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3354发布日期:2020-01-10 15:5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板材覆膜设备的清洗槽。



背景技术:

在对金属板材进行覆膜前,需对金属板材进行清洗,通常使用清洗槽对连续行进的金属板材进行清洗。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清洗槽内的清洁辊与金属板材的相对位置无法调整;

2.清洗槽内的清洁辊与清洗槽的连接处密封不良,存在漏水现象,

3.从外部将清洗液喷在清洗槽内旋转的清洁辊上时,由于清洁辊旋转时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导致大部分清洗液被甩开,使得没有足够的清洗液对清洁辊与金属板材接触的部位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调整清洁辊与金属板材的相对位置并且密封性好的清洗槽,所述清洗槽中有足够的清洗液能够抵达清洁辊与金属板材接触的部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洗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包括底板、侧板、盖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平行于金属板材行进方向的侧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清洁辊,所述清洁辊包括辊轴和设置在所述辊轴上的毛刷,所述辊轴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所述辊轴穿过所述安装孔;用于调整清洁辊位置的调整装置;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四块防水板,依次为第一防水板、第二防水板、第三防水板、第四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上均设有用于所述辊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孔径大于所述辊轴直径,所述第一防水板、所述第二防水板、所述第三防水板、所述第四防水板上的通孔在所述辊轴轴心线方向上投影的非重叠部分与所述辊轴在所述辊轴轴心线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辊轴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辊轴一端连接有清洗液管道,所述清洗液管道中的清洗液能够进入所述内腔中,所述辊轴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喷淋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板、所述第四防水板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两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板、所述第四防水板将所述侧板上的所述安装孔盖住。

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水板、所述第三防水板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防水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防水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三防水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等于所述安装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所述第三防水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水板上的通孔为腰型孔,所述第二防水板上的通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等于所述辊轴的直径,所述辊轴穿过所述第二防水板上的通孔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防水板沿水平方向移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防水板上的通孔为腰型孔,所述第三防水板上的通孔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辊轴的直径,所述辊轴穿过所述第三防水板上的通孔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防水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水板、所述第三防水板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侧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喷淋孔与所述毛刷间隔分布在所述辊轴的表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孔径大于清洁辊辊轴直径的安装孔,并将所述辊轴穿过安装孔后可转动地设置在调整装置上,使得调整装置能够调整清洁辊与金属板材的相对位置;

2.通过在安装孔处设置第一防水板、第二防水板、第三防水板、第四防水板,并在上述防水板上设置用于辊轴穿过的通孔,在辊轴依次穿过上述防水板上的通孔时,所述第一防水板、所述第二防水板、所述第三防水板、所述第四防水板上的通孔在所述辊轴轴心线方向上投影的非重叠部分与所述辊轴在所述辊轴轴心线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使得辊轴与清洗槽侧板的连接处密封优良,避免漏水现象的出现;

3.通过在辊轴内部设置中空的内腔,将该内腔与清洗液管道连通,并在辊轴表面设置多个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喷淋孔,使得清洗液能够从辊轴内部向外喷洒到位于辊轴外表面的毛刷上,在辊轴旋转时,大部分清洗液沿毛刷根部向毛刷尖部移动,并最终抵达清洁辊与金属板材接触的部位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机架上的的左视图。

附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4为图3中b-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清洁辊的主视图。

其中:1、槽体;2、底板;21、斜坡;22、排污口;3、侧板;31、安装孔;4、盖板;5、机架;6、调整装置;61、支撑板;62、弹簧;7、清洁辊;71、辊轴;72、轴承座;73、毛刷;74、内腔;75、喷淋孔;8、压合辊;9、压合气缸;10、电机;11、第一防水板;12、第二防水板;13、第三防水板;14、第四防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水平方向是指图2中的左右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竖直方向是指图2中的上下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金属板材的行进方向为图2中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板材覆膜设备的清洗槽,包括:底板2、侧板3、盖板4,其中,底板2、侧板3、盖板4共同构成槽体1,底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斜坡21,所述斜坡21用于对槽体1内的污水进行导流,斜坡2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22,用于将槽体1内的污水排出,平行于金属板材行进方向的侧板3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31。

