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30298发布日期:2021-04-20 13:0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功能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黑臭水体一直是水环境的一个严重问题,水体灰黑恶臭影响了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大量废水汇入河流,导致水体发生黑臭现象,水生态系统也在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黑臭水体的治理主要有3种方式,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因此,应当根据水质的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案,多种治理工艺相结合,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3.现有技术中,采用生物法治理时,利用许多植物、藻类本身带有净化水体的能力,通过自身微生物的降解,对有害物质进行分解,最终达到治理黑臭水体的效果,由于微生物本身的活动能力较弱,需要借助水流等外界因素才能移动至其他位置,所谓流水不腐,而对于水体不流动,相对静止的水域净化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治理装置通过机构设置使风轮可以随风向自由调整所在位置,可以接受四周任意方向的风力并转动,使水体保持流动状态,同时利用自然风力的作用使处于水下的叶片轮转动,继而推动水体流动,进一步促进附着在滤材上的微生物随水流移动至其他区域并净化该区域的水体。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底侧固定架,所述底侧固定架的顶侧固定安装有中心固定杆,所述中心固定杆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套管,所述转动套管套接安装在所述中心固定杆上,所述转动套管上位于底端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叶片轮,所述叶片轮的外侧设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固定安装在所述底侧固定架的顶侧,所述过滤盒内放置有滤材,所述转动套管上位于顶端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中心固定杆上对应位置转动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转轴,所述横向转轴上套接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横向转轴的一端套接安装有风轮,所述基架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漂浮块。
6.基于以上结构,基架受漂浮块的浮力作用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过滤盒内放置的滤材可以使微生物附着和繁衍,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转动,继而带动转动套管和叶片轮转动,叶片轮转动可以推动水体流动,促进附着在滤材上的微生物随水流移动至其他区域并净化该区域的水体,风轮可通过转动环和第二锥齿轮沿第一锥齿轮自由转动,风轮可以接受四周任意方向的风力而转动。
7.优选的,所述基架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植物固定架,所述植物固定架的顶侧放置有
多个水生植物。
8.进一步的,如狐尾藻等所述水生植物可以在植物固定架的支撑下生长,可以进一步的对水体进行净化。
9.优选的,所述基架上其中相邻的两个外侧壁上均通过短柱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勾,另外两个外侧壁上对应位置均通过所述短柱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基架上的所述连接卡勾与相邻所述基架上的所述连接环相适配。
10.进一步的,通过连接卡勾和连接环可以将相邻的基架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利于对基架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管理。
11.优选的,所述基架上固定安装有所述连接卡勾的两个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块,多个所述缓冲块均从所述基架的顶侧延伸至底侧。
12.进一步的,多个缓冲块可以将相邻的基架张紧而保持相对稳固,同时在水面波动产生晃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产生碰撞异响。
13.优选的,所述连接卡勾包括固定卡勾,所述固定卡勾的顶侧通过转动柱转动安装有半圆形勾,所述半圆形勾与所述固定卡勾相适配并形成一个圆环,所述固定卡勾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短柱上。
14.进一步的,施力于半圆形勾上,半圆形勾随转动柱转动与固定卡勾相靠近过分离,可以与连接环相锁紧或分离。
15.优选的,所述短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半圆形勾的一端顶侧均开设有圆孔,两个所述圆孔内滑动安装有t形栓,所述t形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环。
16.进一步的,通过t形栓可以限制半圆形勾的转动,起到锁紧和解锁的作用,拉环的设置便于操作t形栓。
17.优选的,所述基架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顶侧固定架,所述顶侧固定架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稳定套环,所述稳定套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套管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通孔相适配。
18.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套环的内侧壁与转动套管的外侧壁相接触,起到支撑转动套管的作用,保证转动套管可以更顺利的转动。
