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污泥低温干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49871发布日期:2021-09-08 00:0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污泥低温干化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新型污泥低温干化箱。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越来越多,各种环保政策对各类污水处理进行约束,污水处理设施越来越齐全,但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我国市政污泥量非常庞大,每年约有150万吨的产量,且有一半以上没有经过有效处理,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
3.在城市污水的处理中会出现大量的衍生品,市政污泥就是其中之一。通常,市政污泥由各种细菌菌体、胶体、有机残片与无机颗粒等组成,其结构非常复杂,是一种特殊的非均质体。从性质方面来看,其有机物所占比例往往超过一半,n、p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非常高,其中n的含量大多为1.5%~7.0%,而p的含量则为0.8%~3%。城市污水的水质处理方式及应用技术会直接关系到市政污泥的产量。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其所产生的污泥约占其总量的3

~5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市政污泥具有结构复杂、产量大等特点,其大多富含有机物,容易腐蚀,散发出恶臭,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我国市政污泥的这些特点恰恰使得其在处理后可以被用作肥料,具有非常高的利用潜力。
4.目前对城市生活污泥进行批量处理的方法一般为物理方法与生化方法,物理方法一般即为机械处理或干化处理,其中机械脱水主要是板框/叠螺脱水,简单来说就是把水挤压出来。一般挤压后含水率一般在60%

85%之间,含水率仍然较大。干化处理一般是针对机械脱水之后的污泥再次进行处理,以去除污泥中所含的绝大部分水分,再对剩余的渣料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转为他用。物理干化处理方式与生化处理方式相比优势显著,如处理设备占用面积小、处理周期短、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干化又分为高温干化和低温干化,高温干化会造成泥里面的有害物质挥发出来并且高温设备稳定性安全性较差已经渐渐逐步淘汰。低温干化就是利用循化的热空气(一般为40

45℃)将污泥里的水分蒸发出来,因为温度较低,有害物质挥发不出来并且温度较低,设备稳定性安全性大大的提高。
5.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污泥低温干化及造粒装置,但或多或少存在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流水线作业、污泥受热不均、效率低下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污泥低温干化箱,在提高污泥受热均匀性和干化效率的同时,优化污泥低温干化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流水线程度。
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8.一种新型污泥低温干化箱,包括箱体、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污泥干化板、旋转造粒板和出料输送带,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热风口和出料口,所述污泥干化板与箱体侧壁固定连接,污泥干化板的
一侧为污泥分散干化区,另一侧为污泥落料区,所述污泥落料区开设有落料口,所述旋转造粒板与箱体侧壁镶嵌转动配合,旋转造粒板上开设有落料孔;所述转轴竖向穿过污泥干化板和旋转造粒板的中心,所述污泥干化板和旋转造粒板分别与转轴转动连接和固定连接,转轴的顶部套接有与转轴同步转动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分散板,另一侧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的底部与污泥干化板的顶部贴合。
9.进一步,所述刮泥板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旋转套连接,所述下板体穿入上板体且与上板体上下滑动套接,下板体位于上板体内的一端通过弹簧与上板体内壁连接。
10.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级旋转造粒板。
11.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带传动机构,所述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与转轴的底部传动连接。
12.进一步,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出气口。
13.进一步,所述出料输送带与旋转造粒板之间设置有倒锥形的集料板,所述集料板上开设有集料孔,集料板与箱体侧壁固定连接。
14.进一步,所述集料孔与出料口水平错开开设。
15.进一步,所述旋转套与转轴螺纹连接,旋转套与转轴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实现旋转锁紧。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技术的新型污泥低温干化箱,对污泥进行干化时,污泥从进料口进入,落入污泥分散干化区,转轴带动污泥分散板转动,在污泥分散板的拨动作用下,污泥平摊在污泥分散干化区,且厚度相对均匀一致,在实际干化过程中,可采用转轴带动污泥分散板往返转动、污泥分散板往返拨动污泥的方式来提高污泥厚度的均匀性;在热风口导入的热风的加热作用下,污泥逐步干化,待污泥干化到预定程度后,转轴继续转动,刮泥板进入污泥分散干化区,在刮泥板的刮动作用下,干化到预定程度的污泥被刮入污泥落料区,并从落料口落入旋转造粒板,转轴同步带动旋转造粒板转动,污泥在离心力、自身重力和抖动力等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分散在旋转造粒板上,并从落料孔中掉落而成粒,成粒的污泥经出料输送带输送后从出料口排出。整个过程在提高了污泥受热均匀性和干化效率的同时,优化了污泥低温干化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流水线程度。
18.2、本技术的新型污泥低温干化箱,所述刮泥板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旋转套连接,所述下板体穿入上板体且与上板体上下滑动套接,下板体位于上板体内的一端通过弹簧与上板体内壁连接。在弹簧作用下,下板体的底部能始终与污泥干化板的顶面贴合,有利于提高对干化污泥的刮动效果。
19.3、本技术的新型污泥低温干化箱,旋转套与转轴螺纹连接,旋转套的旋入程度不同,污泥分散板与污泥干化板之间的间隙也不同,从而可以调整污泥干化时的厚度,以便优化不同种类污泥的干化情况。
20.4、本技术的新型污泥低温干化箱,可以设置多级旋转造粒板,以便使污泥逐级造粒成型,从而提高污泥的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污泥干化板的俯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刮泥板部位的剖视图。
25.图中:1
‑‑
箱体;2
‑‑
污泥干化板;3
‑‑
旋转造粒板;4
‑‑
落料孔;5
‑‑
带传动机构;6
‑‑
电机;7
‑‑
集料板;8
‑‑
集料孔;9
‑‑
出料输送带;10
‑‑
热风口;11
‑‑
出料口;12
‑‑
转轴;13
‑‑
出气口;14
‑‑
进料口;15
‑‑
旋转套;16
‑‑
污泥分散板;17
‑‑
刮泥板;18
‑‑
落料口;201
‑‑
污泥分散干化区;202
‑‑
污泥落料区;1701
‑‑
上板体;1702
‑‑
下板体;1703
‑‑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

