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领域,特别是指把污水逐步的排入土地进行处理的进水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土地处理工艺通常指地下渗滤、快速渗滤、人工湿地、慢速渗滤等处理工艺,其对污水的处理过程主要是通过物理截留、物化吸附、化学沉淀、微生物降解、动植物作用等等因素实现净化,污水土地处理方法具有处理出水水质好、建设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装置位于地下不破坏景观、没有臭味、不产生污泥、有效去除氮磷等优点,因而成为国内外人们所日益重视的污水处理方法。
但是目前污水土地处理工艺的进水往往是通过泵站动力给水、化粪池或集水井直接配水进入,因此,往往存在布水时间上分布不均匀的缺点,特别是对于单户式等小水量的污水处理设施来说,其水量波动更大,往往会出现污水排放高峰时,瞬时进入土地处理装置的污水量会远远超出平均水力负荷,不仅会使得污水难以得到有效处理就被快速排出,而且瞬时过大的污水流量会携带的来不及沉淀的悬浮物快速进入土地处理装置中,造成填料的堵塞问题,直接影响土地处理装置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污水土地处理进水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很好提高土地系统处理污水的性能的新型污水土地处理的进水调节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污水土地处理的进水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腔体、进水管、溢流管、清洗排空管、检查口、进水浮罩、布水软管、悬浮物拦截装置和布水管组成,所述腔体包括有底面、侧面和顶面,进水管和溢流管设置在侧面上且位于侧面的上端部,进水管高于溢流管设置,所述清洗排空管设置在腔体侧面的底部,所述进水浮罩置于腔体内,进水浮罩可漂浮在腔体内部的液面上,进水浮罩的表面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布水软管一端连接在进水浮罩上,污水可经过进水浮罩的过滤孔后进入布水软管,另一端连接在悬浮物拦截装置上,悬浮物拦截装置后连接布水管。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腔体中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进水浮罩连接在固定杆上,进水浮罩上设置有浮球,进水浮罩通过浮球在固定杆上实现上下浮动。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检查口位于腔体的顶面,检查口直径不小于70cm,检查口设有方便工作人员进入腔体内的井盖,所述悬浮物拦截装置包括有外壳和过滤内胆,所述过滤内胆和外壳之间可拆卸连接,其中过滤内胆与布水软管导通连接,布水管与外壳导通连接。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进水浮罩由有机玻璃或塑料或金属材质构成的容腔体,在容腔体的侧面绕起一周开设有直径不小于1cm的通孔,且各通孔的间隔不小于5cm,污水能够由通孔处进入进水浮罩容腔体内部,且进水浮罩在浮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始终能够保持悬浮于污水表面且侧面通孔与污水液面相平或略低于污水液面。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进水浮罩中部设置有独立的圆柱形通孔,圆柱形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进水浮罩通过圆柱形通孔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浮球由塑料或橡胶材质构成,浮球数量在3个以上。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进水浮罩的容腔体底部设置有开口,布水软管一端开口相连,另一端与悬浮物拦截装置连接,布水软管为塑料弹性有机高分子材质制成,其在腔体内的长度能够保证布水软管随着进水浮罩根据污水液面变化上下自由浮动。
本发明的最后设置是:所述悬浮物拦截装置的外壳和过滤内胆由塑料或金属材质构成,外壳和过滤内胆为圆柱状或圆锥状,其直径大于布水管直径,过滤内胆的表面按照小于3 cm的间距均匀开有直径小于0.5 mm的圆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的效果是:
一、能够保证进入腔体内部的污水量始终保持稳定,避免排入污水水量瞬时增大时可能带来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快速排出、瞬时流速过大携带悬浮物进入装置引起堵塞等问题;
二、通过浮力及装置本身的材质特征实现对污水水量的调节,无需使用动力,减少了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
三、悬浮物拦截装置的设置,拦截了大部分悬浮物,进一步提高了进入土地处理装置的污水水质,提高了装置的处理效果。
四、通过设置检查口、排空管等部件,使得运行灵活,便于检修。
五、建设成本低,实施简单,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 为悬浮物拦截装置的结构图;
