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如何处置城市垃圾,成了世界各国的难题。焚烧发电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最安全、最有效的生活垃圾处置途径。通过焚烧,垃圾体积可减少85%,不仅减轻了土地占用和环境负担,同时能够利用燃烧垃圾来发电,具有减量、高效、资源再生之优点。
但是,垃圾焚烧过程中,除了会产生废气污染大气外,还会产生对环境极度污染的垃圾渗滤液,国家环保法规规定必须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但是,我国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上,由于没有新的处理技术,还是普遍采用传统的生化处理技术。由于生化处理技术的稳定性很差,日常操作技术要求特高,故造成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局面非常尴尬。即投资庞大,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达标排放合格率低的〝事倍功半〞现状。
现有技术依靠生物菌种消耗水中还原性污染物质的处理技术,存在诸多先天不足之处,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发展,成为阻碍城市垃圾有效处理的技术瓶颈。主要原因有三:
a.生物菌种的维护技术门槛高:
生化处理技术的关键是如何保持菌种的活性,即如何保持菌种不能死去,是生化处理技术的关键所在。但温度、ph值、重金属、水中含氧量、被菌种消耗的还原性污染物质的浓度、水的流速等等,均会影响菌种的存活。菌种一旦存活率下降或者死亡,整个生化处理系统效果变差甚至归零。所以,维护生物菌种存活率的技术门槛相当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菌种的死亡。
b.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
生化处理技术的另外一个关键,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极高。由于菌种的存活与否,无法做到自动化控制,肉眼无法识别,全凭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日常操作。即整个处理系统的最终处理效果,完全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所以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当高。
c.安全性和可靠性差:
由于生化处理技术的关键是保持菌种存活率。一旦发生菌种存活率下降或死亡,现场操作人员无法第一时间知晓菌种的存活状况,要等到出水超标后才能获知菌种的状况,故整个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差。
d.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
生化处理系统共需十余个工序。处理流程相当冗长,所需设备也相当多。故占用场地面积也非常大。如处理量为200m2/d的生化处理系统,整个处理系统设备需占地面积10亩以上,约合7000m2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其处理流程短、处理过程全自动化控制、占地面积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其包括:对渗滤液原水进行粗过滤的粗过滤装置;接于粗过滤装置输出口的气浮装置;接于气浮装置输出口的砂滤器,砂滤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自动注射酸装置、阻垢剂输入装置;接于砂滤器的细滤器;通过高压泵而接于细滤器的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接于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浓缩液输出口的浓缩液贮存装置;接于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清水输出口的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其清水输出口连接于清水存储罐,清水存储罐连接于清水池,清水存储罐设置有ph值调节装置;ph值调节装置、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自动注射酸装置、阻垢剂输入装置连接于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自动注射酸装置包括:酸溶液容器、接于酸溶液容器的酸溶液容器输出管路、设置于酸溶液容器输出管路的计量泵,酸溶液容器输出管路的输出端接于砂滤器的前端。