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力负荷人工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9298阅读:8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水力负荷人工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水力负荷人工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湖泊生态系统受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透明度不高,水生态修复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方法。湖滨带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库保护的生态屏障。湖滨带生态修复是指湖库水陆交错带的生态修复,介于缓冲带与湖库水体之间过渡区,其核心区为湖库高水位与低水位之间的变幅区。然而,许多城市人工湖兼具防洪补水和生态景观等多重功能,常因防洪排涝、调水补水等需求,呈现水体交换量大、水体停留时间短、水位变幅大等高水力负荷特点,大大增加了湖滨带乃至整个湖泊水体生态修复的难度。

我国学者针对不同区域和类型的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公开号为CN102550260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直立式护岸型湖滨带生态构建方法,通过设置由框架、网板和支撑脚组成的固定阶梯型植物浮床,建立水生植物区,设置木桩防浪层、吊挂缆绳网兜组成的消浪层、悬挂可移动泡沫块消浪层,最后撤销防浪层及消浪层与可移动消浪层的方案,其适用于江河湖库硬质岸线的湖滨带生态修复;公开号为CN10431404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消浪且促进泥沙沉积的湖滨带生态改良技术,在湖滨带布设水下拦沙埂及竹排浮床的组合,以降低水流流速、促进泥沙沉积,利于水生高等植物扎根生存,创建一个有利于泥沙沉积、藻类捕获、和使氮磷等营养元素累积净化的物理环境,从而更好地稳定湖滨带生态系统,实现水质改善的目标,其适用于促进泥沙沉积的湖泊硬质驳岸带的生态修复;公开号为CN10515234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干旱地区湖滨带湿地干湿交替生态修复系统,采用生物绳修复区和湖滨带湿地修复区组成的干湿交替生态修复系统,其生物绳是由亲水性化学合成纤维制成的环形内芯和环形纤维层制成,湖滨带湿地修复区种植挺水植物、陆生植物,并通过设置进出水口和回流水泵,使得湖滨带湿地修复区处于干湿交替的状态,湖水经过生物绳修复区的初步净化后进入湖滨带湿地修复区,有效解决干旱地区湖滨带湿地水土保持差的问题并去除湖水中污染物。公开号为CN10358830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湖滨湿地沉水植物群落重建及水质净化控制方法,首先对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区内的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和种群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确定出几种具有高强度净化和生存能力的水生植物作为先锋物种;然后确定所述先锋物种分别属于何种季节优势种,通过不同季节优势种的合理搭配构建湖滨湿地沉水植物群落;最后在所述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区内规模化快速栽培先锋物种,实现对水质的净化控制。公开号为CN103774607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湖滨带挖塘堆岛基底修复方法。通过在基底修复区挖塘和堆岛,在湿地污水入口区设置多个串联的泥沙沉淀塘,在湿地中部通过蛇形通道设置多个连通的植物氧化塘,在湿地出水区设置多个植物景观塘,在塘库系统中将原有鱼塘群的塘埂弃土及塘底湖泥堆成星罗棋布的、有缓坡浅滩的多个岛屿,使原本由相互封闭独立的鱼塘构成的鱼塘群小规模塘库系统,变成类似于“多岛湖”的塘岛结合的大规模相互连通的塘库湖湾水网系统。与现有同类技术相比,方法更为简便,投资省,技术应用产生的生态、环保、景观和经济效益显著。

