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自动化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4160发布日期:2020-06-02 18:2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结构的自动化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粉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自动化粉碎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脚步加快,高层建筑在逐渐增多,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如废弃的建筑混凝土、废弃的砖石、废砖瓦等,通常对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都是采取深填埋处理,这样不仅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还会造成天然资源的紧缺,因此,需要对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而为了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就需要将大体积的建筑垃圾进行粉碎成小颗粒的粉末,将建筑垃圾转变成可再生的骨料,用于生产新型的建筑材料,如环保砖、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等建材制品,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且大量节约了天然资源,同时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采用的粉碎装置,只是将大块物料破碎成小块物料,而无法同时将小块物料粉碎成均匀的细粉,且在破碎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粉尘飞扬,造成内部设备积灰,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自动化粉碎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粉碎机不仅能够将大块的物料破碎成小块的物料,而且还能同时将小块的物料粉碎成均匀的细粉,且在破碎的过程中避免了粉尘的产生,减少了内部设备积灰的可能,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该粉碎机自动化程度高,粉碎速度快,效率高,使用便捷,适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结构的自动化粉碎机,包括粉碎箱体,所述粉碎箱体内由上而下依次安装有破碎机构、粉碎机构和磨球筛分机构,所述粉碎箱体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破碎机构安装于所述进料口的下侧,所述破碎机构的底部一侧设有落料口,所述粉碎机构的顶部一侧通过落料通道与所述落料口连通,所述粉碎机构包括2根彼此平行的粉碎辊轴以及带动2个所述粉碎辊轴朝向彼此转动的第二动力机构,每根所述粉碎辊轴内均设有连接空腔,每个所述连接空腔的一侧均连接有喷水机构,每根所述粉碎辊轴上均内嵌有复数个喷头;

所述磨球筛分机构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粉碎箱体连接,另一侧设有带动所述磨球筛分机构往复运动的第三动力机构;所述磨球筛分机构的下侧设有可拆卸的集料盒。

进一步,所述粉碎箱体的顶部一侧设有落料漏斗,所述破碎机构安装于所述落料漏斗内;所述进料口上设有与所述落料漏斗铰接的密封盖。

更进一步,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竖向转轴以及带动所述竖向转轴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竖向转轴的上端周侧均匀设有若干破碎刀,所述竖向转轴的下端套接有变速齿轮副,所述变速齿轮副的圆周外侧均匀设有若干搅拌杆。

更进一步,所述变速齿轮副包括安装于所述竖向转轴下端部的第一级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级齿轮圆周外侧的3个第二级齿轮以及套接于3个所述第二级齿轮外侧的第三级齿轮,每个所述第二级齿轮均与所述第一级齿轮啮合,每个所述第二级齿轮均与所述第三级齿轮啮合;所述落料漏斗靠近所述落料口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3个所述第二级齿轮的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二级齿轮均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或者同步带与所述竖向转轴连接。

进一步,每根所述粉碎辊轴的外侧壁上均间隔阵列排列设置有复数个粉碎齿刀头,且2根所述粉碎辊轴的外侧壁上的粉碎齿刀头均齿形啮合;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2个第二电机,每个所述第二电机的主动轴均通过同步带或者联轴器与其对应的粉碎辊轴连接。

进一步,每根所述粉碎辊轴内均穿设有水平转轴,且且每根所述粉碎辊轴(31)的两端均与其对应的水平转轴密封连接;所述喷水机构包括水箱和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一端通过连接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另一端通过2个连接水管分别与其对应的连接空腔动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粉碎机构的下侧设有2根与所述磨球筛分机构相适配的滑轨,所述磨球筛分机构安装于2根所述滑轨上,且能够沿所述滑轨水平移动。

进一步,所述磨球筛分机构包括筛分盒体,所述筛分盒体的底部设有筛分网,所述筛分盒体内设有若干个磨球,所述筛分盒体的两端均设有水平滑杆,所述粉碎箱体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水平滑杆相适配的滑槽,每根所述水平滑杆的两端均插接于与其对应的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滑槽水平移动。

更进一步,所述第三动力机构包括动力齿轮、齿条以及带动所述动力齿轮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齿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磨球筛分机构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另一端穿过所述粉碎箱体,且与所述动力齿轮齿形啮合,所述动力齿轮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动力齿轮的外侧设有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上设有可供所述齿条穿过的通孔,动力齿轮安装于通孔的一侧。

