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污泥杀菌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23987发布日期:2021-09-04 10:4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污泥杀菌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医院污泥杀菌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医疗污水主要是从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排放的污水,其污水来源及成分十分复杂。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医疗废水曾经多次引起公众关注,医疗废水的排放对水资源造成的危害巨大,已经成为危害群众健康的一个“源头”。法律的不规范,环保意识的薄弱,造成了医疗废水直排和各大医院存在的“高污染,低治理”现状。
3.引用公开号为cn108975594a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医院用污水处理设备,所述进水管与调节箱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水管通过第一水泵与沉淀箱连通,所述沉淀箱通过连通孔与消毒箱连通,所述消毒箱与臭氧进气管连通,所述水管通过第一水泵与曝气生物滤箱连通,所述曝气生物滤箱内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的上方设有滤料层,所述承托层和滤料层之间设有曝气管,所述承托层的下方设有反冲洗进水管和反冲洗进气管,所述曝气生物滤箱通过连通孔与净水箱连通,所述净水箱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该实用新型采用曝气生物过滤,良好的解决了医院污水的净化问题,出水水质好,运行简单、稳定,值得推广。
4.但是上述装置依旧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上述装置虽然利用滤料层中的微生物及生物酶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但是该滤料层的位置不能进行调整,使只能对一定深度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且对通过的污水净化时间较短,无法达到彻底的净化效果;第二、上述装置并不能对污泥和污水彻底分离,来有效对污泥进行后续处理,为工作者带来了较大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污泥杀菌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使微生物对污水有效进行净化以及无法使污泥和污水彻底分离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杀菌池、输液泵和生物净化池,所述输液泵设置在杀菌池与生物净化池之间,所述杀菌池的左侧上段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液管道,还包括搅拌震动机构、污泥处理机构、生物净化机构和水平设置在杀菌池上段的过滤网;
7.所述搅拌震动机构设置在杀菌池的内部,所述污泥处理机构设置在杀菌池的旁侧,所述杀菌池的顶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矩形通道,所述矩形通道的顶部设有与其卡接配合的封闭盖;
8.所述生物净化机构包括有高度调整组件和三个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安装框,每个所述安装框上均设有生物棉网,每个所述生物棉网上均附着有微生物和微生物酶,每两个相邻安装框之间均设有四个固定柱。
9.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整组件包括有升降电机和两个分别设置在生物净化池顶部
两侧的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套设有绳轮,每个所述绳轮上均绕设有升降绳,每个所述升降绳的端部均与位于最上方的安装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座的侧壁上,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同轴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净化池内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固定座,每个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均设有竖直设置的滑动立杆,每个所述安装框均能够滑动的套设在滑动立杆上,所述安装框顶部设有与滑动立杆滑动配合的导滑套,每个所述安装框的四侧均设有擦拭刷。
11.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净化池的底部设有排液漏斗,所述排液漏斗的底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上设有通断阀。