但以上现有技术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首先,适用范围和条件较为单一,上述技术分别针对的是直立式护岸型、硬质驳岸带、干旱地区湖滨带以及具备挖塘和堆岛条件的湖滨带生态修复,然而对于其他类型(如斜坡式护岸、软质驳岸)或其他地区(南方多雨地区)的城市人工湖和自然湖泊而言,尤其针对许多水面面积大、岸线较长、高水力负荷的城市人工湖和自然湖泊而言,湖滨带生态修复仍存在诸多技术问题未能解决。其次,对湖滨带生态系统的认识不够全面,上述技术中有通过微生物附着(生物绳)、陆生、湿生、挺水、浮叶以及沉水植物群落重建等生物方法来进行生态修复和净化水质,但是忽略了鱼类、底栖动物等水生动物调控的环节,单一依靠微生物或水生植物吸收去除水体氮磷,难以建立完整的水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和维持持久的水质净化效果,其原因在于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认识不够全面。再次,现有技术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繁琐,如阶梯型植物浮床、防浪层、消浪层、悬挂可移动泡沫块消浪层的设置,水下拦沙埂与竹排浮床、生物绳修复区和湖滨带湿地修复区设置进出水口和回流水泵以及挖塘和堆岛串联泥沙沉淀塘、植物塘等技术方法和施工过程较为繁琐,均需耗费较大人力物力财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水力负荷人工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不受驳岸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仅适用于水体相对封闭、水位变幅小、水体交换小的湖泊水体,如池塘、公园人工湖及地产景观湖等,同时也适用于水体交换量大、水体停留时间短、水位变幅大等具有高水力负荷特征的湖滨带的生态修复。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水力负荷人工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构筑生态围隔区:在湖滨带合适区域以外层为松木桩或竹竿,内层为木板并填充泥土的生态围隔构筑生态围隔区;

(2)清理原有鱼螺:通过自排或抽水的方式,使生态围隔区水深降至30公分以下,先通过渔网拉网方式捕获水体中个体较大的鱼类,再泼洒茶麸灭杀个体较小的鱼类、鱼卵及螺类;

(3)种植沉水植物:步骤(2)清理原有鱼螺后,选择矮生苦草、金鱼藻和狐尾藻三种植物幼苗进行移栽;

(4)放养水生动物:步骤(3)所述沉水植物移栽生长1~2个月后,向生态围隔区回灌水至水位0.5~1.5米,然后向生态围隔区水体投放包括田螺、蚌类、青虾、鲢鱼和乌鳢的水生生物种苗;

(5)投放微生物菌剂:向生态围隔区水体投放高效复合菌,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生态围隔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在湖滨带合适区域用小型钩机向水下插入两排5~7米长松木桩或竹竿,松木桩或竹竿插入底泥的深度为自身长度的一半,以确保稳固;两排松木桩或竹竿的间距即围隔宽度为1米;同一排松木桩或竹竿之间的间距不超过5厘米;在紧贴两排松木桩或竹竿内侧直立插入40~60厘米厚度的木板,高度与松木桩或竹竿保持一致,最后在两排木板之间填充泥土并压实晾干。泥土选择黏土为宜,不宜选择砂土,可以就地采挖也可以从别处拉运。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围隔填充泥土的部位再覆土种植景观植物,可选择黄金榕或紫背桂等灌木,并在围隔两端竖立警示牌,提高湖滨带围隔景观和宣传效果的同时防止游客在围隔上踩踏。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围隔在下部贴底泥位置设置1~2个进出水口,每个进出水口安装直角型PVC管,即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水平放置横穿生态围隔,伸出生态围隔区外的一端安装鱼筛,以便在水流进出时控制鱼类进出,生态围隔区内的一端连接竖直放置的另一段PVC管,竖直放置的PVC管高于围隔高度并与水平放置的PVC管活动连接,以实现导流及控制生态围隔区水位。

所述设置生态围隔的目的是用于分割水域,建立功能生态区,开展相应生物生态工程并具有导流、控鱼等功能,视后期生态修复效果可以拆除。根据湖滨带生态修复区的地形条件和水流特征,确定围隔最佳的长度、宽度及高度,生态围隔主要由泥土、两排松木桩或竹竿+木板等生态材料制成,并通过设置PVC管控制水位、安装鱼筛防治鱼类进入。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泼洒茶麸的方式如下:将茶麸与湖水按1:4的比例搅拌混匀(用温水代替湖水效果更佳),浸泡8小时以上,取滤液加湖水稀释,撑船或在岸边用水瓢向水面均匀泼洒,泼洒用量按照3~5g/m3,每天1次,反复使用3~5次,以彻底杀灭水体鱼类及螺类;随后将灭杀的鱼螺及残留茶麸等用网兜捞出水面,运至指定垃圾堆放处妥善处理。

