接收室的家用制冷器具中已知的是,照明单元布置在横向连接件的前侧上。横向连接件将冷藏室与冷冻室分离。通过这种在前侧局部地特定布置的照明单元光可以向下照射。这例如由ep 1 956 325a2已知。该照明单元具有一体式壳体。透明的覆盖件布置在该壳体上。该覆盖件利用肋形式的突出部直接卡接在横向连接件上。壳体直接卡接在固定元件上。固定元件与壳体分离并且与覆盖件分离。固定元件直接设置在横向连接件上。然而,为此,金属固定元件的固定夹板必须穿过横向连接件中的固定开口,然后在固定开口的边缘上方侧向地弯曲并夹紧在其上。此外设置,在前部区域的横截面中凸形成型的覆盖件内置地被不透明的裙板覆盖。由此防止向前射出光。
3.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照明单元由多种部件构成,这些部件必须非常耗费地单独连接。壳体在与其分离的固定托架上的装配耗费以及尤其是该固定托架在横向连接件上的固定是非常装配密集的。由此也产生位置公差。因此,照明单元很难在横向连接件上以位置精确的方式持久地定位。此外,该照明单元的照明功能受到限制。由于光源布置在壳体中并且由于覆盖件的造型,仅能够实现光以竖直的主照射方向向下照射。由此以特别不利的方式仅在位于照明单元下方的非常窄的区域上产生照明可能性。尤其是,由此直接在照明单元下方和在横向连接件的在此邻接的前侧上形成明亮的光斑。由此妨碍均匀显现的光图像。此外,水和湿气可能通过固定托架到达壳体中。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制冷器具,在该家用制冷器具中,光模块能够在壳体外部实现均匀且均一的照明情景。
5.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家用制冷器具解决。
6.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具有壳体的家用制冷器具。沿高度方向观察,在壳体中构造有用于食品的、上部的第一接收室。在壳体中构造有与第一接收室分离的、用于食品的、下部的第二接收室。这两个接收室沿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方向观察在前侧通过家用制冷器具的横梁彼此分开。此外,家用制冷器具具有光模块,该光模块布置在横梁的前侧上。该光模块具有模块壳体。该光模块具有模块壳体。该模块壳体沿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方向观察具有前壳体部分。该前壳体部分具有下壁,该下壁是光射出窗口。
7.前壳体部分的沿高度方向观察的下壁具有部分区域或部分区段。该部分区域相对于水平线倾斜向上地取向。这意味着,沿深度方向观察,从该部分区域的靠近横梁的一端或一侧开始,下壁的该部分区域向前并且向上上升地取向。尤其是,在此构造笔直且连续的倾斜取向。在模块壳体的内部构造有光通道。通过该光通道来限定并且按照规定地使光射出相对于竖直线倾斜地取向并且进而尤其使光的从模块壳体穿过下壁的主照射方向相对于竖直线倾斜地取向。因此在光模块的情况下设置完全特定定向的、向下并且倾斜向前的光射出。由此,在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方向上位于下部的第二接收室前方的区域被照亮,尤其是均匀地相对大范围地被照亮。尤其是,竖直线与主照射方向之间的角度在20
°
和70
°
之间,尤其是在25
°
和60
°
之间。
8.由此可以特别有效地避免可能在横梁的前侧上的光模块下方出现的不期望的局部的亮的光斑,如现有技术中的情况那样。此外,通过非常紧凑地构造的光模块的这种构型可以均匀地照亮在接收室前方的较大范围或较大区域。
9.在一个实施例中,光通道具有反射壁。该反射壁相对于竖直线倾斜地取向。光模块的光源的光在模块壳体中通过该反射壁向远离横梁的方向反射。尤其是通过这一个反射壁将光反射到所希望的光射出取向上。
10.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壁具有用于光射出的另一部分区域。该另一部分区域在倾斜部分区域的沿深度方向观察背离横梁的一端结束。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另一部分区域比倾斜的第一部分区域相对于水平线向上更强烈地倾斜。由此,在该实施例中得到以下可能性,光射出也可以向前加强。因此,尤其是在从前侧观察光模块时,通过该另一部分区域可以产生可在前侧感知并且在此向前发光的光带。因此,例如也可以显示发光线。例如设置,沿高度方向观察,该发光线定位在封闭上接收室的上方的门和封闭下接收室的下方的门之间的间隙中。因此,即使在门关闭时,也可以通过该发光线照明门之间的间隙。因此,例如即使在间距较大和/或在能见度较暗的情况下,这两个门的下棱边和上棱边也可以以视觉方式发出信号。