更进一步,所述第三动力机构包括连接杆、推杆、偏心滚轮以及带动所述偏心滚轮转动的第四电机,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磨球筛分机构的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另一端穿过所述粉碎箱体,且与所述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偏心滚轮的上部一侧设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偏心滚轮的下侧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第四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自动化粉碎机,物料通过该粉碎机的进料口落入到破碎机构上,并通过破碎机构对物料进行第一步粉碎,经第一步粉碎后的物料经落料口进入,沿落料通道落入到粉碎机构上,粉碎机构上的2根粉碎辊轴通过第二动力机构带动朝向彼此转动,将物料进行第二步粉碎,然后落入到磨球筛分机构内;

而在此,通过喷水机构将水通入到连接空腔内,再由粉碎辊轴上的喷头喷出,对粉碎箱体内的粉尘进行清洗,减少箱体内的粉尘量,避免粉尘对粉碎机构以及动力机构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物料落入筛分机构后,通过第三动力机构带动磨球筛分机构实现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使磨球筛分机构内的物料与若干个磨球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进而使物料进一步得到粉碎,从而经磨球筛分机构底部的筛网孔通过,落入到底部的集料盒内;通过可拆卸的集料盒不仅可以实现该粉碎机的密封粉碎操作,还能方便将收集的合格物料粉末进行转运。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粉碎机不仅能够将大块的物料破碎成小块的物料,而且还能同时将小块的物料粉碎成均匀的细粉,且在破碎的过程中避免了粉尘的产生,减少了内部设备积灰的可能,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该粉碎机自动化程度高,粉碎速度快,效率高,使用便捷,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落料漏斗与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变速齿轮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磨球筛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粉碎箱体;11、落料通道;12、滑槽;2、破碎机构;21、竖向转轴;22、第一动力机构;221、第一电机;23、破碎刀;24、变速齿轮副;241、第一级齿轮;242、第二级齿轮;243、第三级齿轮;244、连接件;25、搅拌杆;3、粉碎机构;31、粉碎辊轴;311、喷头;312、粉碎齿刀头;32、第二动力机构;321、第二电机;33、连接空腔;34、喷水机构;341、水箱;342、抽水泵;35、水平转轴;4、磨球筛分机构;41、复位弹簧;42、第三动力机构;421、动力齿轮;422、齿条;423、第三电机;424、连接杆;425、推杆;426、偏心滚轮;427、第四电机;428、固定转轴;43、滑轨;44、筛分盒体;441、筛分网;442、磨球、443、水平滑杆;5、集料盒;6、落料漏斗;61、进料口;62、落料口;63、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复数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结构的自动化粉碎机1,包括粉碎箱体1,粉碎箱体1内由上而下依次安装有破碎机构2、粉碎机构3和磨球筛分机构4,粉碎箱体1的顶部一侧设有落料漏斗6,落料漏斗6上设有进料口61;进料口61上设有与落料漏斗6铰接的密封盖63,避免破碎过程中粉尘飞扬造成的环境污染;破碎机构2安装于进料口61的下侧,且位于落料漏斗6内。

破碎机构2的底部一侧设有落料口62,粉碎机构3的顶部一侧通过落料通道11与落料口62连通,粉碎机构3包括2根彼此平行的粉碎辊轴31以及带动2个粉碎辊轴31朝向彼此转动的第二动力机构32,第二动力机构32包括2个第二电机321,每个第二电机321的主动轴均通过同步带或者联轴器与其对应的粉碎辊轴31连接。每根粉碎辊轴31的外侧壁上均间隔阵列排列设置有复数个粉碎齿刀头312,且2根粉碎辊轴31的外侧壁上的粉碎齿刀头312均齿形啮合。

每根粉碎辊轴31内均设有连接空腔33,每根粉碎辊轴31内均穿设有水平转轴35,且均与其对应的水平转轴35的两端密封连接,避免连接空腔内的水沿两端流出,影响喷水效果。每根粉碎辊轴31均与其对应的水平转轴35围合形成连接空腔33。

每个连接空腔33的一侧均连接有喷水机构34,每根粉碎辊轴31上均内嵌有复数个喷头311,喷头与连接空腔连通,通过喷水机构使水流入到连接空腔内,再由粉碎辊轴上的喷头喷出,避免粉碎过程中粉尘飞扬现象。