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泥低温干化箱,包括箱体1、转轴12和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污泥干化板2、旋转造粒板3、集料板7和出料输送带9,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4,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热风口10和出料口11,所述热风口10与外界热风供给系统连通,所述出料口11与出料输送带9的出料端位置对应,箱体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3,以便干化过程中的湿气排出。
29.所述污泥干化板2与箱体1侧壁固定连接,污泥干化板2的一侧为污泥分散干化区201,另一侧为污泥落料区202,所述污泥分散干化区201与进料口14位置对应,所述污泥落料区202均匀开设有多个落料口18。
30.所述旋转造粒板3与箱体侧壁镶嵌转动配合,旋转造粒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落料孔4。本实施例中,箱体内设置有多级旋转造粒板3,以便使污泥逐级造粒成型,从而提高污泥的成型效果。
31.所述集料板7呈倒锥形,集料板7与箱体侧壁固定连接,集料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集料孔8,所述集料孔与出料口水平错开开设,以避免污泥未经过集料板收集聚拢后直接从集料孔落入出料口。
32.所述转轴12竖向穿过污泥干化板2和旋转造粒板3的中心,所述污泥干化板2和旋转造粒板3分别与转轴12转动连接和固定连接,转轴12的顶部套接有与转轴同步转动的旋转套15,所述旋转套的一侧设置有污泥分散板16,另一侧设置有刮泥板17,所述刮泥板的底部与污泥干化板的顶部贴合。
33.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和带传动机构5,所述电机6通过带传动机构5与转轴的底部传动连接。
34.对污泥进行干化时,污泥从进料口进入,落入污泥分散干化区,转轴带动污泥分散板转动,在污泥分散板的拨动作用下,污泥平摊在污泥分散干化区,且厚度相对均匀一致,在实际干化过程中,可采用转轴带动污泥分散板往返转动、污泥分散板往返拨动污泥的方式来提高污泥厚度的均匀性;在热风口导入的热风的加热作用下,污泥逐步干化,待污泥干化到预定程度后,转轴继续转动,刮泥板进入污泥分散干化区,在刮泥板的刮动作用下,干化到预定程度的污泥被刮入污泥落料区,并从落料口落入旋转造粒板,转轴同步带动旋转
造粒板转动,污泥在离心力、自身重力和抖动力等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分散在旋转造粒板上,并从落料孔中掉落而成粒,成粒的污泥经集料板收集聚拢后,从集料孔落入出料输送带,再经出料输送带输送后从出料口排出。整个过程在提高了污泥受热均匀性和干化效率的同时,优化了污泥低温干化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流水线程度。
35.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套15与转轴螺纹连接,旋转套15与转轴12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实现旋转锁紧,具体来说,旋转套旋紧到所需位置后,锁紧螺钉从旋转套侧壁拧紧,利用摩擦力实现二者之间的旋转锁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旋转套的旋入程度不同,污泥分散板与污泥干化板之间的间隙也不同,从而可以调整污泥干化时的厚度,以便优化不同种类污泥的干化情况,比如,若污泥水分相对较少,则可以相对加大污泥厚度,以便提高污泥干化的效率。
36.实施例2
3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刮泥板17包括上板体1701和下板体1702,所述上板体与旋转套连接,所述下板体穿入上板体且与上板体上下滑动套接,下板体1702位于上板体1701内的一端通过弹簧1703与上板体1701内壁连接。在弹簧作用下,下板体的底部能始终与污泥干化板的顶面贴合,有利于提高对干化污泥的刮动效果。
3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