11.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下壁的另一部分区域具有竖直取向的外侧。附加地或替代于此,该另一部分区域也可以具有竖直取向的内侧。在此,然后可以实现从模块壳体向前的非常个性化的光照射。
12.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壁的倾斜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外侧是平坦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壁的该倾斜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内侧可以平行于该外侧取向。
13.在一个也存在该另一部分区域的实施例中,在倾斜的第一部分区域的外侧和另一第二部分区域的直接与其衔接的外侧之间存在弯折部或有棱角的过渡部。
14.在一个实施例中,具有上壁和下壁的前壳体部分由塑料构成。尤其是,该壳体部分是一体式的构件。尤其可以是两组分构件(2k构件)。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壳体具有沿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方向观察的后壳体部分。该后壳体部分具有后壁和多个分离的卡接元件。这些卡接元件与后壳体部分一体地构造。卡接元件卡接在卡接元件接收部中,所述卡接元件接收部构造在横梁上。后壳体部分布置成以后壁的沿深度方向观察的后表面面式地直接贴靠在横梁的前侧上。通过这种构型能够实现光模块直接在横梁上的特别简单但位置稳定的安装。装配耗费在此降低。通过卡接连接可以提供一种非常快速且适宜的装配方案。此外,通过多个卡接元件和多个卡接元件接
收部也能够实现光模块的持久的位置固定的安装。通过这种构型,模块壳体本身直接贴靠在横梁的前侧上。与其一体构造的卡接元件向后穿过卡接元件接收部并卡接在其中。因此,能够实现简单的固定方案。此外,不再需要如现有技术中所需的与壳体分离的固定托架。
16.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后壁上构造有偏心的第一卡接元件和与之分离的、偏心的第二卡接元件。这意味着,这些卡接元件在家用制冷器具的宽度方向上观察并且因此也在该后壁的宽度方向上观察相对于后壁的中心点或者中心向左和向右偏移地布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后壁的宽度方向以及因此后壳体部分的宽度方向上观察,这两个卡接元件恰好相对于后壳体部分的中心对称地布置。这是另一个非常有利的实施例,因为由此也能够使得后壁以及因此整个后壳体部分可以翻转对称地装配在横梁上。这意味着,该后壳体部分可以在第一位置以及在相对于其转动180
°
的第二位置中锁定在横梁上。由此在制造时实现了,不必首先检验该后壳体部分能够在哪个唯一的装配位置中布置在横梁上。
17.特别有利的是,横梁中的卡接元件接收部相对于该横梁的沿宽度方向观察的中心点对称地构造。也就是说,然后由此也能够实现,该横梁可以翻转对称地装配。因此在制造时不再需要准确地注意必须以某个仅唯一的安装位置布置横梁。相反,横梁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其(在此也围绕沿深度方向观察取向的轴线)转动180
°
的第二位置在此也是可能的。这尤其也具有的优点是,在将横梁后方的后置件、尤其与电插头一起装配在该中间梁或者说横梁上之后,继续保持该横梁的翻转对称。因此,制造工作人员尤其不必注意:限界第一接收室的内部容器必须布置在横梁的哪一侧,和限界第二接收室的内部容器必须布置在横梁的哪一侧。
18.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后壁上构造有中央卡接元件,该中央卡接元件在后壳体部分的宽度方向上居中地布置。由此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再次改进了后壳体部分直接在横梁上的机械稳定的固定。此外,通过这种布置还进一步给出翻转对称的上述有利性。尤其是,在横梁中构造有居中的中央卡接元件接收部。中央卡接元件可以卡接到该中央卡接元件接收部中。由此,横梁也进一步构造成尤其翻转对称的,从而保持上述优点。