19.优选的,所述中心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展示板,所述展示板位于所述风轮最高点的顶侧位置处。
20.进一步的,在展示板上可以放置一些相关的宣传内容,还可以通过展示板进行一些装饰和美化工作。
21.优选的,所述底侧固定架的底侧通过多个小支架固定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内放置有多个活性炭,所述多个活性炭的顶侧放置有过滤棉。
22.进一步的,通过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水体中的有害物质,顶侧的过滤棉可以过滤一些固定颗粒等,防止活性炭表面淤积固体物而降低吸附功能。
23.优选的,所述底侧固定架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麻花棒,多个所述麻花棒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j形杆,多个所述j形杆呈交错结构布置。
24.进一步的,多个麻花棒可以阻滞一些带状固定漂浮物,使其缠绕在麻花棒上,便于做定期清理,j形杆的勾形结构更利于带状物的缠绕。
25.综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6.1、基架受漂浮块的浮力作用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过滤盒内放置的滤材可以使微生物附着和繁衍,通过自然风力的作用使处于水下的叶片轮转动,继而推动水体流动,进一步促进附着在滤材上的微生物随水流移动至其他区域并净化该区域的水体,风轮通过转动环绕中心固定杆自由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的相互啮合,使风轮可以随风向自由调整所在位置,继而可以接受四周任意方向的风力并转动,使水体保持流动。
27.2、通过顶侧设置的植物固定架,如狐尾藻等水生植物可以在植物固定架的支撑下生长,可以进一步的对水体进行净化,通过收集盒中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位于活性炭的顶侧的过滤棉可以过滤一些固定颗粒等,防止活性炭表面淤积固体物而降低吸附功能,同时过滤棉本身也可以附着微生物,使其生长和繁衍,净化水体。
28.3、通过连接卡勾和连接环可以将相邻的基架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利于对基架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管理,通过半圆形勾与固定卡勾的设置,可以快速的使连接卡勾与连接环实现锁紧或分离,通过t形栓可以限制半圆形勾的转动,起到锁紧和解锁的作用,拉环的设置便于操作t形栓。
29.4、多个缓冲块可以将相邻的基架张紧而保持相对稳固,同时在水面波动产生晃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产生碰撞异响,通过多个麻花棒的设置,可以阻滞水体中的一些带状固定漂浮物并使其缠绕在麻花棒上,便于做定期清理,j形杆的勾形结构更利于带状物的缠绕。
30.5、通过顶侧固定架和稳定套环的设置,起到支撑转动套管的作用,配合底部固定架,使转动套管处于基架的中心位置处且处于竖直状态,保证转动套管可以更顺利的转动,通过展示板的设置,在展示板上可以放置一些相关的宣传内容,还可以通过展示板进行一些装饰和美化工作。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发明剖视图;
34.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连接挂钩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连接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收集盒区域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过滤盒区域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9为麻花棒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中:1、基架;2、连接卡勾;3、连接环;4、缓冲块;5、顶侧固定架;6、漂浮块;7、水生植物;8、稳定套环;9、转动套管;10、中心固定杆;11、风轮;12、展示板;13、收集盒;14、网格孔;15、植物固定架;16、麻花棒;17、过滤棉;18、活性炭;19、底侧固定架;20、过滤盒;21、叶片轮;22、横向转轴;23、第一锥齿轮;24、转动环;25、第二锥齿轮;26、j形杆;27、短柱;28、半圆形勾;29、固定卡勾;30、t形栓;31、固定块;32、转动柱;33、小支架;34、滤材;35、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实施例:参考图1

9所示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包括基架1。基架1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轻质材料构成的为方形结构框,如塑料方形框,基架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网格孔14。
43.基架1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底侧固定架19,底侧固定架19为十字形结构,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固定安装在基架1上,如螺钉连接。
44.底侧固定架19的顶侧固定安装有中心固定杆10,中心固定杆10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棒体,如金属棒,中心固定杆10与基架1的底侧面相互垂直且位于底侧固定架19的中心位置处。
45.中心固定杆10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套管9,转动套管9套接安装在中心固定杆10上。
46.转动套管9上位于底端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叶片轮21,叶片轮21转动推动水体流动。
47.叶片轮21的外侧设有过滤盒20,过滤盒20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避让槽,圆形避让槽与叶片轮21相适配,过滤盒20固定安装在底侧固定架19的顶侧。
48.过滤盒20内放置有滤材34,滤材34为多孔形固体物,如陶瓷环等,滤材34为微生物的附着物。
