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中空纤维生物膜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1036发布日期:2018-06-12 22:1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中空纤维生物膜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中空纤维生物膜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依然有22.3%的县城没有设立污水处理厂,而重污染的厂家大部分都设立在城市的边缘或者县城,由于污水处理厂是工厂排污的最后一道“过滤器”,现有的生物处理装置,装置中的辅助设备多,尤其是需要设置庞大的生物污泥(含细菌等的污泥)和处理后出水进行分离的沉淀池等,因此设备投资大,装置复杂,对于一般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来说是难以上马的,影响了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发展,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式、结构简单的具有中空纤维生物膜的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中空纤维生物膜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矩形初级处理箱,所述初级处理箱具有入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初级处理箱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开设有一相对的第一开口,所述初级处理箱上设有一自左侧壁的第一开口延伸至右侧壁的第一开口上的过滤网,所述初级处理箱内还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提拉部与位于提拉部下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盘绕一作为生物膜载体的中空纤维膜,所述中空纤维膜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一输送管的一端,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气泵,所述过滤网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输送管与所述提拉部穿过所述过滤网并延伸至右侧壁的通槽,所述初级处理箱的出水口处连通一矩形中级处理箱的入口,所述中级处理箱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开设有一相对的第二开口,所述中级处理箱上设有一自左侧壁的第二开口延伸至右侧壁的第二开口上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并通过弹簧连接的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持所述第一滤板的下表面,所述弹簧的下端抵持所述第二滤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滤板与所述第二滤板之间设有过滤棉层,所述中级处理箱的左侧壁与右侧壁上还设有用于紧压所述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的紧压装置,所述中级处理箱的出口处连通一第二输送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连通一高级处理箱的进水口,所述高级处理箱上还设有与所述进水口相对的出水口,自进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与第三过滤层。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壁上靠近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一可开合的门。

进一步的,中空纤维膜为具有微孔膜或透气膜的材料制作的管状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包括边框及设于所述边框内的丝网,靠近所述左侧壁处的边框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纤维膜的孔径为200nm-250nm。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棉层为PP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层为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所述第三过滤层为MBR生物膜板。

进一步的,所述中级处理箱的侧壁上设有水位检测计。

进一步的,所述紧压装置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滤板上侧与第二滤板下侧的上液压缸与下液压缸,所述上液压缸与所述下液压缸的活塞杆相对设置并紧压对应的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利用中空纤维膜作为生物膜的载体,通过气泵通入空气可以实现在保证能够具有高效净污的前提下结构也更加的简单,通过设置过滤网可以使大颗粒的废物在初级过滤掉,减轻后续处理的压力,通过设置过滤装置以及后续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第三过滤层可以大大提高本申请的污水处理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图1是本申请具有中空纤维生物膜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本申请具有中空纤维生物膜的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2是初级处理箱、4是第一开口、6是过滤网、8是提拉部、10是支撑部、 12是中空纤维膜、14是第一输送管、16是气泵、18是中级处理箱、20是第二开口、22是过滤装置、2201是弹簧、2202是第一滤板、2203是第二滤板、2204 是过滤棉层、24是紧压装置、26是第二输送管、28是高级处理箱、2801是进水口、2802是出水口、30是第一过滤层、32是第二过滤层、34是第三过滤层、 36是门、38是水位检测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参见附图1至2,本说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中空纤维生物膜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矩形初级处理箱2,所述初级处理箱2具有入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初级处理箱2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开设有一相对的第一开口4,所述初级处理箱2上设有一自左侧壁的第一开口4延伸至右侧壁的第一开口4上的过滤网6,所述初级处理箱2内还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提拉部8与位于提拉部8下端的支撑部10,所述支撑部10上盘绕一作为生物膜载体的中空纤维膜12,所述中空纤维膜12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一输送管14 的一端,所述第一输送管14的另一端连接一气泵16,为了使污水不会进入中空纤维膜中,优选中空纤维膜为具有微孔膜或透气膜的材料制作的管状纤维,由于中空纤维膜具有疏水性,在自气泵向中空纤维膜内输入空气的时候,位于中空纤维膜表面的微孔处的水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而被阻挡,不会进入中空纤维的内部,气体自微孔自由的渗入水体内,水体内的好氧微生物因获得氧气而利用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附着在此生存,从而形成生物膜,随着生物膜的逐渐成熟,生物膜的表面和污水之间形成无氧环境,此时,厌氧生物群将会附着、生存于生物膜的表面,由此可以实现不同生物种群均可以得到过滤。所述过滤网6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输送管14与所述提拉部8穿过过滤网并延伸至右侧壁的通槽603,所述初级处理箱的出水口处连通一矩形中级处理箱18 的入口,所述中级处理箱18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开设有一相对的第二开口20,所述中级处理箱18上设有一自左侧壁的第二开口20延伸至右侧壁的第二开口 20上的过滤装置22,所述过滤装置22包括间隔设置并通过弹簧2201连接的第一滤板2202与第二滤板2203,所述弹簧2201的上端抵持所述第一滤板2202 的下表面,所述弹簧2201的下端抵持所述第二滤板2203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滤板2202与所述第二滤板2203之间设有过滤棉层2204,所述中级处理箱18 的左侧壁与右侧壁上还设有用于紧压所述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的紧压装置24,所述中级处理箱的出口处连通一第二输送管26的一端,所述第二输送管26的另一端连通一高级处理箱28的进水口2801,所述高级处理箱上还设有与所述进水口2801相对的出水口,自进水口2801至出水口2802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30、第二过滤层32与第三过滤层34。

为了将过滤网6上过滤出的杂物取出,将左侧壁上靠近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一可开合的门36。

优选,所述过滤网6包括边框601及设于所述边框内的丝网602,为了方便将过滤网取出优选在靠近所述左侧壁处的边框上设有把手。

为了提高过滤效果优选中空纤维膜的孔径为200nm-250nm,过滤棉层为 PP棉,优选所述第一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层为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板、所述第三过滤层为MBR生物膜板。

为了确保水位在过滤网以下的时候取出过滤网,优选在中级处理箱的侧壁上设有水位检测计38。

具体的,所述紧压装置包括分别位于第一滤板上侧与第二滤板下侧的上液压缸与下液压缸,所述上液压缸与所述下液压缸的活塞杆相对设置并紧压对应的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