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处理黑臭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39481发布日期:2018-12-11 22:5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臭黑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黑臭水是水体有机污染的极端状态,具有发黑发臭,有机物腐败、分解、发酵以及难降解的特点。纵观目前黑臭水污染现状,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而诸如疏浚、截污、直接曝气、絮凝、吸附等传统物理化学法在黑臭水的治理中效果不佳,成本高且易引起二次污染。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生物处理技术,它能将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稳定的无机物,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净化处理污水效果上佳,又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综合处理污染,极具发展潜力。汪红军等(汪红军,胡菊香,吴生桂,等.生物复合酶污水净化剂处理黑臭水体的研究[j].水利渔业,2007,27(1):68-70)通过生物复合酶治理黑臭水体,酶浓度6mg/l时bod5、cod、s2-、nh3-n等得到最高降解率,消除了黑臭现象。王玮等(王玮,卢先伟,刘圣阶,等.有效微生物菌群修复污染河流的应用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18(2):41-43)向污染河流中投加高效复合菌em后,河水中cod、n、p等得到了有效降解,透明度提高,黑臭状态得以解决。

国内外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例如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mbr),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滴滤池,酶处理和生物吸附等目前已经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果,但不可否认它们或多或少也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对毒性承受能力弱等不足之处。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以保持菌种的高度密集和生物活性功能,在适宜的条件下还可以增殖,对水中有机化合物进行生物降解和吸附,和其它工艺相比,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易固液分离、成本也较低,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目前常用的固定化载体材料大致分为无机载体和有机载体两类。无机类载体主要包括活性炭、硅藻土等,它们的强度较好,制备操作简单,但是对微生物的吸附并不牢固。有机类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两类:前者主要有琼脂、海藻酸钠等,对微生物无毒害作用,但机械强度较低,易被菌体分解,寿命较短;另一类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等材料,它们机械性能好、寿命长,但对微生物活性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成本却很低,操作简单易控,对水质变化稳定性强,载体材料可重复利用,无二次污染的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处理黑臭水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如下:

(1)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的制备

将洗净干燥后的玉米秸秆切成大小均匀块状,用去离子水洗净后烘干备用;将上述处理好的秸秆块浸泡于0.5mol/l的盐酸溶液中,于50℃-60℃条件下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1-2h,将秸秆块取出,用蒸馏水洗至滤液呈中性,于30℃-40℃鼓风干燥箱内干燥;用浓度为2.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在40℃-50℃水浴条件下浸泡上述处理好的秸秆材料,48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用浓度为1.8%的海藻酸钠溶液浸泡无破损的上述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32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

(2)使用上述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处理黑臭水的方法:

首先将活性污泥用黑臭废水进行驯化处理,驯化方法为:污泥从污水处理厂取来后曝气8h,静置30min,捞出悬浮物质,排出上清液。将河道黑臭废水进行稀释,稀释倍数为20倍、15倍、10倍、5倍、2倍或不稀释;然后将最低浓度的黑臭废水加入活性污泥中(体积比2:1),曝气48h使污泥中do始终保持在1.5~2.5mg/l之间,随后静置沉淀30min,排出上清液;然后逐步提高黑臭废水的浓度,重复上述过程,最后连续曝气24h后观察污泥活性恢复情况,至活性污泥呈黑褐色絮状,静沉时泥水分离迅速,污泥层密实,上清液清澈,可认为已驯化成功;随后,将制备好的石墨烯秸秆材料浸泡在驯化好的污泥中搅拌,进行曝气处理,待载体表面生成污泥状的生物膜为止;

在带有曝气装置的处理池中加入河道黑臭水,将黑臭水的调节ph至7.0,投加挂膜后的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投加的比例为每立升黑臭水投加100-200块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采用加热装置使处理池温度保持在25-30℃,通过曝气装置使do保持在1.5~2.5mg/l之间,曝气处理72小时,出水cod降解率为85-95%,氨氮值为10-15mg/l;

将使用后的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重新浸入驯化好的污泥中持续挂膜,又能够反复重新利用,直至载体材料破损。

