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1038发布日期:2018-06-12 22:1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性油墨也叫水基油墨,是以水为溶剂制成的油墨,是一种弱碱性、高浓度、高色度的工业废水,污水处理难度较大。水性油墨废水作为工业废水中的一种新型典型废水,它的突出特点是高的重铬酸盐指数(COD)、高色度和难生物降解,它一旦进入水体,会对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对于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装置中往往需要涉及多道工序和设备,包扩化学净化系统、生物净化系统、沉淀与过滤系统以及管道、泵等,均需涉及中大型的污水处理设备,对于每天小于0.5~3.0立方米级别的污水量无法有效处理,即便用该中大型设备来进行少量污水的处理,处理成本高昂,也是对土地和能源的严重浪费;此外,也存在少许小型的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但鉴于处理水量小,导致细菌菌落不稳定、不容易培养等问题,所以在细菌培养上存在困难,实际中难以达到污水达标处理的目的。

因此,针对以上缺陷,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投资成本低,并且能更好的达到处理标准,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存储设备、厌氧反应罐、好氧反应罐、循环曝气系统、沉降分离桶、过滤器以及储水桶,所述的污水存储设备、厌氧反应罐、好氧反应罐、沉降分离桶、过滤器、储水桶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循环曝气系统包括鼓风机、曝气管道以及曝气器,鼓风机通过曝气管道同曝气器相连,曝气器设置于好氧反应罐内;

相应的,厌氧反应罐内设置有PH酸度检测仪,用于检测厌氧反应罐内废水的PH值;

相应的,厌氧反应罐和好氧反应罐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进料泵和流量控制器,进料泵同控制器电连接,流量控制器同控制器信号连接;

相应的,厌氧反应罐和储水桶内均设置有液位控制器,液位控制器同控制器实行信号连接;

相应的,好氧反应罐内设置有溶解氧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同控制器实行信号连接;

相应的,循环曝气系统采用多管道式,可极大提高菌种有效载氧量,提高生化的效率;

相应的,沉降分离桶上连接有循环口和溢流口,循环口通过循环管连接好氧反应泵,并于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接过滤器,并于溢流管上设置有提升泵;

相应的,储水桶内设置有COD检测仪,COD检测仪同控制器实行信号连接;

相应的,储水桶外接排放管道和回用管道,回用管道上设置有转料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可远程监控,并且利于进行小型的水性油墨污水处理,一方面避免了大型处理系统处理吨量较少的水性油墨污水产生的资源严重浪费现象,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小型处理系统对小菌落难培养的问题,完成了大吨位污水转化为小吨位污水处理的转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污水存储设备;

2、厌氧反应罐;21、PH酸度检测仪;22、进料泵;23、流量控制器;

3、好氧反应罐;31、溶解氧测定仪;

41、鼓风机;42、曝气管道;43、曝气器;

5、沉降分离桶;51、循环泵;52、提升泵;

6、过滤器;

7、储水桶;71、COD检测仪;72、转料泵;

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小型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存储设备1、厌氧反应罐2、好氧反应罐3、循环曝气系统、沉降分离桶5、过滤器6以及储水桶7,所述的污水存储设备1、厌氧反应罐2、好氧反应罐3、沉降分离桶5、过滤器6、储水桶7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循环曝气系统包括鼓风机41、曝气管道42以及曝气器43,鼓风机41通过曝气管道42同曝气器43相连,曝气器43设置于好氧反应罐3内。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状态:

废水先由污水存储设备1进入厌氧反应罐2内进行初步杀菌处理,借助液位控制器控制厌氧反应罐2内的水量,并利用PH酸度检测仪21实时检测厌氧反应罐2内的PH值。在PH值达到控制器8的设定值时,控制器8启动进料泵22工作,将厌氧反应罐2内的废水转至好氧反应罐3内,并用流量控制器23实时检测废水的流进量,在废水流量达到控制器8的设定值后,由流量控制器23切断管道保证好氧反应罐3内的废水处于适当水量。为了保证好氧反应的充分性,同时需要鼓风机41通过曝气管道42向曝气器43输送氧气,保证好氧反应罐3内的氧量,并通过溶解氧测定仪31实时测定溶解氧含量,根据溶解氧含量的高低,通过控制器8控制鼓风机41的工作状态。在达到控制器8设定的曝气反应时间后,将反应后的溶液转至沉降分离桶5,通过沉降分离,沉淀的菌种在循环泵51的作用下通过循环管道重回好氧反应桶3,处于溢流行的清水在提升泵52的作用下通过溢流管道进入过滤器6过滤。经过过滤后的清水流入储水桶7,并通过COD检测仪71检测桶内清水的COD指数,在COD指数不超过控制器8的设定值时,根据实际需要,开启排放管道直接排放或者在转料泵72的作用下通过回用管道进行重复利用。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