49.转动套管9上位于顶端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23,第一锥齿轮23转动通过转动套管9带动叶片轮21转动。
50.中心固定杆10上对应位置转动安装有转动环24,转动环24沿中心固定杆10自由转动。
51.转动环24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转轴22。
52.横向转轴22上套接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5,第一锥齿轮23与第二锥齿轮25相啮合。
53.横向转轴22的一端套接安装有风轮11,风轮11受风吹动而转动。
54.基架1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漂浮块6,漂浮块6的浮力支撑基架1处于漂浮状态。
55.基于以上结构,基架1受漂浮块6的浮力作用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过滤盒20内放置的滤材34可以使微生物附着和繁衍,风轮11在风力的作用下转动,继而带动转动套管9和叶片轮21转动,叶片轮21转动可以推动水体流动,促进附着在滤材34上的微生物随水流移动至其他区域并净化该区域的水体,风轮11可通过转动环24和第二锥齿轮25沿第一锥齿轮23自由转动,风轮11可以接受四周任意方向的风力而转动。
56.本实施例中,基架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植物固定架15,植物固定架15的顶侧放置有多个水生植物7,如狐尾藻等,多个水生植物7可以在植物固定架15的支撑下生长,可以进一步的对水体进行净化。
57.本实施例中,基架1上其中相邻的两个外侧壁上均通过短柱27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勾2,另外两个外侧壁上对应位置均通过短柱27固定安装有连接环3,基架1上的连接卡勾2与相邻基架1上的连接环3相适配,通过连接卡勾2和连接环3可以将相邻的基架1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利于对基架1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管理。
58.本实施例中,基架1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勾2的两个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缓冲块4,多个缓冲块4均从基架1的顶侧延伸至底侧,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多个缓冲块4可以将相邻的基架1张紧而保持相对稳固,同时在水面波动产生晃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产生碰撞异响。
59.本实施例中,连接卡勾2包括固定卡勾29,固定卡勾29的顶侧通过转动柱32转动安装有半圆形勾28,半圆形勾28与固定卡勾29相适配并形成一个圆环,固定卡勾2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短柱27上,施力于半圆形勾28上,半圆形勾28随转动柱32转动与固定卡勾29相靠近过分离,可以与连接环3相锁紧或分离。
60.本实施例中,短柱2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1,固定块31与半圆形勾28的一端顶侧均开设有圆孔,两个圆孔内滑动安装有t形栓30,t形栓3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环35,通过t形栓30可以限制半圆形勾28的转动,起到锁紧和解锁的作用,拉环35的设置便于操作t形栓30。
61.本实施例中,基架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顶侧固定架5,顶侧固定架5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稳定套环8,稳定套环8上开设有通孔,转动套管9安装在通孔内并与通孔相适配,稳定套环8的内侧壁与转动套管9的外侧壁相接触,起到支撑转动套管9的作用,保证转动套管9可以更顺利的转动。
62.本实施例中,中心固定杆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展示板12,展示板12位于风轮11最高点的顶侧位置处,在展示板12上可以放置一些相关的宣传内容,还可以通过展示板12进行一些装饰和美化工作。
63.本实施例中,底侧固定架19的底侧通过多个小支架33固定安装有收集盒13,收集盒13内放置有多个活性炭18,多个活性炭18的顶侧放置有过滤棉17,通过活性炭18可以吸附一些水体中的有害物质,顶侧的过滤棉17可以过滤一些固定颗粒等,防止活性炭18表面淤积固体物而降低吸附功能。
64.本实施例中,底侧固定架19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麻花棒16,多个麻花棒16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j形杆26,多个j形杆26呈交错结构布置,多个麻花棒16可以阻滞一些带状固定漂浮物,使其缠绕在麻花棒16上,便于做定期清理,j形杆26的勾形结构更利于带状物的缠绕。
65.本实用工作原理:基架1受漂浮块6的浮力作用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过滤盒20内放置的滤材34可以使微生物附着和繁衍,风轮11在风力的作用下转动,继而带动转动套管9和叶片轮21转动,叶片轮21转动可以推动水体流动,促进附着在滤材34上的微生物随水流移动至其他区域并净化该区域的水体,风轮11可通过转动环24和第二锥齿轮25沿第一锥齿轮23自由转动,风轮11可以接受四周任意方向的风力而转动。
66.通过放置水生植物7,可以进一步的对水体进行净化,通过连接卡勾2和连接环3可以将相邻的基架1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便于管理,多个缓冲块4可以将相邻的基架1张紧而保持相对稳固,同时在水面波动产生晃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产生碰撞异响,在展示板12上可以放置一些相关的宣传内容,还可以通过展示板12进行一些装饰和美化工作,顶侧的过滤棉17可以过滤一些固定颗粒等,防止活性炭18表面淤积固体物而降低吸附功能,多个麻花棒16可以阻滞一些带状固定漂浮物,使其缠绕在麻花棒16上,便于做定期清理。
6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