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污泥冷冻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5016发布日期:2020-03-13 06:0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污泥冷冻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冷冻脱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污泥冷冻脱水系统,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副产物。通常污泥不仅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高,同时还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和其他如重金属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妥善处理污泥一直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目前,在对污泥进行脱水时,通常需对污泥进行多次的冷冻和解冻,因此该过程的能量、时间的消耗较大,且若污泥含水率过大,由于水的比热容很大,与含水率低的污泥相比,能耗和时间消耗也进一步加大,自动化程度低,脱水过程中产生的异味容易污染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型污泥冷冻脱水系统,解决了目前,在对污泥进行脱水时,通常需对污泥进行多次的冷冻和解冻,因此该过程的能量、时间的消耗较大,且若污泥含水率过大,由于水的比热容很大,与含水率低的污泥相比,能耗和时间消耗也进一步加大,自动化程度低,脱水过程中产生的异味容易污染空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污泥冷冻脱水系统,包括制冷机组、冷冻槽、解冻槽、蓄冷槽、蓄热槽、控制系统和压滤设备,所述蓄冷槽与制冷机组通过第一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连接,所述蓄冷槽与冷冻槽通过第二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连接,所述蓄热槽与制冷机组通过第一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连接,所述蓄热槽与解冻槽通过第二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上设有低温循环泵,所述第二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上设有水泵,所述第一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制冷机组上,所述控制系统由触摸屏、plc模块、变频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组成,所述触摸屏、变频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plc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冷槽和蓄热槽的内外壁均采用不锈钢或冷轧板焊接而成,所述冷冻槽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为一个振动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冻槽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制冷管道,所述制冷管道穿过冷冻槽的上端且延伸至冷冻槽的下端,所述制冷管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制冷机组上,所述冷冻槽上端的制冷管道密度比冷冻槽下端的制冷管道密度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冷槽内外壁之间设有厚度为50-100mm的保温层,所述蓄热槽内外壁之间设有厚度为50mm的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冷槽的内部填充有蓄冷材料,所述蓄热槽的内部填充有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解冻槽一侧设有压滤设备,所述冷冻槽一侧、压滤设备一侧、冷冻槽与解冻槽之间和解冻槽与压滤设备之间均设有自动送料卸料装置,所述自动送料卸料装置为一个螺旋输送机,所述压滤设备为一个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冷冻槽以蓄冷材料为热交换介质,解冻以水作为解冻介质,相比冷库中的空气介质冷冻及解冻,速度可提高5-10倍,大大提升了运转效率。

2、采用夜间蓄冷蓄热工艺,通过峰谷平的电价差,能够很好的降低能耗,最大可降低约40%能耗,对于长期运行的污泥处理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效益。

3、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设置,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及用工成本。

4、低温处理下,污泥脱水过程中的味道得到了极大的抑制,避免了脱水过程中的空气二次污染排放。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模块图。

图中:1、制冷机组;2、冷冻槽;3、解冻槽;4、蓄冷槽;5、蓄热槽;6、第一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7、自动送料卸料装置;8、控制系统;81、触摸屏;82、plc模块;83、变频器;84、交流接触器;85、继电器;86、温度传感器;87、压力传感器;9、第二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10、第一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11、所述第二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12、低温循环泵;13、第一过滤器;14、水泵;15、压滤设备;16、第二过滤器;17、振动装置;18、制冷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污泥冷冻脱水系统,包括制冷机组1、冷冻槽2、解冻槽3、蓄冷槽4、蓄热槽5、控制系统8和压滤设备15,蓄冷槽4与制冷机组1通过第一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6连接,蓄冷槽4与冷冻槽2通过第二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9连接,蓄热槽5与制冷机组1通过第一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10连接,蓄热槽5与解冻槽3通过第二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11连接。

第二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9上设有低温循环泵12,第二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11上设有水泵14,第一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6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13,第一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10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16,控制系统8设置在制冷机组1上,控制系统8由触摸屏81、plc模块82、变频器83、交流接触器84、继电器85、温度传感器86和压力传感器87组成,触摸屏81、变频器83、交流接触器84、继电器85、温度传感器86和压力传感器87均与plc模块82电性连接,蓄冷槽4和蓄热槽5的内外壁均采用不锈钢或冷轧板焊接而成,冷冻槽2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振动装置17,振动装置17为一个振动器,冷冻槽2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制冷管道18,制冷管道18穿过冷冻槽2的上端且延伸至冷冻槽2的下端,冷冻槽2上端的制冷管道18密度比冷冻槽2下端的制冷管道18密度大,由于冷冻槽2的上端的散热效果比冷冻槽2下端的散热效果强,因此需要在冷冻槽2上端设置较多的制冷管道18以保证冷冻槽2的制冷效果。

蓄冷槽4内外壁之间设有厚度为50-100mm的保温层,蓄热槽5内外壁之间设有厚度为50mm的保温层,蓄冷槽4的内部填充有蓄冷材料,蓄热槽5的内部填充有水,解冻槽3一侧设有压滤设备15,冷冻槽2一侧、压滤设备15一侧、冷冻槽2与解冻槽3之间和解冻槽3与压滤设备15之间均设有自动送料卸料装置7,自动送料卸料装置7为一个螺旋输送机,压滤设备15为一个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制冷机组1根据具体污泥冷冻量设计,采用双机组或双机组以上系统,一是确保可靠性、二是确保机组可利用夜间峰谷平电价的谷底电制冷蓄冷,节约平段及峰段成本,一般情况下,制冷机组1可利用夜间峰谷平电价的谷底电制冷蓄冷,制冷机组1利用谷底电制冷的冷量储蓄在蓄冷槽4中,通过夜间的低成本电费蓄热来提供全天候的解冻热量需求,工作时,ls100-1250型自动送料卸料装置7将需要脱水的污泥输送到冷冻槽2的内部,蓄冷槽4通过第二不锈钢保温制冷管道9和低温循环泵12向冷冻槽2的内部输送蓄冷材料,冻住污泥,使污泥中的内部水变为空隙水,冷冻的过程中,gl41h型第一过滤器13和lzf-3型振动装置17开始工作,gl41h型第一过滤器13过滤回流的蓄冷材料中的杂质,lzf-3型振动装置17便于污泥从冷冻槽2中脱落,然后将冷冻后的污泥投入解冻槽3的内部,蓄热槽5通过第二不锈钢保温制热管道11和水泵14向解冻槽3的内部输送热水,对污泥进行解冻,解冻的过程中,gl41h型第二过滤器16开始工作,过滤回流的水中的杂质,再利用ls100-1250型自动送料卸料装置7将解冻后的污泥导入hdl-202型压滤设备15中进行压滤,即可除去污泥中的水分,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8由触摸屏81、plc模块82、mm420型变频器83、lc1-5011型交流接触器84、tk-029-13a型继电器85、wrm2-101型温度传感器86和s-11型压力传感器87组成,全程可在触摸屏81进行操作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