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水处理系统和水运动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829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水处理系统和水运动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物养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活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水运动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鱼是人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上升,人们对于食物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鱼类,要吃活的,吃鲜的。

目前,对于捕捞的活鱼通常会通过暂养池进行活鱼的暂时养殖,采用增氧的形式以延长活鱼的生存时间。由于生存环境的骤变,外加上暂养池不易换水,水质难以保持等,即使进行了增氧活动,鱼的存活率还是较低,即使鱼活着,其活力也不高,给购买者一种鱼即将死去的感觉,降低购买者的购买信心。导致商家很多时候只能降价促销。因此,设计一款既能够有效延长活鱼的生存时间,同时能够保持其生存活力的暂养池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水处理系统,可延长活鱼的生存时间,同时能保持活鱼的生存活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活水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

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微生物处理单元和进出水通道,进出水通道依次直线形的通过所述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和微生物处理单元,所述进出水通道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上,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微生物处理单元上。

优选的,在上述活水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设有若干矩阵排列的子单元,所述进水口位于四个边角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子单元上,所述进出水通道依次流经各所述子单元。

优选的,在上述活水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子单元为两列时,进出水流道按照几字形依次流经各所述子单元。

优选的,在上述活水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子单元为三列以上时,进出水流道按照S形依次流经各所述子单元。

优选的,在上述活水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微生物处理单元内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出水口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运动养殖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活水处理系统和暂养池,所述活水处理系统内置于所述暂养池,且所述活水处理系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所述暂养池相通。

优选的,在上述运动养殖系统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活水处理系统为椭圆形结构。

优选的,在上述运动养殖系统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暂养池为椭圆形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水运动养殖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水运动养殖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水处理系统,可延长活鱼的生存时间,同时能保持活鱼的生存活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水运动养殖系统包括:

活水处理系统2和与活水处理系统2相连通的暂养池1。

活水处理系统2包括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微生物处理单元23和进出水通道(图中未示出,但活水处理系统2中的箭头流向可视为进出水通道),其中:

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中的物理过滤是利用过滤棉或布过滤掉水中的悬浮物、部分有机物,吸取掉部分有害物质;

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中包括金鱼藻、绿萝、水草等水生植物;

微生物处理单元23中包括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微生物处理单元23内还设有水泵25,水泵25位于出水口242处;

进出水通道为一个流动通道,可采用直线形或U形依次通过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和微生物处理单元23;进出水通道包括进水口241和出水口242,进水口241设置在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上,出水口242设置在微生物处理单元23上。

需要说明的是,当进出水通道通过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和微生物处理单元23的方式发生改变时,活水处理系统2和暂养池1的结构均发生变化,下面将分别针对进出水通道呈直线形和U形流经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和微生物处理单元23展开详细说明。

一、进出水通道呈直线形流经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和微生物处理单元23

如图1所示,当进出水通道依次直线形的通过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和微生物处理单元23时,活水处理系统2中的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和微生物处理单元23呈直线形依次排列。

活水处理系统2内置于暂养池1即暂养池1包围活水处理系统2,暂养池1和活水处理系统2均可以为椭圆形结构。

在上述活水处理系统2的技术方案中,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设有若干矩阵排列的子单元,如第一子单元211和第二子单元212(第一、第二不具有实际含义,仅用于区分各子单元),进水口241位于四个边角上的其中一个子单元上,进出水通道依次流经各子单元。其中,当子单元为两列时,进出水流道按照几字形依次流经各子单元;当子单元为三列以上(包括三列)时,进出水流道按照S形依次流经各子单元。

在上述暂养池1的技术方案中,暂养池1上设有若干远距离推动泵水增氧机,图中仅示出若干爆气盘11,当活水处理系统2内置于暂养池1时,爆气盘11沿活水处理系统2的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在上述暂养池的技术方案中,爆气盘11为螺旋形圆盘,所述螺旋形圆盘上设有若干微孔管。

远距离推动泵水增氧机的结构包括:泵箱箱体、风机、输气管道和爆气盘11,所述输气管道与所述爆气盘11相通;所述泵箱箱体由水平腔体和竖直腔体围成L形结构,所述水平腔体凸出于所述竖直腔体;所述风机外置于所述水平腔体;所述爆气盘内置于所述竖直腔体,且所述竖直腔体上设有与所述爆气盘相通的缺口。优选的,所述爆气盘11为螺旋形圆盘,所述圆盘上设有若干微孔管。优选的,还包括两个浮板,所述浮板位于所述泵箱箱体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浮板为倒锥形结构,底部面积小于顶部面积。优选的,所述水平腔体32内插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架,所述浮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当将所述远距离推动泵水增氧机置于暂养池时,所述支架支撑在所述所述暂养池上。

通过外置风机,将空气接入爆气盘11,由于负压作用使空气与水做高度的结合,通过爆气盘11中的微孔,产生大量的雾状细微气泡,气泡产生上升态势。同时依靠箱体内弯形的结构,形成与水平面一致的出气口,通过气压推动塘水形成水流,水流将气泡带出,将其在广域扩散,提高鱼塘水溶氧的能力,使死水变为活水。

二、进出水通道呈U形流经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和微生物处理单元23

如图2所示,当进出水通道呈U形依次通过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和微生物处理单元23时,活水处理系统2位于暂养池1的外部,且活水处理系统2的进水口241和出水口242均与暂养池1相通,暂养池1可以为椭圆形结构。

在上述活水处理系统2的技术方案中,活水处理系统2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中轴线的一侧设有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中轴线的另一侧设有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和微生物处理单元23。

进一步的,物理过滤水源处理单元21包括若干第一子单元,第一子单元可按照图2的附图标记,第一子单元分别用第一子单元(一)211、第一子单元(二)212、第一子单元(三)213表示,(一)(二)(三)仅用于区分,不具有实际含义。

进水口241位于最外侧且靠近暂养池1的第一子单元(一)211上,若干第一子单元呈直线形依次排列,使得进出水通道呈直线形流经若干第一子单元;水生植物生态处理单元22包括若干第二子单元,可按照图2的附图标记,第一子单元分别用第二子单元(一)221、第二子单元(二)222表示,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子单元分别与最外侧的另一个第一子单元和微生物处理单元23连通。

在上述暂养池1的技术方案中,暂养池1上设有若干远距离推动泵水增氧机,图中仅示出若干爆气盘11,当活水处理系统2位于暂养池1的外部时,暂养池11的中部设有一个隔板12,隔板12的两端非与暂养池1的内壁相接触,且爆气盘11相对于隔板左右对称设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