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7318发布日期:2021-07-23 21:1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毫针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毫针是常用的医疗器械,并且在使用时直接与病人人体进行接触。因此,每次使用后,都需要对毫针进行清洗,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等情况发生。

专利一、中国专利号为cn211802551u公布了一种中医神经内科用毫针批量自动清理装置,包括外壳、储液槽、加热芯、紫外线射灯和电机,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内腔,且外壳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输送道和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芯,且储液槽的内表面和外壳的外表面被活塞贯穿,所述外壳的右侧表面被抽拉柜贯穿,且外壳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紫外线射灯,所述外壳的右侧表面开设有入风孔。该中医神经内科用毫针批量自动清理装置,可通过将大量的毫针塞入到置物块上,通过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的啮合,使得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置物块进行旋转,使得植物块上的毫针在重力的作用下一根根从通孔滑入到输送道中,达到批量自动清理的效果。

该专利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毫针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尾部连接处,中部手持处以及前端的针灸处,而且从前到后尺寸都在增大,因此,上述专利中的转动离心清理等方法对毫针的清理效果都很差,此外,由于毫针过于细小,在这样的转动清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弯折等情况,对毫针造成损伤。

专利二、中国专利号为cn208772016u公布了一种采用涮洗方式进行清洁的针灸针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桶、带有多个针灸针插孔的安装盘、洗涤液供给机构和冲洗机构;所述清洗桶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安装盘通过开口进入清洗桶内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在清洗桶内做上下升降运动;所述洗涤液供给机构包括洗涤液存储罐,所述洗涤液存储罐通过供液管与清洗桶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供液管上连接供液泵ⅰ,所述清洗桶的出液口通过排液管与洗涤液存储罐连通,所述排液管上连接供液泵ⅱ。可以一次完成较多数量针灸针的清洗,无需逐个进行,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而且清理非常干净,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一,上下料不便,工作前需要人工将毫针安装在安装盘上,工作后又需要人工一一取下,费事费力。第二,清洗不净,毫针上辅助的杂质一般难以通过水流冲下,因此,难以清洗干净,且众多毫针同时安装在安装盘上清洗,对于中部的毫针的清洗效果很差。第三,会对毫针造成损伤,毫针直径细小,通过涮洗的方式清洗容易造成其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毫针清洗效果不佳且会对其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洗装置,包括下料机构、输送机构、刷洗机构和承接池,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外壳、调节组件、下料组件和限制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下料外壳的下部,所述下料组件安装在调节组件上,所述限制组件设置在下料外壳内部的两端,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位于下料外壳的下方,所述刷洗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刷洗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刷洗组件安装在输送机构的上端,所述驱动组件与刷洗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安装在刷洗组件上,所述承接池设置在输送机构的末端,且承接池和输送机构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防漏板。

进一步,所述下料外壳的上端设有盛放腔,所述下料外壳的中部设有安装腔,所述盛放腔和安装腔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两者的出料口,所述下料外壳下端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输送机构的侧板。

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对称设置在安装腔的两侧,每个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调节架、调节电动推杆、调节导杆、调节电机、调节轴和两个调节滑块,所述调节电动推杆安装在下料外壳的外部且调节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腔内,所述调节架的一侧与调节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导杆的一端与调节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导杆的另一端贯穿下料外壳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调节轴安装在调节架上且调节轴的一端与调节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轴上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两个所述调节滑块分别与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螺纹配合。

进一步,所述下料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料组件对称设置且两个下料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调节组件上,每个所述下料组件均包括第一下料输送带和第二下料输送带,所述第一下料输送带和第二下料输送带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滑块上,所述第一下料输送带和第二下料输送带上均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输送槽,两个所述下料组件中的两个第一下料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二下料输送带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限制组件包括限制电机、限制轴和两个限制板,所述限制轴水平设置在下料外壳的上部,所述限制电机的输出端与限制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制轴的两端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两个所述限制板分别与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螺纹配合,每个所述限制板的下端均设有延伸至安装腔内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下端面与侧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若干个同步运动的运输输送带、分隔杆、尾杆、第一限制杆和两个第二限制杆,所有所述运输输送带均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且相邻的两个运输输送带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运输输送带的一端位于安装腔的下方,所述运输输送带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运输槽,每个所述间隙内均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面与运输槽的最低处共面,所述第一限制杆安装在两个侧板中部的上端,所述尾杆设置在两个侧板末端的上端,所述第一限制杆与分隔杆垂直设置在分隔杆和下料外壳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限制杆设置在分隔杆和尾杆之间且两个第二限制杆均与第一限制杆平行,两个第二限制杆均与第一限制杆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刷洗组件包括刷洗架和三个间隔设置的清洗刷,且三个清洗刷交错设置,三个清洗刷均滑动的安装在刷洗架上,每个所述清洗刷的上端均设有连接头,每个所述清洗刷的下端均设有出水孔。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盘和驱动杆,所述驱动电机竖直设置,所述驱动盘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驱动盘的边缘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任意一个清洗刷的一端铰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清洗刷之间,每个所述传动组件均包括传动齿轮、传动轴、安装板和两个传动齿条,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与刷洗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安装在安装板的下端,所述传动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上,两个传动齿条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相邻的清洗刷固定连接,且两个传动齿条均与传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承接池内设有承接筛,所述承接筛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搭板,且两个搭板均搭接在承接池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工作时,只需将所有的毫针平行放置在下料外壳的上端内部即可,之后自动完成清洗后落在承接池内收集,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毫针清洗的上料和下料的过程,操作方便,便于使用。

