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式污泥挤压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5163发布日期:2019-03-30 09:5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往复式污泥挤压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往复式污泥挤压干燥机。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时,一般会首先采用静置沉淀的方式,使上清液排除,而后对剩下的污泥进行机械式脱水。

现有的污泥脱水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板框式污泥脱水机:在密闭的状态下,经过高压泵打入的污泥经过板框的挤压,使污泥内的水通过滤布排出,达到脱水目的;这种方式对污泥的要求不高,但是不能连续生产,经脱水后的泥饼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后,才能下次继续使用。

2、带式污泥脱水机:由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带夹带着污泥层,从一连串有规律排列的辊压筒中呈s形经过,依靠滤带本身的张力形成对污泥层的压榨和剪切力,把污泥层中的毛细水挤压出来,从而实现污泥脱水;这种装置一般体积巨大,装置零部件较多,容易发生损坏,同时设备运行成本高。

3、离心式污泥脱水机:由转载和带空心转轴的螺旋输送器组成,污泥由空心转轴送入转筒,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下,产即被甩入转鼓腔内。这种方式进行污泥脱水时,需要事先将污泥加入pac(聚合氯化铝),使污泥絮化,才能进行离心脱水,同时整个设备价格昂贵,大型的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因此针对于目前污泥脱水所产生的,容易堵塞,运行成本太高,低浓度污泥脱水必须经过浓缩后才能脱水,这些问题,目前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往复式污泥挤压干燥机,可有效解决污泥脱水成本高,需要絮化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圆柱形空心箱体,箱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滤布;箱体的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装有能正反往复转动的套筒;箱体的内部经固定板均分为多个腔室,套筒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一一置于腔室内的挤压板;每个腔室上均有两个贯穿箱体周向侧壁的出料口,出料口与固定板的位置对应;

所述的箱体的上方安装有能多个与出料口一一对应的导杆,导杆的外端安装有弧形板,导杆向内复位使弧形板压紧出料口;导杆的内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箱体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套筒的上端置于箱体的上方并均布有多个拨杆,拨杆挤压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点会推动导杆向外移动,从而使弧形板不在阻挡出料口;

所述的套筒的中部开设有环形通槽,箱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漏斗,漏斗的下端置于套筒的内部,漏斗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环形通槽对应的溢流孔;溢流孔与腔室一一对应;漏斗内安装有竖直的螺旋绞龙,漏斗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滤布。

本发明操作方便,结构巧妙,成本低廉,制造方便,安全有效,大大提高了污泥脱水的效率和脱水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箱体1及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箱体1俯视图(状态一)。

图4为箱体1俯视图(状态二)。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箱体1剖面图(状态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本发明包括圆柱形空心箱体1,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滤布2;箱体1的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装有能正反往复转动的套筒3;箱体1的内部经固定板4均分为多个腔室5,套筒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一一置于腔室5内的挤压板6;每个腔室5上均有两个贯穿箱体1周向侧壁的出料口7,出料口7与固定板4的位置对应;

所述的箱体1的上方安装有能多个与出料口7一一对应的导杆8,导杆8的外端安装有弧形板9,导杆8向内复位使弧形板9压紧出料口7;导杆8的内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10与箱体1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11;套筒3的上端置于箱体1的上方并均布有多个拨杆21,拨杆21挤压第一连杆10与第二连杆11的铰接点会推动导杆8向外移动,从而使弧形板9不在阻挡出料口7;

所述的套筒3的中部开设有环形通槽12,箱体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漏斗13,漏斗13的下端置于套筒3的内部,漏斗1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环形通槽12对应的溢流孔14;溢流孔14与腔室5一一对应;漏斗13内安装有竖直的螺旋绞龙15,漏斗13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滤布16。

为了更好的支撑,所述的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腿17,箱体1的周边设有倒“八”型挡水板18。

为了更好的安装第一滤布2,所述的箱体1的底部为空心状,同时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加强筋,第一滤布2经加强筋进行安装和固定。

为了实现套筒3的正反往复转动,从而使每个挤压板6在所在的腔室5内实现摆动,所述的套筒3的下端置于箱体1的下方,套筒3的下端安装有齿轮19,齿轮19经步进电机20驱动实现正反往复转动。

为了实现拨杆21拨动第一连杆10与第二连杆11的铰接点,会推动导杆8向外移动,所述的箱体1上安装有固定块22,导杆8贯穿固定块22并能沿固定块22往复移动,导杆8上套装有能使导杆8向内移动的压簧23;第二连杆11的一端与箱体1上端面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0铰接;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导杆8构成类似于曲柄连杆机构。

为了更好的拨动,所述的拨杆21的外端安装有与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铰接点对应的凸起块25。

