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R平板膜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8298发布日期:2021-12-08 18:3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MBR平板膜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mbr平板膜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mbr平板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br平板膜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mbr是一种水处理工艺,平板膜是这种工艺中较好的一种形式,好比mbr是笔记本,平板膜就是cpu,只不过这个cpu是高端的而已,达不到的到中水回用也好看水质情况,工艺的设计和调试,不是说用了膜就是万能的,就能出中水,这个是片面的。
3.一般情况下现有的mbr平板膜处理系统在处理污水时,由于配套部件不完备,导致污水净化不彻底,污水处理的加工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mbr平板膜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mbr平板膜处理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mbr平板膜处理系统,包括mbr池,mbr池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一级动力箱,mbr池的另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二级动力箱,mbr池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mbr池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mbr池内开设有mbr反应槽,进料口和出料口内共同安装有分流机构,分流机构内设有两个转盘,一级动力箱和二级动力箱的输出轴末端分别贯穿mbr池的两侧顶部,一级动力箱和二级动力箱的输出轴末端均通过传动杆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两个锥齿轮组的一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轴与两个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mbr反应槽内安装有反应机构,反应机构内设有两个固定盘和导流管,两个锥齿轮组的另一侧均通过连杆与两个固定盘固定连接。
7.优选地,分流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进料口和出料口内的四个分流支管,四个分流支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筒,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分流支管均安装在对应的两个固定盘内,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传动筒共同转动连接在对应的连接轴上。
8.优选地,反应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mbr反应槽内的两个内筒,两个固定盘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两个内筒的一侧,两个内筒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两个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转盘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内筒的另一侧共同连接导流管。
9.优选地,mbr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内共同安装有mbr平板膜组件,导流管贯穿设置在mbr平板膜组件内。
10.优选地,mbr池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mbr池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法兰盘,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在两个法兰盘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分流支管、一级动力箱和锥齿轮组等部件的配合使用,通过外部配套控制开关控制一级动力箱和二级动力箱启动,通过进料口将污水送入mbr平板膜处理系统内的
分流支管中,通过一级动力箱的输出轴带动锥齿轮组转动,锥齿轮组通过连接轴带动转盘及转盘内的分流支管进行转动,对送入的污水进行搅拌分解,避免污水沉淀。
13.2、通过内筒、mbr平板膜组件和连接管等部件的配合使用,通过连接管将水流送入内筒内,通过内筒内预设的微生物分解系统,进行污水的微生物分解处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mbr平板膜组件,进行mbr平板膜组件的过滤加工。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外部配套控制开关控制一级动力箱和二级动力箱启动,通过进料口将污水送入mbr平板膜处理系统内的分流支管中,通过一级动力箱的输出轴带动锥齿轮组转动,锥齿轮组通过连接轴带动转盘及转盘内的分流支管进行转动,对送入的污水进行搅拌分解,避免污水沉淀,通过连接管将水流送入内筒内,通过内筒内预设的微生物分解系统,进行污水的微生物分解处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mbr平板膜组件,进行mbr平板膜组件的过滤加工,提高mbr平板膜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避免现有的mbr平板膜处理系统在处理污水时,由于配套部件不完备,导致污水净化不彻底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21.1.mbr池、2.一级动力箱、3.法兰盘、4.进料口、5.观察窗、6.二级动力箱、7.出料口、8.锥齿轮组、9.固定盘、10.mbr反应槽、11.