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震动机构包括有搅拌电机和水平设置在杀菌池中段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杀菌池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中段套设有若干个搅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杀菌池的左侧,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同轴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支撑座,每个所述支撑座均与杀菌池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均设有震动弹簧,每个所述震动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座的顶部和过滤网的底部,所述过滤网的底部对应每个支撑座均设有一个竖直设置的滑杆,所述滑杆和与其对应的支撑座滑动配合,所述滑杆的底端套设有限位环。
1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凸轮,所述过滤网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架,每个所述延伸架的底部均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传动轮,每个所述传动轮均对应一个凸轮,所述传动轮和与其对应的凸轮传动配合。
15.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处理机构包括有污泥箱和输料泵,所述输料泵设置在污泥箱与杀菌池之间,所述杀菌池的底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料漏斗,所述输料泵的输入端与排料漏斗的底部之间设有出料管道,所述输料泵的输出端与污泥箱的上段内部之间设有进料管道。
16.进一步的,所述污泥箱的内部下段设有水平设置的固液分离膜,所述污泥箱的顶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加药管道,所述污泥箱的侧壁上设有水平设置的压缩气缸,所述污泥箱的内部设有竖直设置的压缩板,所述压缩板的底面与固液分离膜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压缩气缸的输出端与压缩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板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导向杆,每个所述导向杆均与污泥箱滑动配合。
17.进一步的,所述输液泵的输入端设有延伸至杀菌池内部下段的输液管道,所述输液泵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生物净化池上段的出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的进液端设有滤泥网。
18.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医院污泥杀菌净化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设有污泥处理机构,输料泵工作能够使排料漏斗内的污泥抽出,并且通过进料管道能够将污泥输送至污泥箱内,固液分离膜能够对污泥与污水有效进行分离,使污泥位于固液分离膜的上方,输液泵工作能够将杀菌池内的污水抽出,并且通过出液管道能够将污水输送至生物净化池内,滤泥网用于避免污泥进入至输液管道内;
20.压缩气缸工作能够使压缩板水平移动,使压缩板能够对滤除在固液分离膜上的污
泥进行压缩,来减少污泥的占用空间,以使污泥箱对更多的污泥进行存储,并且便于后续输送的污泥进行固液分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使污泥和污水彻底分离的技术问题。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生物净化机构能够间歇调整所有生物棉网的高度,以便于对生物净化池内不同深度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具体的,是由升降电机工作能够驱动旋转轴发生转动,使旋转轴能够带动两个绳轮同时转动,进而使绳轮通过升降绳带动位于最上方的安装框竖直移动,以使位于最上方的安装框通过固定柱带动另两个安装框移动,进而同时带动所有的生物棉网上下移动,在升降电机的作用下使所有生物棉网间歇上下移动,以便生物棉网上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酶对不同深度的污水净化处理;
22.生物棉网上均附着有微生物和微生物酶有效去除污水中的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aox、有机物等有毒物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使微生物对污水有效进行净化以及无法使污泥和污水彻底分离的技术问题。
23.(3)本实用新型设有搅拌震动机构,通过搅拌震动机构使转动轴发生转动来使杀菌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并且转动轴能够带动凸轮转动,使凸轮与传动轮相配合来使过滤网发生震动,以避免过滤网发生堵塞,搅拌电机工作能够驱动转动轴发生转动,使转动轴能够带动若干个搅拌桨叶发生转动,进而使搅拌桨叶对污水进行搅拌,以便杀菌剂与污水充分混合。
24.(4)并且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还能够带动凸轮转动,使凸轮与传动轮相配合来使过滤网发生震动,使堵塞在过滤网内的杂质能够发生脱落,以有效避免过滤网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

a线处剖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30.图5为图4中b放大图;