为了更好的实现挤压,所述的每个挤压板6的前后两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条形气囊24。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根据现场的工况合理布置漏斗13的位置,使漏斗13可以承接来自上一个设备(污泥沉淀池等类似设备)的污泥,同时需要将漏斗13经支架进行固定,并且在螺旋绞龙15以及驱动螺旋绞龙15的电机也需要根据现场的工况进行布置和固定,并注意,在驱动螺旋绞龙15的时候,应尽可能选用皮带或者链条进行传动,同时还应在皮带或者链条上安装罩盖,放置污泥对传动装置进行污染。

在装置安装完成后,需要在整个箱体1的周边放置上承接污泥的容器或者挖上承接污泥的排污槽;同时在箱体1的下方还合理的布置管道从而可以方便的对污水进行排放。

之后便可以进行污泥脱水操作,在进行污泥脱水操作时,需要启动步进电机20,此时步进电机20会带动套筒3进行正反转动,使安装在套筒3上的挤压板6在腔室5内摆动。

当污泥进入到漏斗13后,此时,污泥会在重力和螺旋绞龙15的双重作用下,使污泥中的污水首先会从第二滤布16中滤出,同时污泥也会经漏斗13侧壁上的溢流孔14以及套筒3上的环形通槽12,进入到腔室5的内部。

当挤压板6处于腔室5的中间位置时(参见附图3),此时弧形板9会阻挡所有的出料口7,同时污泥经溢流孔14和环形通槽12会进入到腔室5内;由于挤压板6处于中间的位置,溢流孔14也处于腔室5的中间位置,因此污泥会进入到腔室5内,并进入到挤压板6的左右两侧。

当挤压板6从上述状态顺时针转动时,此时挤压板6会逐渐的向固定板4靠拢,并对污泥进行挤压,使污泥中的污水可以从下方的第一滤布2滤出;在该过程中,拨杆21以及拨杆21上的凸起块25不会触碰到第一连杆10或者第二连杆11,因此弧形板9处于抵挡出料口7的状态。

当挤压板6转动到一定角度后,此时污泥中的水分大部分也被挤压出去,同时挤压板6也逐渐的接近固定板4,此时位于套筒3上方的拨杆21会与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的铰接点接触,同时挤压铰接点,使铰接点转动,此时由于导杆8只能做沿箱体1径向的往复运动,因此当第一连杆10与第二连杆11的铰接点旋转时,导杆8会向外移动,并带动导杆8外端的弧形板9向外移动,使弧形板9不在阻挡被挤压一侧的出料口7;与此同时,该腔室5另外一侧的出料口7仍处于被阻挡的状态(参见附图6);此时腔室5内的污泥会被挤压排除,同时在挤压板6上的气囊24的作用下,污泥会尽可能的被排除大箱体1的外侧。

而后,挤压板6会反转转动,此时首先套筒3上的拨杆21会反向转动,使拨杆21上的凸起块25不在阻挡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的铰接点,同时导杆8会在套装在导杆8上的恢复到原位,弧形板9也会再次阻挡该出料口7。而后挤压板6会继续反向转动,并使腔室5内的另外一侧的污泥进行挤压,使另外一侧的污泥进行脱水。依次往复,便可以实现污泥的脱水,由于经脱水后的污泥是软的,因此即使聚集在出料口7处的污泥也是可以被后续的污泥推动,从而排出。

本装置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离心压滤或板框压滤机,巧妙的采用了漏斗13内布置螺旋绞龙15进行以及滤水,而后在利用箱体1内布置腔室5,在腔室5内布置挤压板6,从而可以对污泥进行脱水,在挤压板6进行单侧的挤压时,另外一侧可以进入新的物料,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采用这种方式,相对于离心式的来说,不需要对污泥进行絮化处理,节约了成本;相对于传统压滤式的,污泥的进料为连续性的,出料不需要人工的进行额外的清理,实现了连续化的生产;相对于皮带式的,整个装置尺寸小,加工制造方便,不需要在依赖国外进口设备。

本装置采用挤压板6的摆动来进行污泥的脱水,并配合挤压板6的摆动,设计了拨杆21、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导杆8,弧形板9;利用了同一个套筒3来作用驱动,实现了挤压板6和弧形板9之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不需要过多的电机,节省能源;另一方面两者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污泥挤压时,出料口7闭合,挤压完成后,出料口7打开,整个过程中全自动化。

本装置的腔室5结构设计巧妙,在每个腔室5上均有两个出料口7,同时相邻两个腔室5的出料口7经同一个弧形板9进行阻挡,如此一来,在弧形板9转动的过程中,便可以实现所有的腔室5中同侧的出料口7同时打开或者同时关闭。

本发明操作方便,结构巧妙,成本低廉,制造方便,安全有效,大大提高了污泥脱水的效率和脱水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