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593655发布日期:2022-01-22 09: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多股噻菌灵生产废水进行生物毒性检测,区别出高毒废水和非高毒废水;(2)对高毒废水进行高级氧化处理后,与非高毒废水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水;(3)采用亮杆菌或包含亮杆菌的复合菌群,对混合水进行发酵处理;所述亮杆菌命名为cq4-1,已在2021年8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302,微生物分类命名为亮杆菌leucobacter sp.。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复合菌群还包含恶臭假单胞菌和/或多食鞘氨醇杆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群中,亮杆菌或突变体的含量为2
×
10
11
~4
×
10
11
cfu/g,恶臭假单胞菌的含量为2
×
10
11
~4
×
10
11
cfu/g,多食鞘氨醇杆菌的含量为2
×
10
11
~4
×
10
11
cfu/g。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生物毒性检测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1)将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柠檬酸铁和七叶苷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后,配制成培养基;(1.2)将噻菌灵生产废水加入培养基中,制成混合体系,所述混合体系中,废水的体积分数为25~35%;将植物乳杆菌以1~3.4w/v%的接种量接种到混合体系中,制成培养体系;所述植物乳杆菌命名为cr3,已在2021年3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011,微生物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1.3)将培养体系进行培养,观察显色情况,若不显黑色,则噻菌灵生产废水为高毒废水,若显黑色,则噻菌灵生产废水为非高毒废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所述培养基中,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柠檬酸铁和七叶苷的浓度分别为3.3~10g/l、1.67~5g/l、0.5~0.6g/l和1~1.2g/l。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所述培养基中,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柠檬酸铁和七叶苷的浓度分别为3.3g/l、1.67g/l、0.5g/l和1g/l。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3.1)对混合水进行水质调节,获得待处理废水;(3.2)将所述亮杆菌或所述突变体或所述复合菌群以5~15w/v%的接种量接种到待处理废水中,控制水力停留时间3~4d进行发酵处理。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在发酵处理过程中,当处理效率降低时,投加所述亮杆菌或所述突变体或所述复合菌群,并投加乙醇。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中,所述水质调节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向混合水中加入kh2po4,并调节ph至6.8~7.2,获得待处理废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中,所述kh2po4与混合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3~0.7g:1l。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噻菌灵生产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多股噻菌灵生产废水进行生物毒性检测,区别出高毒废水和非高毒废水;(2)对高毒废水进行高级氧化处理后,与非高毒废水进行混合,获得混合水;(3)采用亮杆菌CQ4-1或包含亮杆菌CQ4-1的复合菌群,对混合水进行发酵处理。本发明在对噻菌灵生产废水进行高级氧化处理后,采用亮杆菌CQ4-1或包含亮杆菌CQ4-1的复合菌株进行发酵处理,能降低废水毒性,从而减小生物预处理后的废水对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负荷,提高生化处理效率。提高生化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苏悦 杨勇 张文武 夏雨 王伟 杨宇斯 丁静 李栩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秀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