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资源产业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1553发布日期:2022-03-05 02:5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资源产业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资源产业化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水资源短缺,并且水污染情况严重,为缓解严峻的形式,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回用于工业、农业、城市和环境用水。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种,而生物方法更为常用,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物、有毒物等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在许多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大,耗电量大,投资及运营成本高,管理难;污水厂处理污水后,往往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及臭气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资源产业化系统。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污水资源产业化系统,包括水解码稳定区、污水资源转化区、深度净化区以及景观区,所述水解码稳定区出水口与污水资源转化区进水口连接,所述污水资源转化区出水口与所述深度净化区进水口连接,所述深度净化区出水口与所述景观区内人工湖连接;
6.所述水解码稳定区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生态基;
7.所述污水资源转化区内设置有菌-藻-鱼共生系统;
8.所述深度净化区内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上部种植有湿地植物,所述填料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为土壤层、第一无机多孔吸附剂层、第一粗石层、第二无机多孔吸附剂层、第二粗石层,所述第一无机多孔吸附剂层和第二无机多孔吸附剂层内插设有补液管,所述补液管的另一端与连接微生物菌液罐连接;所述第一粗石层内插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与鼓风机连接;所述第二粗石层内插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景观区连接。
9.所述景观区内设置有人工湖,所述人工湖内种植有观赏性水生植物,并放养锦鲤。
10.进一步的,所述水解码稳定区包括生态基氧化池和生态基快滤池,所述生态基氧化池的底部和生态基氧化池的底部连通,所述生态基氧化池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条状生态基,所述生态基快滤池内设置有过滤层。
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承托层、滤料层、固定层,所述滤料层为球状生态基。
12.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层和固定层为网状片层。
13.进一步的,所述污水资源转化区内设置有多个隔墙,所述隔墙横向和竖向交叉设置形成多个培养区,所述培养区内种有水藻,并且放养有滤食性鱼类,所述隔墙上设置有连通培养区的通孔,每个所述培养区上方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微生物菌液罐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水藻包括绿藻、硅藻、小球藻、狐尾藻等水藻。
15.进一步的,所述无机多孔吸附剂包括硅藻土、沸石分子筛、陶瓷粒、活性炭或粉煤灰中的一种。
16.进一步的,所述补液管、曝气管和排水管上包裹有透水无纺布。
17.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液由光合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配制而成。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发明由水解码稳定区、污水资源转化区、深度净化区以及景观区组合而成,水解码稳定区采用生态基接触氧化技术,利用微生物以生物膜状态附着在高比表面积生态基上,形成强大的微生物种群,采用更高效的曝气方法,提供微生物需要的充足溶解氧,曝气形成的紊流使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搅动加速了生膜更新速度,使生态基上的微生物充满活力,保持高降解能力;
20.在污水资源转化区采用菌-藻-鱼共生系统,在将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在削减污染的同时实现了经济增长,实现水产养殖和环保的结合;
21.深度净化区的填料采用多层材料间隔设置,并在其上方种植湿地植物,填料中设置有补充微生物菌液的管道和曝气管道,使其内部连续呈现好氧、缺氧、厌氧的状态,为微生物生存提高适合环境,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2.打造景观区可吸纳游客游玩,内部投放锦鲤、种植荷花、菖蒲等观赏性水生植物,并补充粉绿狐尾藻等水生植物,保持景观区内的水质;
23.本发明设计合理,建设周期短,实现低碳、环保、绿色食品、休闲一体的新模式;系统内大量水藻、水生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及负氧离子,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碳中和;系统在净化污水的同时,产出鱼、莲藕、荷叶茶等经济作物,并且在养鱼时,水中添加益生菌,改善鱼的生存的环境,平衡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增强鱼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形成生态鱼,提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打造景观增加旅游价值。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水解码稳定区;11、生态基氧化池;12、生态基快滤池;13、曝气装置;14、条状生态基;15、承托层;16、滤料层;17、固定层;2、污水资源转化区;21、隔墙;22、培养区;23、喷淋管;3、深度净化区;31、土壤层;32、第一无机多孔吸附剂层;33、第一粗石层;34、第二无机多孔吸附剂层;35、第二粗石层;36、补液管;37、曝气管;38、鼓风机;39、排水管;4、景观区;5、微生物菌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7.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一种污水资源产业化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水解码稳定区1、污水资源转化区2、深度净化区3以及景观区4,污水包括生活污水或养殖污水等,经过格栅拦截毛发和大颗粒物质后,首先进入水解码稳定区,所述水解码稳定区1出水口与污水资源转化区2进水口连接,所述污水资源转化区2出水口与所述深度净化区3进水口连接,所述深度净化区3出水口与所述景观区4内人工湖连接,人工湖的出水回用或排放,系统内部
