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生活废弃物热解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90834发布日期:2021-04-16 10:4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生活废弃物热解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一种固体生活废弃物热解处理系统及方法
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2月11日,申请号为cn202010093300.4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固体生活废弃物热解处理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固体生活废弃物热解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3.当生活中的固体废弃物,需要大批量进行热解处理,将其置放在高温处理的箱体内,进行成批高温分解处理,让其进行第一道工序高温热解处理。
4.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固体废弃物热解处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5.1.生活中的固体废弃物自带些许油体,在高温下会随着水雾上升到设备内壁,堆积得越多,会呈胶状的重力,往下滴垂至固体废弃物上,后续冷却将会粘结成一体。
6.2.当固体废弃物进行热解时,自身的形态会有所改变,即一并软化,较容易贴于设备底端内壁,在后续取出时,会产生拉丝残留的现象。
7.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固体生活废弃物热解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生活中的固体废弃物自带些许油体,在高温下会随着水雾上升到设备内壁,堆积得越多,会呈胶状的重力,往下滴垂至固体废弃物上,后续冷却将会粘结成一体,当固体废弃物进行热解时,自身的形态会有所改变,即一并软化,较容易贴于设备底端内壁,在后续取出时,会产生拉丝残留的现象的问题。
9.本发明一种固体生活废弃物热解处理系统及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10.其结构包括后理箱、中导筒、衔导管、置入口、热解筒。
11.所述后理箱与中导筒相连接,所述中导筒远离后理箱的一端与衔导管相连接,所述衔导管焊接于热解筒外表面,所述置入口与热解筒相互贯通。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解筒包括托夹角、外兜壳、凹口、反钩、顺滑弧,所述托夹角贴合于外兜壳内壁,所述凹口与反钩相连接,所述反钩远离凹口的一端与顺滑弧相连接,所述反钩设于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托夹角呈水平方向分布,所述顺滑弧设有两个。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顺滑弧包括外硬边、内凹口、外滑口、垂头,所述内凹口嵌入于外硬边内部,所述内凹口与垂头相连接,所述垂头安装于外滑口内部,所述内凹口为弧形结构,所述垂头设有四个。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头包括硬芯、顺便角,所述顺便角贴合于硬芯外
表面,所述顺便角均匀的衔接分布。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钩包括硬端、兜弧口、延面弧、翘角,所述翘角嵌入于硬端内部,所述延面弧与翘角相连接,所述兜弧口安装于延面弧外表面,所述兜弧口呈弧形结构,所述延面弧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软度。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夹角包括反夹角、中端、外护边,所述中端嵌入于外护边内部,所述外护边与反夹角相连接,所述反夹角对称分布,所述外护边大体呈一定弧形的结构。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端包括倒钩、匀力球、中托体、两扩角、夹口,所述匀力球与倒钩相连接,所述两扩角安装于中托体外表面,所述夹口嵌入于中托体内部,所述匀力球为球体结构且设于八个,所述倒钩设有两个。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托体包括抵弧面、胶口、大兜条,所述胶口贴合于抵弧面外表面,所述抵弧面与大兜条相连接,所述抵弧面呈弧面结构,所述胶口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拉扯性。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进行第一次的热解处理,其物体将会置于外兜壳内部,于托夹角上方,粘于垂头的外表面,其堆积到一定程度时,让抵触的物体有一个助力外物滑动的力,堆积在兜弧口上,通过翘角的倾斜角度来控制外层的兜附角度,在内部进行热解处理,所产生的水雾与杂质混为一体,根据自身的重力下垂堆积到指定的位置。