19.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卡接元件具有两个间隔开的卡接元件部分。这些卡接元件部分分别对于本身观察卡接在横梁的尤其唯一的中央卡接元件接收部中。通过中央卡接元件的这种构型,能够实现特别有利的机械耦合。此外,这些卡接元件部分可以更好地被用于其它功能。
20.尤其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这些卡接元件部分在彼此背离的侧上具有卡接鼻部。利用这些卡接鼻部将这些卡接元件部分卡接在横梁中的卡接元件接收部中。通过这些沿宽度方向分别向外取向的卡接元件鼻部,在该宽度方向上观察,在这些卡接元件部分之间的中间空间保持最大化。由此,该空间可以更好地被用于引入其它部件。由此也能够实现特别紧凑的结构,尤其是在光模块的深度方向上。
21.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接元件部分在彼此面对的侧上构造有接合元件。这些接合元件构造为用于接合到光模块的电路板的接合区域中。这是另一个非常有利的实施例。因为由此可以实现该特定的中央卡接元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直接机械耦合。因此,与此相关地直接保持机械耦合也能够实现电路板的特别有利的位置固定的布置。因此,卡接元件部分具有多功能性。一方面,这些卡接元件部分按照规定设置为用于卡接在横梁本身上,另一方面按照规定设置为用于直接以卡接方式保持电路板。
22.由此,电路板在至少两个空间方向上、尤其在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被位置可靠地保持。该电路板尤其延伸到卡接元件部分之间的中间空间中。由此,电路板沿深度方向观察与该中央卡接元件重叠地布置。尤其是,沿宽度方向观察,该电路板也侧向地由这些卡接元件部分保护。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接元件部分沿深度方向观察至少在电路板的部分区域的整个深度上延伸,该深度延伸到卡接元件部分之间的中间空间中。
23.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接元件部分在彼此面对的内侧上具有接收和引导缝隙,用于电路板的部分区域。
24.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卡接元件部分之间构造有接收区域,用于光模块的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因此,该接收区域按照规定设置为用于使电路板的该部分区域能够定位在其中。
25.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的部分区域保持在卡接元件部分之间。尤其是,该部分区域通过接合元件接合到该接合区域中而卡接在其上。接合元件同样在接合区域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因此,构成在宽度方向上的彼此接合。
26.卡接元件尤其沿宽度方向弹动地布置在后壁上。由此,卡接过程可以特别容易地实现。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横梁具有水平的缝隙,该缝隙按照规定构造为用于使电路板延伸穿过。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延伸穿过横梁中的该缝隙。尤其是,该缝隙在中央居中地构造在横梁中。由此可能的是,电路板在装配状态下在横梁的两侧延伸。由此也可以实现光模块的紧凑结构并且实现电路板的可靠定位。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路板的部分区域上构造有电触点,所述部分区域通过横梁的该缝隙向后延伸到家用制冷器具的壳体中,该缝隙尤其也形成中央卡接元件接收部的入口,所述电触点按照规定构造为用于电接触布置在壳体中的插头。尤其是,在此构造三个电触点。尤其是,由此能够实现与三极插头的电接触。这种在电路板的部分区域上具有与此相关的触点的三极插头同样能够实现上述翻转对称的装配,这涉及第一极性的居中的第一电触点并且在其左边和右边分别涉及第二极性的另外的电触点。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三个电触点的两个外部的电触点彼此连接。这使得光模块与插头的安装位置无关地是功能良好的。尤其是,电插头的正极居中地布置。因此设置,在电路板的居中布置的部分区域上的电触点是正极,进而其具有该第一极性。
