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养殖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桂牧一号用于处理养殖污水的方法,以及桂牧一号在处理养殖污水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日益增多。但是,因我国农业源减排管理基础较为薄弱、资金投入力度严重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制约,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治理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因此畜禽养殖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保护造成极大的压力。目前,针对这些现状,我国已开展了循环治理模式、源头控制模式、深度生物处理模式等用于养殖污染的治理。其中,以芦苇等绿色植物为核心建造污水处理池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在养殖业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专利文献(cn102701525a)报道了一种将芦苇用于污水处理的方法。
桂牧一号是我国科研人员在1992年以矮象草为父本、杂交狼尾草为母本经有性杂交得到的一种新型牧草,其具有产量高、质量好、叶量大、质地柔软、适口性好、利用率高的特点;桂牧一号的培育成功,为我国广西地区和其他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渔业的地区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饲草种源。当前,桂牧一号主要直接用于畜牧草料。另一方面,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桂牧一号对环境中养分的吸收能力强,能较快地除去土壤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元素,还能吸收其中的重金属元素,是一种较强的净化植物,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见到相关应用的报道。
在我国出台《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号召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双重背景下,如何利用桂牧一号实现草料及畜牧废水处理的双重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本发明提供桂牧一号在养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植物及其根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截流或者吸收、积累或者降解、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同时,结合桂牧一号作为畜牧饲料的特点,定期收割,达到畜牧饲料、水体净化的双重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后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桂牧一号用于处理养殖污水的方法及应用,不仅能促进畜牧业生态系统中氮磷等元素的资源循环利用,还能极大推动养殖业和畜牧业的生态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桂牧一号用于处理养殖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桂牧一号构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砂砾层浅床和湿地植物系统,所述砂砾层浅床填充沙子与砾石混合物,所述湿地植物系统种植桂牧一号,种植行距0.6m,所述砂砾均匀铺撒在所述湿地植物系统中;
(2)利用生态系统处理养殖污水:在进行养殖污水处理时,经初步处理的养殖污水从砂砾层浅床一端进入,均匀平缓的流至桂牧一号根部区域,污水中的污染物经砂砾层浅床吸附、湿地植物系统降解转化后,最后从砂砾层浅床另一端排出,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3)收割、利用桂牧一号:每年4次收割步骤(1)所述生态系统中的桂牧一号,收割的桂牧一号直接喂养牲口和/或用于制备青贮饲料。
进一步的,所述初步处理是将养殖污水进行干湿分离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青贮饲料的步骤包括:将收割后的桂牧一号先进行脱水,接着粉碎过20目,添加玉米粉后装袋密封,即得所述青贮饲料。
进一步的,所述玉米粉为脱水粉碎的玉米碎末,所述玉米粉的加入量为桂牧一号粉碎后干重的40%。
进一步的,所述桂牧一号和玉米粉脱水至各自鲜重的50%。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桂牧一号在处理养殖污水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现有技术中,尚未见到将桂牧一号用于畜牧业废水处理的报道,申请人根据桂牧一号的植物特性,创造性地提出将桂牧一号用于处理畜牧业废水,实现了桂牧一号做饲料和水体净化的双重作用,提高了桂牧一号的利用价值。
(2)将桂牧一号用于畜牧废水水体净化避免了养殖污水的乱排乱放,美化了环境;而将桂牧一号定期收割,避免了收割的桂牧一号牧草产量过大、鲜样过剩,造成浪费、污染环境,也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3)本发明中利用桂牧一号处理牛、羊、鸡、鸭等畜禽养殖的污水,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被桂牧一号吸收,促进了牧草的生长,牧草生物量的增加又能促进牛、羊、鸡、鸭等畜禽的养殖规模,实现了系统资源的友好循环,符合生态型农业经济的发展理念。
