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清理废水过滤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9598发布日期:2021-02-20 20:0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清理废水过滤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回收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清理废水过滤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塑料加工以废旧塑料为原料,可消除白色污染,净化环境,同时又可以变废为宝,节约能源。但是废旧塑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清理废旧塑料所生产的废水主要为一些含有碎渣的酸碱混合物,这些废水如果直接排除至外界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且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清理废水过滤回收装置,本方案具有能够对清理塑料后产生的废水进行过滤并回收的功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清理废水过滤回收装置,包括有用于放置待清理塑料的清理箱,所述清理箱内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理箱外部设置有与清理箱连通的过滤箱,用于过滤废水中的杂质,所述过滤箱的外部设置有与过滤箱连通的中和箱,所述中和箱连通有用于添加酸碱调和剂的中和管,所述中和箱与清理箱连通,所述清理箱、过滤箱和中和箱之间通过水泵的驱动进行液体交换。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塑料后的废水会经过水泵的作用排入至过滤箱内,然后经过过滤箱的作用将碎渣过滤掉,然后通过水泵的作用再排入至中和箱内,操作人员通过中和管将酸碱调和剂送入至中和箱内,从而对废水的酸碱度进行中和,进而通过水泵的作用将处理过的废水再送入至清理箱内,对废水进行过滤并回收。
[0006]
进一步设置,所述清理箱的箱底上竖直设置有放料罩,所述放料罩的周壁围成有放料空腔,所述放料罩的周壁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清洁装置设置于放料空腔内。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料罩可以使得待清洁的塑料可以在放料罩内进行清洁,而清洁产生的杂质会逐渐的扩散至放料罩外部的清理箱内,从而避免了将清理箱内的塑料随着废水排入至过滤箱内的问题,而且还不影响废水中杂质的排出,起到了对废水初步过滤的作用。
[0008]
进一步设置,所述清理箱与过滤箱之间连通有沉淀箱,所述清理箱与沉淀箱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沉淀箱与过滤箱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沉淀箱内设置有隔板件,所述隔板件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沉淀箱连通有用于添加絮凝剂的沉淀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沉淀箱的连接口和沉淀管与沉淀箱的连接口位于隔板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沉淀箱的连接口和第二连接管与沉淀箱的连接口位于隔板件的相对两侧。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沉淀管可以在沉淀箱内送入絮凝剂,从而使得废水中的颗粒进行凝结并沉入至沉淀箱的底部,然后由于隔板件的隔挡作用,使得沉淀后的絮状物不会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至过滤箱的内部,从而对废水的固体碎渣进行沉淀并过滤。
[0010]
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箱与中和箱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有石槽粉层和活性炭层,所述第二连接管与过滤箱的连接口和第三连接管与过滤箱的连接口位于过滤层的相对两侧。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石槽粉层和活性炭层,可以将进入到过滤箱内的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深层的过滤和吸收,提高了废水过滤的效果。
[0012]
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层外侧包覆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过滤箱可拆卸连接设置。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拆卸的过滤网,可以当过滤层使用较长时间后,方便操作人员对过滤层进行更换。
[0014]
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和箱内设置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有伸入至中和箱内的转动轴和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的周壁设置有绞龙叶片。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件的设置,可以对中和箱内的废水与通过中和管进入到中和箱内的酸碱调和剂进行快速均匀的混合。
[0016]
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和箱的侧壁设置有酸碱指示计。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酸碱指示计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中和箱内的酸碱度进行实时观测,提高了塑料清理废水回收装置的可视化程度。
[0018]
进一步设置,所述酸碱指示计位于远离中和管一侧的侧壁。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碱指示计位于远离中和管一侧的侧壁,可以避免酸碱指示计由于靠近中和管,而造成从中和管排出的酸碱调和剂对酸碱指示计的测量不精准的问题。
