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水的产生量快速增加,城市地下管道布置逐步完善,城市水沟、半封闭管道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城市下水道长度的增长,下水道的疏通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下水道污泥的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重金属、难降解的无机物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成分,如果不对污泥进行及时处理,不仅会造成下水道堵塞,还容易散发出恶臭甚至传播病毒。
现有的城市下水到清淤工作,大多采用抽污车进行污泥的回收工作,采用抽污车将下水道中的污泥抽取到车载罐体内,然后运至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由于污泥的含水率特别高,造成污泥的体积比较大,而抽污车不能对污泥中的污水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污泥的运输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以便对污泥进行运输,提高污泥运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车体和设置于车体上的污泥脱水机构和罐体,所述罐体与污泥脱水机构相连通,所述车体设有污泥抽取组件,所述污泥脱水机构包括处理箱和设置于处理箱内的过滤桶以及用于挤压污泥的挤压组件,所述污泥抽取组件与过滤桶内部相连通,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与处理箱固定连接的油缸和挤压桶,所述挤压桶与过滤桶内部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车体上设置污泥脱水机构和罐体,方便本实用新型移动,通过设置污泥抽取组件,从而对下水管道内的污泥进行抽取;通过设置过滤桶对抽取到污泥脱水机构内的污泥进行过滤,使得被一同抽取的污水能够滤出,通过设置挤压组件对污泥进行挤压从而使得蕴含在污泥内的污水能够尽可能多的被挤压出来,实现污泥的浓缩脱水,使得污泥的体积减小,方便对污泥进行运输,提高运输效率;通过设置油缸和挤压桶,使得挤压桶在油缸的带动下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挤压桶对污泥进行挤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桶包括开设有密集透水孔的桶底和桶身,所述桶底和桶身分离设置,所述桶身背离桶底一侧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处理箱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桶分离设置,使得桶底和桶身分离设置,桶身在升降杆的带动下向上移动从而脱离桶底,方便将污泥从过滤桶内移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箱与罐体相连通,所述处理箱设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可与桶底抵触的推板、带动推板朝向罐体开口处移动的丝杆和平行于丝杆设置的导向杆,所述丝杆与处理箱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减速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推动组件,利用推板在丝杆带动下推动污泥相罐体移动,从而将污泥储存在罐体内,通过设置导向杆避免丝杆带动推板移动时,推板发生转动,通过设置减速电机带动丝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底背离桶身的一侧同轴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与处理箱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桶底下端设置底座,并设置底座与处理箱转动设置,使得底座能够带动桶底转动,从而使得污泥能够更加均匀的散落在桶底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底沿其周向抵触有延伸网框,所述延伸网框背离桶底一侧与处理箱内壁抵触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桶底四周设置延伸网框,避免推板在推动污泥移动时,污泥从桶底四周散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桶呈倒锥形,所述挤压桶底部设有导流管,所述挤压桶开设有密集的过滤孔,所述导流管可贯穿桶底圆心与底座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挤压桶呈倒锥形,使得挤压桶在向下移动对污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能够增大与污泥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污泥内部的脱水效果,通过设置导流管使得挤压桶挤出的污水能够通过导流管及时排出,减少重新被污泥吸收的污水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沿其轴线竖直开设有插槽,所述底座侧壁开设有多个与插槽相连通的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槽使得导流管与底座插接,通过在底座上开设出水孔,使得导流管内的污水能够从底座内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泥抽取组件包括螺杆泵和密封连接的抽泥管,所述抽泥管背离螺杆泵的一端与过滤桶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杆泵对下水管道中的污泥进行抽取,抽取后的污泥通过抽泥管进行传输,抽泥管与过滤桶相连通,从而通过污泥抽取组件将下水管道中的污泥传输到污泥脱水机构中进行浓缩脱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泥抽取组件还包括喷嘴和冲洗管,所述冲洗管背离喷嘴一端连接有清水箱,所述冲洗管设有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泵和喷嘴,水泵对清水箱内的水进行加压并使其沿冲洗管流动,水从喷嘴喷出从而对淤积在下水管道内的污泥进行冲刷,使得污泥与水混合,方便污泥被螺杆泵抽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污泥脱水机构对抽取组件从下水管道内抽取出来的污泥进行浓缩脱水,使得污泥在挤压桶的挤压下,蕴含在其内部的污水受到挤压被排出,从而使得污泥的体积减小方便污泥运输;通过设置桶底与桶身分离,桶身在升降杆的带动下向上移动从而脱离桶底,在处理箱内设置推动组件,使得脱水后的污泥在推板的推动下,朝向罐体移动,从而使得污泥脱离过滤桶;通过设置底座,使得桶底在底座的带动下旋转,从而使得污泥能够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桶底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主要显示了污泥脱水机构的内部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主要显示了处理箱的内部结构;
