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式压缩机并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并联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工作时,必定有一少部分冷冻油(又称润滑油)会连续不 断地从气缸中与冷媒一起被压出,进入制冷系统的管路及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当冷冻油不 能连续地返回压缩机时,会造成压缩机油面下降,及至冷冻油枯竭,出现压缩机缺油烧毁现 象。所以保证冷冻油源源不断地返回压缩机是制冷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0003] 随着节能意识的普及,多联式空调系统(又称为变冷媒流量系统,英文名为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简称VRF)被广泛用使用。其表现形式一般为一台室外机带着 多台室内机组成的系统,根据室内机的0N/0FF变化,系统中的冷媒流量就要跟着变化。如 果使用单台压缩机仅采用启停控制作为能量调节措施往往不能适应负荷剧烈变化的需要。 所以将多台压缩机并联使用在同一制冷系统中,不仅可以拓宽制冷系统的容量范围,降低 启动电流,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还能大幅度地简化系统,降低投资成本。
[0004] 在只有一台压缩机的系统中,只要采用必要的措施,如采用合理的管路设计,系统 各部位形成稳定的油量分布后,冷冻油会顺利地通过压缩机吸气管返回压缩机内部,使压 缩机保持正常工作油面。
[0005] 但是,如果在同一个制冷系统中使用多台压缩机并联,就存在着冷冻油能否顺利 返回各台压缩机的问题。随着运转条件的变化,如果压缩机在排出时的油循环量大于吸入 时的油循环量,就会出现压缩机油面下降现象;相反,如果压缩机在排出时的油循环量小于 吸入时的油循环量,就出现压缩机积油现象。压缩机上的冷冻油过多会出现转子负荷过大, 输入功率上升;油少了就会导致机芯异磨耗,损坏机能。因此,保证多台压缩机油面平衡是 并联压缩机使用技术关键。
[0006] 在现有的技术中,很多是通过油位控制器等自控元件判断油位并主动进行补油动 作的回油方式。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保证多台压缩机油面平衡,上述通过自控元件判断油位并主动进行补油动作 的回油方式,工作时需要多个控制元件进行配合,控制元件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其经济 性差。
[0008]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并联系统,在 转子式压缩机并联系统中,利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均油管结构来进行压缩机的油面自 动平衡。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并联系统,其包括压缩机、油分 离器、均油管和回油管;所述压缩机为并联的多台,多台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分别通过高压 配管与同一个油分离器连接;所述均油管的进油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连接,且所述均油 管的进油口位于所述压缩机的最低油位以上的位置,所述均油管的出油口与所述排气管或 所述高压配管连接;所述油分离器通过所述回油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连 接。
[0010] 由此可充分利用转子式压缩机工作时的压力差,通过均油管将各个压缩机中富余 的冷冻油排出,冷冻油经排气管或高压配管中的冷媒带到油分离器中,集中在同一个油分 离器中的油再通过回油管返回各个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的吸气口,由该气液分离器的吸气 口处的冷媒带回压缩机中,由此实现了压缩机中各个压缩机的冷冻油自动平衡,该均油管 的设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001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避免压缩机在高速运转时发生缺油现象。
[0012]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转子式压缩机并联系统中,所述均油管的 进油口位于所述压缩机的汽缸的上端面以上的位置。
[0013] 实验结果表明,当均油管的进油口位于汽缸的上端面时,压缩机在最高转速时油 面的下降处于信赖性保证的油面,因此,均油管的进油口位于压缩机的汽缸的上端面以上, 可以确保压缩机高速运转时,不会发生缺油现象,保证压缩机构得到充分的润滑。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为单缸转子式压缩机或双缸转子式压缩机。
[0015] 进一步地,当所述压缩机为双缸转子式压缩机时,所述均油管的进油口位于所述 双缸转子式压缩机的上汽缸的上端面以上的位置。
[0016] 进一步地,所述均油管的进油口位于所述压缩机的定子的下端面以下的位置。由 此在压缩机正常运转时不积有过多的冷冻油,避免过多的冷冻油影响马达的输入功率。
[0017] 如果均油管的内径过大,压缩机在正常运转时就会有过多的冷冻油被冷媒带到均 油管系统中,增加了均油管系统的油循环量,进而影响压缩机的压缩性能。实验表明,均油 管的管径为排气管的管径的〇. 5倍时,油循环量增加量为Λ 1 %,可以满足压缩机的油循环 量增加量的最低标准,对压缩机的性能不会产生影响。
[0018] 因此,进一步地,所述均油管的管径为所述排气管的管径的0. 5倍以下。由此保证 压缩机的油循环量增加量在Λ 1%以下,对压缩机的性能不会产生影响。
[0019] 进一步地,在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内,所述均油管的进油口突出于所述压缩机的壳 体内壁。由此使得压缩机在正常油面(油面低于均油管的进油口)运行时,通过均油管排 出的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阻力增加,使得排出困难,在压缩机的正常油面时,有效降低了 压缩机的油排出量。
[0020] 进一步地,所述均油管的进油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焊接连接。
[0021] 进一步地,所述均油管的出油口与所述排气管焊接连接。
[0022]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并联系统,均油管连接压缩机的壳体和 压缩机的排气管或高压配管,利用转子式压缩机本身的压力差,将压缩机内富余的冷冻油 排出,冷冻油被冷媒带到同一油分离器,并通过回油管带回各个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的吸 气口,由冷媒带回各个压缩机的壳体内,由此实现了油自动平衡,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转子式压缩机并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压缩机转速-油面高度变化曲线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双缸转子式压缩机的均油管安装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单缸转子式压缩机的均油管安装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均油管的管径与排气管的管径的比值对油循环量增加 量的影响曲线图;
[0028] 图6是图3中O处的放大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均油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 其中,10、压缩机;11、壳体;12、气液分离器;13、排气管;14、汽缸;15、定子;20、 均油管;21、均油管的进油口;22、均油管的出油口;30、高压配管;40、油分离器;50、回油 管;60、冷凝器;70、节流阀;80、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2] 实施例一
[0033] 如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并联系统,其包括压缩机10、 均油管20、油分离器40和回油管50。
[0034] 本实施例的压缩机10为转子式压缩机,其包括壳体11、与壳体11的侧部连接气液 分离器12以及设于壳体11的顶部的排气管13,壳体11内的下部设置压缩机构,该压缩机 构包括曲轴、汽缸14和滚动转子,壳体11内的上部设置马达,该马达包括转子和定子15。 在空调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排气管13通过高压配管30与油分离器40连接,冷媒经油分 离器40进行油气分离后,冷媒依次经冷凝器60、节流阀70和蒸发器80后,再经压缩机的气 液分离器12的吸气口回到压缩机的壳体11内。
[0035] 本实施例的压缩机10为并联的多台,该多台压缩机10的排气管13分别通过高压 配管30与同一个油分离器40连接,使得多台压缩机10共用一个油分离器40,由此可以在 多台压缩机10之间进行油面调节,其中,压缩机10的排气管13为冷媒的排出口。
[0036] 本实施例中的均油管的进油口 21与压缩机10的壳体11连接,且该均油管的进油 口 21位于压缩机10的最低油位以上的位置,该压缩机的最低油位是指压缩机底部油池的 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