29.沿宽度方向观察,电路板的穿过横梁中的缝隙向后延伸到家用制冷器具的壳体中的部分区域比电路板的布置在横梁前方的另一部分区域更窄。
30.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具有t形形状。尤其是,电路板的部分区域是t形形状的主干。该部分区域尤其是穿过后壳体部分的后壁中的缝隙向后延伸的部分区域。尤其是,该t形形状的主干也延伸穿过横梁中的留空或者说卡接元件接收部。该t形形状的另一部分区域是t形形状的顶部。该另一部分区域布置在后壳体部分的后壁的前侧上。因此,该另一部分区域不延伸通过后壳体部分的后壁中的缝隙。沿宽度方向观察,后壁中的缝隙比电路板的t形形状的顶部更窄。通过电路板的这种造型和相对于该后壁的布置,也可以更稳定地定位该后壁。尤其是也能够实现特别紧凑的结构。
31.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壳体具有沿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方向观察的前壳体部分。因此,该前壳体部分比后壳体部分向前延伸得更远。
32.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两个壳体部分不可拆卸地连接。这尤其意味着,它们首先作为
分离的部件被制造和提供。尤其是,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分别一体地构造。然后将它们不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可以被超声波焊接。然后,这两个壳体部分不能以可无损拆卸的方式分开。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壳体部分具有沿家用制冷器具的高度方向观察的下壁。该下壁形成光模块的光射出窗口。下壁相对于水平线倾斜向上地取向。这意味着,该下壁从面向横梁并且在此更靠近横梁的一端或者说一侧出发倾斜向上且向前取向。从模块壳体向下通过该下壁的光射出尤其实现为使得在家用制冷器具的深度方向上位于下接收室前方的空间区域或体积区域更大范围地向前被照亮。这是另一个非常有利的实施例。因为通过该倾斜取向,具有主照射方向的光不能竖直向下照射,而是背离接收室地倾斜向下和向前照射。因此,能够实现该区域的特别均匀的照亮。由此可以避免不期望的光斑,这些光斑直接在光模块的下方、尤其是在横梁的前侧产生。
34.特别有利的是,家用制冷器具具有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二接收室中的食品接收容器。由此能够实现,在拉出时在该食品接收容器的与此相关的拉出位置中也能够实现通过光模块从上方均匀地照亮。由此,在该容器的最大拉出位置中也能够实现对该食品接收容器的内部的特别大范围的且均匀的照亮。食品接收容器尤其是壳(schale)。该第二接收室也可以沿深度方向直线地从第二接收室中拉出和推入。正是通过光模块的这种具有与此相关的倾斜的壁和相应的光耦出的非常有利的构型,即使当该壳相对大范围并且相对远地向前延伸时,也能够实现该壳的整个内部的尽可能大范围的和均匀的照亮。
35.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前壳体部分具有沿高度方向观察的上壁。该上壁是不透光的。由此实现,不会出现不期望的向上的光射出。由此,通过该特定的下壁能够实现非常定向的光耦出。尤其是由此也避免了对从上方或倾斜地从上方观察光模块的观察者的炫目。尤其是当存在上述壳并且该壳被拉出并且观察者从上方观察壳的内部时,所述壳均匀地并且大范围地被照亮并且不会由光模块使观察者眩目。
