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4774发布日期:2018-09-01 03:4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的系统,特别适用于亚热带农村自然村落、集水区或小流域,利用村庄边角闲置地(荒地)处理日常生活污水,实现农村小水塘、小溪流的水质改善。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环境改善,农村卫生间、淋浴房、洗衣机等生活设施的普及应用,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致使农村的池塘、沟渠、溪流等水体中COD、氨氮、总氮、总磷污染物超标严重,导致农村水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村镇生活污水、零散养殖废水和农产品加工排污已成为重要的农业环境污染源。根据环保部调查数据,按中国村镇居民人均生活污水排放90升/人·天,生活污水中COD、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别为205mg/L、50mg/L和5.5mg/L计,目前中国有6.4亿村镇人口,每年排放的COD、总氮和总磷分别高达431.0、105.1和11.6万吨。由于农村水环境污染来源复杂、分布面广、治理难度大,与城市污水处理相比,难于集中收集,不适合采用过于集中的处理模式(农户居住分散,管网收集污水的成本太高)。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和技术一般可分为集中处理、分散处理和就地处理模式。(1)集中处理模式:集中处理模式适合于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和污水产生量大的村镇;采用管网收集污水,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污水可达标排放或回用。通常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有活性污泥法和SBR等方法。(2)分散处理模式:国内外分散式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技术有湿地处理系统、高效藻类塘技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和厌氧沼气池技术等。(3)传统的原位污水处理系统(化粪池)在去除氮、磷化合物和致病生物方面效果较差,只作为预处理设备为进一步治理做准备。现在推广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曝气池、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稳定塘、人工湿地等,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种污水处理技术为:接触氧化、氧化沟和快速渗滤系统。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法的一种,氧化沟是应用成熟的人工系统,快速渗滤是成本很低的土地处理系统。可以看到,基于自然系统的快速渗滤和氧化塘技术建设、运行成本较低,其次是基于生物膜法的接触氧化和曝气生物滤池,而基于人工系统的SBR、氧化沟和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的建设费都较高,要消耗一定电能和絮凝剂等化学药剂,要安排专人管理维护,运行费用也比较高。从处理效果、抗冲击性能、运行管理、是否节能、占地面积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上述技术都存在一定技术问题,并且工程和运行经济投入负担仍超过用户承受能力。中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必须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循环化、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在小流域(集水区)源头就地开展生态治理。需要研发建设成本投入少、维护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的分散型、生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和新模式。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系统,该系统尽量利用村庄边角荒地(闲置地)的自然高度差,生活污水在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处理池、生态湿地之间自然流动过程,氮磷等污染物被绿狐尾藻等植物吸收,被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净化,被黏土、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等吸附,该系统结构简单(建设成本只有现行污水处理设施的三分之一左右),维护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运行过程不需要消耗电力和絮凝剂等,维护运行费用低(只有现行污水处理设施的十分之一左右)。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系统,它是由格栅池、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一级生态湿地、二级生态湿地、三级绿生态湿地、四级生态湿地、五级生态湿地、六级生态湿地、七级生态湿地、八级生态湿地、九级生态湿地、十级生态湿地、十一级生态湿地、十二级生态湿地、十三级生态湿地、十四级生态湿地和末端强化处理池组成,其特征在于: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通过管道分别与格栅池、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相连,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通过管道分别与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相连,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通过管道分别与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一级生态湿地相连,一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二级生态湿地相连,三级绿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二级生态湿地、四级生态湿地相连,四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三级绿生态湿、五级生态湿地相连,五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四级生态湿地、六级生态湿地相连,六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五级生态湿地、七级生态湿地相连,七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六级生态湿地、八级生态湿地相连,八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七级生态湿地、九级生态湿地相连,九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八级生态湿地、十级生态湿地相连,十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九级生态湿地、十一级生态湿地相连,十一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十级生态湿地、十二级生态湿地相连,十二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十一级生态湿地、十三级生态湿地相连,十三级生态湿地通过管道分别与十二级生态湿地、十四级生态湿地相连,十四级生态湿地与末端强化处理池连接。其中,所述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或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的设计容积为日处理生活污水量的1-2倍。优选的,所述一级生态湿地、三级生态湿地、五级生态湿地和七级生态湿地的容积为生活污水设计处理量的0.6-1.2倍。优选的,所述二级生态湿地、四级绿生态湿地、六级生态湿地、八级生态湿地、九级生态湿地、十级生态湿地、十一级生态湿地、十二级生态湿地、十三级生态湿地和十四级生态湿地的容积为生活污水设计处理量的1.2-2.4倍。优选的,所述生态湿地的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优选的,所述末端强化处理池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日处理污水量的1.5-2.5倍,深度100-150cm。优选的,所述一级至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中投放有稻草和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微生物菌剂;所述一至十四级生态湿地的底部填充有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微生物菌剂;所述末端强化处理池的底层10-20cm为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上的第二层填充20-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第三层填充10-20cm粗沙层,第四层填充20-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第五层填充10-20cm粗沙层,第六层填充20-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治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格栅池处理:将待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或者沟渠引入格栅池,以拦截垃圾等大块悬浮物和漂浮物;B、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处理:建设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添加稻草和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一方面进行生活污水中碳氮比、酸碱度和微生物种群的调节,另一方面拦截细微颗粒物及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降解部分COD和氨氮;将经格栅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