(2)本发明通过调节组件和限制组件的调节配合,能够对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毫针进行清洗,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3)本发通过限制电机工作带动限制轴转动,通过第三螺纹、第四螺纹与两个限制板的配合,能够带动两个限制板移动,改变两个限制板以及两个延伸板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使得不同长度的毫针在输送过程中均能够被限制,避免毫针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4)在输送过程中,毫针的最低点会接触隔板的上端面,两者之间摩擦会使得毫针转动,进而使得刷洗组件能够将毫针的各个部位都清理干净,提高了对毫针的清洗效果。

(5)本发明中第一限制杆和第二限制杆用于将毫针限制在运输槽内,避免刷洗组件在工作过程中将毫针从运输槽内带出,第一限制杆限制前半段刷洗路程,两个第二限制杆限制后半段刷洗路程,第一限制杆与两个第二限制杆的交错设置能够避免毫针的同一部位始终位于第一限制杆和第二限制杆的下方导致该部分无法被刷洗到,在对毫针起到良好的限制的同时保证了对毫针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下料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刷洗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位本发明中刷洗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下料机构1,下料外壳11,盛放腔111,安装腔112,出料口113,侧板114,调节组件12,调节架121,调节电动推杆122,调节导杆123,调节电机124,调节轴125,调节滑块126,下料组件13,第一下料输送带131,第二下料输送带132,输送槽133,限制组件14,限制电机141,限制轴142,限制板143,第三螺纹144,第四螺纹145,延伸板146,输送机构2,运输输送带21,分隔杆22,尾杆23,第一限制杆24,第二限制杆25,运输槽26,隔板27,刷洗机构3,驱动组件31,驱动电机311,驱动盘312,驱动杆313,刷洗组件32,刷洗架321,清洗刷322,连接头323,传动组件33,传动齿条331,传动齿轮332,传动轴333,安装板334,承接池4,防漏板5,承接筛6,搭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洗装置,包括下料机构1、输送机构2、刷洗机构3和承接池4,所述下料机构1包括下料外壳11、调节组件12、下料组件13和限制组件14,所述调节组件12安装在下料外壳11的下部,所述下料组件13安装在调节组件12上,所述限制组件14设置在下料外壳11内部的两端,所述输送机构2的一端位于下料外壳11的下方,所述刷洗机构3包括驱动组件31、刷洗组件32和传动组件33,所述刷洗组件32安装在输送机构2的上端,所述驱动组件31与刷洗组件32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33安装在刷洗组件32上,所述承接池4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末端,且承接池4和输送机构2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防漏板5。

工作时:先根据清洗的毫针的尺寸调节调节组件12和限制组件14,再将使用过的毫针放置在下料外壳11的上部,之后,通过限制组件14和下料组件13的配合工作将毫针依次排序并进行输送,毫针依次落在输送机构2上,再通过输送机构2工作带动毫针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刷洗组件32工作对输送机构2上的毫针进行刷洗,最后完成刷洗的毫针落在承接池4内,之后再对毫针进行冲洗干净即可,具体的承接池4内毫针的冲洗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本发明工作时,只需将所有的毫针平行放置在下料外壳11的上端内部即可,之后自动完成清洗后落在承接池4内收集,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毫针清洗的上料和下料的过程,操作方便,便于使用。此外,本发明通过调节组件12和限制组件14的调节配合,能够对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毫针进行清洗,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具体的,所述下料外壳11的上端设有盛放腔111,所述下料外壳11的中部设有安装腔112,所述盛放腔111和安装腔112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两者的出料口113,所述下料外壳11下端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输送机构2的侧板114;盛放腔111用于盛放未清洗的毫针。

