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005发布日期:2019-09-06 20:1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处理污泥的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污泥是水与污水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沉淀物质,污泥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尽可能干燥成固态,方便后续处理。污泥处理属于环保领域,处理污泥的过滤设备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最早问世的工业过滤设备有压滤机、叶滤机和螺旋过滤机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先出现了螺旋过滤机,又称螺旋挤压脱水机,最早应用在榨油和鱼肉磨碎后的碎肉压榨脱水、鱼、虾废料过滤中,近年来更是在污泥脱水以及其它工业流程脱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螺旋过滤机在过滤鱼、虾等废料时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过滤开始时,入料经过挤压,滤出液从滤网流出。但过滤一段时间后滤液就停止流动了,滤饼也不会从卸料口排出,其主要原因是物料浓度增大,由于滤网结构原因导致过滤效率降低而出现了堵塞。

随着螺旋过滤技术的发展,为了避免出现堵塞的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出现了一种相对新型的滤网结构,如栅条滤网结构、动定环过滤结构等。其中动定环结构滤网就是在螺旋轴上套满多重环片,所套环片分两种:固定环片和活动环片。固定环与活动环相互间隔,具有一定过滤间隙,通过活动环与固定环环片间物料的摩擦,对物料挤出产生促进作用大于阻碍作用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物料的过滤分离效果,避免了高粘度物料的堵塞现象。

随着叠螺需求的不断提高,各个厂家在叠螺生产进度上越来越重视,提高叠螺的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竞争能力是生产厂家的目标。现在叠螺的结构以支撑板为分割区分为数组,每组数十片环片通过连接杆安装于支撑板上,支撑板上焊接有弯角,通过弯角固定在支架上。支撑杆固定安装时,需要保证数块支撑板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全部平行设置,生产厂家会对支架进行加工,以达到支撑板平行、叠螺达到标准要求的轴向指标,调教安装费时费力,增加成本。厂家希望能够提高叠螺装机的效率,节约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叠螺装机的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节约成本的一种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包括进泥设备和脱水设备,所述进泥设备包括进泥箱和进泥驱动,所述进泥箱上设有进泥口和溢流口,进泥驱动安置于进泥箱上,所述脱水设备包括脱水箱、挤压脱水装置和脱水驱动,所述进泥箱与脱水箱之间以进泥管连接,所述脱水箱远离进泥管的一端设有出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叠螺脱水套筒,所述叠螺脱水套筒安置于脱水箱内,所述叠螺脱水套筒内套装有绞龙,所述绞龙连接有脱水驱动,所述叠螺脱水套筒包括连接杆、若干块支撑板、固定杆和若干片环片构成,所述若干块支撑板间隔设置,所述若干片环片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于相邻两块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孔,所述脱水箱长度方向两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支撑孔的截面形状大小与连接杆配合设置,所述连接杆穿过支撑孔和固定孔将叠螺脱水套筒连接于脱水箱上。

所述脱水箱上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设有指向叠螺脱水套筒的喷淋口,喷淋管连接有水泵,通过喷淋口喷水清洁叠螺脱水套筒外表面,防止少量挤出外周的污泥干结影响脱水作业。所述脱水箱下方设有接水斗,接水斗承接叠螺脱水套筒挤出的滤液,所述接水斗下部设有滤液出口管,滤液出口管上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进泥箱下部设有排空口,所述排空口用以停止作业时排空进泥箱内污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孔和固定孔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作为一种具体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孔和固定孔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中至少有一端设有止动装置。止动装置有多种实现形式,可以采用压紧连接杆的止动压片,或者插装到连接杆上的止动插销,或者螺接到连接杆上的止动螺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止动装置包括止动插销,所述连接杆伸出固定孔的端部设有止动孔,所述止动插销插装于止动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孔外周设有固定侧板,固定侧板与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固定侧板围成与连接杆配合的固定侧板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侧板上设有与止动孔配合的插销孔,插销孔用以插装止动插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支撑孔外周设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与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支撑侧板围成与连接杆配合的支撑侧板通孔。连接杆穿过支撑侧板通孔和固定侧板通孔,能够更好的增加连接杆与支撑板和固定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叠螺脱水套筒周向扭转,保证数块支撑板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全部平行设置,叠螺达到标准要求的轴向指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脱水箱倾斜设置,所述脱水箱接近地面一端固定板上的固定孔为盲孔,所述脱水箱远离地面一端固定板上的固定孔为通孔。将连接杆从高处固定孔插入,穿过各块支撑板上的支撑孔,最后插入低处固定板上的盲孔,即使不安装止动装置,连接杆也不会脱出,结构更简单,可靠性高,安装更省时间,安装效率更高。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通过方形截面连接杆连接叠螺脱水套筒,防止叠螺脱水套筒轴向扭转,保证数块支撑板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全部平行设置,叠螺达到标准要求的轴向指标,安装省时省力,大大减少安装时间成本,不仅保证安装装配质量,而且提高安装效率,节约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1支撑板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实施例1支撑板和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7是实施例2支撑板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实施例2支撑板和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至6所示,一种快装叠螺污泥脱水机,包括进泥设备和脱水设备,所述进泥设备包括进泥箱101和进泥驱动102,所述进泥箱101上设有进泥口103和溢流口104,进泥驱动102安置于进泥箱101上,所述进泥箱101下部设有排空口106,所述排空口106用以停止作业时排空进泥箱101内污泥。进泥口103进泥,进泥速度过快时过多的污泥会从溢流口104溢出,防止压力过大损坏设备,进泥驱动102由电机带动进泥绞龙,驱动污泥进入脱水设备。