导流管、12.固定板、13.mbr平板膜组件、14.传动杆、15.连接管、16.内筒、17.分流支管、18.传动筒、19.连接轴、20.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3.请参照图1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mbr平板膜处理系统,包括mbr池1,通过mbr池1进行安装mbr平板膜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和反应,mbr池1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一级动力箱2,mbr池1的另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二级动力箱6,一级动力箱2和二级动力箱6均与外部配套部件连接,通过外部控制开关进行控制工作,通过一级动力箱2和二级动力箱6进行控制通过锥齿轮组8连接的转盘20和固定盘9的动速度。mbr池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4,mbr池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7,mbr池1内开设有mbr反应槽10,mbr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2,通过mbr平板膜处理系统中mbr池1两侧的法兰盘3,将mbr平板膜处理系统法兰连接到对应需要进行污水处理的管路上,通过外部配套控制开关控制一级动力箱2和二
级动力箱6启动,通过进料口4将污水送入mbr平板膜处理系统内的分流支管17中。
24.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固定板12内共同安装有mbr平板膜组件13,导流管11贯穿设置在mbr平板膜组件13内,mbr池1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5,mbr池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法兰盘3,进料口4和出料口7分别设置在两个法兰盘3内,通过连接管15将水流送入内筒16内,通过内筒16内预设的微生物分解系统,进行污水的微生物分解处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mbr平板膜组件13,进行mbr平板膜组件13的过滤加工。
25.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料口4和出料口7内共同安装有分流机构,分流机构内设有两个转盘20,一级动力箱2和二级动力箱6的输出轴末端分别贯穿mbr池1的两侧顶部,一级动力箱2和二级动力箱6的输出轴末端均通过传动杆14固定连接有锥齿轮组8,两个锥齿轮组8的一侧分别通过两个连接轴19与两个转盘20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一级动力箱2的输出轴带动锥齿轮组8转动,锥齿轮组8通过连接轴19带动转盘20及转盘20内的分流支管17进行转动,对送入的污水进行搅拌分解。
26.在本实用新型中,分流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进料口4和出料口7内的四个分流支管17,四个分流支管1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筒18,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分流支管17均安装在对应的两个固定盘9内,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传动筒18共同转动连接在对应的连接轴19上,通过一级动力箱2的输出轴带动锥齿轮组8转动,锥齿轮组8通过连接轴19带动转盘20及转盘20内的分流支管17进行转动,对送入的污水进行搅拌分解,避免污水沉淀。
27.在本实用新型中,mbr反应槽10内安装有反应机构,反应机构内设有两个固定盘9和导流管11,两个锥齿轮组8的另一侧均通过连杆与两个固定盘9固定连接,反应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mbr反应槽10内的两个内筒16,两个固定盘9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两个内筒16的一侧,两个内筒16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5,两个连接管1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转盘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内筒16的另一侧共同连接导流管11,通过内筒16内预设的微生物分解系统,进行污水的微生物分解处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mbr平板膜组件13,进行mbr平板膜组件13的过滤加工,加工后的污水送入位于另一侧的内筒16上内,通过另一侧内筒16内的活性炭进行再次对污水中细菌的吸附处理,将污水彻底净化,通过二级动力箱6带动内筒16进行转动,避免水流在内筒16中滞留,水流经过另一侧内筒16的连接管15送入另一侧转盘20内。
28.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mbr平板膜处理系统时,通过mbr平板膜处理系统中mbr池1两侧的法兰盘3,将mbr平板膜处理系统法兰连接到对应需要进行污水处理的管路上,通过外部配套控制开关控制一级动力箱2和二级动力箱6启动,通过进料口4将污水送入mbr平板膜处理系统内的分流支管17中,通过一级动力箱2的输出轴带动锥齿轮组8转动,锥齿轮组8通过连接轴19带动转盘20及转盘20内的分流支管17进行转动,对送入的污水进行搅拌分解,避免污水沉淀,通过连接管15将水流送入内筒16内,通过内筒16内预设的微生物分解系统,进行污水的微生物分解处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mbr平板膜组件13,进行mbr平板膜组件13的过滤加工,加工后的污水送入位于另一侧的内筒16上内,通过另一侧内筒16内的活性炭进行再次对污水中细菌的吸附处理,将污水彻底净化,通过二级动力箱6带动内筒16进行转动,避免水流在内筒16中滞留,水流经过另一侧内筒16的连接管15送入另一侧转盘20内,经过另外两个导流支管,通过出料口7进行排出,完成污水处理,提高mbr平板膜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