具体的,所述调节组件1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12对称设置在安装腔112的两侧,每个所述调节组件12均包括调节架121、调节电动推杆122、调节导杆123、调节电机124、调节轴125和两个调节滑块126,所述调节电动推杆122安装在下料外壳11的外部且调节电动推杆122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腔112内,所述调节架121的一侧与调节电动推杆1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导杆123的一端与调节架12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导杆123的另一端贯穿下料外壳11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调节轴125安装在调节架121上且调节轴125的一端与调节电机1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轴125上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两个所述调节滑块126分别与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螺纹配合;工作时,通过调节电机124工作带动调节轴125转动,通过第一螺纹、第二螺纹与两个调节滑块126的配合,使得两个调节滑块126移动,进而能够对不同长度的毫针进行下料,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其中,也可以针对每个调节滑块126均设有一个驱动件驱动其运动,使得两个调节滑块126的调节工作独立,这样能够使得调节组件12工作时更好的适应不同的毫针的尺寸变化,使得毫针的运输更加稳定,但是,也能够增加调节步骤,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具体的,所述下料组件1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料组件13对称设置且两个下料组件13分别安装在两个调节组件12上,每个所述下料组件13均包括第一下料输送带131和第二下料输送带132,所述第一下料输送带131和第二下料输送带132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滑块126上,所述第一下料输送带131和第二下料输送带132上均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输送槽133,两个所述下料组件13中的两个第一下料输送带131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二下料输送带132之间的间距;通过两个下料组件13同步工作,能够将上发的毫针依次向下输送,两个下料组件13中的输送槽133一一对应,此外,通过调节组件12工作时调节电动推杆122的工作,能够推动两个下料组件13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能够输送不同直径的毫针,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具体的,所述限制组件14包括限制电机141、限制轴142和两个限制板143,所述限制轴142水平设置在下料外壳11的上部,所述限制电机141的输出端与限制轴1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制轴142的两端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三螺纹144和第四螺纹145,两个所述限制板143分别与第三螺纹144和第四螺纹145螺纹配合,每个所述限制板143的下端均设有延伸至安装腔112内的延伸板146,所述延伸板146的下端面与侧板114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限制电机141工作带动限制轴142转动,通过第三螺纹144、第四螺纹145与两个限制板143的配合,能够带动两个限制板143移动,改变两个限制板143以及两个延伸板146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使得不同长度的毫针在输送过程中均能够被限制,避免毫针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具体的,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若干个同步运动的运输输送带21、分隔杆22、尾杆23、第一限制杆24和两个第二限制杆25,所有所述运输输送带21均设置在两个侧板114之间且相邻的两个运输输送带21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运输输送带21的一端位于安装腔112的下方,所述运输输送带21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运输槽26,每个所述间隙内均设有隔板27,所述隔板27的上端面与运输槽26的最低处共面,所述第一限制杆24安装在两个侧板114中部的上端,所述尾杆23设置在两个侧板114末端的上端,所述第一限制杆24与分隔杆22垂直设置在分隔杆22和下料外壳11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限制杆25设置在分隔杆22和尾杆23之间且两个第二限制杆25均与第一限制杆24平行,两个第二限制杆25均与第一限制杆24交错设置;当下料组件13将毫针依次输送到输送机构2上,通过多个运输输送带21的同步工作,能够对毫针进行水平输送,将毫针输送到刷洗组件32的下方,通过刷洗组件32工作,同时,在输送过程中,毫针的最低点会接触隔板27的上端面,两者之间摩擦会使得毫针转动,进而使得刷洗组件32能够将毫针的各个部位都清理干净,提高了对毫针的清洗效果。此外,本发明中第一限制杆24和第二限制杆25用于将毫针限制在运输槽26内,避免刷洗组件32在工作过程中将毫针从运输槽26内带出,第一限制杆24限制前半段刷洗路程,两个第二限制杆25限制后半段刷洗路程,第一限制杆24与两个第二限制杆25的交错设置能够避免毫针的同一部位始终位于第一限制杆24和第二限制杆25的下方导致该部分无法被刷洗到,在对毫针起到良好的限制的同时保证了对毫针的清洗效果。

具体的,所述刷洗组件32包括刷洗架321和三个间隔设置的清洗刷322,且三个清洗刷322交错设置,三个清洗刷322均滑动的安装在刷洗架321上,每个所述清洗刷322的上端均设有连接头323,每个所述清洗刷322的下端均设有出水孔;多个清洗刷322工作能够提供多次刷洗,提高对毫针的清洗效果,连接头323和出水孔的设置能够提高毫针的湿度,便于刷洗其表面的杂质。

具体的,所述驱动组件31包括驱动电机311、驱动盘312和驱动杆313,所述驱动电机311竖直设置,所述驱动盘312安装在驱动电机311的输出端上,所述驱动杆313的一端与驱动盘312的边缘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313的另一端与任意一个清洗刷322的一端铰接,驱动组件31的设置用于驱动三个清洗刷322来回移动,对毫针进行刷洗。

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33设置有两个,两个传动组件33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清洗刷322之间,每个所述传动组件33均包括传动齿轮332、传动轴333、安装板334和两个传动齿条331,所述安装板334的两端均与刷洗架32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333安装在安装板334的下端,所述传动齿轮332套设在传动轴333上,两个传动齿条331分别与对应的两个相邻的清洗刷322固定连接,且两个传动齿条331均与传动齿轮332啮合,传动组件33的设置用于使得三个清洗刷322同步工作,减少驱动组件31的数量,节约成本。

具体的,所述承接池4内设有承接筛6,所述承接筛6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搭板7,且两个搭板7均搭接在承接池4上,便于将清洗完成的毫针从承接池4内取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