形成水体的流动;
28.所述水解码稳定区1内设置有曝气装置13和生态基;所述水解码稳定区1包括生态基氧化池11和生态基快滤池12,所述生态基氧化池11的底部和生态基快滤池12的底部连通,所述生态基氧化池11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13,所述曝气装置13的上方设置有条状生态基14;微生物以生物膜状态附着在高比表面积生态基上,形成强大的微生物种群,单位体积的微生物量可达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3-4倍。曝气装置提供微生物需要的充足溶解氧,减少基质堵塞,曝气形成的紊流使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搅动加速了生膜更新速度,使生态基上的微生物充满活力,保持高降解能力。
29.所述生态基快滤池12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承托层15、滤料层16、固定层17,所述滤料层16为球状生态基。所述承托层15和固定层17为网状片层。不仅便于微生物的附着,同时还有过滤的功能,提高污水净化效果。
30.所述污水资源转化区2内设置有菌-藻-鱼共生系统;所述污水资源转化区2内设置有多个隔墙21,所述隔墙21横向和竖向交叉设置形成多个培养区22,所述培养区22内种有水藻,并且放养有滤食性鱼类,所述隔墙21上设置有连通培养区22的通孔,鱼类可从通孔内通过,在各个培养区游动,每个所述培养区22上方设置有喷淋管23,所述喷淋管23与微生物菌液罐5连接。
31.使用时,将微生物菌液罐5中的微生物菌液通过泵和喷淋管喷淋到培养区内,水藻为微生物提供了附着场所,浸没在水中的茎叶为形成生物膜提供了广大的表面空间,其根系为网状结构,在根系附件形成好氧、厌氧、或缺氧等不同环境,为各种不同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植物根部释放作用为微生物的大量存在提供物种保障,植物根系分泌物促使某些嗜磷、氮细菌的生长,促进氮、磷的释放、转化及有机物bod、cod的分解,从而提高污水净化率。
32.水藻这种光能自养型生物,作为高营养天然饵料,不仅蛋白质含量高,可作为单细胞蛋白(scp)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富含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份,而且它适应能力强,淡水、海水都能够快速生长,所以在水产养殖中,水藻经常作为一种高营养天然饵料加以培养,供滤食性的水生动物食用,在内部放养45%鲢鱼、鳙鱼,50%鲤鱼、鲫鱼等杂食性鱼,每亩水面放养量在1500-2000尾之间,亩产可达到1000kg,鱼类以藻为食,实现能量转化,在将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在削减污染的同时实现了经济增长。实现水产养殖和环保的结合,通过半开放食物链关系,最后形成经济产业链。
33.水产动物生活在水环境中,其体内微生物组成除了受自身机体内在因素的影响,还易随着来自外界环境与食物中的微生物入侵而发生改变。为了有效地对水产动物疾病的进行防治,通过添加益生菌的手段可以实现改善水产动物生存的环境,平衡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增强水产动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提高养殖成功率的目的。
34.本发明中将污水资源转化区分成多个培养区,便于每个培养区内藻类单独控制,分散均匀,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防止藻类泛滥。
35.所述深度净化区3内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上部种植有湿地植物,即挺水植物,挺水植物为黄花鸢尾、香蒲、美人蕉等,植物的根系扎于填料中,填料为种植物生长提供支撑,同时,植物的根系和填料又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微生物在种植物的根系和填料表面形
成微生物膜,增强对水体中污染物降解。
36.所述填料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为土壤层31、第一无机多孔吸附剂层32、第一粗石层33、第二无机多孔吸附剂层34、第二粗石层35,所述第一无机多孔吸附剂层32和第二无机多孔吸附剂层34内插设有补液管36,所述补液管36的另一端与连接微生物菌液罐5连接;所述第一粗石层33内插设有曝气管37,所述曝气管37的另一端与鼓风机38连接;所述第二粗石层35内插设有排水管39,所述排水管39与景观区4连接。
37.本发明使用时,将微生物菌液罐内的菌液通过泵输入第一无机多孔吸附剂层和第二无机多孔吸附剂层,无机多孔吸附剂对菌液有一定吸附功能,将菌液吸附到其孔内,在水流通过时,可有一定耐冲击性,避免快速冲散,有助于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并且菌液可与水流缓慢接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8.在第一粗石层增加曝气管,可使填料内增氧,为好氧菌的吸附和代谢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本发明中填料多层间隔设置,可连续呈现好氧、缺氧、厌氧的状态,相当于许多串联的a/a/o处理单元,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从污水中去除。
39.所述景观区4内设置有人工湖,所述人工湖内种植有观赏性水生植物,例如荷花、菖蒲、粉绿狐尾藻等水生植物,并放养锦鲤。进一步的,所述水藻包括绿藻、硅藻、小球藻、狐尾藻等水藻。
40.进一步的,所述无机多孔吸附剂包括硅藻土、沸石分子筛、陶瓷粒、活性炭或粉煤灰中的一种。
41.进一步的,所述补液管36、曝气管37和排水管39上包裹有透水无纺布,防止小颗粒堵塞管道。
42.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液由光合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配制而成。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