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4514发布日期:2021-08-17 13:5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现有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内的过滤板在长时间使用后,过滤板靠近污水上游的表面会附着上杂质颗粒,若长时间不对其进行清理,可能会导致过滤板堵塞,进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效降低过滤板发生堵塞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中空设置且横向埋设于地面下方的圆柱形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将罐体内腔依次分隔成沉降室、微生物反应室、调节室和清水室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沉降室、微生物反应室、调节室和清水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沉降室内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罐体内的过滤板,所述罐体设置有调节过滤板的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被过滤板阻挡的杂质部分吸附在过滤板靠近污水上游的一侧,一部分垃圾会残留于过滤网上,当需要对附着于过滤板上的杂质颗粒进行清理时,通过调节机构驱动过滤板转动180°,当清洗液体流经过滤板时,对残留在过滤网板上的杂质颗粒进行反向冲洗,使得杂质颗粒从过滤板上脱落,有效避免过滤网发生堵塞。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沿竖向固定穿设于过滤板且转动连接于沉降室内壁的转动轴、位于罐体外部且露出于地面以控制转动轴转动的手轮以及限制手轮转动的限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位于罐体外部的手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过滤板的转动翻面,设置有限制组件对手轮进行转动限制,避免因液体流动冲击作用力导致过滤板发生转动。

优选的,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罐体外壁的固定套管、沿轴向滑移穿设于固定套管的拉杆以及固定连接于拉杆远离转动轴一端的止旋钮,所述固定套管开设有与止旋钮配合并阻止拉杆转动的止旋槽,所述止旋钮与止旋槽之间设置有迫使止旋钮嵌入止旋槽的弹性件,所述拉杆与转动轴可相对沿其轴向滑移但不可相对转动,所述手轮同轴固定连接于止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过滤板进行转动的时候,对手轮向上的作用力,将止旋钮从止旋槽内拉出,对应拉杆移动但不会带动转动轴移动,此时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之后转动手轮从而带动止旋钮转动,对应的拉杆和转动轴都被带动转动,从而对过滤板进行角度调节,在调节完成之后,撤掉对手轮向上的作用力,手轮受弹性件复位拉动,止旋钮与止旋槽对接产生止旋,保持过滤板转动角度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止旋钮的端面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止旋槽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为拉伸弹簧设置,便于购买和安装且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能力。

优选的,所述手轮与止旋钮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同轴套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上同轴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二分之一环形槽,所述罐体的外壁凸出设置有穿过限位槽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移于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轮时,当限位杆分别抵接于限位盘上的限位槽的两端时,表示过滤板正好转动180°。

优选的,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有清理池,所述清理池设置有将沉降室内的杂质和污泥抽送至清理池的清理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清理组件以将沉降室内的杂质和污泥抽送至清理池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防止杂质和污泥堆积于沉降室内。

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一端连接于清理池的清理管以及连接于清理管的另一端以将沉降池内的污泥抽送至清理池的吸泥机,所述吸泥机的吸泥口连通于沉降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清理管和吸泥机,吸泥机为清理管提供动力,从而将沉降室内的杂质和污泥抽送至清理池内。

优选的,所述清理池上部呈开口设置,所述清理池上活动设置有将开口封闭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将清理池的开口封闭的盖板,对清理池内的杂质和污泥进行处理时,初始状态下盖板将开口封闭,有效减少杂质和污泥散发的臭气散发出外界环境。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需要对附着于过滤板上的杂质颗粒进行清理时,通过调节机构驱动过滤板转动180°,当清洗液体流经过滤板时,对残留在过滤网板上的杂质颗粒进行反向冲洗,使得杂质颗粒从过滤板上脱落,有效避免过滤网发生堵塞;

通过转动位于罐体外部的手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过滤板的转动翻面,设置有限制组件对手轮进行转动限制,避免因液体流动冲击作用力导致过滤板发生转动;

设置有清理组件以将沉降室内的杂质和污泥抽送至清理池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防止杂质和污泥堆积于沉降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罐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限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固定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11、沉降室;111、过滤板;12、微生物反应室;121、曝气管;122、曝气器;13、调节室;14、清水室;15、第一隔板;151、第一出水口;16、第二隔板;161、第二出水口;17、第三隔板;171、第三出水口;18、进水管;19、出水管;2、清理池;21、盖板;3、清理组件;31、清理管;32、吸泥机;4、防护套筒;41、防护盖;5、调节机构;51、转动轴;511、滑凸;512、滑槽;52、手轮;53、限制组件;531、固定套管;5311、止旋槽;532、拉杆;533、止旋钮;534、弹性件;54、连接杆;55、限位盘;551、限位槽;56、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参照图1、图2,包括中空设置且横向埋设于地面下方的圆柱形罐体1,罐体1内竖向设置有将罐体1内腔依次分隔成沉降室11、微生物反应室12、调节室13和清水室14的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和第三隔板17,沉降室11、微生物反应室12、调节室13和清水室14之间相互连通。

