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7412发布日期:2022-02-08 08:3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冰箱中,通常包含用于控制制冷系统的冰箱控制板,但是,若在冰箱中增设制冰机,则需要额外设置一个制冰机控制板,以实现对制冰机的控制,导致空间占用增加,并且由于需要采用实体线路将该制冰机控制板与电源连接,导致接线复杂度与工艺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可以有效减少空间占用,并且降低接线复杂度和工艺成本。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包括:
5.箱体,内部设有储藏室;
6.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市电的插头;
7.制冷系统,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制冷系统的送风口与所述储藏室的进风口连通;
8.制冰机,设于所述储藏室内,所述制冰机包括翻冰机构和设于所述翻冰机构上的制冰盒;
9.冰箱控制板,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冰箱控制板包括:
10.电压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
11.制冷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制冷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12.第一电压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制冷系统的电压输入端;
13.第二电压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翻冰机构的电压输入端;
14.翻冰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翻冰机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冰机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装设于所述制冰盒的底部;
16.所述冰箱控制板还包括第三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加热器的电压输入端。
1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插头包括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包括火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所述加热器的电压输入端包括火线输入端和零线输入端;所述火线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火线输入端,所述零线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零线输入端。
1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冰机还包括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设于所述制冰盒中;
19.所述冰箱控制板还包括水温信号输入端,所述水温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水温传感器的水温信号输出端。
2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冰箱控制板还包括第一接地端;所述第一接地端用于
连接所述翻冰机构的地线和所述水温传感器的地线。
2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冰箱控制板还包括具有六个连接端的第一连接器;所述制冰机还包括具有六个连接端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六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六个连接端一一对应匹配,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六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六个连接端连通;
22.所述冰箱控制板的水温信号输入端、翻冰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二电压输出端、第一接地端、火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六个连接端连接;
23.所述水温传感器的水温信号输出端、所述翻冰机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翻冰机构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翻冰机构的地线、所述加热器的火线输入端和所述加热器的零线输入端依次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六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四连接端还与所述水温传感器的地线连接。
2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冰机还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制冰盒的上方。
2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水口与供水管道连接;所述供水管道上设有水阀;
26.所述冰箱控制板还包括注水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注水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水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2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冰箱控制板还包括第二接地端;所述水阀的地线与所述第二接地端连接。
2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冰箱控制板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冰箱控制板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冰箱控制板的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
29.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冰箱控制板包括电压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制冷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制冷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电压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制冷系统的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翻冰机构的电压输入端;翻冰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翻冰机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复用冰箱控制板连接制冰机,以实现对制冰机的控制,无需额外设置制冰机控制板,从而有效减少空间占用,并且降低接线复杂度和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冰箱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区间。
32.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包括:
33.箱体,内部设有储藏室;
34.电源线1,所述电源线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市电的插头;
35.制冷系统2,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制冷系统2的送风口与所述储藏室的进风口连通;
36.制冰机3,设于所述储藏室内,所述制冰机3包括翻冰机构31和设于所述翻冰机构31上的制冰盒;
37.冰箱控制板4,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冰箱控制板4包括:
38.电压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线1的另一端;
39.制冷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制冷系统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40.第一电压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制冷系统2的电压输入端;
41.第二电压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翻冰机构31的电压输入端;
42.翻冰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翻冰机构3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冰箱控制板4可以使用mcu芯片来实现,所述冰箱控制板4中设置有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了现有的制冷控制算法和制冰控制算法,所述处理器可以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现有的制冷控制算法和制冰控制算法,以实现对制冷系统2和制冰机3的控制。
4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冰机3还可以是包括设于所述制冰盒的下方的储冰盒,用于存储制冰机3制出的冰块。
45.可以理解的,所述制冷系统2包括蒸发器、风道和风机,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储藏室的进风口连通,形成制冷循环,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道中,即所述蒸发器的冷气通过所述风道由风机送入所述储藏室,从而为储藏室和制冰机3提供冷量。
46.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盒用于承载水;所述翻冰机构31可以是电机,用于控制制冰盒旋转,以使得冰块从制冰盒中脱落。
4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冰箱的工作过程中,所述电源线1通过插头连接市电,并通过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电压输入端为所述冰箱控制板4提供工作电压,并所述冰箱控制板4通过第一电压输出端为制冷系统2提供工作电压,所述冰箱控制板4通过执行现有的制冷控制算法得到制冷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制冷控制信号输出端将制冷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制冷系统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使得所述制冷系统2实现制冷;当用户需要制冰时,往制冰盒中注水,所述制冷系统2输送至所述储藏室中的冷气能够使得制冰盒中的水冻结成冰块,当制冰完成时,所述冰箱控制板4控制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输出电压,以使得所述翻冰机构31通电,并通过所述翻冰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翻冰信号至所述翻冰机构3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使得所述翻冰机构31旋转,从而实现制冰。