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阻垢剂输入装置包括:阻垢剂容器、接于阻垢剂容器的阻垢剂溶液输出管路、设置于阻垢剂溶液输出管路的计量泵,阻垢剂溶液输出管路的输出端接于砂滤器的后端。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ph值调节装置包括:氢氧化钠容器、接于氢氧化钠容器输出口的氢氧化钠容器输出管路、设置于氢氧化钠容器输出管路的计量泵,氢氧化钠容器输出管路的输出口连接于清水存储罐。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气浮装置包括对渗滤液原水进行气水混合的气水混合装置,气水混合装置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三氯化铁加药装置以及pam加药装置,气水混合装置连接于气浮装置,气浮装置连接于气浮清水桶。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包括:管道式增压泵、通过管道式增压泵渗滤液输送管道而连接于管道式增压泵的第一阶段反渗透膜。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包括接于第一阶段反渗透清水输出管道的第二级高压泵、接于第二级高压泵的第二阶段反渗透膜。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连接于:置于砂滤罐前后的压力传感器、置于精密过滤器前后的压力传感器、置于第一阶段高压泵前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ph、流量、电导检测装置、置于第一阶段高压泵后压力传感器、置于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各个膜组件后的流量、电导测量装置、置于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高压泵前后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电导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粗过滤装置为机械格栅过滤器。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集成设置于标准集装箱内。
气浮反应装置布置的刮板机也称之为刮渣装置,进入气浮反应装置的垃圾渗滤液在气泡的作用下将悬浮物浮到液面上方,然后由刮板机(刮渣装置)将悬浮物排放至污泥池(污泥槽)进一步处理。气浮反应装置以及安装于气浮反应装置的刮板机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a.处理原理简单:
它是一种纯物理处理技术,过程中没有任何化学物质的参与。它使用一种特殊结构的半透膜,其膜的孔经,只能让水分子通过,其他化学物质的分子则通不过膜。在高浓度溶液一侧施以一个大的压力(大于渗透压),使溶液中的水分子,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透过半透膜,进入的膜另一侧,即清水一侧,形成清水。而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分子,就被留在高浓度溶液一侧,成为浓水。只要持续施加一定的压力,就能使污水中75-80%的水分子透过膜成为清水,达到净化处理的效果。
b.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
由于整个ro处理系统,完全不依赖操作人员的技术因素,而是由plc控制运行。在各道输出端,均设有在线ph捡测仪、电导捡测仪、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捡测设备,确保整个渗滤液处理实现全自动控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不高。
c.处理过程可靠性、安全性高:
由于ro处理新技术,是一种纯物理过程,没有菌种和化学物质参与,仅依靠特殊结构的高分子膜及外加的压力而工作。整个处理过程,均有各类传感器和检测仪器实施自动控制,无需依靠人员的技术素质来保证体系运行的安全运行。真正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控制。处理过程安全性、可靠性极高。
d.工艺流程短,全过程所需时间仅为生化处理技术的0.069%:
由于生化处理流程相当长,渗滤液从设备进口至最后出口,需耗时7天时间。而ro处理技术,渗滤液从处理设备进口进入处理系统,走完整个水处理过程,耗时仅为7分钟。
e.不需要冗长的前处理过程与设备,占地面积小:
由于新技术的反渗透膜是一种特殊结构的膜,无需设置多级前处理流程及设备,就能直接输入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处理流程简单。以处理能力200m3/d为例,全部处理系统设备,全部装入两个12×2.4×2.2(m)集装箱内,加上辅助水池及辅助设备,总计占地面积500m2。而生化处理系统设备需占地约7000m2。即占地面积,ro新技术仅为生化处理技术的7%。
f.运行费用低:
ro新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运行成本为约12元/吨。生化处理由于设备多,流程长,其运行成本约为22-26元/吨。
附图说明
图1为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原理图。
图3为垃圾渗滤液反渗透预处理气浮装置原理图。
图4为臭气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污泥运送装置示意图。
图6为三氯化铁加药装置示意图。
图7为pam加药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以下简称“该装置”),参见图2,其包括粗过滤装置、气浮装置、砂滤器1、细滤器2、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4、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5、浓缩液贮存装置8、渗滤液原水池14、清水存储罐/反渗透清水池15。
该装置中粗过滤装置对来自渗滤液原水池的渗滤液原水进行粗过滤,粗过滤装置为机械格栅过滤器,机械格栅过滤器的输出口连接至气浮装置,参见图3,气浮装置包括对渗滤液原水进行气水混合的气水混合装置9,气水混合装置9为罐体结构,气水混合装置9通过垃圾渗滤液管道而连接于机械格栅过滤器的输出口,垃圾渗滤液管道依次设置有三向气动阀16、气浮提升泵17、控制阀,而气水混合装置9还连接于空压机18,空压机18与气水混合装置9的气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以及压力传感器等组件,气水混合装置9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三氯化铁加药装置10以及pam加药装置11,三氯化铁加药装置10通过管道而连接于通向气水混合装置的垃圾渗滤液管道,三氯化铁加药装置10输出管路安装有三氯化铁加药机21,气水混合装置9通过气水混合装置输出管道而连接于气浮装置12,气水混合装置输出管道安装有减压阀19,pam加药装置11通过管道则连接于气水混合装置输出管道,pam加药装置11的输出管路安装有pam加药泵20,气浮装置12连接于气浮清水桶13,气浮装置设置有刮板机22。自来水接入管道分别连接于pam加药装置11、气浮装置12。
参见图2,砂滤器1接于气浮装置输出口,也就是说,砂滤器1连接于图3中的气浮清水桶13的清水出口,砂滤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自动注射酸装置6、阻垢剂输入装置7,这里的前端和后端均指代的是砂滤器与细滤器之间管道,靠近砂滤器的为前端,靠近细滤器的为后端。而细滤器2接于砂滤器,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4通过高压泵3而接于细滤器2,浓缩液贮存装置8接于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4浓缩液输出口,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5接于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4清水输出口,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5的清水输出口连接于清水存储罐或者反渗透清水池15,当然,也可以让清水存储罐连接于反渗透清水池,清水存储罐设置有ph值调节装置。ph值调节装置、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自动注射酸装置6、阻垢剂输入装置7连接于控制装置。
图2中的自动注射酸装置6包括:酸溶液容器、接于酸溶液容器的酸溶液容器输出管路、设置于酸溶液容器输出管路的计量泵,酸溶液容器输出管路的输出端接于砂滤器的前端。而图2中的阻垢剂输入装置7包括:阻垢剂容器、接于阻垢剂容器的阻垢剂溶液输出管路、设置于阻垢剂溶液输出管路的计量泵,阻垢剂溶液输出管路的输出端接于砂滤器的后端。