31.图6为生物净化池和生物净化机构的剖视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杀菌池1,进液管道11,过滤网12,矩形通道13,封闭盖14,支撑座15,震动弹簧16,滑杆17,限位环18,输液泵2,输液管道21,出液管道22,滤泥网23,生物净化池3,固定座31,滑动立杆32,导滑套33,排液漏斗34,排液管道35,通断阀36,搅拌震动机构4,搅拌电机41,转动轴42,搅拌桨叶43,凸轮44,延伸架45,传动轮46,污泥处理机构5,污泥箱51,排料漏斗52,输料泵53,出料管道54,进料管道55,固液分离膜56,加药管道57,压缩气缸58,压缩板581,导向杆59,生物净化机构6,高度调整组件61,升降电机62,轴承座63,旋转轴64,绳轮65,升降绳66,安装框67,生物棉网68,固定柱69。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
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医院污泥杀菌净化系统,如图1

图7所示,包括杀菌池1、输液泵2和生物净化池3,所述输液泵2设置在杀菌池1与生物净化池3之间,所述杀菌池1的左侧上段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液管道11,还包括搅拌震动机构4、污泥处理机构5、生物净化机构6和水平设置在杀菌池1上段的过滤网12;通过搅拌震动机构4使转动轴42发生转动来使杀菌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并且转动轴42能够带动凸轮44转动,使凸轮44与传动轮46相配合来使过滤网12发生震动,以避免过滤网12发生堵塞,通过生物净化机构6能够间歇调整所有生物棉网68的高度,以便于对生物净化池3内不同深度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污泥处理机构5能够使污泥与污水彻底分离,以便对污泥后续进行压缩处理。
37.所述搅拌震动机构4设置在杀菌池1的内部,所述污泥处理机构5设置在杀菌池1的旁侧,所述杀菌池1的顶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矩形通道13,所述矩形通道13的顶部设有与其卡接配合的封闭盖14;工作者通过矩形通道13能够向杀菌池1内投放杀菌剂,以便杀菌剂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封闭盖14与矩形通道13卡接配合来避免污水通过矩形通道13排出至杀菌池1外。
38.所述生物净化机构6包括有高度调整组件61和三个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安装框67,每个所述安装框67上均设有生物棉网68,每个所述生物棉网68上均附着有微生物和微生物酶,每两个相邻安装框67之间均设有四个固定柱69;生物棉网68上均附着有微生物和微生物酶有效去除污水中的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aox、有机物等有毒物质,固定柱69用于对两个相邻安装框67进行安装,以便对位于下方的两个生物棉网68进行固定。
39.具体的,所述高度调整组件61包括有升降电机62和两个分别设置在生物净化池3顶部两侧的轴承座63,两个所述轴承座63之间设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旋转轴64,所述旋转轴64的两端均套设有绳轮65,每个所述绳轮65上均绕设有升降绳66,每个所述升降绳66的端部均与位于最上方的安装框67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电机62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座63的侧壁上,所述升降电机62的输出轴与旋转轴64同轴连接;升降电机62工作能够驱动旋转轴64发生转动,使旋转轴64能够带动两个绳轮65同时转动,进而使绳轮65通过升降绳66带动位于最上方的安装框67竖直移动,以使位于最上方的安装框67通过固定柱69带动另两个安装框67移动,进而同时带动所有的生物棉网68上下移动,在升降电机62的作用下使所有生物棉网68间歇上下移动,以便生物棉网68上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酶对不同深度的污水净化处理。
40.具体的,所述生物净化池3内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固定座31,每个所述固定座31的底部均设有竖直设置的滑动立杆32,每个所述安装框67均能够滑动的套设在滑动立杆32上,所述安装框67顶部设有与滑动立杆32滑动配合的导滑套33,每个所述安装框67的四侧均设有擦拭刷;滑动立杆32与导滑套33滑动配合,来对安装框67的移动进行导向,来对所有的生物棉网68的移动进行导向,安装框67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擦拭刷进行移动,使擦拭刷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对生物净化池3的内壁进行擦拭作业,以避免杂质以及废料沾附在生物净化池3而对污水净化带来影响。
41.具体的,所述生物净化池3的底部设有排液漏斗34,所述排液漏斗34的底部设有与
其内部连通的排液管道35,所述排液管道35上设有通断阀36;净化完成的污水通过排液管道35排出至生物净化池3外,通断阀36用于对排液管道35管路通断进行控制。
42.具体的,所述搅拌震动机构4包括有搅拌电机41和水平设置在杀菌池1中段的转动轴42,所述转动轴42的两端分别与杀菌池1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2的中段套设有若干个搅拌桨叶43,所述搅拌电机41设置在杀菌池1的左侧,所述搅拌电机41的输出轴与转动轴42同轴连接;通过搅拌震动机构4使转动轴42发生转动来使杀菌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并且转动轴42能够带动凸轮44转动,使凸轮44与传动轮46相配合来使过滤网12发生震动,以避免过滤网12发生堵塞,搅拌电机41工作能够驱动转动轴42发生转动,使转动轴42能够带动若干个搅拌桨叶43发生转动,进而使搅拌桨叶43对污水进行搅拌,以便杀菌剂与污水充分混合。
