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生产污水处理方法及用回收泥料制作瓷砖粉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76551发布日期:2019-04-20 06:09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瓷砖生产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瓷砖生产污水处理方法及用回收泥料制作瓷砖粉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瓷砖生产过程中用水量非常之大,整个抛光线从前磨工序到后磨工序整个过程均离不开水,窑炉生产车间及釉料制备工序也需要大量的水,瓷砖的生产污水中具有较多的固体颗粒,且浓度较高,若不处理就进行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多数瓷砖生产企业会对瓷砖污水进行处理并对污水进行再利用,而处理后的沉渣的回收利用率却比较低,因沉渣有的含有釉料,有的不含釉料,因此回收用途也不相同,这就给企业对沉渣的回收再利用造成了一定困难,若将所有的沉渣全部作同一用途,可能会导致瓷砖的性能下降,达不到标准。因此对瓷砖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沉渣的回收再利用进行研究,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瓷砖生产污水处理方法及用回收泥料制作瓷砖粉料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对瓷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全部回收再利用,污水中的废渣也可以全部回收再利用,同时,还可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瓷砖废料进行全部回收再利用,真正实现零排放。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瓷砖生产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抛光线污水处理:将抛光线产生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加入第一沉淀剂进行第一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二沉淀池加入第二沉淀剂进行第二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三沉淀池,加入第三沉淀剂进行第三次沉淀,将经过三次沉淀的清水直接抽至抛光线进行二次利用,各沉淀池底部的泥料清理回收至料库存储,用作陶瓷坯体原料;窑炉生产车间污水、釉水车间污水、干燥塔污水处理:将上述各生产工序产生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加入第一沉淀剂进行第一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二沉淀池加入第二沉淀剂进行第二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三沉淀池中进行压榨,将处理后得到的清水储存,用作球磨用水;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中的泥料和压榨后的泥料清理回收至料库存储,用作陶瓷坯体原料。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剂为聚合氯化铝,添加量为污水总质量的0.08%-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沉淀剂为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污水总质量的0.05%-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沉淀剂为聚合氯化铝或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污水总质量的0.05%-0.08%。本发明还提供用所述的瓷砖生产污水处理方法处理得到的回收泥料制作瓷砖粉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按照质量份数计的水洗土10-20份、龙涓高岭土2-9份、漳州黑土1-5份、漳浦粘土10-15份、膨润土0.5-2份、广东白土2-10份、厦门粘土6-12份、镁质粘土1-5份、德化钠长石1-4份、钾长石10-15份、回收泥料10-15份和废弃瓷砖坯料15-25份,混合加水球磨,过筛,出料,物料含水量为34%-36%;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物料经除铁后过筛,并干燥至含水量7.0%-8.0%,得粉料。更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球磨时间为12-14h,球磨时加入的水量为坯料的30%-40%,所述过筛为过100目筛。更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过筛为过80目筛。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两条污水处理线,对瓷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污水进行了回收再利用,污水中的废渣也可以全部回收作为坯体原料,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瓷砖废料也可以全部回收再利用,真正实现零排放。同时,用本发明瓷砖粉料制得的瓷砖,性能可与未使用回收泥料制得的瓷砖性能相媲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瓷砖生产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抛光线污水处理:将抛光线产生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加入污水总质量0.10%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第一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二沉淀池加入污水总质量0.08%的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二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三沉淀池,加入污水总质量0.06%的聚合氯化铝或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三次沉淀,将经过三次沉淀的清水直接抽至抛光线进行二次利用,各沉淀池底部的泥料清理回收至料库存储,用作陶瓷坯体原料;窑炉生产车间污水、釉水车间污水、干燥塔污水处理:将上述各生产工序产生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加入污水总质量0.10%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第一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二沉淀池加入污水总质量0.08%的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二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三沉淀池中进行压榨,将处理后得到的清水储存,用作球磨用水;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中的泥料和压榨后的泥料清理回收至料库存储,用作陶瓷坯体原料。用上述污水处理得到的回收泥料制作瓷砖粉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按照质量份数计的水洗土15份、龙涓高岭土5份、漳州黑土5份、漳浦粘土13份、膨润土1份、广东白土6份、厦门粘土9份、镁质粘土2.5份、德化钠长石2份、钾长石13.5份、回收泥料12份和废弃瓷砖坯料20份,混合加水球磨3h,球磨时加入的水量为坯料的30%-40%,过100目筛,出料,物料含水量为34%-36%;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物料经除铁后过100目筛,并干燥至含水量7.0%-8.0%,得粉料。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一种瓷砖生产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抛光线污水处理:将抛光线产生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加入污水总质量0.08%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第一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二沉淀池加入污水总质量0.10%的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二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三沉淀池,加入污水总质量0.08%的聚合氯化铝或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三次沉淀,将经过三次沉淀的清水直接抽至抛光线进行二次利用,各沉淀池底部的泥料清理回收至料库存储,用作陶瓷坯体原料;窑炉生产车间污水、釉水车间污水、干燥塔污水处理:将上述各生产工序产生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加入污水总质量0.08%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第一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二沉淀池加入污水总质量0.10%的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二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三沉淀池中进行压榨,将处理后得到的清水储存,用作球磨用水;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中的泥料和压榨后的泥料清理回收至料库存储,用作陶瓷坯体原料。用上述污水处理得到的回收泥料制作瓷砖粉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按照质量份数计的水洗土10份、龙涓高岭土2份、漳州黑土1份、漳浦粘土10份、膨润土0.5份、广东白土2份、厦门粘土6份、镁质粘土1份、德化钠长石1份、钾长石10份、回收泥料10份和废弃瓷砖坯料15份,混合加水球磨12h,球磨时加入的水量为坯料的30%-40%,过100目筛,出料,物料含水量为34%-36%;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物料经除铁后过100目筛,并干燥至含水量7.0%-8.0%,得粉料。实施例3本发明提供一种瓷砖生产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抛光线污水处理:将抛光线产生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加入污水总质量0.12%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第一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二沉淀池加入污水总质量0.05%的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二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三沉淀池,加入污水总质量0.05%的聚合氯化铝或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三次沉淀,将经过三次沉淀的清水直接抽至抛光线进行二次利用,各沉淀池底部的泥料清理回收至料库存储,用作陶瓷坯体原料;窑炉生产车间污水、釉水车间污水、干燥塔污水处理:将上述各生产工序产生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中,加入污水总质量0.12%的聚合氯化铝进行第一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二沉淀池加入污水总质量0.10%的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二次沉淀;将污水进入至第三沉淀池中进行压榨,将处理后得到的清水储存,用作球磨用水;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中的泥料和压榨后的泥料清理回收至料库存储,用作陶瓷坯体原料。用上述污水处理得到的回收泥料制作瓷砖粉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按照质量份数计的水洗土20份、龙涓高岭土9份、漳州黑土5份、漳浦粘土15份、膨润土2份、广东白土10份、厦门粘土12份、镁质粘土5份、德化钠长石4份、钾长石15份、回收泥料15份和废弃瓷砖坯料25份,混合加水球磨14h,球磨时加入的水量为坯料的30%-40%,过100目筛,出料,物料含水量为34%-36%;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物料经除铁后过100目筛,并干燥至含水量7.0%-8.0%,得粉料。对照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瓷砖粉料中的回收泥料用钾长石代替。按照相同的方法,用实施例1至3、对照例所得的粉料分别制作成未上釉的大理石砖坯体,并于1150℃下烧制60min,测试无釉砖的耐磨损体积,均符合≤175mm3的要求,试验方法为gb/t3810.6,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测试结果测试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例耐深度磨损体积,mm35054505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