所述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C、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处理:建设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添加稻草和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将经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进行处理;D、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处理:建设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添加稻草和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将经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进行处理;E、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处理:建设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添加稻草和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将经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进行处理;F、一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一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48-6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30-35cm的水深度;将经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一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G、二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二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18-2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70-90cm的水深度;将经一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二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H、三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三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48-6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30-35cm的水深度;将经二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三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I、四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四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18-2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70-90cm的水深度;将经三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四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J、五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五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48-6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30-35cm的水深度;将经四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五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K、六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六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18-2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70-90cm的水深度;将经五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六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L、七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七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48-6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30-35cm的水深度;将经六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七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M、八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八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18-2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70-90cm的水深度;将经七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八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N、九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九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18-2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70-90cm的水深度;将经八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九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O、十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18-2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70-90cm的水深度;将经九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P、十一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一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18-2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70-90cm的水深度;将经十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一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Q、十二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二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18-2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70-90cm的水深度;将经十一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二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R、十三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三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18-2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70-90cm的水深度;将经十二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三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S、十四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四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18-22cm的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kg,保持70-90cm的水深度;将经十三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四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生态湿地依靠绿狐尾藻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生活污水中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底部填充的黏土也有效吸附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使污染水体逐渐净化;T、末端强化处理池处理:将经过十四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末端强化处理池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末端强化处理池的底层10-20cm为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上的第二层填充20-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第三层填充10-20cm粗沙层,第四层填充20-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第五层填充10-20cm粗沙层,第六层填充20-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或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的设计容积为日处理生活污水量的1-2倍;稻草添加量按设计日处理生活污水量,每吨污水添加75-110kg稻草和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1-2kg;并且每隔5-7个月需要往池中添加1次稻草,稻草的添加量按设计日处理生活污水量,每吨污水添加35-55kg稻草。