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1336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铅酸蓄电池处理技术设备,特指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



背景技术:

目前,报废的铅酸蓄电池存在环保方面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回收收集、拆解、冶炼等三个环节。在回收收集过程中,废铅酸电池属于危险废物,一些非法收购商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不具备回收资质。酸液随意倾倒,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在拆解过程中,大部分小再生铅厂没有机械破碎设备,几乎都是人工粗放式拆解,也没有防污措施,酸液随意排放,地表腐蚀严重,对其它无回收价值的回废物随意丢弃或填埋,严重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以实现废旧铅酸蓄电池在破碎前及破碎过程中酸液的有效回收,且对仓内气体进行处理,其环保、无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主要包括上层仓体、下层仓体,所述上层仓体中设有压辊,压辊由位于上层仓体两侧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于上层仓体一端设有滑道、于另一端设有风道;上层仓体顶部设有抓斗、底部两侧设有收集槽;下层仓体底部为水池。

上述方案中,驱动机构为平移小车,且平移小车上方为与压辊端部契合的轴承座。

进一步的,收集槽延伸至上层仓体外并与废酸收集仓连接。

进一步的,收集槽上设有网状槽盖。

优选的,上层仓体底部为花岗岩制成。

上述方案中,滑道向下倾斜设置,且滑道中设有若干挡风帘。

进一步的,风道中设有排气扇,且风道连接至水槽,由排气管将气体排出。

进一步的,滑道连接破碎装置,而破碎装置底部设有酸液管道连接至水池中。

进一步的,水池中设有溢水口,且溢水口经管道连接至废酸收集仓中。

进一步的,水池设有补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铅酸蓄电池存放仓采用两层结构,上层对电池进行压实,使电池中的废酸流出并进行收集,上层仓体采用花岗岩地板,降低被酸蚀的可能性,同时实时排出污染气体进行过滤,电池压实后送入破碎装置进行破碎,电池中所剩余的酸液在破碎后进入下层仓体稀释,再与上层仓体的废酸一同排入废酸收集仓中,以便后序处理。本实用新型使废酸回收形成一条循环的工艺流程,废酸绝对无法渗漏至土地,且酸液高效回收,对空气、土地均无污染,属高效环保工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平移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铅酸蓄电池存放仓,主要包括上层仓体1、下层仓体2,所述上层仓体1中设有压辊3,压辊3由位于上层仓体1两侧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驱动机构为平移小车6,且平移小车6上方为与压辊3端部契合的轴承座61,由两侧的平移小车6同步运行,以驱动压辊3平行滚动,对存放于上层仓体1中的铅酸蓄电池进行挤压,一方面是使铅酸蓄电池中的废酸流出,另一方面是压实电池,以便于后期作切割破碎处理。

上述上层仓体1一端设有滑道11、于另一端设有风道12,滑道11向下倾斜设置,且滑道11中设有若干挡风帘10,风道12中设有排气扇71,且风道12连接至水槽7,由排气管72将气体排出。铅酸蓄电池挤压或放置时间久之后有酸性气体散溢,滑道11所设置的挡风帘10使上层仓体1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通过风道12将有害气体排出并经水槽7作过滤处理;上层仓体1顶部设有抓斗4、底部两侧设有收集槽5,抓斗4优选六瓣抓斗,主要是将压实后的铅酸蓄电池抓取并扔进滑道11中。

上述收集槽5延伸至上层仓体1外并与废酸收集仓8连接,收集槽5上设有网状槽盖,收集槽5将废酸引导进入废酸收集仓8中,而网状槽盖可防止铅酸蓄电池在压实过程中有碎料弹出落入收集槽5中,避免收集槽5堵塞。

上述上层仓体1底部为花岗岩制成,降低酸液对上层仓体1地板的腐蚀,若使用时间久或人为关系产生破陋等情况,酸液也只会进入下层仓体2的水池21中,避免污染土地。

上述滑道11连接破碎装置9,而破碎装置9底部设有酸液管道91连接至水池21中;水池21位于下层仓体2,而水池21中设有溢水口20及补水口22,且溢水口20经管道连接至废酸收集仓8中,水池21主要对酸液起中期过渡处理作业,由破碎装置9中流出的酸液或上层仓体1渗漏的酸液均在水池21中进行稀释,当满足一定量时从溢水口20流入废酸收集仓8中进行统一回收处理,与此同时,水池21中的水会适时从补水口22进行补给,一方面充分稀释酸液,另一方面延长水池21使用寿命,防止酸液浓度过大腐蚀水池21。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