ph值调节装置包括:氢氧化钠容器、接于氢氧化钠容器输出口的氢氧化钠容器输出管路、设置于氢氧化钠容器输出管路的计量泵,氢氧化钠容器输出管路的输出口连接于清水存储罐。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4包括:管道式增压泵4a、通过管道式增压泵渗滤液输送管道而连接于管道式增压泵4a的第一阶段反渗透膜4b,而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5包括接于第一阶段反渗透清水输出管道的第二级高压泵5a、接于第二级高压泵5a的第二阶段反渗透膜,两个阶段的反渗透膜均采用多级串联的结构。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连接于:置于砂滤罐前后的压力传感器、置于精密过滤器(机械格栅过滤器)前后的压力传感器、置于第一阶段高压泵前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ph、流量、电导检测装置、置于第一阶段高压泵后压力传感器、置于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各个膜组件后的流量、电导测量装置、置于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高压泵前后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电导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中,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集成设置于标准集装箱内。
图1给出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机械格栅过滤→调节池处理→混凝反应→气浮分离→中间池处理→反渗透系统处理→清水池→回用或者排风,而气浮分离部分的气浮装置12将污泥输送至污泥池,而后利用压滤机对污泥池的污泥进行处理,反渗透系统的浓水输送至浓水池,猴儿回灌或者蒸发。混凝反应处理时需要加入相应的药剂。
图1中,垃圾渗滤液经过机械格珊,去除粗大颗粒污染物后进入调节池中,调节池废水经提升泵提升至垃圾渗滤液反渗透预处理气浮装置,添加pam和三氯化铁进行絮凝反应,在气水混合装置中加空气混合后进入气浮装置12进行固液分离。浮渣进入污泥池,经压滤机脱水处理。气浮清水进入中间池,经提升泵进入反渗透系统。进入渗滤液原水池14废水经过砂滤器1,加酸和阻垢剂后进入细滤器2,滤出水进入第一阶段反渗透单元,清水进入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浓水排入浓缩液储存装置8(图1的浓水池)中,回灌或蒸发。第二阶段反渗透单元清水进入反渗透清水池15(图1的清水池),回用或排放;浓水回流至渗滤液原水池14跟随原水继续处理。
在调节池需要进行臭气处理,调节池可以设置臭气收集罩,臭气收集罩连接至臭气处理单元,臭气处理单元包括包括:卧式净化塔7′以及对净化塔进行抽风的风机9′。
下面详细描述臭气处理单元结构。
参见图4,卧式净化塔7′,其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卧式净化塔7′具有卧式布置的圆柱状塔体,圆柱状塔体内设活性炭安装腔体,圆柱状塔体的顶部设置卧式净化塔加药口,圆柱状塔体的底部设置带控制阀的卧式净化塔排空口,圆柱状塔底设置有支承脚,支承脚脚塔体支撑于地面之上。卧式净化塔7′的输入口连接于废气采集管道3′,废气采集管袋3′具有废气采集口1′,卧式净化塔7′设置有卧式净化塔加药口5′以及排放口、卧式净化塔排空口13′,排放口通过吸气管道8′连接于风机9′,风机9′的出风口连接于排气管道10′。圆柱状塔体的排放口和输入口分置于圆柱状塔底的两个端部,从而让渗滤液臭气在塔体内部的行程更长,便于活性炭对臭气进行吸附处理。
为控制处理气量,废气采集管道3′设置有气量调节装置2′,例如将气量调节阀设置于废气采集管道3,通过调节气量调节阀的开度来控制进气量。
卧式净化塔加药口5′具有向上延伸且顶部开口的柱状体,柱状体设置有操作平台6′,操作平台设置有通向地面的扶梯4′,扶梯便于操作人员上至操作平台而进行加药操作。
排气管道10′通过排气管道支架11′而将排气管道悬置于地面之上,排气管道的排气口12′向上布置,而为防止雨水等进入到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排气口12′设置有防雨罩。而排气管道支架可以设置挂钩挂接排气管道,在排气管道布置挂接环即可。
除臭流程如下:打开风机9′,设备内形成负压,臭气经废气采气口1′进入废气采集管道3′,经过气量调节装置2′,进入卧式净化塔7′,卧式净化塔内填充活性炭。废气在卧式净化塔7中得到净化,净化后气体经过吸气管道8′进入风机9′中,后排入排气管道10′中,经由排气口12′排入大气中,最终使得渗滤液臭气达到合格排放。
活性炭换药流程:饱和后的活性炭经卧式净化塔排空口13′排出,然后新活性炭经垂直扶梯提升到操作平台6′,经由卧式净化塔假药扣5′加入到卧式净化塔7′中。
下面详细描述气浮装置处污泥的运输装置,污泥运输装置将气浮装置处的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设备:
该污泥运送装置,参见图5,其包括污泥池23a,污泥池23a通过污泥输送管道23d连接于污泥处理端23b,污泥处理端23b为压滤机房,压滤机房安装有污泥压滤机。
污泥输送管道安装有气动隔膜泵23c,气动隔膜泵连接于储气罐23e,储气罐连接于空压机i23f,储气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安装有控制阀i23g。通过空压机i(空气压缩机)向储气罐供气,利用储气罐进一步向气动隔膜泵提供气源,从而让气动隔膜泵将污泥池的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端,由于气动隔膜泵用空气作动力,所以流量随背压(出口阻力)的变化而自动调整,适合用于中高粘度的流体。而离心泵的工作点是以水为基准设定好的,如果用于粘度稍高的流体,则需要配套减速机或变频调速器,成本就大大的提高了,对于齿轮泵也是同样如此。
另外,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用气动泵(气动隔膜泵)可靠且成本低(因为运输的是污泥,可能产生沼气),因为:第一、接地后不可能产生火花;第二、工作中无热量产生,机器不会过热;第三、流体不会过热因为隔膜泵对流体的搅动最小,故而允许过程中安全性更高,工作可靠性也有保障。
由于污泥中的杂质多且成分复杂,管路易于堵塞,这样对电泵(电动泵)就形成负荷过高的情况,电机发热易损。气动隔膜泵可通过颗粒且流量可调,管道堵塞时自动停止至通畅,另外隔膜泵体积小易于移动,不需要地基,占地面极小,安装简便经济,可作为移动式物料输送泵。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危害性、腐蚀性的物料处理中,隔膜泵可将物料与外界完全隔开。
为提高安全性,储气罐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于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连接示警装置,例如报警灯,当储气罐压力超过预设值,可以向工作人员示警,当然,当布置于储气罐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控制阀为高压气体电磁阀时,可以连接于plc控制器而让plc控制器自动接入空气压缩机,此时plc控制器还需要连接至空气压缩机,以便于控制空气压缩机的启停。
而污泥输送管的输出口安装有节流阀,这样可以调节系统输送的流量。
图5中的箭头为污泥输送管路的污泥走向。
下面详述三氯化铁加药装置10:
三氯化铁加药装置,参见图6,其包括三氯化铁存储罐10a,该三氯化铁存储罐布置于罐座之上,罐体采用耐腐蚀聚合材料,韧性好,耐受外部的冲击力。三氯化铁存储罐10a安装有搅拌装置10b,通过搅拌装置对罐体内部的三氯化铁进行搅拌作业。三氯化铁存储罐通过第一输送管道10c而连接于气浮装置10d,第一输送管道为三氯化铁排出管道,第一输送管道具有延伸至罐体内部的下延伸输送管,该下延伸输入管需要避开搅拌装置,而下延伸输送管的底部入口可以靠近罐体的底部。第一输送管道设置有加药泵10e,该加药泵机械隔膜式计量泵,加药泵输出端的第一输送管道上连接有进水管路10f,进水管路设置有进水泵10g。
三氯化铁加药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装置10h,自动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连接于搅拌装置、加药泵、进水泵。
三氯化铁存储罐安装的搅拌装置为搅拌机,搅拌机通过安装座布置于罐体顶部,搅拌机的搅拌电机设置于安装座上,而搅拌电机连接的搅拌轴延伸至罐体内,搅拌轴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对罐体内部的介质进行扰动。
而第一输送管道设置有安全阀,确保泵(加药泵)的安全运营以及管路系统的安全。
为减少背输送液体的脉冲,在靠近泵(加药泵)排出管路上可以安装绶冲器。为防止泵(加药泵)的出口端有压力不稳的情况,泵(加药泵)口安装背压阀。在泵上创新性加入新型plc控制系统,采用可视化操作界面,可以实现加药过程的全自动控制,以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加药方式。另外,不仅可以通过物理旋转调节手轮,而且可以通过屏幕调节自控参数实现对加药量的控制,使得加药量更加精确。经过新型设计,达到持续、稳定、精确的加药效果。
三氯化铁加药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于:打开进水泵,气浮装置开始进水。进水泵启动信号传回自动控制系统(plc控制器),控制系统给出信号给加药泵和搅拌机,搅拌机开始工作,使三氯化铁溶液混合均匀。同时加药泵开始工作,电机经联轴器带动蜗杆并通过蜗轮减速使主轴和偏心轮作回转运动,由偏心轮带动挺杆在导筒内作往复运动。连同膜片,通过单向阀的作用使泵腔内逐渐形成真空,吸入阀打开,吸入三氯化铁溶液;当膜片向前死点移动时,此时吸入阀关闭,排出阀打开,三氯化铁溶液在膜片的推动下排出,随进水一起进入气浮装置。在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加药量精确,且随着气浮进水的启停而启停,防止过度加药,满足气浮全自动化运行要求。