[00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1]
1.在本方案中,清理箱、过滤箱和中和箱之间通过水泵的驱动进行液体交换,可以使得清理箱产生的废水经过过滤和中和将废水净化并进行回收处理;
[0022]
2.在本方案中,沉淀箱的设置,使得沉淀后的絮状物不会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至过滤箱的内部,从而对废水的固体碎渣进行沉淀并过滤;
[0023]
3.在本方案中,过滤箱和过滤层的设置,可以将进入到过滤箱内的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深层的过滤和吸收,提高了废水过滤的效果;
[0024]
4.搅拌件的设置,可以使得中和箱内的废水与通过中和管进入到中和箱内的酸碱调和剂进行快速均匀的混合。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图1中的剖视示意图;
[0027]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8]
图中,1、清理箱;2、沉淀箱;3、过滤箱;4、中和箱;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第三连接管;8、第四连接管;9、水泵;10、放料罩;11、放料空腔;12、第一通孔;13、清洁装置;14、搅拌桨;15、控制电机;16、隔板件;17、第二通孔;18、沉淀管;20、石槽粉层;21、活性炭层;22、过滤网;23、挡条;24、中和管;25、搅拌件;26、转动轴;27、驱动电机;28、绞龙叶片;29、酸碱指示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实施例一:
[0031]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塑料清理废水过滤回收装置,包括有用于放置待清理塑料的清理箱1,用于沉淀废水杂质的沉淀箱2,用于进一步过滤废水杂质的过滤箱3,用于中和废水酸碱度的中和箱4,清理箱1与沉淀箱2通过第一连接管5连通,沉淀箱2与过滤箱3通过第二连接管6连通,过滤箱3与中和箱4通过第三连接管7连通,中和箱4与清理箱1通过第四连接管8连通,从而使得清理箱1、沉淀箱2、过滤箱3和中和箱4相互导通,其中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第三连接管7和第四连接管8均连通有水泵9,使得清理箱1、沉淀箱2、过滤箱3和中和箱4内的液体能够相互交换。清理箱1清理塑料后产生的废水会经过水泵9的作用排入至过滤箱3内,然后经过沉淀箱2的作用将固体的碎渣过滤掉,然后通过水泵9的作用排入至过滤箱3内,进行深层次的过滤,然后通过水泵9的作用再排入至中和箱4内,操作人员将酸碱调和剂送入至中和箱4内,从而对废水的酸碱度进行中和,进而通过水泵9的作用将处理过的废水再送入至清理箱1内,对废水进行过滤并回收。
[0032]
清理箱1的箱底竖直设置有筒状的放料罩10,放料罩10的周壁围成有放料空腔11,放料罩10的周壁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一通孔12,放料空腔11内设置有清洁装置13。清洁装置13包括有伸出至放料空腔11内的搅拌桨14和驱动搅拌桨14转动的控制电机15,控制电机15通过控制搅拌桨14在放料空腔11内转动,对放料空腔11内的塑料进行搅拌,从而去除塑料的表面附着物,进而通过第一通孔12排出至放料罩10的外部。
[0033]
沉淀箱2内竖直设置有隔板件16,使得沉淀箱2分成两个腔室。隔板件16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二通孔17,沉淀箱2连通有用于添加絮凝剂的沉淀管18,第一连接管5与沉淀箱2的连接口和沉淀管18与沉淀箱2的连接口位于隔板件16的同一侧,第一连接管5与沉淀箱2的连接口和第二连接管6与沉淀箱2的连接口位于隔板件16的相对两侧。通过沉淀管18可以在沉淀箱2内送入絮凝剂,从而使得废水中的颗粒进行凝结并沉入至沉淀箱2的底部,然后由于隔板件16的隔挡作用,使得沉淀后的絮状物不会通过第二连接管6进入至过滤箱3的内部,从而对废水的固体碎渣进行沉淀并过滤。
[0034]
如图2和图3所示,过滤箱3内平行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包括有石槽粉层20和设置于石槽粉层20下方的活性炭层21,过滤层外侧包覆有过滤网22,过滤网22与过滤箱3可拆卸连接设置;过滤箱3的内壁设置有挡条23,过滤网22隔挡在挡条23的上方,第二连接管6与过滤箱3的连接口和第三连接管7与过滤箱3的连接口位于过滤层的相对两侧。石槽粉层20和活性炭层21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进而可以将进入到过滤箱3内的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深层的过滤和吸收,提高了废水过滤的效果。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中和箱4内连通有用于添加酸碱调和剂的中和管24,中和箱4内设置有搅拌件25,搅拌件25包括有竖直向下伸入至中和箱4内的转动轴26和驱动转动轴26转动的驱动电机27,驱动电机27安装于中和箱4的上端部,转动轴26的周壁设置有绞龙叶片28。通过设置绞龙叶片28可以使得中和箱4内的废水再竖直方向进行流动,进而对中和箱4内的废水与通过中和管24进入到中和箱4内的酸碱调和剂进行快速均匀的混合。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对中和箱4内的酸碱度进行实时观测,在中和箱4的侧壁设置有酸碱指示计29;为了避免从中和管24内进入到中和箱4的酸碱调和剂对酸碱指示计29造成干扰,所以酸碱指
示计29安装于远离中和管24一侧的侧壁上,提高酸碱指示计29测量的精准程度。
[0036]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放置于放料罩10内的塑料通过搅拌桨14的搅拌,去除塑料的表面附着物,进而通过第一通孔12排出至放料罩10的外部;清理箱1的废水通过第一连接管5进入到沉淀箱2内,沉淀管18在沉淀箱2内送入絮凝剂,从而使得废水中的颗粒进行凝结并沉入至沉淀箱2的底部,从而对废水的固体碎渣进行沉淀并过滤;沉淀箱2内的废水通过第二连接管6进入到过滤箱3内,然后经过石槽粉层20和活性炭层21的作用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深层过滤,然后通过第三连接管7导入到中和箱4内,进入到中和箱4内的废水与通过中和管24进入到中和箱4内的酸碱调和剂可以通过搅拌件25进行均匀的混合,然后处理完毕之后的废水经过第四连接管8导入至清理箱1内,实现废水的过滤循环再利用。
[003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