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5340发布日期:2021-11-22 20:5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河道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河道水体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2.河道生态浮床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具体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河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床,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
3.将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植到可漂浮的浮床模块上,通过绑丝连接多个浮床模块,组成大面积的生态浮床,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或者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下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4.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用绑丝连接浮床模块,使得在更换某块浮床模块时,造成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实现河道生态浮床中单一浮床模块的拆卸更换,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浮床。
6.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浮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模块和连接件,所述浮床模块上种植净水植物,所述浮床模块之间使用所述连接件拼接,构成整个河道生态浮床。所述连接件为可拆卸锁扣,所述可拆卸锁扣包括安装板、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安装板水平贴合在所述浮床模块上表面,所述固定杆垂直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固定杆贯通所述浮床模块,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固定杆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活动杆和固定杆贯通浮床模块,安装板水平贴合在浮床模块上表面,活动杆贴合在浮床模块的下表面并沿水平方向布置,可拆卸锁扣能将浮床模块拼接固定,组成河道生态浮床,当某块浮床模块需要单独更换时,可将活动杆旋转至竖直方向,活动杆可沿竖直方向从浮床模块上穿出,即可将固定浮床模块的可拆卸锁扣拆卸,继而方便将此浮床模块单独拆除。
8.可选的,所述转动连接件为铰链,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杆旋转。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链连接实现活动杆水平布置或竖直分布,当活动杆位于浮床模块下方且呈水平布置时,可有效防止因水体浮动使可拆卸锁扣在竖直方向上与浮床模块产生相对运动而导致可拆卸锁扣脱落;当活动杆呈竖直分布时,方便固定杆和活动杆从浮床模块的通孔抽出,使可拆卸锁扣能从浮床模块上脱离。
10.可选的,所述活动杆内部设有密闭空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杆内部的空腔使活动杆浮力增大,当活动杆位于浮床模块下方时,活动杆自动旋转呈水平布置,处于工作状态,此时活动杆对固定杆在竖直方向上起到限位效果,有效防止固定杆向上松脱
12.可选的,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活动杆相接触的端面分别设置倾斜面,所述固定杆的
倾斜面和所述活动杆的倾斜面关于水平面对称,所述活动杆的倾斜面靠近所述密闭空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倾斜设置的接触面形成的让位区域位于活动杆朝设置浮筒一侧转动的路径上,让位区域使活动杆上浮后最终能沿水平面布置。
14.可选的,所述固定杆内部穿设推杆,所述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杆自由滑动,所述推杆的下端面与活动杆接触。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在浮床模块上通过按压推杆使活动杆从水平位置旋转至竖直位置,方便固定杆和活动杆从浮床模块的通孔抽出,使可拆卸锁扣能从浮床模块上脱离。