36.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上壁相对于水平线倾斜向下地取向。这意味着,在深度方向上观察,该下壁从更靠近横梁的一端或者说一侧出发倾斜向下且向前取向。通过这种几何形状,实现了前壳体部分向前特别有利地在两侧渐缩。因此,减少了光模块的向上和向下所需的空间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当光模块沿深度方向观察位于上方的门与下方的门之间的间隙的区域中时,实现了有利的几何形状。基于前壳体部分的这种向上和向下倾斜的取向,得到该前壳体部分在横截面上渐缩的几何形状。因此,在该前壳体部分的这些门之间沿高度方向仅需要最小的空间需求。
37.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上壁由于其限定的并且按照规定地设置的倾斜取向也按照规定地构造为信息呈现壁。因此,在该信息呈现壁上按照规定显示信息,尤其是文本信息。尤其是,这些文本信息也可以永久地构造在上壁上。该文本信息可以是关于光模块本身的信息。然而,也可以在该信息呈现壁上显示其它信息。
38.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上壁上也可以构造电子显示器。由此可以视觉地显示电子信息。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壳体部分是截棱锥形。
40.通过“上”、“下”、“前”、“后”、“水平”、“竖直”、“深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等的表述来说明在器具的按照规定的使用和按照规定的布置中所给出的位置和取向。
4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由附图和附图说明得出。以上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以下在附图说明中提到的和/或在附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以以分别给出的组合使用,而且可以以其它组合使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在附图中未明确示出和阐述但通过来自所阐述的实施方式的单独的特征组合得到和可产生的实施方式也视为被包括和公开。
附图说明
42.下面借助于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附图示出:
43.图1根据本发明的家用制冷器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44.图2带有装配在其上的光模块的横梁的立体图;
45.图3横梁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
46.图4光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
47.图5根据图2的组件的水平剖面图;
48.图6根据图2的组件的竖直剖面图;
49.图7在门关闭的情况下根据图1的家用制冷器具的部分区域的竖直剖面图;和
50.图8具有拉出的食品接收容器的家用制冷器具的部分区域的简化图。
51.在附图中,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52.在图1中以示意图示出家用制冷器具1的一个实施例。家用制冷器具1构造为用于存放和保藏食品。家用制冷器具1能够是制冷器具或者冷冻器具或者尤其是冷藏-冷冻组合器具。在该实施例中,家用制冷器具1是冷藏-冷冻组合器具。家用制冷器具1具有壳体2。在壳体2中布置有第一接收室3。此外,布置有与第一接收室3分离的第二接收室4。两个接收室3和4按照规定构造为用于存放和保藏食品。在该实施例中,两个接收室3和4沿高度方向(y方向)彼此成排地布置。接收室3和4分别通过内部容器的壁限界。在前侧(在深度方向上,z方向上)观察,接收室3和4具有装填开口。在此,这些装填开口在前侧通过前边缘或前法兰5限界。在两个接收室3和4之间的高度方向(y方向)上,这种前法兰由横梁6形成。因此,横梁6沿宽度方向取向。在此,该横梁构造为水平的矩形板。通过该横梁6使上接收室3与下接收室4分离。横梁6可以由金属制成。
53.家用制冷器具1还具有第一门7。第一门7可枢转地布置在壳体2上。该第一门布置为用于封闭上部的第一接收室3。此外,家用制冷器具1具有与第一门7分离的第二门8。第二门8可枢转地布置在壳体2上。该第二门按照规定布置为用于封闭下接收室4。两个门7和8能够彼此独立地运动。在关闭状态下,两个门7和8是家用制冷器具1的前侧外部部件。它们尤其在一共同的平面中延伸。