如图2-3所示,槽体1设置在机架5上,所述机架5上还设置有电机10、压合气缸9、压合辊8、压合辊基座,压合辊8可转动地设置在压合辊基座上,压合辊基座设置在机架5上,压合辊8有两个,两个压合辊8之间设有用于金属板材通过的间隙,压合气缸设置在位于金属板材上方的压合辊8的两端,压合气缸能够带动位于金属板材上方的压合辊8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调整所述间隙;调整装置6设置在机架5上,调整装置6包括支撑板61和弹簧62,清洁辊7由辊轴71和设置在辊轴71上的毛刷72组成,辊轴71具有中空的内腔74,辊轴71的表面分布有与内腔74相连通的喷淋孔75,喷淋孔75与毛刷73间隔分布在辊轴71的表面,辊轴一端通过转换接头连接有清洗液管道,清洗液管道中的清洗液能够进入内腔74中并通过喷淋孔75喷出,喷淋孔75喷出的清洗液聚集在毛刷73的根部,在辊轴71的转动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聚集在毛刷73根部的清洗液向毛刷73的尖部移动,再通过辊轴71的旋转,上述清洗液中大部分进入清洁辊7与金属板材的接触部位,清洁辊7有六个,所述清洁辊7位于金属板材的上方,所述金属板材下方设置有可转动的用于承托金属板材的承托辊,辊轴71的直径小于安装孔31的孔径,辊轴71穿过安装孔31通过轴承座72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板61上,支撑板61能够在弹簧62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调整清洁辊7的位置,并且轴承座72可在支撑板61上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金属板材为镀锌板,厚度为0.6mm。

如图2-4所示,安装孔31处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板11、第二防水板12、第三防水板13、第四防水板14,第一防水板11设置在侧板3的内侧并将安装孔31完全盖住,第四防水板14设置在侧板3的外侧并将安装孔31完全盖住;第二防水板12位于安装孔31中,第二防水板1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等于安装孔31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第二防水板12能够相对于安装孔31在安装孔31内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三防水板13位于安装孔31中,第三防水板1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等于安装孔3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第三防水板13能够相对于安装孔31在安装孔31内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防水板12、第三防水板13的厚度之和小于侧板3的厚度,无需将第一防水板11、第四防水板14松开即可调整清洁辊7与金属板材的相对位置;第一防水板11、第二防水板12、第三防水板13、第四防水板14上均设置有用于辊轴71穿过的通孔,上述通孔在辊轴71轴心线方向上投影的非重叠部分与辊轴71在辊轴71轴心线方向上的投影重合;辊轴71从内向外依次穿过第一防水板11、第二防水板12、第三防水板13、第四防水板14的通孔,第一防水板11上的通孔为辊轴直径的两倍,辊轴71穿过第一防水板11上的通孔时,能够相对于第一防水板11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四防水板14上的通孔为辊轴直径的两倍,辊轴71穿过第四防水板14上的通孔时,能够相对于第四防水板14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第二防水板12上的通孔为腰型孔,该腰型孔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等于辊轴71的直径,该腰型孔在水平方向的宽度等于辊轴71直径的两倍,辊轴71穿过第二防水板12上的通孔时,能够相对于第二防水板12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三防水板13上的通孔也为腰型孔,该腰型孔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等于辊轴71的直径,该腰型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等于辊轴71直径的两倍,辊轴71穿过第三防水板13上的通孔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防水板13沿竖直方向移动,辊轴71与侧板3的连接处被第一防水板11、第二防水板12、第三防水板13、第四防水板14上的通孔以分段的方式进行了密封,采用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使辊轴71在转动的同时能够上下左右移动,并且使辊轴71与侧板3的连接处密封优良不漏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