下面详述pam加药装置。
参见图7,pam加药装置包括三腔式箱体、干粉投加系统、溶液搅拌系统、控制系统、液体投加系统。三腔式箱体11l采用pp材质,pp材质的箱体可以一体成型,三腔式箱体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三个腔体可以等容量分布,也可以分等容量分布,第一腔体的上部与第二腔体的底部连通,第二腔体的顶部与第三腔体的顶部连通,从图7可知,三腔式箱体的第一腔体右侧具有自箱体底部朝向箱体顶部延伸的第一腔体右侧壁,第一腔体右侧壁与箱体顶部处于非连接状态,大体上第一腔体右侧壁的顶部略高于箱体的1/2高度。而第二腔体左侧具有自箱体顶部朝向箱体底部延伸的第二腔体左侧壁,第二腔体左侧壁与箱体底部处于非连接状态,第一腔体右侧壁的顶部与第二腔体左侧壁的底部呈错开状态,第一腔体右侧壁与第二腔体左侧壁之间为液体流动通道,而两个侧壁的上下端口非封闭状态则保证了液体流动的出入口被液体流动通道接通。第三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自箱体底部朝向箱体顶部延伸的第三腔体左侧壁,第三腔体左侧壁与箱体顶部处于非连接状态,第三腔体通过管道而连接于加药终端(气浮装置)。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排空阀11h、第二排空阀11g,箱体的第一腔体底部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排空阀,箱体的第二腔体底部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排空阀。而第一腔体设置有向其投料的投料斗,该投料斗可以通过支架而安装在箱体的顶部,投料斗的下方可以延伸至第一腔体的上开孔附近,投料斗下端部与第一腔体的上开孔(箱体的pam投料口)可以连通,也可以间距3-10cm,而投料斗的上方为喇叭状,扩口的投料斗便于物料的投送,第三腔体设置有液位计11i,液位计的安装高度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高于第三腔体底部20-30cm,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
pam加药装置的干粉投加系统包括pam固体储存器11k,pam固体储存器设置有将内部存储的pam干粉输送至投料斗的输料绞龙11c(螺旋给料器),采用螺旋给料器可以方便快捷的将pam干粉料输出pam固体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做成箱体结构或者罐体结构,在箱体结构的顶部可以设置pam干粉料投放口,pam干粉料投放口可以设置可开启的上盖。
pam加药装置的溶液搅拌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第一搅拌装置11a、第二搅拌装置11b,两个搅拌装置均采用搅拌器,在箱体的顶部设置搅拌器安装座,两个搅拌器分别安装在各自的搅拌器安装座上,而搅拌器的驱动电机下方连接的搅拌轴延伸到各自的工作腔体中,搅拌轴则安装搅拌桨叶。
pam加药装置的液体投加系统包括接于自来水供给端(例如市政自来水管网)的自来水投加管道,自来水投加管道的输出口连接于投料斗,自来水投加管道设置有流量计11d、电动阀11e、高压阀11f。
pam加药装置的控制系统11j可以考虑plc控制器,plc连接于第一搅拌装置11a、第二搅拌装置11b、输料绞龙11c、流量计11d、电动阀11e、液位计11i。
从图7可以看出,输料绞龙延伸出pam固体储存器而悬置于投料斗上方,从而让螺旋输送出pam固体储存器的物料自由掉落到投料斗中,在pam固体储存器设置有绞龙伸出口,而绞龙伸出口与投料斗之间不能出现间隙,否则绞龙会将物料掉落到投料斗外部而造成洒落问题。
pam加药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于:当液位计检测到pam液位低于设定液位时,给plc一个信号,plc给输料绞龙和电动阀11e信号使之动作,当流量计11d检测到流量以后,会给plc一个反馈,调整电动阀的开度以及输料绞龙的转速使之达到设定的pam溶液的浓度。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每隔一段时间运行一次,防止pam太粘稠不流动。
全文各处提到的plc控制器、plc控制系统可以共用同一个plc,也可以单独根据需要在各分部设备中独立配置相应的plc控制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