16.可选的,所述推杆的下端面为半球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杆对活动杆进行施力时,推杆下端的半球面直接与活动杆端面平滑抵接,减少了推杆与活动杆接触的阻力,使推杆易将活动杆推动。
18.可选的,所述推杆的顶部设置有圆柱状结构的顶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帽便于人手对推杆施力,方便推杆受力上下移动。
20.可选的,所述固定杆上设置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的端部抵接推杆。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动限位螺钉,使推杆与固定杆的通孔内壁挤压,推杆被固定在某一位置,实现了限位螺钉对推杆的固定功能。限位螺钉能有效防止推杆受重力下落抵接在活动杆上而使活动杆不易上浮的情况发生。
22.可选的,固定杆与安装板通过螺纹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四根固定杆可将密铺的四块浮床模块紧固,当出现只有两块浮床模块需要固接的情况,只需要两根固定杆参与到浮床模块的紧固中,固定杆与安装板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将另外两根没有参与到浮床模块紧固中的固定杆拆卸,降低了固定杆的损耗,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4.可选的,所述浮床模块上连接水下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绳和负重块,所述连接绳一端连接所述浮床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负重块,所述负重块布置在河底。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下限位装置能对浮床模块定位,防止浮床模块被水流冲走。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在浮床模块上设置可拆卸锁扣,可以仅通过水上作业实现可拆卸锁扣的安装和拆卸,继而方便浮床模块的安装和更换;
28.2.通过将固定杆与活动杆设置为铰链连接,方便活动杆沿水平方向或沿竖直方向布置,水平方向布置的活动杆在竖直方向上对固定杆限位,有效防止可拆卸锁扣向上松脱;活动杆的竖直方向布置方便活动杆通过浮床模块的通孔,继而实线可拆卸锁扣的安装和拆除。
29.3.通过将推杆穿设在固定杆内部,并且推杆可自由滑动,推杆下端与活动杆接触,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在浮床模块上通过按压推杆使活动杆从水平位置旋转至竖直位置,方便活动杆从浮床模块的通孔抽出,使可拆卸锁扣能从浮床模块上脱离。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河道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拆卸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浮床模块;11、圆形通槽;2、可拆卸锁扣;21、安装板;22、固定杆;23、活动杆;231、浮筒;232、实心杆;24、铰链;25、推杆;251、顶帽;26、限位螺钉;3、水下限位装置;31、连接绳;32、负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河道生态浮床,如图1所示,河道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模块1、可拆卸锁扣2和水下限位装置3。浮床模块1是用可浮水材料制成的矩形板,多个浮床模块1通过多个可拆卸锁扣2固定拼接组成整个河道生态浮床;水下限位装置3包括连接绳31和负重块32,连接绳31一端固接于浮床模块1下表面,另一端系于负重块32上,负重块32布置在河底。河道生态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用来净化河道的水体。
35.如图1所示,浮床模块1的板面上均匀开设圆形通槽11,用来容纳净水植物。浮床模块1板面的边角处均开设一个圆形通孔,用来配合可拆卸锁扣2。
36.如图2所示,可拆卸锁扣2包括矩形安装板21和固定杆22。固定杆22有四根,四根固定杆22的上部分别固接在安装板21的边角处,固定杆22的轴线方向与安装板21的板面垂直。当四块浮床模块1无间隙地密集铺设时,在四块浮床模块1构成的板面的中部设置可拆卸锁扣2,可拆卸锁扣2的四条固定杆22分别插入浮床模块1板面的边角处开设的圆形通孔,直到安装板21与浮床模块1接触,此时可拆卸锁扣2将四块浮床模块1紧固。
37.特别地,在整个河道生态浮床的边缘处,会出现可拆卸锁扣2只固接两块浮床模块1的情况,这样有两只固定杆22不会参与到浮床模块1的紧固中,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本技术实施例将固定杆22与安装板21设置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固定杆22上部设有外螺纹,安装板21在板面的边角处开设有与固定杆22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通孔,固定杆22与安装板21通过螺纹连接。