优选的,所述一至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的容积为生活污水设计处理量的0.8-1.2倍;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的深度为150-200cm。优选的,所述一级生态湿地、三级生态湿地、五级生态湿地和七级生态湿地的容积为生活污水设计处理量的0.6-1.2倍。优选的,所述二级生态湿地、四级绿生态湿地、六级生态湿地、八级生态湿地、九级生态湿地、十级生态湿地、十一级生态湿地、十二级生态湿地、十三级生态湿地和十四级生态湿地的容积为生活污水设计处理量的1.2-2.4倍。优选的,所述黏土为红壤细土。优选的,所述生态湿地的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优选的,所述末端强化处理池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日处理污水量的1.5-2.5倍,深度100-150cm。通过上述系统,生活污水在系统内由前端到末端(前后)、由表面至底部(上下)均匀流动,污水和生物基质(稻草与相关微生物)充分接触、污水和与绿狐尾藻植株及其附着在绿狐尾藻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以利于绿狐尾藻对氮磷的吸收、微生物对氨氮的转化,获得相同对污染物稳定的处理效果。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绿狐尾藻:学名Myriophyliumclatinoides,为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属草本植物,该植物可在COD含量达3000-5000mg/L、氨氮含量达500-900mg/L的高浓度的污染水体中生长,生物量高达150-225吨干草/公顷,对污染水体中氮磷具有超强的吸收和降解能力;该植物具有泌氧功能,可显著增加被污染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以利于水中动物和微生物生长繁衍,增强水体的生态自净能力;绿狐尾藻可与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绿狐尾藻还是一种优质饲料资源,粗蛋白含量高达19-23%,富含各种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经粉碎和部分脱水后发酵15-20天可加工成猪、牛、鸡、鹅、鸭、鱼等动物饲料,用于开展生态养殖。所述的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的菌剂:为市场可购买到的含有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种群的菌剂产品,如无锡中科活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该产品专利号为201110030121.7)”所述的颗粒状“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是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工业园格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颗粒状“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的粗沙为直径4mm或5mm或6mm的粗河沙。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的技术构思为:本实用新型处理方法适宜于约300-700户、人口1000-3000人,日排放生活污水70-140吨的农村集中居民点(或农村集镇、或农村社区)。因地制宜利用管网将各家各户生活污水汇集到该居民区比较低洼处建立由1级格栅池、3-6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7-16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和1-2级末端强化处理池组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系统末端湿地排放水中COD、氨氮和总磷的污染物含量控制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2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控制指标值以下。另外,生态湿地内种植的植物绿狐尾藻可生产饲料喂食鸡、鸭、鹅、猪、牛、羊、鱼等。在本实用新型中,各工艺步骤的作用原理如下: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技术主要是调节生活污水中碳氮比、pH和微生物种群,拦截细微颗粒物及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如油脂等)、降解部分COD和氨氮;生态湿地净化技术主要依靠绿狐尾藻(绿狐尾藻在高氨氮水环境中生长快,生物量高达10000-12000kg/667m2,需要吸收大量的氮和磷(每m2湿地绿狐尾藻生长对氮的吸收量约为0.6kg/年,对磷的吸收约为0.1kg/年)生长吸收大量的氮和磷,绿狐尾藻和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等共生并通过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将氨氮转化为空气中的氮气;末端强化处理技术主要依靠填充的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吸附生活污水中游离的磷酸盐和氨氮。通过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处理、生态湿地净化和末端强化处理等技术有机结合达到系统末端出水中COD、氨氮、总氮、磷酸盐和总磷等污染物含量稳定低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2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控制指标值。其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进步具有建设投入少、维护成本低,运行过程不使用任何化学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等),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系统各级之间的水流依靠地形的落差自然流动、不需要电力,维护管理简单方便,治理效果好且稳定。与已有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在治理方法上具备创新性:现有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目前已经有很多的方法,但主要以工程措施治理为主,采用瀑气、厌氧、生物膜、絮凝等技术。本实用新型针对亚热带丘陵区多水的特点,利用绿狐尾藻生态湿地为主要技术要素,通过绿狐尾藻生长拦截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特别是绿狐尾藻和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共生,将水体中氨氮转化为氮气净化水体,绿狐尾藻再作为饲料资源化利用;(2)建设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建设成本包括管网系统和处理系统两部分,处理系统包括4级污水前端调节和生物基质处理池、多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1级潜流湿地和1级末端高分子吸附,合计成本8-16万元之间,农村乡镇、村组等集体均可以接受;(3)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现有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中多数需要电力等能源,而本处理方法主要利用自然坡降的驱动力,设计了4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处理池和14级生态湿地,上一级与下一级之间设计5cm左右高度差,水体在生物基质处理池、绿狐尾藻湿地内持续地流动。水体不间断地流动促使污水和生物基质(稻草与相关微生物)充分接触、污水与吸附材料充分接触、污水和与绿狐尾藻植株及其附着在绿狐尾藻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以利于绿狐尾藻对氮磷的吸收、微生物对氨氮的转化,获得相同对污染物稳定的处理效果。该系统不需要曝气,不需要添加化学絮凝剂等,也不需要专业的维护管理队伍。平常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是生态湿地需要割草和清除杂草(每年4-5次),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处理池需要添加稻草(每年2次),操作十分简单;一套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年的运行管理费用约2000-4000元左右;(4)治理效果好: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调节生活污水中碳氮比、酸碱度和微生物种群,拦截细微颗粒物及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如油脂等)、降解COD。多级生态湿地内绿狐尾藻吸收氮磷,附着在植物表面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可有效减控污染水体的氨氮、磷等污染物,末端高分子吸附净化池有效吸附污染水体的磷和色素,末端排水中主要污染物含量可稳定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控制指标值(表3)。