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太阳能水体生态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大量的污水进入河道、水库和湖泊,人类生活环境中的水体生态系统正在逐渐退化,水体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现有的常用污水净化处理措施,如分散修建小型污水处理站、磁分离临时治污措施等,存在施工复杂、技术要求高、投资和管理费用较大等问题。而且,对污染物的除去率不高,而且容易产生化学污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人工水草是采用比表面很大的材质作为微生物的载体,借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来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增加水体中的DO、透明度等,进而改善水体水质、防止水质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现有的人工水草存在使用时容易缠绕,水体中分布不均匀,处理效果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水体生态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进行水体净化、不产生二次污染,不仅净化效率高,而且工业应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水体生态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浮体和太阳能供电系统,所述箱体的下部固定有多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所述浮体固定在箱体的上部,所述连接杆和浮体之间设置有人工水草,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浮体的上方,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增氧装置,所述浮体上设置有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和增氧装置均连接太阳能供电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箱体的侧面为四个相同的矩形板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矩形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生物膜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生物膜层包括光合细菌层、酵母菌层、霉菌层、芽孢菌层、放线菌层、硝化细菌层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生物膜层还包括酶层,所述酶层包括蛋白酶、纤维素酶、溶菌酶和淀粉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还包括蓄电池组、控制器和供电电路,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通过环氧树脂进行整体绝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浮体为泡沫或密闭的中空壳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人工水草包括人工水草茎和多个人工水草束,多个人工水草束等间距固定在人工水草茎上,一个人工水草束由多个人工水草叶组成,人工水草茎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杆和浮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人工水草茎采用尼龙或无纺布制成,所述人工水草叶采用醛化纤维或涤纶丝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人工水草束包括2~50个人工水草叶,所述人工水草茎上相邻的人工水草束之间的间距为0.08m~0.1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箱体内均匀设置人工水草,并将人工水草叶固定在人工水草茎上,有效克服当前人工水草使用时的缠绕问题,使水草在水体中更为均匀分布,更加有效的净化水体。同时,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紫外线杀菌装置和增氧装置,提高了水体的含氧量,同时杀死了水体中细菌和浮游动物等,进一步净化了水体,去除了污染物。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人工水草不打结、节能的特点,实现了生态环保的水体净化、无二次污染的目的,具有净化效率高、工业应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水体生态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人工水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浮体,3-连接杆,4-人工水草,41-人工水草茎,42-人工水草叶,43-人工水草束,5-矩形板,6-支撑杆,7-太阳能电池板,8-紫外线杀菌装置,9-增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水体生态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浮体2和太阳能供电系统,所述箱体1的下部固定有多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3,所述浮体2固定在箱体1的上部,所述连接杆3和浮体2之间设置有人工水草4,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通过支撑杆6固定在浮体2的上方,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增氧装置9,所述浮体2上设置有紫外线杀菌装置8,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8和增氧装置9均连接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后的电能供给紫外线杀菌装置8和增氧装置9。增氧装置9能够对水体进行增氧,紫外线杀菌装置8用于杀死水体中的细菌、浮游动物和藻类。其中,箱体1的下部为开口结构,便于人工水草4放置在水体中。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侧面为四个相同的矩形板5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板5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生物膜层。生物膜层包括光合细菌层、酵母菌层、霉菌层、芽孢菌层、放线菌层、硝化细菌层中的至少一种。生物膜层还包括酶层,酶层包括蛋白酶、纤维素酶、溶菌酶和淀粉酶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太阳能供电系统还包括蓄电池组、控制器和供电电路,太阳能供电系统通过环氧树脂进行整体绝缘。在实际应用中,浮体2为泡沫或密闭的中空壳体,能够使得整个净化装置漂浮在水上。
参见图2所示,所述人工水草4包括人工水草茎41和多个人工水草束43,多个人工水草束43等间距固定在人工水草茎41上,一个人工水草束43由多个人工水草叶42组成,人工水草茎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杆3和浮体2上。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水草茎41采用尼龙或无纺布制成,人工水草叶42采用醛化纤维或涤纶丝制成。人工水草束43包括2~50个人工水草叶42,人工水草茎41上相邻的人工水草束43之间的间距为0.08m~0.12m。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