48.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中,冰箱控制板4包括电压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线1的另一端;制冷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制冷系统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电压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制冷系统2的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翻冰机构31的电压输入端;翻冰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翻冰机构3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复用冰箱控制板4连接制冰机3,以实现对制冰机3的控制,无需额外设置制冰机3控制板,从而有效减少空间占用,并且降低接线复杂度和工艺成本。
49.作为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制冰机3还包括加热器32,所述加热器32装设于所述制冰盒的底部;
50.所述冰箱控制板4还包括第三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加
热器32的电压输入端。
51.在本实施例中,当制冰完成时,所述冰箱控制板4控制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输出电压,以使得所述加热器32通电对所述制冰盒进行加热,从而便于冰块脱离制冰盒。
52.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包括火线插脚11和零线插脚12;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包括火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所述加热器32的电压输入端包括火线输入端和零线输入端;所述火线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火线输入端,所述零线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零线输入端。
53.更进一步地,所述制冰机3还包括水温传感器33,所述水温传感器33设于所述制冰盒中;
54.所述冰箱控制板4还包括水温信号输入端,所述水温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水温传感器33的水温信号输出端。
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温传感器33用于采集所述制冰盒中的水温,并将采集到的水温信号通过所述水温信号输出端输出至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水温信号输入端,从而,所述冰箱控制板4可以根据水温信号判断制冰是否完成,以及时将冰块从制冰盒中脱离,从而提高制冰效率。
56.具体地,所述冰箱控制板4还包括第一接地端;所述第一接地端用于连接所述翻冰机构31的地线和所述水温传感器33的地线。
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冰机构31的地线和所述水温传感器33的地线均通过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第一接地端接地,以保证电气安全。
58.优选地,所述冰箱控制板4还包括具有六个连接端的第一连接器41;所述制冰机3还包括具有六个连接端的第二连接器34;所述第一连接器41的六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六个连接端一一对应匹配,当所述第一连接器4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接合时,所述第一连接器41的六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六个连接端连通;
59.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水温信号输入端、翻冰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二电压输出端、第一接地端、火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1的六个连接端连接;
60.所述水温传感器33的水温信号输出端、所述翻冰机构3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翻冰机构31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翻冰机构31的地线、所述加热器32的火线输入端和所述加热器32的零线输入端依次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六个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第四连接端还与所述水温传感器33的地线连接。
61.可以理解的,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水温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1的第一连接端411连接,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翻冰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1的第二连接端412连接,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1的第三连接端413连接,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第一接地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1的第四连接端414连接,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火线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1的第五连接端415连接,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零线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41的第六连接端416连接;所述水温传感器33的水温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第一连接端341连接,所述翻冰机构3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第二连接端342连接,所述翻冰机构31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第三连接端343连接,所述翻冰机构31的地线和所述水温传感器33的地线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第四连接端344连接,所述加热器32的火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第五连接端345连接,所述加热器32的零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第六连接端346连接;所述
第一连接器41的六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六个连接端一一对应匹配,也即,所述第一连接器41的第一连接端41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的第一连接端341对应匹配,当所述第一连接器4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34接合时,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水温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水温传感器33的水温信号输出端连通,以此类推。
6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冰机3与所述冰箱控制板4可拆卸地连接,当不需要安装制冰机3时,可将制冰机3从冰箱中拆卸出来,提高了灵活性。而且,当所述制冰机3并未安装时,可以用塑料盖板将所述第一连接器41保护起来,以实现绝缘防护。
63.作为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制冰机3还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制冰盒的上方。
64.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与供水管道连接;所述供水管道上设有水阀5;
65.所述冰箱控制板4还包括注水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注水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水阀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66.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制冰时,所述冰箱控制板4可以是通过所述注水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注水信号至所述水阀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以使得所述水阀5打开,从而供水管道中的水可以通过进水口注入所述制冰盒内,提高了制冰的便捷程度。
67.更进一步地,所述冰箱控制板4还包括第二接地端;所述水阀5的地线与所述第二接地端连接。
6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阀5的地线通过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第二接地端接地,以保证电气安全。
69.作为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冰箱控制板4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冰箱控制板4的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
7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强电转换为12v的弱电。
71.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冰箱的电气安全,一般是通过冰箱控制板4和制冰机3控制板将市电供电转换为弱电,以提供给制冷系统2和制冰机3工作,这样两块控制板就要分别进行两次强弱电转换,增加了成本,并且用户在不装配制冰机3时,所有预留给制冰机3控制模块连接的连接器,需要按照强电加强绝缘来防护,这方面也会增加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冰箱控制板4通过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将市电供电转换为弱电,以提供给制冷系统2和制冰机3工作,能够保证制冷制冰的电气安全,并且成本较低。
72.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7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