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用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8814发布日期:2021-12-15 12: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贯穿所述罐体(1)设置的上通液装置(2),所述上通液装置(2)与所述罐体(1)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均连通;贯穿所述罐体(1)设置的中间通液装置(3),所述中间通液装置(3)位于所述上通液装置(2)的下方,且所述中间通液装置(3)具有第一通口、第二通口(32),所述第一通口与所述罐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通口(32)与外部环境连通;设置在所述罐体(1)中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层(4),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层(4)位于所述第一通口的下方;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口处的布水装置(5),用于冲洗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层(4)上方的悬浮物;贯穿所述罐体(1)设置的下通液装置,所述下通液装置位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层(4)的下方,且所述下通液装置与所述罐体(1)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均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气体储罐,其能够向所述上通液装置(2)中通入压缩气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5)包括存水体(51)、与所述存水体(51)连通的喷头(52),所述存水体(51)具有中空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通口连通,所述存水体(51)上设有多个所述喷头(52),多个所述喷头(52)均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层(4)相对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通液装置(3)具有第三通口(33),所述第三通口(33)与外部环境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液装置具有第四通口、第五通口(62)和第六通口(63),所述第四通口与所述罐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五通口(62)和所述第六通口(63)均与外部环境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液装置包括母管(64)、与所述母管(64)连通的支管(65),所述母管(64)贯穿所述罐体(1)设置,所述支管(65)位于所述罐体(1)中,所述支管(65)的两端封闭,所述第四通口为所述支管(65)上设有的多个出水口,且各个所述出水口上均设有滤水帽,所述第五通口(62)和所述第六通口(63)位于所述母管(64)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液装置(2)具有第七通口和第八通口,所述第七通口与所述罐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第八通口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七通口处设有辐射支管式进水装置(7)。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空间的底部设有混凝土支撑层(8),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层(4)与所述混凝土支撑层(8)之间设有石英砂垫层(9)。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设有空气出口(10)。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与所述中间通液装置(3)之间设有加强筋板(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用水处理设备,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罐体、上通液装置、中间通液装置、阳离子交换树脂层、布水装置以及下通液装置,上通液装置、中间通液装置和下通液装置均贯穿罐体设置,且均与罐体的内部、外部环境连通,中间通液装置位于上通液装置的下方,且中间通液装置具有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一通口与罐体的内部连通,第二通口与外部环境连通,阳离子交换树脂层设置在罐体中,其位于第一通口的下方,布水装置设置在第一通口处,用于冲洗阳离子交换树脂层上方的悬浮物,下通液装置位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层的下方。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锅炉软化水设备在进行反洗时,耗时、费水且易将树脂颗粒冲出的问题。费水且易将树脂颗粒冲出的问题。费水且易将树脂颗粒冲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海 田志坚 程何康 杨玉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智信锅炉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1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