43.具体的,所述过滤网12的下方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支撑座15,每个所述支撑座15均与杀菌池1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座15的顶部均设有震动弹簧16,每个所述震动弹簧1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座15的顶部和过滤网12的底部,所述过滤网12的底部对应每个支撑座15均设有一个竖直设置的滑杆17,所述滑杆17和与其对应的支撑座15滑动配合,所述滑杆17的底端套设有限位环18;支撑座15用于对震动弹簧16进行安装,震动弹簧16用于对过滤网12进行支撑和震动,滑杆17用于对过滤网12的移动进行导向,限位环18用于对滑杆17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过滤网12发生较大的震动而使过滤网12与搅拌桨叶43发生触碰。
44.具体的,所述转动轴42的两端均套设有凸轮44,所述过滤网12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架45,每个所述延伸架45的底部均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传动轮46,每个所述传动轮46均对应一个凸轮44,所述传动轮46和与其对应的凸轮44传动配合;转动轴42在转动的过程中还能够带动凸轮44转动,使凸轮44与传动轮46相配合来使过滤网12发生震动,以避免过滤网12发生堵塞。
45.具体的,所述污泥处理机构5包括有污泥箱51和输料泵53,所述输料泵53设置在污泥箱51与杀菌池1之间,所述杀菌池1的底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料漏斗52,所述输料泵53的输入端与排料漏斗52的底部之间设有出料管道54,所述输料泵53的输出端与污泥箱51的上段内部之间设有进料管道55;输料泵53工作能够使排料漏斗52内的污泥抽出,并且通过进料管道55能够将污泥输送至污泥箱51内。
46.具体的,所述污泥箱51的内部下段设有水平设置的固液分离膜56,所述污泥箱51的顶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加药管道57,所述污泥箱51的侧壁上设有水平设置的压缩气缸58,所述污泥箱51的内部设有竖直设置的压缩板581,所述压缩板581的底面与固液分离膜5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压缩气缸58的输出端与压缩板58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板581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导向杆59,每个所述导向杆59均与污泥箱51滑动配合;固液分离膜56能够对污泥与污水有效进行分离,使污泥位于固液分离膜56的上方,导向杆59用于对压缩板581的移动进行导向,压缩气缸58工作能够使压缩板581水平移动,使压缩板581能够对滤除在固液分离膜56上的污泥进行压缩,来减少污泥的占用空间,以使污泥箱51对更多的污泥进行存储,并且便于后续输送的污泥进行固液分离;通过加药管道57能够向污泥箱51内投放消毒剂,以便对污泥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47.具体的,所述输液泵2的输入端设有延伸至杀菌池1内部下段的输液管道21,所述
输液泵2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生物净化池3上段的出液管道22,所述输液管道21的进液端设有滤泥网23;输液泵2工作能够将杀菌池1内的污水抽出,并且通过出液管道22能够将污水输送至生物净化池3内,滤泥网23用于避免污泥进入至输液管道21内。
4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者将进液管道11与医院的污水管道连通,工作者通过矩形通道13能够向杀菌池1内投放杀菌剂,以便杀菌剂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通过搅拌震动机构4使转动轴42发生转动来使杀菌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并且转动轴42能够带动凸轮44转动,使凸轮44与传动轮46相配合来使过滤网12发生震动,以避免过滤网12发生堵塞,搅拌电机41工作能够驱动转动轴42发生转动,使转动轴42能够带动若干个搅拌桨叶43发生转动,进而使搅拌桨叶43对污水进行搅拌,以便杀菌剂与污水充分混合,转动轴42在转动的过程中还能够带动凸轮44转动,使凸轮44与传动轮46相配合来使过滤网12发生震动,以避免过滤网12发生堵塞;
49.向杀菌池1内加入沉淀剂,污泥沉淀后,输液泵2工作能够将杀菌池1内的污水抽出,并且通过出液管道22能够将污水输送至生物净化池3内,滤泥网23用于避免污泥进入至输液管道21内,输料泵53工作能够使排料漏斗52内的污泥抽出,并且通过进料管道55能够将污泥输送至污泥箱51内,压缩气缸58工作能够使压缩板581水平移动,使压缩板581能够对滤除在固液分离膜56上的污泥进行压缩,来减少污泥的占用空间,以使污泥箱51对更多的污泥进行存储,并且便于后续输送的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50.之后,通过生物净化机构6能够间歇调整所有生物棉网68的高度,以便于对生物净化池3内不同深度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具体的,是由升降电机62工作能够驱动旋转轴64发生转动,使旋转轴64能够带动两个绳轮65同时转动,进而使绳轮65通过升降绳66带动位于最上方的安装框67竖直移动,以使位于最上方的安装框67通过固定柱69带动另两个安装框67移动,进而同时带动所有的生物棉网68上下移动,在升降电机62的作用下使所有生物棉网68间歇上下移动,以便生物棉网68上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酶对不同深度的污水净化处理。
5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