54.在两个门7和8之间构造有间隙9。
55.此外,家用制冷器具1具有光模块10。光模块10在布置在横梁6的前侧。
56.沿高度方向观察,光模块10定位成使得其布置在间隙9的区域中。
57.在图2中以立体图示出横梁6连同布置在其上的光模块10。横梁6尤其由板材制成。该横梁尤其一体地构造。光模块10直接布置在该横梁6的前侧11上并且沿深度方向观察朝
向前。
58.在图3中示出横梁6的前侧11的视图。可以看到,在横梁6上构造有卡接元件接收部12和13。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这两个偏心卡接元件接收部12和13相对于横梁6的中心m对称地构造。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构造有中央卡接元件接收部14。该中央卡接元件接收部尤其相对于中心m居中且对称地构造。在横梁6的这个实施例中,该横梁由此能够翻转对称地安装在壳体2上。
59.可以设置,横梁6仅具有形成用于卡接元件接收部12、13、14的入口的孔。然后,在其上卡接卡接元件的这些子元件可以构造在另一构件6a上(图5)。该构件6a可以与横梁6分离并且直接布置在该横梁上。该构件也可以与横梁6一体地构造。
60.在图3中以分解图示出光模块10的一个实施例。光模块10具有模块壳体15。该模块壳体15具有沿深度方向观察的另一壳体部分16。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后壳体部分16一体地构造。该壳体部分尤其由塑料构成。在此,该壳体部分可以是注塑构件。
61.此外,壳体15具有沿深度方向观察的前壳体部分17。该前壳体部分尤其一体地构造。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首先分别被制造和提供为单独的、一体式的部件。在光模块10的完成装配的状态下,这两个壳体部分16和17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可拆卸地连接。尤其是,这些壳体部分在此被超声波焊接。因此,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在该模块壳体15内部实现了密封性,尤其是防潮密封性。
62.后壳体部分16具有板状的后壁18。在该后壁18的后表面19a上设置,模制有两个偏心卡接元件20和21。在此,这些偏心卡接元件与后壁18一体地构造。两个偏心卡接元件20和21尤其相对于后壳体部分16的中心m1对称地布置。这些卡接元件按照规定构造为用于卡接在横梁6上的偏心卡接元件接收部12和13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壳体部分16具有中央卡接元件22。该中央卡接元件与偏心卡接元件20和21分离并且附加于此地构造。中央卡接元件22相对于中心m1对称地构造。尤其是,该中央卡接元件具有第一卡接元件部分23和与之分离的、并且沿宽度方向间隔开的第二卡接元件部分24。该中央卡接元件22构造为用于卡接到横梁6上的中心卡接元件接收部14中。
63.两个卡接元件部分23和24沿宽度方向(x方向)限定地彼此间隔开,使得在这些卡接元件部分23和24之间构成接收区域25。
64.如在图4中可以看到,一体地模制在后表面19a上的卡接元件部分23和24分别构造有卡接鼻部26和27。这些卡接鼻部26和27构造在卡接元件部分23和24的彼此背离的侧28和29上。
65.此外,卡接元件部分23具有接合元件30。该接合元件沿宽度方向朝向另一卡接元件部分取向。相应地,另一卡接元件部分24也具有这种接合元件31。该接合元件朝向另外的卡接元件部分23取向。接合元件30和31按照规定设置为用于接合到光模块10的电路板34的接合区域32和33中。电路板34在此具有部分区域35,该部分区域在装配状态下延伸穿过后壁18中的缝隙36。该部分区域35构造为板状。在装配状态下,该部分区域也延伸到该接收区域25中。沿宽度方向,该接收区域在左侧和右侧被卡接元件部分23和24包围或者在此也被保持。卡接元件部分23尤其具有引导缝隙37和38。该部分区域35沿宽度方向观察接合到这些引导缝隙中并且相应地被引导。在装配状态下,接合元件30和31接合到接合区域32和33中。尤其是,在此设置卡接。