(5)资源化利用:生态湿地植物绿狐尾藻是一种优质饲料资源,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等含量高(见表1、表2),品质和苜蓿、三叶草相当,每公顷生态湿地可产绿狐尾150吨(干重),在南方地区其产量是苜蓿和玉米6-8倍,应用该技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并将绿狐尾藻饲料化,可减少了养殖饲料对优质耕地的依赖,对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水流方向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水流方向截面示意图;其中:A-格栅池、B-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C-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D-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E-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F一级生态湿地、G二级生态湿地、H-三级生态湿地、I-四级绿生态湿地、J-五级绿生态湿地、K-六级生态湿地、L-七级生态湿地、M-八级生态湿地、N-九级生态湿地、O-十级生态湿地、P-十一级生态湿地、Q-十二级生态湿地、R-十三级生态湿地、S-十四级生态湿地、T-末端强化处理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方法,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镇永安村康乐里示范工程为例,江门市新会区大康乐里地处新会区城区与江门城区中间,北接都会,西南邻东甲,东与礼乐隔河相望,辖区二平方公里,有八个小队,农业户口493户,农业人口1780人。本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示范工程收集康乐里共410户的生活污水,涉及人口1400余人,该工程因地制宜利用村头1730m2的荒地,设计处理规模为100吨/天,2017年4月21日开始施工,5月23-29日开始在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池添加稻草,在生态湿地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在潜流湿地种植美人蕉,6月7日分别在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池、生态湿地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6月26日开始往系统中接入生活污水,8月10日采集水样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末端湿地排放水中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2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控制指标值(表3)。它包括下列步骤(水流方向见图2、图3):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治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格栅池处理:将待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或者沟渠引入格栅池,以拦截垃圾等大块悬浮物和漂浮物,并定期清理格栅池拦截的垃圾和沉淀的泥沙;B、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建设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同时放入9吨稻草和2kg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将经格栅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所述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底部,一方面进行生活污水中碳氮比、酸碱度和微生物种群的调节,另一方面拦截细微颗粒物及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降解部分COD和氨氮;该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池边框为钢筋水泥水池结构,设计规格为长2480cm(长)×300cm(宽)×150cm(深);C、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建设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同时放入9吨稻草和2kg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将经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的底部进行处理;该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池边框为钢筋水泥水池结构,设计规格为长3200cm(长)×300cm(宽)×150cm(深);D、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建设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同时放入9吨稻草和2kg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将经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进行处理;该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池边框为钢筋水泥水池结构,设计规格为长3200cm(长)×300cm(宽)×150cm(深);E、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建设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同时放入9吨稻草和2kg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将经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进行处理;该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池边框为钢筋水泥水池结构,设计规格为长3200cm(长)×300cm(宽)×150cm(深);F、一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一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6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35cm的水深度;将经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一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水池结构,其底部进行防渗处理,设计规格为长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G、二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二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一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二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水池结构,其底部进行防渗处理,设计规格为长1640cm(长)×600cm(宽)×100cm(深);H、三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三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6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35cm的水深度;将经二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三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水池结构,其底部进行防渗处理,设计规格为长1640cm(长)×600cm(宽)×100cm(深);I、四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四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三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四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长1560cm,宽600cm,深100cm;J、五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五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6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35cm的水深度;将经四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五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长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K、六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六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五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六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长1640cm(长)×600cm(宽)×100cm(深);L、七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七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6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35cm的水深度;将经六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七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640cm(长)×600cm(宽)×100cm(深);M、八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八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七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八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N、九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九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八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