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农村污水、小型社区污水排放的处理要求不断的加强,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集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研发也逐渐增多。
目前的一体化处理主要针对后期的生化处理,而忽略了前期的预处理,特别对前期的预处理设施的集成程度化不够,现有的污水处理的预处理装置主要有: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通常需要在项目地点另外在建设,大部分为混泥土施工后购置机械设备,不仅占地面积大,维护和投资成本高,且移动不方便,不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污水预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维护成本高,移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组,与进水管组连接的第一渠箱,所述第一渠箱内设置有机械式格栅清污机,第一渠箱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上;
还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沉砂池体,沉砂池体的下方连接设置有砂水分离器,所述第一渠箱与沉砂池体间设置有中间管组。
进一步的,所述沉砂池体内设置有旋流搅拌机。
为减少旋流搅拌机的运转负荷,所述沉砂池体为圆桶型结构,所述中间管组沿沉砂池体的切线方向进入。
为方便对机械式格栅清污机进行检修,同时,又不用停机操作,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二渠箱,第二渠箱内设置有人工格网,所述第二渠箱的进水端与进水管组连接,出水端与中间管组连接。所述进水管组和中间管组上均设置有控制第一渠箱和第二渠箱进水和出水的闸阀。
为方便检修,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检修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渠箱、第二渠箱及沉砂池体设置在支架上,并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漂浮垃圾和大颗粒物。整套设备能够实现工厂化加工,现场进行安装固定即可,有效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移动性,且整体体积小,方便现场布置,减少占地面积,维护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支架4,第一支架4上并排设置有第一渠箱2和第二渠箱10,所述第一渠箱2内设置有机械式格栅清污机3,第二渠箱10内设置有人工格网,通过第一渠箱2内的机械式格栅清污机3或是第二渠箱10内的人工格网能够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类垃圾。在第一渠箱2和第二渠箱10之前连接设置有进水管组1,所述进水管组1包括与第一渠箱2连接的第一进水管及与第二渠箱10连接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上均设置有闸阀11,正常使用时,第一进水管上的闸阀11开启,第二进水管上的闸阀11关闭,通过机械式格栅清污机3处理污水;当需要对机械式格栅清污机3进行检修时,关闭第一进水管上的闸阀,打开第二进水管上的闸阀,利用第二渠箱10对污水进行处理,使该设备能够持续的进行污水处理,而不需要停止污水处理进行检修,提高设备的污水处理效率。
所述第一渠箱2和第二渠箱10的出水口上连接设置有中间管组8,中间管组8上也设置有闸阀11用于截断流入沉砂池体6的进水,方便对沉砂池体6进行检修。中间管组8与沿沉砂池体6连接,所述沿沉砂池体6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5上。在沉砂池体6的下方连接设置有砂水分离器7,所述沉砂池体6内设置有旋流搅拌机9。沉砂池体6为圆桶型结构,所述中间管组8沿沉砂池体6的切线方向进入沉砂池体6,且进入沉砂池体6的水流流向与旋流搅拌机9的转向一致,能够减小旋流搅拌机9的工作负荷。同时,所述沉砂池体6的进水口高度低于第一渠箱2和第二渠箱10出水口的高度,使污水能够自行流入沉砂池体6内,而不需要增加水泵。
为方便检修,所述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上分别设置有检修平台12及护栏、爬梯组件。所述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第一渠箱2、第二渠箱10及沉砂池体6均采用钢结构体,方便工厂化加工。
所述的闸阀11可以是手动闸阀,也可以是电控闸阀。同时,还配套设置有电控箱,用于控制机械式格栅清污机3、旋流搅拌机9及砂水分离器7的工作。
需要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组进入渠道格栅或人工格网经过初步过滤处理后,漂浮类垃圾经渠道格栅排除池外,初步处理的原水通过中间管组进入沉砂池体。进入沉砂池体的水经过旋流搅拌机处理后水中的沙粒和较大颗粒的杂质可沉淀至沉砂池体的底部,并经砂水分离器排出,上清液通过出水管排出沉砂池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