本发明使用的玉米秸秆材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组成,分子链上分布有大量的羟基、羧基、甲氧基、共轭双键等活性基团,且其内部具有明显的孔道存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具有良好的络合吸附及絮凝作用,改性处理后,原有分子链断裂重组,引进磺酸基、胺、亚胺基和酰胺基等基团,其比表面积表面活性和孔径增加,不仅提高其吸附能力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但秸秆载体的机械性能一般,经氧化石墨烯材料处理后,具有大量的羟基、羧基及环氧基等活性基团,化学稳定性良好、亲水性能较强且具有抗污染能力。氧化石墨烯内部具有由氢键等构成的网状通道,不仅稳定性好而且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玉米秸秆材料是常见的农林业废弃物资源,价廉易得,成本低。

2、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保持了反应装置中微生物的高活性、高浓度,达到“生物增效”的效果,同时由于微生物的高度密集及固定化载体的阻挡,削弱了有毒污染物质对微生物的冲击和毒害作用,其固着生物干膜的量0.4~0.8g/g载体,是普通载体的4倍以上。

3、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较强的吸附性和表面活性基团,可快速固着降解混合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固液分离容易,耐冲击负荷高。

4、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机械性能强,可再生性强,且再生方法简单,可多次重复利用,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且无二次污染,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长期批量操作,在黑臭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5、与通常生物法处理臭黑水相比,可使高浓度黑臭废水流经处理装置后,出水cod值降解率达到85%以上,氨氮值基本达到国家一级标准15mg/l的排放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洗净干燥后的玉米秸秆切成大小均匀块状:r=7mm、h=4mm,用去离子水洗净后烘干备用;将上述处理好的秸秆块浸泡于0.5mol/l的盐酸溶液中,于50℃条件下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1.5h,将秸秆块取出,用蒸馏水洗至滤液呈中性,于35℃鼓风干燥箱内干燥;用浓度为2.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在45℃水浴条件下浸泡上述处理好的秸秆材料,48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用浓度为1.8%的海藻酸钠溶液浸泡无破损的上述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32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制得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

将活性污泥用黑臭废水进行驯化处理:污泥从污水处理厂取来后曝气8h,静置30min,捞出悬浮物质,排出上清液。将河道黑臭废水进行稀释,稀释倍数为20倍、15倍、10倍、5倍、2倍、不稀释;然后将最低浓度的黑臭废水加入活性污泥中(体积比2:1),曝气48h使污泥中do始终保持在1.5~2.5mg/l之间,随后静置沉淀30min,排出上清液;然后逐步提高黑臭废水的浓度,重复上述过程,最后连续曝气24h后观察污泥活性恢复情况,至活性污泥呈黑褐色絮状,静沉时泥水分离迅速,污泥层密实,上清液清澈,可认为已驯化成功;随后,将上述石墨烯秸秆材料浸泡在驯化好的污泥中搅拌,进行曝气处理,待载体表面生成污泥状的生物膜为止;

在带有曝气装置的8l有机玻璃处理池中加入4l河道黑臭水,将黑臭水的调节ph至7.0,投加400块挂膜后的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采用加热装置使处理池温度保持在30℃,通过曝气装置使do保持在1.5~2.5mg/l之间,曝气处理72小时,出水cod降解率为95%,氨氮值为10mg/l。

实施例2

将洗净干燥后的玉米秸秆切成大小均匀块状:r=7mm、h=4mm,用去离子水洗净后烘干备用;将上述处理好的秸秆块浸泡于0.5mol/l的盐酸溶液中,于55℃条件下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1h,将秸秆块取出,用蒸馏水洗至滤液呈中性,于30℃鼓风干燥箱内干燥;用浓度为2.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在50℃水浴条件下浸泡上述处理好的秸秆材料,48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用浓度为1.8%的海藻酸钠溶液浸泡无破损的上述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32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制得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