九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O、十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九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340cm(长)×600cm(宽)×100cm(深);P、十一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一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十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一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340cm(长)×600cm(宽)×100cm(深);Q、十二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二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十一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二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R、十三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三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十二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三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60cm(长)×400cm(宽)×100cm(深);S、十四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四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十三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四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340cm(长)×400cm(宽)×100cm(深);T、末端强化处理池处理:将经过十四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末端强化处理池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末端强化处理池的底层20cm为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上的第二层填充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第三层填充20cm粗沙层,第四层填充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第五层填充20cm粗沙层,第六层填充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末端强化处理池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00cm(长)×300cm(宽)×150cm(深)。下表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绿狐尾藻主要营养和矿物质成分含量:表1绿狐尾藻主要营养和矿物质成分含量(mg/g干重)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VCVB胡萝卜素CaPZn213.616.5220.15.5420.5330.3363.893.662.21下表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绿狐尾藻中主要氮基酸组成:表2绿狐尾藻中主要氮基酸组成(mg/g干重)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精氨酸酪氨酸天门冬氨酸2.6840.2170.3990.3810.3200.3440.1950.163下表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镇永安村康乐里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2017年8月10日采水样分析结果):表3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处理效果实施例2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系统,它由格栅池A、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B、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C、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D、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E、一级生态湿地F、二级生态湿地G、三级生态湿地H、四级绿生态湿地I、五级绿生态湿地J、六级生态湿地K、七级生态湿地L、八级生态湿地M、九级生态湿地N、十级生态湿地O、十一级生态湿地P、十二级生态湿地Q、十三级生态湿地R、十四级生态湿地S、末端强化处理池T组成。其中,所述格栅池A、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B、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C、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D、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E、一级生态湿地F、二级生态湿地G、三级生态湿地H、四级绿生态湿地I、五级绿生态湿地J、六级生态湿地K、七级生态湿地L、八级生态湿地M、九级生态湿地N、十级生态湿地O、十一级生态湿地P、十二级生态湿地Q、十三级生态湿地R、十四级生态湿地S及末端强化处理池T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生活污水由格栅池依次通过各级处理单元完成处理过程得到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的水。具体的,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B通过管道分别与格栅池A、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C相连,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D通过管道分别与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C、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E相连,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E通过管道分别与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D、一级生态湿地F相连,一级生态湿地F通过管道分别与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E、二级生态湿地G相连,三级绿生态湿地H通过管道分别与二级生态湿地G、四级生态湿地I相连,四级生态湿地I通过管道分别与三级绿生态湿H、五级生态湿地J相连,五级生态湿地J通过管道分别与三级绿生态湿H、六级生态湿地K相连,六级生态湿地K通过管道分别与五级生态湿地J、七级生态湿地L相连,七级生态湿地L通过管道分别与六级生态湿地K、八级生态湿地M相连,八级生态湿地M通过管道分别与七级生态湿地L、九级生态湿地N相连,九级生态湿地N通过管道分别与八级生态湿地M、十级生态湿地O相连,十级生态湿地O通过管道分别与九级生态湿地N、十一级生态湿地P相连,十一级生态湿地P通过管道分别与十级生态湿地O、十二级生态湿地Q相连,十二级生态湿地Q通过管道分别与十一级生态湿地P、十三级生态湿地R相连,十三级生态湿地R通过管道分别与十二级生态湿地Q、十四级生态湿地S相连,十四级生态湿地S与末端强化处理池T连接。其中,所述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或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的设计容积为日处理生活污水量的1.2倍。所述一级生态湿地、三级生态湿地、五级生态湿地和七级生态湿地的容积为生活污水设计处理量的0.9倍。所述二级生态湿地、四级绿生态湿地、六级生态湿地、八级生态湿地、九级生态湿地、十级生态湿地、十一级生态湿地、十二级生态湿地、十三级生态湿地和十四级生态湿地的容积为生活污水设计处理量的2倍。所述生态湿地的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所述末端强化处理池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日处理污水量的2倍,深度120cm。其中,所述一级至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净化池中投放有稻草和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所述一至十四级生态湿地的底部填充有黏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所述末端强化处理池的底层20cm为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上的第二层填充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第三层填充20cm粗沙层,第四层填充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第五层填充20cm粗沙层,第六层填充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现详细对上述A-T个处理单元的关系作如下说明:A、格栅池处理:将待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或者沟渠引入格栅池,以拦截垃圾等大块悬浮物和漂浮物,并定期清理格栅池拦截的垃圾和沉淀的泥沙;B、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建设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同时放入9吨稻草和2kg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将经格栅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所述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底部,一方面进