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媒加热装置及含有其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4394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媒加热装置及含有其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冷媒加热装置及含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0002]空气源热栗热水机及热栗空调器在低温环境下运行制热,当蒸发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且小于0°c时,蒸发器表面就会结霜,从而影响空气源热栗热水机及热栗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和运行。由于在有限的时间内,仅靠制冷系统自身输出的热量不足以将蒸发器翅片上的霜融掉,故需增设专用装置来提供融霜热量。
[0003]现有一种冷媒加热装置,其包括端盖、壳体、加热管、感温管;端盖设为两个,两个端盖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上,壳体、两个端盖三者构成冷媒加热腔;加热管贯穿整个冷媒加热腔,且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端盖;感温管至于冷媒加热腔中,感温管的中部弯曲,且与加热管的外壁抵触连接。这样设计有如下不足:1、感温管形状复杂,弯制工序多;2、感温包插入时需经过一个弯位,往往不好插入或拔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媒加热装置及含有其的空调,解决现有技术“ 1、感温管形状复杂,弯制工序多;2、感温包插入时需经过一个弯位,往往不好插入或拔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媒加热装置,其包括端盖、壳体、加热管、感温管;端盖设为两个,两个端盖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上,壳体、两个端盖三者构成冷媒加热腔;壳体的上端设有向冷媒加热腔通入冷媒的冷媒进管,壳体的下端设有将冷媒加热腔内冷媒排出的冷媒出管;加热管贯穿整个冷媒加热腔,且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端盖;感温管至于冷媒加热腔中,且感温管至少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端盖;感温管设为直管,且感温管靠近加热管的一侧与加热管的外壁抵触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感温管设为直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1、感温管形状复杂,弯制工序多;2、感温包插入时需经过一个弯位,往往不好插入或拔出”的技术问题;感温管形状改为直管,无需弯制,直接开料即可,感温管是直管,无需经过弯位,感温包插入顺畅。
[0007]进一步:加热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混流管;混流管为上、下开口管型结构。
[0008]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混流管主要起到打乱自上而下冷媒的流向,使得上而下的冷媒变得紊乱,增加冷媒与加热管接触的时间,从而换热效果好。
[0009]进一步:多个混流管均设为直管;多个混流管沿加热管的轴向设置为上下间隔的多圈混流管;且每圈混流管设有多个混流管,相邻两圈混流管之间的混流管相互错开。
[0010]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上而下的冷媒变得更加紊乱,大大增加冷媒与加热管接触的时间,从而换热效果更好。
[0011]进一步:每个混流管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0012]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间隙有利于冷媒在混流管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流动。
[0013]进一步:多个混流管为直管或弯管。
[0014]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加工。
[0015]进一步:每个混流管与加热管采用相同材料制成。
[0016]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扩大了加热管换热面积,增加冷媒与加热管的接触面积
[0017]进一步:冷媒进管与冷媒出管在水平方向上错开O度至180度。感温管设置在冷媒进管与冷媒出管之间;感温管的一侧与加热管的外壁抵触连接,感温管的另一侧与壳体的内壁抵触连接。
[0018]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冷媒从冷媒进管到冷媒出管必须绕大半圈才能出来,使冷媒可以更好地与加热管进行换热。
[0019]本实用新型还公布一种空调,其包括上述的冷媒加热装置。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冷媒加热装置,其包括端盖1、壳体2、加热管3、感温管4。
[0025]端盖I设为两个,两个端盖I分别密封设置在壳体2的两端上,如图1所示,壳体2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管型结构,一个端盖I设置在壳体2的上端(可以称为上端盖),另一个端盖I设置在壳体2的下端(可以称为下端盖)。壳体2、两个端盖I三者构成冷媒加热腔,冷媒在冷媒加热腔中与加热管3之间实现热交换;壳体2的上端设有向冷媒加热腔通入冷媒的冷媒进管21,壳体2的下端设有将冷媒加热腔内冷媒排出的冷媒出管22。
[0026]加热管3贯穿整个冷媒加热腔,且加热管3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端盖1,即加热管3的上端穿透上端盖,下端穿透下端盖。加热管3,优选加热管3设有从上端口或下端口插入的热源,热源可以为电加热装置、红外线加热装置或空气能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优选电加热装置。
[0027]感温管4至于冷媒加热腔中,且感温管4至少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端盖I ;感温管4设为竖直设置的直管,且感温管4靠近加热管3的一侧与加热管3的外壁抵触连接。本实例中,感温管4的中部至于冷媒加热腔中,感温管4的上端穿过上端盖,下端穿过下端盖。将感温管4设为直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1、感温管形状复杂,弯制工序多;2、感温包插入时需经过一个弯位,往往不好插入或拔出”的技术问题;感温管形状改为直管,无需弯制,直接开料即可,感温管是直管,无需经过弯位,感温包插入顺畅。
[0028]如图2所示,进一步:加热管3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混流管5 ;混流管5为上、下两端开口管型结构。多个混流管5主要起到打乱自上而下冷媒的流向,使得上而下的冷媒变得紊乱,增加冷媒与加热管3接触的时间,从而换热效果好。多个混流管5都设置为直管或弯管,也可以其中一部分混流管5设置为直管,另一部分设置为弯管。
[0029]进一步:为了增加冷媒与加热管3的接触面积,每个混流管5可以采用加热管3外壳的相同材料制成,这样就增加加热管3外壳的面积。
[0030]进一步:多个混流管5均设为直管;多个混流管5沿加热管3的轴向设置为上下间隔的多圈混流管5 ;且每圈混流管5设有多个混流管5,相邻两圈混流管5之间的混流管5相互错开。这样使得上而下的冷媒变得更加紊乱,大大增加冷媒与加热管3接触的时间,从而换热效果更好。
[0031]进一步:每个混流管5的外壁与壳体2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间隙有利于冷媒在混流管5的外壁与壳体2的内壁流动。
[0032]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冷媒进管21与冷媒出管22在水平方向上错开O度至180度,可选为10度、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