21.2.在物体上取时,将会拖动中端一并上托,对抵弧面大面积的抵触,大面积的抵触外力并且往内部进行施展,让两扩角整体上移,之间的夹口将会合并弯曲,让匀力球拖动倒钩往一定方向进行活动,并且脱开之间的衔接,在物体有所软化粘于底部需取出时,通过物体取出拉扯的力,将其底部粘附的面积缩小,脱开。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一种固体生活废弃物热解处理系统及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一种热解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一种顺滑弧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一种垂头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一种反钩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一种托夹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一种中端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一种中托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中:后理箱-tt01、中导筒-tt02、衔导管-tt03、置入口-tt04、热解筒-tt05、托夹角-a1a、外兜壳-a2a、凹口-a3a、反钩-a4a、顺滑弧-a5a、外硬边-qw1、内凹口-qw2、外滑口-qw3、垂头-qw4、硬芯-as1、顺便角-as2、硬端-h11、兜弧口-h22、延面弧-h33、翘角-h44、反夹角-zxx1、中端-zxx2、外护边-zxx3、倒钩-ww1、匀力球-ww2、中托体-ww3、两扩角-ww4、夹口-ww5、抵弧面-ss1、胶口-ss2、大兜条-ss3。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32.实施例1:
33.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34.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生活废弃物热解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结构包括后理箱tt01、中导筒tt02、衔导管tt03、置入口tt04、热解筒tt05。
35.所述后理箱tt01与中导筒tt02相连接,所述中导筒tt02远离后理箱tt01的一端与衔导管tt03相连接,所述衔导管tt03焊接于热解筒tt05外表面,所述置入口tt04与热解筒tt05相互贯通。
36.其中,所述热解筒tt05包括托夹角a1a、外兜壳a2a、凹口a3a、反钩a4a、顺滑弧a5a,所述托夹角a1a贴合于外兜壳a2a内壁,所述凹口a3a与反钩a4a相连接,所述反钩a4a远离凹口a3a的一端与顺滑弧a5a相连接,所述反钩a4a设于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托夹角a1a呈水平方向分布,所述顺滑弧a5a设有两个,所述顺滑弧a5a让上升的水雾有一定的附着面,与倾斜推动角度,反钩a4a固定水雾滴落的兜附位置,托夹角a1a与外界抵触的物体一并形变。
37.其中,所述顺滑弧a5a包括外硬边qw1、内凹口qw2、外滑口qw3、垂头qw4,所述内凹口qw2嵌入于外硬边qw1内部,所述内凹口qw2与垂头qw4相连接,所述垂头qw4安装于外滑口qw3内部,所述内凹口qw2为弧形结构,所述垂头qw4设有四个,所述内凹口qw2让外界物体能够与衔接部位更好的固定,垂头qw4让抵触的物体有一个助力外物滑动的力,外硬边qw1限制物体的安装范围。
38.其中,所述垂头qw4包括硬芯as1、顺便角as2,所述顺便角as2贴合于硬芯as1外表面,所述顺便角as2均匀的衔接分布,所述顺便角as2指引外物的活动导向,硬芯as1固定整体的大致范围。
39.其中,所述反钩a4a包括硬端h11、兜弧口h22、延面弧h33、翘角h44,所述翘角h44嵌入于硬端h11内部,所述延面弧h33与翘角h44相连接,所述兜弧口h22安装于延面弧h33外表面,所述兜弧口h22呈弧形结构,所述延面弧h33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软度,所述翘角h44固定住衔接部位的倾斜角度,兜弧口h22让外物能够更好的兜住,延面弧h33延伸所倾斜的面。
40.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41.本发明中,当所需处理的物体通过置入口tt04置入热解筒tt05内部,进行第一次的热解处理,其物体将会置于外兜壳a2a内部,于托夹角a1a上方,通过对内部的升温,对其物体进行处理,其热解之后所产生的水雾与内部杂质上升,将会着附在顺滑弧a5a内壁,粘于垂头qw4的外表面,其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将会顺着垂头qw4外表面的顺便角as2弧度往下滑动,使其顺势下垂,堆积在兜弧口h22上,通过翘角h44的倾斜角度来控制外层的兜附角度,延面弧h33将会延伸开翘角h44的面积,让其兜弧口h22能够更好的兜住外侧水雾杂质。
42.实施例2:
43.如附图6至附图8所示:
44.其中,所述托夹角a1a包括反夹角zxx1、中端zxx2、外护边zxx3,所述中端zxx2嵌入于外护边zxx3内部,所述外护边zxx3与反夹角zxx1相连接,所述反夹角zxx1对称分布,所述外护边zxx3大体呈一定弧形的结构,所述外护边zxx3大面积的承受外力,中端zxx2跟随外
力起到起伏的作用。
45.其中,所述中端zxx2包括倒钩ww1、匀力球ww2、中托体ww3、两扩角ww4、夹口ww5,所述匀力球ww2与倒钩ww1相连接,所述两扩角ww4安装于中托体ww3外表面,所述夹口ww5嵌入于中托体ww3内部,所述匀力球ww2为球体结构且设于八个,所述倒钩ww1设有两个,所述夹口ww5固定住外层受力时的弯曲角,两扩角ww4指引力的导向,匀力球ww2均匀分布外层所承受的力,倒钩ww1固定住两侧的衔接部位。
46.其中,所述中托体ww3包括抵弧面ss1、胶口ss2、大兜条ss3,所述胶口ss2贴合于抵弧面ss1外表面,所述抵弧面ss1与大兜条ss3相连接,所述抵弧面ss1呈弧面结构,所述胶口ss2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拉扯性,所述抵弧面ss1大面积的抵触外力并且往内部进行施展,胶口ss2衔接住衔接部位,对其起到反力的作用。
47.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48.本发明中,当外兜壳a2a内部的物体热解处理完毕后需要取出时,将会有所软化粘于托夹角a1a外表面,在物体上取时,将会拖动中端zxx2一并上托,对抵弧面ss1大面积的抵触,对其大兜条ss3进行拖动,夹于抵弧面ss1之间的胶口ss2将会在抵弧面ss1受力呈反力进行拉扯,让两扩角ww4整体上移,之间的夹口ww5将会合并弯曲,让匀力球ww2拖动倒钩ww1往一定方向进行活动,将其反夹角zxx1夹紧,使其能够缩小与物体之间的衔接,并且脱开之间的衔接。
49.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