喷水机构34包括水箱341和抽水泵342,抽水泵342的一端通过连接水管与水箱341连接,另一端通过2个连接水管分别与其对应的连接空腔33动密封连接。

粉碎机构3的下侧设有2根与磨球筛分机构4相适配的滑轨43,磨球筛分机构4安装于2根滑轨43上,且能够沿滑轨43水平移动。

磨球筛分机构4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41与粉碎箱体1连接,另一侧设有带动磨球筛分机构4往复运动的第三动力机构42;磨球筛分机构4的下侧设有可拆卸的集料盒5。通过第三动力机构与复位弹簧的配合,使磨球筛分机构能够实现水平往复运动,磨球与物料能够进一步接触,在研磨的过程中将物料粉末筛分至集料盒内。复位弹簧还具有一定的缓震功能,避免筛分盒体对粉碎箱体侧壁的撞击,以及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对筛分盒体的往复推拉作用。

在此,第三动力机构42包括动力齿轮421、齿条422以及带动动力齿轮421转动的第三电机423,齿条422的一端安装于磨球筛分机构4远离复位弹簧41的一端,另一端穿过粉碎箱体1,且与动力齿轮421齿形啮合,动力齿轮421与第三电机423连接;动力齿轮421的外侧设有安装箱体,安装箱体上设有可供齿条422穿过的通孔,动力齿轮421安装于通孔的一侧。通过第三电机带动动力齿轮转动,再通过动力齿轮带动齿条实现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料通过该粉碎机的进料口落入到破碎机构上,并通过破碎机构对物料进行第一步粉碎,经第一步粉碎后的物料经落料口进入,沿落料通道落入到粉碎机构上,粉碎机构上的2根粉碎辊轴通过第二动力机构带动朝向彼此转动,将物料进行第二步粉碎,然后落入到磨球筛分机构内;

而在此,通过喷水机构将水通入到连接空腔内,再由粉碎辊轴上的喷头喷出,对粉碎箱体内的粉尘进行清洗,减少箱体内的粉尘量,避免粉尘对粉碎机构以及动力机构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物料落入筛分机构后,通过第三动力机构带动磨球筛分机构实现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使磨球筛分机构内的物料与若干个磨球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进而使物料进一步得到粉碎,从而经磨球筛分机构底部的筛网孔通过,落入到底部的集料盒内;通过可拆卸的集料盒不仅可以实现该粉碎机的密封粉碎操作,还能方便将收集的合格物料粉末进行转运。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粉碎机不仅能够将大块的物料破碎成小块的物料,而且还能同时将小块的物料粉碎成均匀的细粉,且在破碎的过程中避免了粉尘的产生,减少了内部设备积灰的可能,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参见图4-5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破碎机构2包括竖向转轴21以及带动竖向转轴21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22;第一动力机构22包括第一电机221,第一电机2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或者同步带与竖向转轴21连接。竖向转轴21的上端周侧均匀设有若干用于破碎大块物料的破碎刀23,竖向转轴21的下端套接有变速齿轮副24,变速齿轮副24的圆周外侧均匀设有若干搅拌杆25,使破碎后的物料通过搅拌杆与磨球一起搅拌,促使磨球对物料的进一步研磨粉碎,而且可以通过变速齿轮副来降低搅拌杆的搅拌转速。

其中,变速齿轮副24包括安装于竖向转轴21下端部的第一级齿轮241、安装于第一级齿轮241圆周外侧的3个第二级齿轮242以及套接于3个第二级齿轮242外侧的第三级齿轮243,每个第二级齿轮242均与第一级齿轮241啮合,每个第二级齿轮242均与第三级齿轮243啮合;落料漏斗6靠近落料口62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3个第二级齿轮242的连接件244,每个第二级齿轮242均与连接件244可转动连接。

实施例3

参见图6-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磨球筛分机构4包括筛分盒体44,筛分盒体44的底部设有用于筛分物料粉末的筛分网441,筛分盒体44内设有若干个磨球442,可以通过磨球的研磨加快物料通过筛分网落入集料盒内。筛分盒体44的两端均设有水平滑杆443,粉碎箱体1的两侧均设有与水平滑杆443相适配的滑槽12,每根水平滑杆443的两端均插接于与其对应的滑槽12内,且能够沿滑槽12水平移动。

具体的,第三动力机构42包括连接杆424、推杆425、偏心滚轮426以及带动偏心滚轮426转动的第四电机427,连接杆424的一端安装于磨球筛分机构4的远离复位弹簧41的一端,另一端穿过粉碎箱体1,且与推杆425的一端铰接,偏心滚轮426的上部一侧设有固定转轴428,固定转轴428通过轴承与推杆425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偏心滚轮426的下侧通过同步带与第四电机427连接。通过第四电机带动偏心滚轮转动,从而带动推杆水平往复运动,进而使连接杆推动磨球筛分机构实现在一定偏移距离上的往复运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