66.在该实施例中,电路板34是t形的。该已经阐述的第一部分区域35在此形成t形形状的主干。该电路板34的另一部分区域39形成t形形状的顶部。该t形形状的顶部呈现为一种细条或接片,其纵向轴线沿宽度方向延伸。在电路板34在后壳体部分16上的装配状态下,该另一部分区域39沿深度方向观察布置在后壁18前方。因此,该另一部分区域不延伸通过缝隙36。在装配状态下,该另一部分区域尤其贴靠在后壁18的前表面19b上。
67.尤其是,在该另一部分区域39上布置有光源40,该光源在图4中不可见,然而以附图标记标出。这些光源尤其布置在该另一部分区域39的下侧41。光源40尤其是发光二极管。
68.此外,在图4中还可以看到,在该第一部分区域35的上侧42布置有电触点。在该实施例中,这在此是三个电触点43、44和45。当电路板34相应地装配在后壳体部分16上时,这些电触点相对于中心m1对称地布置。由此,电触点45居中。该电触点是第一极性的触点。尤其是,该电触点在此是正极。另外的两个触点43和44具有第二极性。尤其是,这两个触点是负极。由此,未示出的电插头、尤其是布置在壳体2中的三极插头可以简单且可靠地与该电路板34电接触。
69.通过这种构型,在装配状态下,电路板34也可靠且位置精确地保持在模块壳体15中、尤其保持在后壳体部分16上。
70.前壳体部分17在该实施例中构造为截棱锥形。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壳体部分具有上壁46。该上壁构造成不透光的。上壁46相对于水平线h(图6)从靠近横梁的一侧出发倾斜向下且向前取向。尤其是,上壁46构造有外侧47作为信息呈现壁。在该信息呈现壁上可以按照规定显示文本信息47a。这可以是永久施加的文本信息。然而,同样也能够在与此相关地在必要时集成的显示器上实现电子信息显示。
71.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壳体部分17具有沿高度方向观察的下壁48。该下壁48对于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是至少部分透明的。该下壁提供了光射出窗口49(图6)。如在图6中所示,在图6中示出沿着图2中的剖切线vi-vi的竖直剖面图,该下壁48以部分区域50相对于水平线h倾斜向上地取向。这意味着,从该下壁48的靠近横梁6的一侧或一端出发,设置倾斜向上和向前构造的取向。尤其是,该倾斜向上取向的部分区域50的外侧51在剖面图中是笔直的。这意味着,部分区域50的该面在一个实施例中平坦地构造。该部分区域50的内侧52也可以平坦地构造。
72.在图6中也可以看到,在模块壳体15的内部构造有特定的光通道53。利用该光通道,促使光源40的光l经由下壁48从模块壳体15有针对性地射出光。尤其是,通过该光通道53从模块壳体15经由该下壁48实现限定的且定向的光射出。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光通道53具有反射壁54。该反射壁相对于竖直线v倾斜地取向。这是这样的:所反射的光相对于该竖直线v以一角度向前且向下地从该模块壳体15中射出。因此,均匀地并且还进一步向前地照亮沿深度方向位于下接收室4前方的区域55。
73.尤其是,图6中在此示出光l的主照射方向lh。
74.此外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下壁48具有另一部分区域56。该部分区域56沿高度方向向上衔接到倾斜的第一部分区域上。该另一部分区域56对于可见光谱范围中的光是可穿透的。于是,通过该实施例也可能的是,光l不仅可以经由部分区域50,而且也可以经由该另一部分区域56向外照射。该另一部分区域56相对于水平线h比倾斜取向的部分区域48更强烈倾斜。尤其是,该另一部分区域56竖直地取向。尤其是,外侧57竖直地取向。内
侧58也可以相应地竖直地取向。外侧57优选是平坦的。尤其是,内侧58也是平坦的。
75.如在该实施例中可以看到,在外侧57与外侧51之间构造有弯折部59。
76.在图6中也可以看到模块壳体15的有利的几何形状。通过这些倾斜设置的上壁和下壁46和48实现与门7和8的最大间距。由此,门7和8的运动自由度不受限制,尤其是在朝向横梁6的深度方向上。尤其是,在将存放物装载到门搁架中之后,上方的门7在竖直方向上可能出现下降,这例如在家用制冷器具1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出现。于是,门的这种运动对于光模块10来说不是有害的,从而在此不会出现不期望的接触。