所述茶麸,又称茶籽饼,别名茶粕、茶枯,茶籽饼。呈紫褐色颗粒,主要成分为野山茶油果实榨油后剩下的渣。茶麸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溶血性毒素,能使鱼的红细胞溶化,故能杀死野杂鱼类、泥鳅、螺蛳、河蚌、蛙卵、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虫。茶皂素易溶于碱性水中,使用时加入少量石灰水,药效更佳。

进一步地,在清理原有鱼螺步骤中,如底泥呈现黑臭现象,需先泼洒增氧剂,用量为0.5~1g/m3,同时搅动底泥,改善水质、底质环境,提高水体溶解氧,连续三天,每天一次;所述增氧剂为活性氧含量≥13.5%,白色流沙状结晶颗粒,主要成份为过碳酸钠、稳定剂、增效剂等,遇水即可释放出大量的可溶于水中的游离氧,能迅速增加水体溶解氧改善黑臭现象,同时能吸附和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去除水中的氨、氮、硫化氢和藻类毒素。如底泥无黑臭现象,该步骤可省略。

所述清理原有鱼螺的目的是降低原有鱼类总密度,去除原有可能影响水质或后期沉水植物生长的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含鱼卵)。主要清理的对象物种为罗非鱼、鲤鱼、福寿螺等。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移栽方式为:30~50cm浅水区域,采取人工水下插秧式种植,同时用细绳保证整齐定植;50~150cm深水区域,采取竹竿插苗法,1人划浆1人栽插,轻拿轻栽,棍子入泥10cm左右,草顶头齐水面为好;栽植密度按照20~30株/m2,6~8株/丛。移栽时遵循深水区稀浅水区密的原则。受人为因素或水位的影响,栽植后一两天可能出现种苗上浮的现象,需要用长竹竿二次定植,确保沉水植物幼苗根部或茎部插入底泥。沉水植物种植时间尽量选择非汛期如清明节前后。需选择根茎叶无发黑、无腐烂的幼苗进行栽种。

所述种植沉水植物步骤是湖滨带生态修复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是通过恢复沉水植被,促使沉水植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吸收、吸附和固定,抑制藻类生长,提高水体透明度和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将氮磷营养盐转化为自身体内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放养水生动物过程中,田螺、蚌类、青虾投放方式为水面均匀撒播,鱼类直接投放。

所述田螺为梨形环棱螺,拉丁学名Bellamya purificata,为田螺科动物,淡水群栖螺类。其投放规格约2g/个或直径2厘米左右,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面1~5个。

所述蚌类为褶纹冠蚌,俗称鸡冠蚌、湖蚌、绵蚌、水蚌等,拉丁学名Cristariaplicata,为蚌科、冠蚌属,淡水底栖贝类,为中国沿海习见种。该蚌耐污水和低氧能力较强,喜栖于较肥的水域,一般栖息于淡水缓流及静水水域的湖泊、河流以及沟渠和池塘的泥底或泥沙底里。它比三角帆蚌摄食的藻类多,分布广泛,在我国几乎各地都出产。其投放规格约200g/个,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面1~2个。

所述青虾又称河虾、沼虾,即日本沼虾,拉丁学名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隶属长臂虾科、沼虾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虾类。青虾喜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沟渠沿岸浅水区或水草丛生的缓流中,白天蛰伏在阴暗处,夜间活动,常在水底、水草及其他物体上攀缘爬行。主要以植物碎屑、浮游生物、腐烂菜类、饭粒为食。常聚集在桥墩、水闸、塘坝、乱石堆、河边树根及水草周围。其投放规格约20g/个,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面1~2个。

所述投放微生物菌剂步骤中,微生物菌剂为高效复合菌,主要功能是控制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分解底泥有害沉积物,加速硝化反硝化反应过程。正常水体每次1~2升/亩,富营养化水体首次2~3升/亩,每7~10天使用一次。可根据水质实际情况适当增减用量及使用次数。

