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空调室内机中均配置有分流器,用于将换热器总管路系统中的冷媒均匀地分配到换热器各段管路分支中,以通过提高换热器表面各处换热均匀性的方式来保证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由此,在提高换热器表面各处的换热均匀性的目的上,本领域对分流器的分流均匀性提出了相应地设计要求;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控制分流孔孔径保持一致来提高分流器的分流均匀性,然而,对于越来越多样化的换热器管路系统而言,该设计使得冷媒在换热器各管路分支中的流动均匀性不升反降,且由于换热器各管路分支中冷媒的流量大小和流速大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控制分流孔孔径保持一致的手段根本无法保证各支路中冷媒能够均匀地进入换热器,故而,对于如何解决该技术问题需另辟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均匀的蒸发器组件。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蒸发器组件的空调室内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发器组件,用于空调室内机,包括:蒸发器本体,设有多个冷媒管回路;分流器,具有进液孔和多个出液孔,且一所述出液孔与一所述冷媒管回路的入口连通;集气装置,与多个所述冷媒管回路的出口连通,且所述集气装置与所述分流器位于所述蒸发器本体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分流器倾斜或水平布置在所述空调室内机中,且多个所述出液孔的孔径沿重力方向由大到小排布。
[0006]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组件,其分流器具有多个孔径不同的出液孔,具体地,设计人员可根据蒸发器本体中各段管路分支的沿程阻力大小设计相应地出液孔孔径来与对应的管路分支匹配,以此削弱由于蒸发器本体中各段管路分支的沿程阻力大小不同带来的冷媒分配不均匀的影响;此基础上,本方案中将分流器倾斜或者水平安装,并使多个出液孔的孔径沿重力方向由大到小排布,一方面,利用冷媒重力的驱动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细管段管路分支中的压力损失进行补偿,从而综合蒸发器本体内冷媒流量、冷媒流速等影响因素,从根本上实现冷媒在蒸发器本体各段管路分支中的“均匀”分配,即实现冷媒流量按各段管路分支的设计需求分配,且实现各段管路分支之间冷媒流速均匀,而非现有技术中冷媒仅在分流器中均匀分配的表象;另一方面,在分流器水平或者倾斜时,该出液孔的排布方式可减小由于冷媒重力造成的分流不均匀影响,且在实现分液均匀性的前提下,该设计有效拓展了空调室内机中分流器的安装方式,这可提高对空调室内机内安装空间的利用率,从而便于进一步优化对产品的外观设计。
[0007]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蒸发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分流器倾斜安装在所述空调室内机中,且所述分流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液孔的一端向下倾斜。
[0009]通过此设计可降低冷媒在分流器内的静压能损失,且可利用冷媒重力的驱动作用,以确保冷媒呈射流状在分流器中流动,以此进一步提高产品内部冷媒的分配均匀性。
[0010]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与位于下端的所述出液孔连通的所述冷媒管回路的管路总长度为St,与位于上端的所述出液孔连通的所述冷媒管回路的管路总长度为Sd;其中,St<Sdo
[0011]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上端和下端指代的是,重力方向上相邻两个出液孔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特指位于最上端和最下端的两个出液孔。
[0012]本方案中通过适当缩短与小孔径的出液孔连通的冷媒管回路的管路总长度来减小其沿程阻力,以此补偿减小出液孔孔径部分增加的沿程阻力,这样使得出液孔处的流动阻力与与之连接的冷媒管回路中的沿程阻力相协调,从而平衡蒸发器本体内各个管路分支中的阻力大小,以此降低蒸发器本体中各个管路分支的冷媒流量和流速差异,提高蒸发器本体表面各处的换热效率和换热均匀性。
[0013]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多个蒸发段,且一所述蒸发段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冷媒管回路,多个所述蒸发段呈半包围状分布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风机的外侧;其中,所述蒸发段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回风口的正对面积越大,与所述蒸发段内所述冷媒管回路的入口相连的所述出液孔的孔径越大。
[0014]可以理解的是,与空调室内机的回风口的正对面积越大,该蒸发段上的换热过程进行得越剧烈,本方案设计与空调室内机的回风口的正对面积较大的蒸发段,与其冷媒管回路的入口相连的出液孔的孔径越大,以通过增加该蒸发段内冷媒流量的方式来避免该蒸发段内冷媒温升过高的问题,同时也确保该蒸发段能够有效完成其换热任务。
[0015]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蒸发段的所述冷媒管回路的入口位于所述蒸发段上靠近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回风口的一端。
[0016]通过此设计,可保证从回风口进入的回风在流经该蒸发段表面时风温均匀,以此可降低风道内的冷凝水量,从而避免空调吹水等问题。
[001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蒸发段为内排U形管和外排U形管的双排式结构,且所述冷媒管回路的入口设置在其所在蒸发段的所述外排U形管上,所述冷媒管回路的出口设置在其所述在蒸发段的所述内排U形管上。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蒸发段的所述冷媒管回路的出口位于所述蒸发段上靠近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回风口的一端,且所述蒸发段内所述冷媒管回路的冷媒流程路线呈U形。
[0019]该方案中,冷媒从入口进入后,首先在U形的冷媒流出路线中,沿着该蒸发段的外排U形管在蒸发段的外表面流动,然后在U形的冷媒流回路线中,沿着该蒸发段的内排U形管在蒸发段的内表面流动,因回风主要与外排U形管内的冷媒换热,通过此设计可有效提高蒸发器本体的换热效率,且在蒸发段上同时设置外排U形管和内排U形管,这有效提高了冷媒在蒸发段内的流通路径,从而保证冷媒的换热充分性。
[0020]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三个所述蒸发段,分别为第一蒸发段、第二蒸发段和第三蒸发段,且所述第一蒸发段和所述第二蒸发段位于所述风机上侦I并与所述回风口相对应,所述第三蒸发段位于所述风机的前侧;其中,所述第三蒸发段设有一个所述冷媒管回路,且所述第三蒸发段的所述冷媒管回路与位于最底端的所述出液孔连通。
[0021]因第三蒸发段位于风机的前侧,其表面的回风量相对较小,相应地热负荷也相对较低,本方案设置第三蒸发段的冷媒管回路与位于最底端的出液孔连通,且可在此基础上相应地缩短第三蒸发段上冷媒管回路的管路总长度,以此在确保满足第三换热段换热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协调第三蒸发段中冷媒管回路沿程阻力与出液孔阻力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