上述附图中:1为进水管、2为溢流管、3为腔体、4为清洗排空管、5为检查口、6为固定杆、7为进水浮罩、8为浮球、9为布水软管、10为悬浮物拦截装置、101为悬浮物拦截装置、102为过滤内胆,12为布水管,13为土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污水土地处理的进水调节装置,包括有腔体3、进水管1、溢流管2、清洗排空管4、检查口5、进水浮罩7、布水软管9、悬浮物拦截装置10和布水管12组成,所述腔体3包括有底面、侧面和顶面,进水管1和溢流管2设置在侧面上且位于侧面的上端部,进水管1高于溢流管2设置,所述清洗排空管4设置在腔体3侧面的底部,所述进水浮罩7置于腔体3内,进水浮罩7可漂浮在腔体3内部的液面上,进水浮罩7的表面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布水软管9一端连接在进水浮罩7上,污水可经过进水浮罩7的过滤孔后进入布水软管9,另一端连接在悬浮物拦截装置10上,悬浮物拦截装置10后连接布水管1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腔体3中部设置有固定杆6,所述进水浮罩7连接在固定杆6上,进水浮罩7上设置有浮球8,进水浮罩7通过浮球8在固定杆6上实现上下浮动;所述检查口5位于腔体3的顶面,检查口5直径不小于70cm,检查口5设有方便工作人员进入腔体3内的井盖51,所述悬浮物拦截装置10包括有外壳101和过滤内胆102,所述过滤内胆102和外壳102之间可拆卸连接,其中过滤内胆102与布水软管9导通连接,布水管12与外壳101导通连接;所述进水浮罩7由有机玻璃或塑料或金属材质构成的容腔体,在容腔体的侧面绕起一周开设有直径不小于1cm的通孔71,且各通孔71的间隔不小于5cm,污水能够由通孔71处进入进水浮罩7容腔体内部,且进水浮罩7在浮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始终能够保持悬浮于污水表面且侧面通孔71与污水液面相平或略低于污水液面;所述进水浮罩中部设置有独立的圆柱形通孔,圆柱形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进水浮罩7通过圆柱形通孔套设在固定杆6上,所述浮球8由塑料或橡胶材质构成,浮球8数量在3个以上;所述进水浮罩7的容腔体底部设置有开口,布水软管9一端开口相连,另一端与悬浮物拦截装置10连接,布水软管9为塑料弹性有机高分子材质制成,其在腔体3内的长度能够保证布水软管9随着进水浮罩7根据污水液面变化上下自由浮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悬浮物拦截装置10的外壳101和过滤内胆102由塑料或金属材质构成,外壳101和过滤内胆102为圆柱状或圆锥状,其直径大于布水管12直径,过滤内胆102的表面按照小于3 cm的间距均匀开有直径小于0.5 mm的圆通孔。
本发明具体使用的一个实施例:
在乐清市雁荡镇某村采用本发明装置处理生活污水。该村落共100人,合计日产生污水量为10吨,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后汇总到村口的处理场址。在该处理场址中,设置了直径为2m高度为1.5 m厚度为50 mm的钢混结构调节装置的腔体3,污水管网收集的污水通过直径为100mm的PVC进水管1接入调节装置腔体3中,进水管1管底距离腔体3底部为15 cm。在距离腔体3中设置直径为100mm的PVC溢流管2,溢流管2管底距离腔体3顶部20cm,在非正常运行情况下,调节装置中的污水可通过溢流管2流入处理场址中旁设的体积为10 m3的事物排放池。在腔体3的底部,设置直径为100 mm的PVC清洗排放管4,清洗排放管4设置阀门,在清洗时可将阀门打开,排放清洗时冲刷的底部污泥。在调节装置外壳3顶部正中位置,设置直径为700 mm的不锈钢制盖板检查口5,用于检查清洗时进人及进设备所用。在检查口5附件,从调节装置内部腔体底部开始设置高度为1.3 m直径为2 cm的不锈钢制固定杆6,有机玻璃制的直径为35 cm高度为20 cm的圆柱状进水浮罩7套装于固定6上。进水浮罩7的结构特征是在靠近圆柱状顶部的四侧侧面按照5 cm的间隔开有直径为3cm的进水孔,底部及四周封闭且在底部正中心位置开有直径为4cm的圆孔且在开孔处粘结有直径为4 cm高度为20cm的环状有机玻璃套管,套管上下两头开孔并穿过固定杆6,在进水浮罩7底部开有直径为5 cm的圆孔并且与直径5 cm的塑料布水软管9相连,进水浮罩7有机玻璃厚度为3 mm,进水浮罩通过3条不锈钢链条,分别和三个直径为5cm的塑料材质浮球8相连,在浮球8浮力及进水浮罩7本身重力的作用下,进水浮罩7可沿着固定杆6随着液面上下移动,且始终保持进水浮罩7表面的开孔略低于液面,保证进水的稳定性。塑料布水软管9通过转换头,与直径为100 mm的PVC土地处理装置布水管12相连,土地处理装置布水管12位于调节池装置外壳3底部,从进水浮罩7排入的污水通过布水软管9进入土地处理装置布水管12。在土地处理装置布水管12进入土地处理装置13之前的管身位置,设置PVC材质的悬浮物拦截装置10,悬浮物拦截装置10的过滤内胆102直径为150 mm高度为200mm,悬浮物拦截装置10的外壳101直径为200 mm高度为200mm,两者均与土地处理装置布水管垂直相交,且土地处理装置布水管12进水端与外壳101相连,土地处理装置布水软管9的出水端与过滤内胆102相连,悬浮物拦截装置的过滤内胆102面按照间隔2 cm均匀开有直径为0.5 mm的圆孔,污水从布水软管9流入过滤内胆102后,通过过滤内胆102拦截之后流入外壳101,再由外壳101流入布水管12,而后进入土地处理装置处理,悬浮物拦截装置外壳101和过滤内胆102底部均为可以拆卸的旋盖,便于清洗拆卸。
该农村采用本发明装置调节水量水质的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且不容易堵塞,其出水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