图4是图2中b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车体;2、污泥脱水机构;21、处理箱;211、箱体;212、箱盖;213、液压缸;214、出水管;22、过滤桶;221、桶底;222、桶身;223、升降杆;224、延伸网框;23、挤压组件;231、挤压桶;232、油缸;233、导流管;24、底座;241、插槽;242、出水孔;25、旋转电机;26、推动组件;261、推板;262、丝杆;263、导向杆;264、减速电机;3、罐体;4、污泥抽取组件;41、螺杆泵;42、抽泥管;43、吸泥泵;44、喷嘴;45、冲洗管;46、清水箱;47、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车体1和设置于车体1上的污泥脱水机构2和罐体3,其中罐体3与污泥脱水机构2相连通,车体1设有污泥抽取组件4对下水管道内的污泥进行抽取。
参照图2和图3,污泥脱水机构2包括设置于车体1尾部的处理箱21和设置于处理箱21内的过滤桶22以及用于挤压污泥的挤压组件23。为避免在污泥脱水处理过程中,污泥中的臭味散发到空气中,处理箱21包括箱体211和箱盖212,箱盖212盖合在箱体211顶部,从而减少箱体211内的味道散发到空气中。为方便对处理箱21内部进行清洗,箱体211两侧对称设有液压缸213,液压缸213的活塞杆与箱盖212固定连接,通过控制液压缸213活塞杆的伸缩从而控制箱盖212是否盖合在箱体211上。
参照图2和图3,污泥抽取组件4与过滤桶22内部相连通,过滤桶22对抽取到污泥脱水机构2内的污泥进行过滤,使得被一同抽取的污水能够滤出。过滤桶22包括开设有密集透水孔的桶底221和桶身222,桶底221和桶身222分离设置,且桶身222背离桶底221一侧设有升降杆223,升降杆223与箱盖212固定连接,通过控制升降杆223带动活桶身222移动,从而使得桶身222与桶底221分离。为使得污泥能够更加均匀的掉落在桶底221上,桶底221背离桶身222的一侧同轴固定有底座24,底座24与处理箱21转动连接,底座24内部设有旋转电机25,旋转电机25与箱体211固定连接,其输出转轴与底座24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桶底221能够在底座24的带动下旋转。
参照图3,挤压组件23对污泥进行挤压从而使得蕴含在污泥内的污水能够尽可能多的被挤压出来,使得污泥的体积减小,方便对污泥进行运输。挤压组件23包括与箱盖212固定连接的油缸232和挤压桶231,挤压桶231与过滤桶22内部滑动连接,通过控制油缸232活塞杆的伸缩,从而控制挤压桶231的滑动。挤压桶231开设有密集的过滤孔,挤压桶231呈倒锥形,使得挤压桶231在向下移动对污泥进行挤压的过程中,能够增大与污泥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污泥内部的脱水效果。
参照图3和图4,挤压桶231底部设有导流管233,导流管233可贯穿桶底221圆心与底座24插接,底座24沿其轴线竖直开设有插槽241,底座24侧壁开设有多个与插槽241相连通的出水孔242,导流管233使得挤压桶231挤出的污水能够通过导流管233及时排出,减少重新被污泥吸收的污水量,导流管233内的污水从出水孔242排出。
参照图2和图3,为方便将过滤桶22内的污泥移出,处理箱21设有推动组件26,推动组件26包括可与桶底221抵触的推板261、带动推板261朝向罐体3开口处移动的丝杆262和平行于丝杆262设置的导向杆263,丝杆262与处理箱21转动连接,且丝杆262的一端设有减速电机264。为避免丝杆262与导向杆263影响桶身222移动,丝杆262与导向杆263对称设置在桶身222外侧。为避免推板261在推动污泥过程中,污泥从桶底221四周散落,桶底221沿其周向抵触有延伸网框224,延伸网框224背离桶底221一侧与处理箱21内壁抵触固定。
参照图2和图5,污泥抽取组件4包括螺杆泵41和密封连接的抽泥管42,污泥抽取组件4包括螺杆泵41和密封连接的抽泥管42,抽泥管42背离螺杆泵41的一端设有吸泥泵43,用于辅助螺杆泵41将污泥水抽取到过滤桶22内;螺杆泵41对下水管道中的污泥进行抽取,抽取后的污泥通过抽泥管42进行传输到过滤桶22内。
参照图2和图5,为方便对淤积在下水管道内的污泥进行,污泥抽取组件4还包括喷嘴44和冲洗管45,冲洗管45背离喷嘴44的一端连通有清水箱46,冲洗管45设有水泵47,通过水泵47将清水箱46内的水进行加压使其从喷嘴44喷出,从而对污泥进行冲刷,方便螺杆泵41对淤积的污泥进行抽取。处理箱21底部设有出水管214,出水管214上设有阀门且出水管214与冲洗管45相连通,使得处理箱21内的污水能够沿冲洗管45从喷嘴44端流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为:污泥抽取时,通过螺杆泵41对污泥进行抽取,对于部分淤积在下水管道内的污泥通过控制水泵47使得清水从喷嘴44处对污泥进行冲刷;通过驱动旋转电机25转动,使得桶底221在底座24的带动下旋转,从而使得从抽泥管42流出的污泥和污水的混合物能够更加均匀地掉落在桶底221上。污泥抽取完成后,通过控制油缸232的活塞杆伸长,使得挤压桶231在油缸232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并对污泥进行挤压。污泥挤压完成后,控制升降杆223的活塞杆收缩,使得桶身222在升降杆223的带动上升后,再控制油缸232活塞杆收缩使得挤压桶231上升,然后控制液压缸213的活塞杆伸长,使得箱盖212带动挤压组件23和桶身222上升,最后控制减速电机264转动从而使得推板261在丝杆262的带动下将污泥推向罐体3。污泥被推向罐体3后,通过将喷嘴44对准箱体211内部,打开水泵47从而对箱体211进行冲洗,避免残留在过滤桶22和挤压桶231上的污泥影响下次挤压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