参照图2,第一隔板15的下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51,第二隔板16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出水口161,第二隔板16下部开设有第三出水口171。罐体1设置有连通于沉降室11的进水管18以及连通于清水室14的出水管19,进水管18和出水管19均设置有流量控制器。罐体1设置有将微生物反应室12分为厌氧区域和好氧区域的曝气管121以及位于罐体1外部且连通于曝气管121的曝气器122,厌氧区域位于曝气管121的下方,好氧区域位于曝气管121的上方,好氧区域填充的是微轻型悬浮生物填料。

参照图2、图3,沉降室11内设置有转动连接于罐体1内的圆形过滤板111,过滤板111的直径与罐体1的内径相适配,罐体1设置有调节过滤板111的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包括沿竖向固定穿设于过滤板111且转动连接于沉降室11内壁的转动轴51、位于罐体1外部且露出于地面以控制转动轴51转动的手轮52以及限制手轮52转动的限制组件53。

参照图4、图5,限制组件53包括固定连接于罐体1上部外壁的固定套管531、沿固定套管531的轴向滑移穿设于固定套管531的拉杆532以及固定连接于拉杆532远离转动轴51一端的止旋钮533。固定套管531的上端面开设有与止旋钮533配合并阻止拉杆532转动的止旋槽5311,止旋钮533与止旋槽5311之间设置有迫使止旋钮533嵌入止旋槽5311的弹性件534,弹性件534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止旋钮533的端面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止旋槽5311内壁,拉杆532与转动轴51可相对沿其轴向滑移但不可相对转动。

参照图3、图4,手轮52与止旋钮533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4,连接杆54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位于止旋钮533上方的限位盘55。限位盘55上同轴开设有环形限位槽551,限位槽551为二分之一圆形槽,罐体1的外壁凸出设置有穿过限位槽551的限位杆56,限位杆56滑移于限位槽551,当限位杆56由限位槽551的一端滑动至限位槽551的另一端时,表示过滤板111正好转动180°。

参照图2、图3,罐体1的上周壁设置有将调节机构5套设的防护套筒4,手轮52、限位杆56以及限位盘55均内置于防护套筒4内,防护套筒4部分外露于地面。防护套筒4的上端面铰接设置有将防护套筒4的上部开口封闭的防护盖41。

参照图1,罐体1一侧设置有清理池2,清理池2上部呈开口设置,清理池2上铰接有将开口封闭的盖板21。清理池2设置有将沉降室11内的杂质和污泥抽送至清理池2的清理组件3,清理组件3包括一端连接于清理池2的清理管31以及连接于清理管31的另一端以将沉降池内的污泥抽送至清理池2的吸泥机32,吸泥机32的吸泥口连通于沉降室11,吸泥机32与罐体1的连接口位于过滤板111靠近进水管18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实施原理为:污水处理过程:污水首先由进水管18进入沉降室11内,经过过滤板111将污水中的杂质以及污泥进行过滤,接着进入微生物反应室12在厌氧区域和好氧区域通过生物填料使完成脱氮除磷的反应,接着进入调节室13进行水解反应,最后排入到清水室14。

需要对过滤板111进行清理时,打开防护盖41,对手轮52施加远离固定套管531方向的作用力,将止旋钮533从止旋槽5311内拉出,对应拉杆532移动但不会带动转动轴51移动,此时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具有弹性势能;之后转动手轮52通过连接杆54带动止旋钮533转动,对应的拉杆532和转动轴51都被带动转动,当限位杆56抵接至限位槽551的一端时,停止转动手轮52,从而实现对过滤板111转动180°,在调节完成之后,松开止旋钮533,受拉伸弹簧复位拉动,止旋钮533与止旋槽5311对接产生止旋,保持过滤板111转动角度的稳定,清洗液体流经过滤板111时,对残留在过滤网板上的杂质颗粒进行反向冲洗,使得杂质颗粒从过滤板111上脱落,有效避免过滤网发生堵塞。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