将活性污泥用黑臭废水进行驯化处理,驯化方法为:污泥从污水处理厂取来后曝气8h,静置30min,捞出悬浮物质,排出上清液。将河道黑臭废水进行稀释,稀释20倍、15倍、10倍、5倍、2倍或不稀释;然后将最低浓度的黑臭废水加入活性污泥中(体积比2:1),曝气48h使污泥中do始终保持在1.5~2.5mg/l之间,随后静置沉淀30min,排出上清液;然后逐步提高黑臭废水的浓度,重复上述过程,最后连续曝气24h后观察污泥活性恢复情况,至活性污泥呈黑褐色絮状,静沉时泥水分离迅速,污泥层密实,上清液清澈,可认为已驯化成功;随后,将上述石墨烯秸秆材料浸泡在驯化好的污泥中搅拌,进行曝气处理,待载体表面生成污泥状的生物膜为止;

在带有曝气装置的8l有机玻璃处理池中加入4l河道黑臭水,将黑臭水的调节ph至7.0,投加800块挂膜后的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采用加热装置使处理池温度保持在30℃,通过曝气装置使do保持在1.5~2.5mg/l之间,曝气处理72小时,出水cod降解率为90%,氨氮值为15mg/l。

实施例3

将洗净干燥后的玉米秸秆切成大小均匀块状:r=7mm、h=4mm,用去离子水洗净后烘干备用;将上述处理好的秸秆块浸泡于0.5mol/l的盐酸溶液中,于60℃条件下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1.5h,将秸秆块取出,用蒸馏水洗至滤液呈中性,于40℃鼓风干燥箱内干燥;用浓度为2.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在45℃水浴条件下浸泡上述处理好的秸秆材料,48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用浓度为1.8%的海藻酸钠溶液浸泡无破损的上述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32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制得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

将活性污泥用黑臭废水进行驯化处理,驯化方法为:污泥从污水处理厂取来后曝气8h,静置30min,捞出悬浮物质,排出上清液。将河道黑臭废水进行稀释,稀释20倍、15倍、10倍、5倍、2倍或不稀释;然后将最低浓度的黑臭废水加入活性污泥中(体积比2:1),曝气48h使污泥中do始终保持在1.5~2.5mg/l之间,随后静置沉淀30min,排出上清液;然后逐步提高黑臭废水的浓度,重复上述过程,最后连续曝气24h后观察污泥活性恢复情况,至活性污泥呈黑褐色絮状,静沉时泥水分离迅速,污泥层密实,上清液清澈,可认为已驯化成功;随后,将上述石墨烯秸秆材料浸泡在驯化好的污泥中搅拌,进行曝气处理,待载体表面生成污泥状的生物膜为止;

在带有曝气装置的8l有机玻璃处理池中加入4l河道黑臭水,将黑臭水的调节ph至6.0,投加400块挂膜后的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采用加热装置使处理池温度保持在30℃,通过曝气装置使do保持在1.5~2.5mg/l之间,曝气处理72小时,出水cod降解率为85%,氨氮值为15mg/l。

实施例4

将洗净干燥后的玉米秸秆切成大小均匀块状:r=7mm、h=4mm,用去离子水洗净后烘干备用;将上述处理好的秸秆块浸泡于0.5mol/l的盐酸溶液中,于52℃条件下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2h,将秸秆块取出,用蒸馏水洗至滤液呈中性,于38℃鼓风干燥箱内干燥;用浓度为2.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在40℃水浴条件下浸泡上述处理好的秸秆材料,48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用浓度为1.8%的海藻酸钠溶液浸泡无破损的上述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32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制得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

将活性污泥用黑臭废水进行驯化处理,驯化方法为:污泥从污水处理厂取来后曝气8h,静置30min,捞出悬浮物质,排出上清液,将河道黑臭废水进行稀释20倍、15倍、10倍、5倍、2倍或不稀释;然后将最低浓度的黑臭废水加入活性污泥中(体积比2:1),曝气48h使污泥中do始终保持在1.5~2.5mg/l之间,随后静置沉淀30min,排出上清液;然后逐步提高黑臭废水的浓度,重复上述过程,最后连续曝气24h后观察污泥活性恢复情况,至活性污泥呈黑褐色絮状,静沉时泥水分离迅速,污泥层密实,上清液清澈,可认为已驯化成功;随后,将上述石墨烯秸秆材料浸泡在驯化好的污泥中搅拌,进行曝气处理,待载体表面生成污泥状的生物膜为止;

