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供热式污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715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供热式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超过9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釆用活性污泥法或者生物膜法,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常用做法是经浓缩、脱水和稳定化后再用于填海或土地利用等。但污水处理厂污泥量大、含水率高、成分复杂且易腐烂,污泥处理过程能耗高、投入大,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泥任意堆放或简单填埋,且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可燃的有机物,如果直接填埋,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浪费污泥中的有用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供热式污泥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供热式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炉体和用于将污泥输送至炉体内的送料机构,其中:

送料机构包括壳体、推料杆和动力单元,壳体具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由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直线延伸并连通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腔室,该腔室的内径由壳体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逐渐减小;壳体的外部套装有外套壳,外套壳的内周面与壳体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排水腔,该排水腔与壳体的腔室之间设有连通的排水通道,该排水腔还设有出水口;壳体水平布置,壳体的一端穿过炉体的炉壁伸入至炉体内并在炉体内部延伸,且壳体的进料口位于炉体的外部,壳体的出料口位于炉体的内部;

推料杆位于壳体的腔室内并与该腔室同轴布置,推料杆包括主轴和安装在主轴上并沿主轴延伸方向螺旋布置的螺旋叶片,主轴内设有两端贯通的排气通道,螺旋叶片的旋转直径由壳体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逐渐减小;

动力单元与推料杆连接用于驱动推料杆转动。

优选地,由壳体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螺旋叶片的螺距逐渐减小。

优选地,排水腔的内径由其排水通道向其出水口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排水通道处安装有滤网。

优选地,炉体内且位于壳体出料口的下方铺设由若干根间隔布置的导风管,各导风管之间通过与外界导通的布风管彼此连通,且任意一个导风管上均分布有若干与炉体内腔连通的布风孔。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向布风管内鼓风的鼓风机构。

优选地,炉体内且位于导风管的下方设有集渣仓,集渣仓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型腔,集渣仓内设有排渣机构,排渣机构包括螺旋排料杆和用于驱动螺旋排料杆工作的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中,送料机构用于将污泥输送至炉体内,由于送料机构中的壳体主要处于炉体内,推料杆位于壳体的腔室内用于将壳体内的污泥由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推动,使得污泥在整个输送路径主要在炉体内完成;且由于壳体腔室的内径由壳体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逐渐减小;壳体的外部套装有外套壳,外套壳的内周面与壳体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排水腔,该排水腔与壳体的腔室之间设有连通的排水通道,该排水腔还设有出水口,推料杆中主轴设有排气通道,推料杆中螺旋叶片的旋转直径由壳体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污泥在输送过程所受的挤压力不断增加,进而使得污泥中的水分被快速的分离出气,并由排水通道排入排水腔内,最终由排水腔的出水口排出,而污泥在输送过程中受炉内高温作用产生的水汽则由主轴内的排气通道排出,进而使得污泥在由出料口进入炉体内时可以快速被点燃,以作为燃料继续供热,从而达到利用污泥作为燃料自动为炉体供热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自供热式污泥处理装置,利于壳体腔室和螺旋叶片的内径变化,不断的对污泥挤压,使污泥中的水分快速与污泥中的固体分离并排出,而污泥在输送过程中受炉内高温作用产生的水汽则由主轴内的排气通道排出,进而使得污泥在由出料口进入炉体内时可以快速被点燃;该装置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使得污泥作为资源得以回收再利用,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供热式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供热式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自供热式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炉体1、用于将污泥输送至炉体1内的送料机构、以及用于鼓风的鼓风机构,其中:

炉体1内且位于壳体2出料口22的下方铺设由若干根间隔布置的导风管5,各导风管5之间通过与外界导通的布风管6彼此连通,且任意一个导风管5上均分布有若干与炉体1内腔连通的布风孔;鼓风机构用于向布风管6内鼓风,以加快炉内燃料的燃烧。

炉体1内且位于导风管5的下方设有集渣仓7,集渣仓7内设有排渣机构8,排渣机构8包括螺旋排料杆和用于驱动螺旋排料杆工作的驱动单元,排渣机构8用于将集渣仓7内的料渣及时排出,以进一步加快燃料在炉内的燃烧,且由于集渣仓7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型腔,可以料渣聚集到一起,大大方便了排渣机构8的排渣工作。

送料机构包括壳体2、推料杆3和动力单元,壳体2具有进料口21、出料口22、以及由进料口21向出料口22方向直线延伸并连通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的腔室,该腔室的内径由壳体2的进料口21向其出料口22方向逐渐减小;壳体2的外部套装有外套壳4,外套壳4的内周面与壳体2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排水腔,该排水腔与壳体2的腔室之间设有连通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处安装有滤网,该排水腔还设有出水口;壳体2水平布置,壳体2的一端穿过炉体1的炉壁伸入至炉体1内并在炉体1内部延伸,且壳体2的进料口21位于炉体1的外部,壳体2的出料口22位于炉体1的内部;推料杆3位于壳体2的腔室内并与该腔室同轴布置,推料杆3包括主轴31和安装在主轴31上并沿主轴31延伸方向螺旋布置的螺旋叶片32,主轴31内设有两端贯通的排气通道,螺旋叶片32的旋转直径由壳体2的进料口21向其出料口22方向逐渐减小;动力单元与推料杆3连接用于驱动推料杆3转动。

本实施例中,由壳体2的进料口21向其出料口22方向,螺旋叶片32的螺距逐渐减小,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螺旋叶片32的挤压力由进料口21向出料口22逐渐增强,以进一步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排水腔的内径由其排水通道向其出水口方向逐渐增大,使得排水腔内的水可以自动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送料机构用于将污泥输送至炉体1内,由于送料机构中的壳体2主要处于炉体1内,推料杆3位于壳体2的腔室内用于将壳体2内的污泥由进料口21向其出料口22方向推动,使得污泥在整个输送路径主要在炉体1内完成;且由于壳体2腔室的内径由壳体2的进料口21向其出料口22方向逐渐减小;壳体2的外部套装有外套壳4,外套壳4的内周面与壳体2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排水腔,该排水腔与壳体2的腔室之间设有连通的排水通道,该排水腔还设有出水口,推料杆3中主轴31设有排气通道,推料杆3中螺旋叶片32的旋转直径由壳体2的进料口21向其出料口22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污泥在输送过程所受的挤压力不断增加,进而使得污泥中的水分被快速的分离出气,并由排水通道排入排水腔内,最终由排水腔的出水口排出,而污泥在输送过程中受炉内高温作用产生的水汽则由主轴31内的排气通道排出,进而使得污泥在由出料口22进入炉体1内时可以快速被点燃,以作为燃料继续供热,从而达到利用污泥作为燃料自动为炉体1热的目的。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自供热式污泥处理装置,利于壳体2腔室和螺旋叶片32的内径变化,不断的对污泥挤压,使污泥中的水分快速与污泥中的固体分离并排出,而污泥在输送过程中受炉内高温作用产生的水汽则由主轴31内的排气通道排出,进而使得污泥在由出料口22进入炉体1内时可以快速被点燃;该装置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使得污泥作为资源得以回收再利用,经济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