本发明的原理为:在综合已有的湖滨带生态修复相关技术基础上,针对湖滨带特点,设置生态围隔、调节水位、清理原有鱼类、改善底质条件、构建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增扩水生动物延长食物链。生态围隔主要在生态修复初期控制水体交换、减小水位变幅;调节水位是为了方便鱼类清理和提供沉水植物种植所需透明度;鱼类清理主要是为了打破原有不合理的生态结构,降低鱼类总密度,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有利生态条件;种植沉水植物主要是起到吸收氮磷、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的作用;放养水生动物主要是为了延长水中食物链,构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投放微生物菌剂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为沉水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并改良底泥的生态群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与现有的固定阶梯型植物浮床、布设水下拦沙埂及竹排浮床组合、干湿交替生态修复系统以及串联泥沙沉淀塘等技术实施方案不同,本发明所设置生态围隔不仅具有现有技术没有的导流、控鱼等功能,而且技术手段上完全无需动用大型机械,所用泥土、松木桩、竹竿、木板、PVC管、鱼筛等原材料均容易获取,且成本低廉;

(2)传统鱼类清理多采用漂白粉或含菊酯类农药等,易产生二次污染和毒副作用,影响水质和其他水生生物生长;本发明采用茶麸和渔网清理鱼类螺,可大大减少对水质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危害;

(3)本发明进一步明确了沉水植物种植和水生动物放养的种类、规格、密度和方式,与现有其他技术相比,无需通过种植实验确定先锋物种,且所选品种四季皆可生长,水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更加实用,更为明确;

(4)本发明的方法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且维护方便;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修复的湖滨带水质一般可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沉水植物适应性和吸收氮磷能力强,尤其是选择的矮生苦草,基本不长出水面,收割频率、维护难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设置生态围隔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设置生态围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设置生态围隔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松木桩,2-木板,3-PVC管,4-鱼筛,5-景观植物,6-警示牌,7-底泥,8-填充黏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水力负荷人工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对底泥无黑臭现象、出现富营养化的劣Ⅴ类湖滨带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具体步骤如下:

1、设置生态围隔

1)在湖滨带合适区域用小型钩机向水下插入两排5米长松木桩,松木桩插入底泥的深度为自身长度的一半,以确保稳固,同一排松木桩之间的间距不超过5厘米,两排松木桩的间距(即围隔宽度)为1米。

2)在紧贴两排松木桩内侧直立插入40厘米厚度的木板,高度与松木桩保持一致,最后在木板之间填充黏土并压实晾干。

3)在生态围隔的底部贴底泥设置1个进出水口,进出水口安装直角型PVC管,即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水平放置横穿生态围隔,长为围隔宽度的2倍,前后各露出1/4,伸出生态围隔区外的一端安装鱼筛,以便在水流进出时控制鱼类进出,所述鱼筛为竹篾织成、孔眼直径小于2指的扁圆形筛子,生态围隔区内的一端连接竖直放置的另一段PVC管,其高度为围隔高度的2倍(即高出围隔1倍),竖直放置的PVC管与水平放置的PVC管活动连接,可以随时套取,以实现导流及控制生态围隔区水位。

4)上述步骤完成后,在围隔上覆土种植黄金榕,并在围隔两端竖立警示牌,提高湖滨带围隔景观和宣传效果的同时防止游客在围隔上踩踏。

本实施例所设置生态围隔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俯视结构示意图和右视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2、清理原有鱼类

1)通过进出水口水体自排和潜水泵抽水的方式,使围隔区水深降至30公分以下。所选用的抽水泵流量不低于30立方米/秒。

2)针对水体中较大的鱼类,在围隔区内沿垂直水流方向每隔30米放置1张渔网,放置3小时后通过拉网赶鱼的方式捕获鱼类,所用渔网网目规格为2指,长度依据湖滨带宽度确定。

3)针对个体较小的鱼类幼苗或鱼卵以及福寿螺等,采用对无污染、无毒害作用的茶麸灭杀。具体方法为:将茶麸与湖水按1:4的比例搅拌混匀,浸泡8小时以上,取滤液加湖水稀释,混合溶液用量按照3g/m3,撑船或在岸边用水瓢向水面均匀泼洒,每天1次,反复使用3次,以彻底杀灭水体鱼类及福寿螺,随后将灭杀的鱼螺及残留茶麸等用网兜捞出水面,运至指定垃圾堆放处妥善处理。