如附图1至4所示,所述脱水设备包括脱水箱201、挤压脱水装置和脱水驱动202,所述进泥箱101与脱水箱201之间以进泥管105连接,所述脱水箱201远离进泥管105的一端设有出泥口203,所述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叠螺脱水套筒207,所述叠螺脱水套筒207安置于脱水箱201内,所述叠螺脱水套筒207内套装有绞龙,所述绞龙传动连接有脱水驱动202。附图中未示出绞龙。

如附图1至4所示,所述脱水箱201上方设有喷淋管208,喷淋管208设有指向叠螺脱水套筒207的喷淋口,喷淋管208连接有水泵,通过喷淋口喷水清洁叠螺脱水套筒207外表面,防止少量挤出外周的污泥干结影响脱水作业。所述脱水箱201下方设有接水斗204,接水斗204承接叠螺脱水套筒207挤出的滤液,所述接水斗204下部设有滤液出口管205,滤液出口管205上设有连接法兰206。

所述叠螺脱水套筒207包括连接杆213、若干块支撑板210、固定杆和若干片环片构成,所述若干块支撑板210间隔设置,所述若干片环片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于相邻两块支撑板210之间,所述支撑板210上设有支撑孔212,所述脱水箱201长度方向两端设有固定板209,所述固定板209上设有固定孔211,所述固定孔211与支撑孔212的截面形状大小与连接杆213配合设置,所述连接杆213穿过支撑孔212和固定孔211将叠螺脱水套筒207连接于脱水箱201上。环片通过固定杆组成叠螺是传统技术,不赘述。

如附图5和6所示,所述支撑孔212和固定孔211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具体的讲是正方形。其它如方形、菱形六边形等也可以,均不如正方形更方便,而且抗扭力更好。

所述连接杆213的两端中至少有一端设有止动装置。止动装置有多种实现形式,可以采用压紧连接杆213的止动压片,或者插装到连接杆213上的止动插销,或者螺接到连接杆213上的止动螺栓。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6所示,所述止动装置包括止动插销214,所述连接杆213伸出固定孔211的端部设有止动孔,所述止动插销214插装于止动孔内。

实施例2:如附图7和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211外周设有固定侧板218,固定侧板218与固定板209垂直设置,所述固定侧板218围成与连接杆213配合的固定侧板通孔215。所述固定侧板218上设有与止动孔配合的插销孔,插销孔与止动孔用以插装止动插销214。

如附图7和8所示,支撑孔212外周设有支撑侧板217,所述支撑侧板217与支撑板210垂直设置,所述支撑侧板217围成与连接杆213配合的支撑侧板通孔216。连接杆213穿过支撑侧板通孔216和固定侧板通孔215,能够更好的增加连接杆213与支撑板210和固定板209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叠螺脱水套筒207周向扭转,保证数块支撑板210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全部平行设置,叠螺达到标准要求的轴向指标。

如附图1和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脱水箱201倾斜设置,所述脱水箱201接近地面一端固定板209上的固定孔211为盲孔,所述脱水箱201远离地面一端固定板209上的固定孔211为通孔。将连接杆213从高处固定孔211插入,穿过各块支撑板210上的支撑孔212,最后插入低处固定板209上的盲孔,即使不安装止动装置,连接杆213也不会脱出,结构更简单,可靠性高,安装更省时间,安装效率更高。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