行生活污水中碳氮比、酸碱度和微生物种群的调节,另一方面拦截细微颗粒物及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降解部分COD和氨氮;该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池边框为钢筋水泥水池结构,设计规格为长2480cm(长)×300cm(宽)×150cm(深);C、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建设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同时放入9吨稻草和2kg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将经一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的底部进行处理;该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池边框为钢筋水泥水池结构,设计规格为长3200cm(长)×300cm(宽)×150cm(深);D、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建设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同时放入9吨稻草和2kg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将经二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进行处理;该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池边框为钢筋水泥水池结构,设计规格为长3200cm(长)×300cm(宽)×150cm(深);E、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建设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同时放入9吨稻草和2kg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将经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进行处理;该三级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池边框为钢筋水泥水池结构,设计规格为长3200cm(长)×300cm(宽)×150cm(深);F、一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一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6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35cm的水深度;将经四级前端调节与生物质净化池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一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水池结构,其底部进行防渗处理,设计规格为长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G、二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二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一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二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水池结构,其底部进行防渗处理,设计规格为长1640cm(长)×600cm(宽)×100cm(深);H、三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三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6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35cm的水深度;将经二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三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水池结构,其底部进行防渗处理,设计规格为长1640cm(长)×600cm(宽)×100cm(深);I、四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四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三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四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长1560cm,宽600cm,深100cm;J、五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五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6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35cm的水深度;将经四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五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长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K、六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六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五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六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长1640cm(长)×600cm(宽)×100cm(深);L、七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七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6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35cm的水深度;将经六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七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640cm(长)×600cm(宽)×100cm(深);M、八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八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七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八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N、九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九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八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九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O、十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九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340cm(长)×600cm(宽)×100cm(深);P、十一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一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十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一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340cm(长)×600cm(宽)×100cm(深);Q、十二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二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十一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二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60cm(长)×600cm(宽)×100cm(深);R、十三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三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十二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三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60cm(长)×400cm(宽)×100cm(深);S、十四级生态湿地处理:建设十四级生态湿地,所述湿地底部填充20cm的红壤细土,并种植绿狐尾藻,种植绿狐尾藻15天后喷洒微生物菌剂红菌保6号1kg,保持75cm的水深度;将经十三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十四级生态湿地进行处理;该级生态湿地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340cm(长)×400cm(宽)×100cm(深);T、末端强化处理池处理:将经过十四级生态湿地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末端强化处理池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末端强化处理池的底层20cm为过水通道,过水通道上的第二层填充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第三层填充20cm粗沙层,第四层填充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第五层填充20cm粗沙层,第六层填充30cm功能单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末端强化处理池边框为水泥砖混结构,设计规格为1500cm(长)×300cm(宽)×150cm(深)。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