3、种植沉水植物

待鱼螺基本清理干净后,选择矮生苦草、金鱼藻和狐尾藻三种植物幼苗进行移栽,需选择根茎叶无发黑、无腐烂的幼苗。栽种方式分为两种:30~50cm浅水区域,可采取人工水下插秧式种植,同时用细绳保证整齐定植;50~150cm深水区域可采取竹竿插苗法,1人划浆1人栽插,轻拿轻栽,棍子入泥10cm左右,草顶头齐水面为好。栽植密度按照30株/m2,8株/丛。移栽时遵循深水区稀浅水区密的原则。受人为因素或水位的影响,栽植后一两天可能出现种苗上浮的现象,需要用长竹竿二次定植,确保沉水植物幼苗根部或茎部插入底泥。沉水植物种植时间尽量选择非汛期如清明节前后。

4、放养水生动物

该步骤在前述沉水植物种植生长1个月后实施:向生态围隔区回灌水至水位1米,回灌水即为生态围隔外富营养化劣V类湖水或收集的雨水,然后依次向水体投放田螺、蚌类、青虾、鲢鱼、乌鳢等水生生物种苗,田螺、贝壳、青虾投放方式为水面均匀撒播,鱼类直接投放。

所述田螺为梨形环棱螺,拉丁学名Bellamya purificata,为田螺科动物,淡水群栖螺类。其投放规格约2g/个或直径2厘米左右,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面1个。

所述蚌类为褶纹冠蚌,俗称鸡冠蚌、湖蚌、绵蚌、水蚌等,拉丁学名Cristariaplicata,为蚌科、冠蚌属,淡水底栖贝类,为中国沿海习见种。该蚌耐污水和低氧能力较强,喜栖于较肥的水域,一般栖息于淡水缓流及静水水域的湖泊、河流以及沟渠和池塘的泥底或泥沙底里。它比三角帆蚌摄食的藻类多,分布广泛,在我国几乎各地都出产。其投放规格约200g/个,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面1个。

所述青虾又称河虾、沼虾,即日本沼虾,拉丁学名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隶属长臂虾科、沼虾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虾类。青虾喜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沟渠沿岸浅水区或水草丛生的缓流中,白天蛰伏在阴暗处,夜间活动,常在水底、水草及其他物体上攀缘爬行。主要以植物碎屑、浮游生物、腐烂菜类、饭粒为食。常聚集在桥墩、水闸、塘坝、乱石堆、河边树根及水草周围。其投放规格约20g/个,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面1个。

5、投放微生物菌剂

向生态围隔内水体投放高效复合菌,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述微生物菌剂为高效复合菌,主要功能是控制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分解底泥有害沉积物,加速硝化反硝化反应过程。投放量每次1升/亩,每7天使用一次。

经本实施例修复前后水质各指标浓度如表1所示,单位:mg/L。

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水力负荷人工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对底泥呈现黑臭现象、出现富营养化的劣Ⅴ类湖滨带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具体步骤如下:

1、设置生态围隔

1)在湖滨带合适区域用小型钩机向水下插入两排7米长竹竿,竹竿插入底泥深度为自身长度的一半,以确保稳固;同一排竹竿之间的间距不超过5厘米,两排竹竿的间距(即围隔宽度)为1米。

2)在紧贴两排松木桩内侧直立插入60厘米厚度的木板,高度与竹竿保持一致,最后在木板之间填充黏土并压实晾干。

3)在生态围隔的底部贴底泥设置2个进出水口,每个进出水口安装直角型PVC管,即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水平放置横穿生态围隔,长为围隔宽度的2倍,前后各露出1/4,伸出生态围隔区外的一端安装鱼筛,以便在水流进出时控制鱼类进出,所述鱼筛为竹篾织成、孔眼直径小于2指的扁圆形筛子,生态围隔区内的一端连接竖直放置的另一段PVC管,其高度为围隔高度的2倍(即高出围隔1倍),竖直放置的PVC管与水平放置的PVC管活动连接,可以随时套取,以实现导流及控制生态围隔区水位。