77.图5示出沿着剖切线v-v穿过根据图2的组件的水平剖面图。可以看到光模块10在横梁6上装配的最终状态。在此也可以看到,后壁18以后表面19a面式地贴靠在横梁6的前侧11上。偏心卡接元件20和21卡接在偏心卡接元件接收部12和13中。此外,卡接元件部分23和24也卡接在卡接元件接收部中。示出了接合区域32和33的接合元件30和31之间的接合状态。
78.此外,还可以看到,部分区域35具有另外的缝隙60和61。接片63和64接合到这些向后开口的缝隙60和61中,这些缝隙构造在该部分区域35的后侧边缘62上。这些接片63和64是耦合部件的组成部分,光模块10在已装配的最终状态下与耦合部件在此耦合。这些接片63和64可以集成到构件6a中。于是,构件6a还可以接收电插头。
79.可以设置,卡接元件20和21构造为是空心的。由此,这些卡接元件的重量降低并且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为了清楚起见,在图5中没有示出各个部件的剖切平面的阴影线。
80.如在图2、4和6中已经可以看到,模块壳体15沿深度方向观察向前渐缩地构造。
81.在图7中示出家用制冷器具1在横梁6的区域中的竖直剖面图。门7和8在此在关闭状态下示出。在此示例性地示出当光l仅经由下壁48的部分区域50照射时产生的第一照亮区域65。此外,示出光区域66的一个示例,除了经由倾斜的部分区域50的光射出之外,当光l经由另一部分区域56向外射出时,该光区域被照射。
82.在图8中以示意图部分地示出家用制冷器具1的竖直剖面图。家用制冷器具1在这里具有食品接收容器67。该食品接收容器在下接收室4中以可沿深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布置。食品接收容器67例如可以是壳。在图8中,该食品接收容器以拉出状态示出。在此,该食品接收容器还部分地布置在接收室4内,然而可以从上方被看到和被装入或者从中取出存放物。尤其是,在此示出的最大拉出位态也是这样的:该壳位于区域55的范围内。由此,光l均匀地照射到该食品接收容器67的内部,从而该内部被均匀且大范围地照亮。
83.通过两个壳体部分16和17之间的上面已经提到的有利焊接,也实现了该模块壳体15的最小尺寸。因为由此不再需要安装空间用于分离的卡接元件、螺纹拱顶和固定元件等,所以该模块壳体15被最小化。
84.此外,由此实现了两个壳体半部之间的优选材料锁合且稳定的连接。此外,通过该构型也实现了相对于机械作用的改进的稳定性。
85.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壳体15能够构造为2k构件。由此可以有利地产生光l在该倾斜向前和向下取向的方向上的可能的照射角。
86.下壁48的该另一部分区域56也可以称为漫射体(diffusor)。
87.附图标记列表
88.1家用制冷器具
89.2壳体
90.3接收室
91.4接收室
92.5前法兰
93.6横梁
94.6a构件
95.7门
96.8门
97.9间隙
98.10光模块
99.11前侧
100.12卡接元件接收部
101.13卡接元件接收部
102.14卡接元件接收部
103.15模块壳体
104.16壳体部分
105.17壳体部分
106.18后壁
107.19a后表面
108.19b前表面
109.20卡接元件
110.21卡接元件
111.22卡接元件
112.23卡接元件部分
113.24卡接元件部分
114.25接收区域
115.26卡接鼻部
116.27卡接鼻部
117.28侧
118.29侧
119.30接合元件
120.31接合元件
121.32接合区域
122.33接合区域
123.34电路板
124.35部分区域
125.36缝隙
126.37引导缝隙
127.38引导缝隙
128.39部分区域
129.40光源
130.41下侧
131.42上侧
132.43触点
133.44触点
134.45触点
135.46壁
136.47外侧
137.47a文本信息
138.48壁
139.49光射出窗口
140.50部分区域
141.51外侧
142.52内侧
143.53光通道
144.54反射壁
145.55区域
146.56部分区域
147.57外侧
148.58内侧
149.59弯折部
150.60缝隙
151.61缝隙
152.62边缘
153.63接片
154.64接片
155.65照亮区域
156.66光区域
157.67食品接收容器
158.x宽度方向
159.y高度方向
160.z深度方向
161.lh主照射方向
162.h水平线
163.l光
164.m中心
165.m1中心
166.v竖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