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缘石自动喷水除尘降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5748发布日期:2019-07-19 23:2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缘石自动喷水除尘降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路缘石自动喷水除尘降霾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城市颗粒物来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道路扬尘是城市空气颗粒物的一个主要来源,尤其是北方城市,气候干燥,地面聚集的灰尘很容易通过车辆行驶及风吹扬起,造成空气中城市空气颗粒物含量增高,并且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要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至25%,城市道路面积占比很大,由此可见,消除道路粉尘对总悬浮颗粒物的降低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城区道路扬尘控制方法主要有道路清扫、洒水冲刷、喷洒路面抑尘剂等措施,但这些方法中人工清扫还是机械清扫,在清理积尘的同时,同时容易产生扬尘,洒水冲刷在街道上循环洒水,由于水分蒸发速度快,洒水少抑尘时间短,需频繁浇洒才能达到效果,工作量大,消耗大量油能源,洒水多又随着道路横坡流走,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抑尘剂会腐蚀路面,并且化学制剂具有一定污染,应用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缘石自动喷水除尘降霾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路缘石自动喷水除尘降霾装置,包括开洞路缘石和控制系统,所述开洞路缘石的内部设置有扇形喷头,所述扇形喷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水管远离扇形喷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支管,所述喷洒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水泵,所述回水泵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中水主管道,所述开洞路缘石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A/D转换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输入端与信号过滤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信号过滤器的输入端与信号发射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灰尘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分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入端与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端与水泵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套。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回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磁阀的型号为2WC-40。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的材质为钢,且所述出水管与喷洒支管的夹角为九十度。

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

可选的,所述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端与回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缘石自动喷水除尘降霾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路缘石自动喷水除尘降霾装置,通过中水主管道的连接,可重复利用现有中水,增加了资源利用性,并且中水通过扇形喷头向道路喷洒,不对行人产生干扰,路面洒水随时自动进行,无需专用洒水车工作,避免了车辆洒水的间歇性,能持续保持路面湿润,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节约能源,而且该装置能代替洒水车的工作,能有效的减少洒水车在洒水工作中发生的交通事故。

2、该路缘石自动喷水除尘降霾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灰尘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分析模块和电磁阀的设置,从而该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灰尘传感器检测道路中的温度和空气中的颗粒浓度,再把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发给中央处理器,再通过分析模块判断是否开启电磁阀,进而达到洒水智能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图中:1-开洞路缘石、2-扇形喷头、3-出水管、4-电磁阀、5-喷洒支管、6-回水泵、7-中水主管道、8-太阳能电池板、9-中央处理器、10-A/D转换器、11-信号接收器、12-信号过滤器、13-信号发射器、14-信号放大器、15-温度传感器、16-灰尘传感器、17-分析模块、18-低压配电系统、19-电压转换器、20-电源模块、21-水泵电机、22-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路缘石自动喷水除尘降霾装置,包括开洞路缘石1和控制系统,开洞路缘石1的内部设置有扇形喷头2,扇形喷头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出水管3的材质为钢,且出水管3与喷洒支管5的夹角为九十度,出水管3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4,电磁阀4的型号为2WC-40,出水管3远离扇形喷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支管5,喷洒支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水泵6,通过回水泵6的设置,从而在冬季时,当停止喷洒时,通过回水泵6将喷洒支管5内的水压回中水主管道7,进而防止出现冬季管道冻裂情况,回水泵6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中水主管道7,通过中水主管道7的连接,可重复利用现有中水,增加了资源利用性,并且中水通过扇形喷头2向道路喷洒,不对行人产生干扰,路面洒水随时自动进行,无需专用洒水车工作,避免了车辆洒水的间歇性,能持续保持路面湿润,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节约能源,而且该装置能代替洒水车的工作,能有效的减少洒水车在洒水工作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开洞路缘石1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8;

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9,中央处理器9的输入端与A/D转换器10的输出端电连接,A/D转换器10的输入端与信号接收器11的输出端电连接,信号接收器11的输入端与信号过滤器12的输出端电连接,信号过滤器12的输入端与信号发射器13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信号发射器13的输入端与信号放大器14的输出端电连接,信号放大器14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5的型号为PT100,信号放大器14的输入端与灰尘传感器16的输出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9的输出端与分析模块17的输入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9的输入端与分析模块17的输出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9的输入端与低压配电系统18的输出端电连接,低压配电系统18的输入端与电压转换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低压配电系统18的输出端与回水泵6的输入端电连接,低压配电系统18由配电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该低压配电系统18为公知技术,电压转换器19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20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源模块20包括太阳能电池板8,且太阳能电池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套,低压配电系统18的输出端与电磁阀4的输入端电连接,低压配电系统18的输出端与水泵电机21的输入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9的输出端与电磁阀4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15、灰尘传感器16、中央处理器9、分析模块17和电磁阀4的设置,从而该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15和灰尘传感器16检测道路中的温度和空气中的颗粒浓度,再把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信号发射器13和信号接收器11发给中央处理器9,再通过分析模块17判断是否开启电磁阀4,进而达到洒水智能化的效果,中央处理器9的输出端与检测模块22的输入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9的输入端与检测模块22的输出端电连接,检测模块22的输出端与回水泵6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扇形喷头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LED彩灯。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路缘石自动喷水除尘降霾装置,使用时,通过中水主管道7的连接,可重复利用现有中水,增加了资源利用性,并且中水通过扇形喷头2向道路喷洒,不对行人产生干扰,路面洒水随时自动进行,无需专用洒水车工作,避免了车辆洒水的间歇性,能持续保持路面湿润,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节约能源,而且该装置能代替洒水车的工作,能有效的减少洒水车在洒水工作中发生的交通事故,通过温度传感器15、灰尘传感器16、中央处理器9、分析模块17和电磁阀4的设置,从而该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15和灰尘传感器16检测道路中的温度和空气中的颗粒浓度,再把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信号发射器13和信号接收器11发给中央处理器9,再通过分析模块17判断是否开启电磁阀4,进而达到洒水智能化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