4)上述步骤完成后,在围隔上覆土种植黄金榕,并在围隔两端竖立警示牌,提高湖滨带围隔景观和宣传效果的同时防止游客在围隔上踩踏。

2、清理原有鱼类

1)通过进出水口水体自排和潜水泵抽水的方式,使围隔区水深降至30公分以下。所选用的抽水泵流量不低于30立方米/秒。

2)针对水体中较大的鱼类,在围隔区内沿垂直水流方向每隔30米放置1张渔网,放置5小时后通过拉网赶鱼的方式捕获鱼类,所用渔网网目规格为3指,长度依据湖滨带宽度确定。

3)针对个体较小的鱼类幼苗或鱼卵以及福寿螺等,采用对无污染、无毒害作用的茶麸灭杀。具体方法为:将茶麸与温水按1:4的比例搅拌混匀,浸泡8小时以上,取滤液加湖水稀释,混合溶液用量按照5g/m3,撑船或在岸边用水瓢向水面均匀泼洒,每天1次,反复使用5次,以彻底杀灭水体鱼类及福寿螺,随后将灭杀的鱼螺及残留茶麸等用网兜捞出水面,运至指定垃圾堆放处妥善处理。

4)泼洒增氧剂,用量为1g/m3,同时搅动底泥,改善水质、底质环境,提高水体溶解氧,连续三天,每天一次。

3、种植沉水植物

待鱼螺基本清理干净后,选择矮生苦草、金鱼藻和狐尾藻三种植物幼苗进行移栽,需选择根茎叶无发黑、无腐烂的幼苗。栽种方式分为两种:30~50cm浅水区域,可采取人工水下插秧式种植,同时用细绳保证整齐定植;50~150cm深水区域可采取竹竿插苗法,1人划浆1人栽插,轻拿轻栽,棍子入泥10cm左右,草顶头齐水面为好。栽植密度按照20株/㎡,6株/丛。移栽时遵循深水区稀浅水区密的原则。受人为因素或水位的影响,栽植后一两天可能出现种苗上浮的现象,需要用长竹竿二次定植,确保沉水植物幼苗根部或茎部插入底泥。沉水植物种植时间尽量选择非汛期如清明节前后。

4、放养水生动物

该步骤在前述沉水植物种植生长2个月后实施:向生态围隔区回灌水至水位1.5米,回灌水即为生态围隔外富营养化劣V类湖水或收集的雨水,然后依次向水体投放田螺、蚌类、青虾、鲢鱼、乌鳢等水生生物种苗,田螺、贝壳、青虾投放方式为水面均匀撒播,鱼类直接投放。

所述田螺为梨形环棱螺,拉丁学名Bellamya purificata,为田螺科动物,淡水群栖螺类。其投放规格约2g/个或直径2厘米左右,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面5个。

所述蚌类为褶纹冠蚌,俗称鸡冠蚌、湖蚌、绵蚌、水蚌等,拉丁学名Cristariaplicata,为蚌科、冠蚌属,淡水底栖贝类,为中国沿海习见种。该蚌耐污水和低氧能力较强,喜栖于较肥的水域,一般栖息于淡水缓流及静水水域的湖泊、河流以及沟渠和池塘的泥底或泥沙底里。它比三角帆蚌摄食的藻类多,分布广泛,在我国几乎各地都出产。其投放规格约200g/个,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面2个。

所述青虾又称河虾、沼虾,即日本沼虾,拉丁学名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隶属长臂虾科、沼虾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虾类。青虾喜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沟渠沿岸浅水区或水草丛生的缓流中,白天蛰伏在阴暗处,夜间活动,常在水底、水草及其他物体上攀缘爬行。主要以植物碎屑、浮游生物、腐烂菜类、饭粒为食。常聚集在桥墩、水闸、塘坝、乱石堆、河边树根及水草周围。其投放规格约20g/个,投放密度每平方米水面2个。

5、投放微生物菌剂

向生态围隔内水体投放高效复合菌,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述微生物菌剂为高效复合菌,主要功能是控制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分解底泥有害沉积物,加速硝化反硝化反应过程。投放量每次3升/亩,每10天使用一次。

经本实施例修复前后水质各指标浓度如表2所示,单位:mg/L。

表2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