在带有曝气装置的8l有机玻璃处理池中加入4l河道黑臭水,将黑臭水的调节ph至8.0,投加600块挂膜后的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采用加热装置使处理池温度保持在30℃,通过曝气装置使do保持在1.5~2.5mg/l之间,曝气处理72小时,出水cod降解率为88%,氨氮值为10mg/l。

实施例5

将洗净干燥后的玉米秸秆切成大小均匀块状:r=7mm、h=4mm,用去离子水洗净后烘干备用;将上述处理好的秸秆块浸泡于0.5mol/l的盐酸溶液中,于56℃条件下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1h,将秸秆块取出,用蒸馏水洗至滤液呈中性,于32℃鼓风干燥箱内干燥;用浓度为2.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在48℃水浴条件下浸泡上述处理好的秸秆材料,48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用浓度为1.8%的海藻酸钠溶液浸泡无破损的上述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32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制得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

将活性污泥用黑臭废水进行驯化处理,驯化方法为:污泥从污水处理厂取来后曝气8h,静置30min,捞出悬浮物质,排出上清液。将河道黑臭废水进行稀释,稀释20倍、15倍、10倍、5倍、2倍或不稀释;然后将最低浓度的黑臭废水加入活性污泥中(体积比2:1),曝气48h使污泥中do始终保持在1.5~2.5mg/l之间,随后静置沉淀30min,排出上清液;然后逐步提高黑臭废水的浓度,重复上述过程,最后连续曝气24h后观察污泥活性恢复情况,至活性污泥呈黑褐色絮状,静沉时泥水分离迅速,污泥层密实,上清液清澈,可认为已驯化成功;随后,将上述石墨烯秸秆材料浸泡在驯化好的污泥中搅拌,进行曝气处理,待载体表面生成污泥状的生物膜为止;

在带有曝气装置的8l有机玻璃处理池中加入4l河道黑臭水,将黑臭水的调节ph至7.0,投加500块挂膜后的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采用加热装置使处理池温度保持在35℃,通过曝气装置使do保持在1.5~2.5mg/l之间,曝气处理72小时,出水cod降解率为95%,氨氮值为10mg/l。

实施例6

将洗净干燥后的玉米秸秆切成大小均匀块状:r=7mm、h=4mm,用去离子水洗净后烘干备用;将上述处理好的秸秆块浸泡于0.5mol/l的盐酸溶液中,于58℃条件下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2h,将秸秆块取出,用蒸馏水洗至滤液呈中性,于33℃鼓风干燥箱内干燥;用浓度为2.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在42℃水浴条件下浸泡上述处理好的秸秆材料,48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用浓度为1.8%的海藻酸钠溶液浸泡无破损的上述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32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自然风干,制得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

将活性污泥用黑臭废水进行驯化处理,驯化方法为:污泥从污水处理厂取来后曝气8h,静置30min,捞出悬浮物质,排出上清液。将河道黑臭废水进行稀释,稀释20倍、15倍、10倍、5倍、2倍或不稀释;然后将最低浓度的黑臭废水加入活性污泥中(体积比2:1),曝气48h使污泥中do始终保持在1.5~2.5mg/l之间,随后静置沉淀30min,排出上清液;然后逐步提高黑臭废水的浓度,重复上述过程,最后连续曝气24h后观察污泥活性恢复情况,至活性污泥呈黑褐色絮状,静沉时泥水分离迅速,污泥层密实,上清液清澈,可认为已驯化成功;随后,将上述石墨烯秸秆材料浸泡在驯化好的污泥中搅拌,进行曝气处理,待载体表面生成污泥状的生物膜为止;

在带有曝气装置的8l有机玻璃处理池中加入4l河道黑臭水,将黑臭水的调节ph至7.0,投加800块挂膜后的石墨烯改性秸秆材料,室温25℃处理,通过曝气装置使do保持在1.5~2.5mg/l之间,曝气处理72小时,出水cod降解率为85%,氨氮值为10mg/l。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