(4)本发明提供的桂牧一号在养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中,避免了桂牧一号根部长期泡水致死的不足,节约了水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选取广西环江某养殖场进行试验。
一种桂牧一号用于处理养殖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桂牧一号构建生态系统处理养殖污水:所述生态系统包括砂砾层浅床和湿地植物系统,所述砂砾层浅床填充砂砾,所述湿地植物系统种植桂牧一号,种植行距0.6m,所述砂砾均匀铺撒在所述湿地植物系统中;
(2)利用生态系统处理养殖污水:在进行养殖污水处理时,经干湿分离处理的养殖污水从砂砾层浅床一端进入,均匀平缓的流至桂牧一号根部区域,污水中的污染物经砂砾层浅床吸附、湿地植物系统降解转化后,最后从砂砾层浅床另一端排出,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3)收割、利用桂牧一号:每年收割4次所述生态系统中的桂牧一号,分别在5月底、7月初、8月底和10月底实施,收割出来的桂牧一号一半直接饲喂牛、羊,另一半用于制备青贮饲料。
本实施例中,制备青贮饲料的步骤包括:将收割后的桂牧一号直接饲喂外的部分先进行脱水,接着粉碎过20目,添加玉米粉后装袋密封,即得所述青贮饲料;所述的玉米粉为脱水粉碎的玉米碎末,所述玉米粉的加入量为桂牧一号粉碎后干重的40%,所述桂牧一号和玉米粉脱水至各自鲜重的50%。
实施例2:
选取广西环江某养殖场进行试验。
一种桂牧一号用于处理养殖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桂牧一号构建生态系统处理养殖污水:所述生态系统包括砂砾层浅床和湿地植物系统,所述砂砾层浅床填充砂砾,所述湿地植物系统种植桂牧一号,种植行距0.6m,所述砂砾均匀铺撒在所述湿地植物系统中;
(2)利用生态系统处理养殖污水:在进行养殖污水处理时,经干湿分离处理的养殖污水从砂砾层浅床一端进入,均匀平缓的流至桂牧一号根部区域,污水中的污染物经砂砾层浅床吸附、湿地植物系统降解转化后,最后从砂砾层浅床另一端排出,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3)收割、利用桂牧一号:每年收割4次所述生态系统中的桂牧一号,每年5-11月每一个半月收割一次,将收割出来的桂牧一号的65%用于饲喂牛、羊,剩余部分用于制备青贮饲料。
本实施例中,制备青贮饲料的步骤包括:将收割后的桂牧一号直接饲喂外的部分先进行脱水,接着粉碎过20目,添加玉米粉后装袋密封,即得所述青贮饲料;所述的玉米粉为脱水粉碎的玉米碎末,所述玉米粉的加入量为桂牧一号粉碎后干重的40%,所述桂牧一号和玉米粉脱水至各自鲜重的50%。
对比例1
同样选取广西环江某养殖场进行试验。
在本对比例中,采取原来的养殖方法,即桂牧一号种植在人工草地处,桂牧一号仅进行种植、收割,而不用于污水处理,养殖场的养殖污水使用狐尾藻湿地进行净化处理。其他养殖条件保持相同,包括桂牧一号的种植行距为0.6m,种植面积与实施例1中的生态系统中相同,每年收割4次人工草地中的桂牧一号,分别在5月底、7月初、8月底和10月底实施,收割出来的桂牧一号一半直接饲喂牛、羊,另一半留做制备青贮饲料,所饲养畜禽采用上述桂牧一号人工草地的牧草刈割饲喂。
试验结果
表1是实施例1中经种植有桂牧一号生态系统处理前后的污水水质监测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经处理后,出水口的各污染物含量均降低明显。
表1实施例1中水质监测结果
表2是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桂牧一号生物量的比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应用方法,桂牧一号充分吸收生态系统中的氮磷元素,年生物量较对比例中的31.38t/hm2提升至37.14t/hm2,增长率达18.4%。
表2桂牧一号生物量
表3是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桂牧一号年生物量的比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应用方法,随着桂牧一号的生物量的增加,养殖的规模也逐渐增大,总畜禽数由原来的99只增加到125只,增长率达26.3%。
表3养殖场养殖畜禽数目
表4是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可以看到,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由11.4万元/年增长到13.1万元/年,增长率达14.9%。
表4养殖户经济收入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能够实现如下效果:
首先,排水口出水水质达标,起到了污水治理的效果;
其次,系统中内部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畜禽养殖污水的富营养化被生态系统净化,而生态系统中的桂牧一号吸收了污水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元素,增加了产量,又能饲喂更多畜禽;经桂牧一号生态系统净化的污水可以达标排放或者用于灌溉,而富集了污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桂牧一号用来新鲜饲喂或者青贮饲喂鸡鸭牛羊等畜禽,畜禽肉质符合国家标准。
综合来看,运用本发明的方法,既能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家畜的养殖规模,增加养殖场的利润,还能净化水质,保护环境,充分挖掘了桂牧一号的使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