38.为了有效防止因水体浮动使可拆卸锁扣2在竖直方向上与浮床模块1产生相对运动而导致可拆卸锁扣2脱落,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在固定杆22的下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活动杆23。安装板21位于浮床模块1上表面,固定杆22穿过浮床模块1板面边角处开设的圆形通孔,活动杆23水平布置在浮床模块1下表面,当波浪造成浮床模块1之间上下相互浮动时,水平布置的活动杆23触碰到浮床模块1下表面,活动杆23对固定杆22在竖直向上的方向上起到限位效果,有效防止固定杆22向上松脱,同时安装板21可限制固定杆22相对于浮床模块1向下运动,安装板21、固定杆22和活动杆23一起将所要固定的浮床模块1紧扣,实现了浮床模块1之间的紧固连接,使整个河道生态浮床结构更加稳定。
39.为了便于可拆卸锁扣2的安装,即当浮床模块1密集铺设在河道水体上时,操作人员仅在水上作业就可实现对可拆卸锁扣2的安装,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铰链24连接固定杆22和活动杆23,铰链24一端连接固定杆22的下端面,另一端连接活动杆23上端面,活动杆23可以水平布置于浮床模块1下方,使其处于工作状态,也可以通过绕固定杆22旋转沿着固定杆22的长度方向布置,便于活动杆23从浮床模块1的上方穿过浮床模块1板面的边角处开设的圆形通孔,到达浮床模块1下方。
40.进一步地,为了使活动杆23到达浮床模块1下方后,自动旋转实现水平布置,如图2
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将活动杆23设置为外形相同,大小一致的半圆柱浮筒231和半圆柱实心杆232,浮筒231为密闭的壳体,浮筒231和实心杆232为一体连接,构成圆柱体状的活动杆23。当活动杆23入水到达浮床模块1下方后,浮筒231一侧比实心杆232一侧受到的浮力更大,活动杆23自发地朝浮筒231一侧绕固定杆22旋转,最终沿水平面布置。
41.当浮床模块1密集铺设在河道水体上,对浮床模块1上的可拆卸锁扣2进行拆卸时,需要使活动杆23旋转至竖直方向,才能使可拆卸锁扣2顺利地脱离其所固定的浮床模块1。
42.为了使在水上作业时,实现可拆卸锁扣2的拆卸,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在固定杆22内穿设了一根推杆25,推杆25长度大于固定杆22长度;固定杆22沿其轴线方向开设偏心通孔,偏心通孔的轴线指向浮筒231的上端面,通孔用来容纳推杆25,人手通过按压推杆25顶部,推杆25底端挤压浮筒231的上端面,推动活动杆23旋转运动至竖直方向。为使水平布置的活动杆23能被推杆25推动旋转,本技术实施例将浮筒231的上端面设置为与水平面呈45度倾斜的斜面,浮筒231的上端面与半圆柱实心杆232的上端面产生一条交线,铰链24的转动轴布置在交线上,交线处为浮筒231的上端面最高处。
43.固定杆22下端面构造与活动杆23上端面构造相同,且关于水平面对称,浮筒231上端面与活动杆23对应处的斜面相配合,形成一个让位区域,当活动杆23朝设置浮筒231的一侧上浮后,让位区域使得活动杆23能沿水平面布置。同时当活动杆23沿固定杆22轴线方向布置时,半圆柱实心杆232的上端面与固定杆22下端面对应部分近似贴合,对活动杆23起到限位效果,防止活动杆23因水流波动,以铰链24为轴向浮筒231相对侧旋转。
44.推杆25在推动活动杆23时,为了降低推杆25下端面与浮筒231上端面接触产生的阻力,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将推杆25下端面设置为光滑半球面。
45.为了便于人手去按压和提拉推杆25,本技术实施例在推杆25顶部固接一个顶帽251,顶帽251为圆柱状结构,其截面大于推杆25截面。在拆卸可拆卸锁扣2时,人手可通过按压顶帽251使推杆25向下运动,顶帽251可增大着力面积;当需要提拉推杆25时,人手可以方便地勾动顶帽251,将推杆25拉起。
46.在进行可拆卸锁扣2的安装时,固定杆22和活动杆23均竖直向下,穿过浮床模块1板面的边角处开设的圆形通孔,推杆25不受约束,会受重力自然下落,抵接在浮筒231的上端面,使得活动杆23受到竖直向下的分力,此分力会抵消一部分浮筒231产生的浮力,致使活动杆23所受浮力不足以使活动杆23上浮,最终活动杆23不易在水平方向布置来发挥作用。
47.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在固定杆22上设置限位螺钉26,限位螺钉26有一个便于手拧的端帽。在固定杆22外螺纹的上方,开设一个与限位螺钉26配合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垂直并指向固定杆22上用于容纳推杆25的通孔,并与固定杆22上用于容纳推杆25的通孔连通。将限位螺钉26拧入与其配合的螺纹通孔,直到螺钉底部与推杆25接触,继续拧入限位螺钉26,使限位螺钉26抵接在推杆25上,此时推杆25受到横向压力使其与固定杆22上用于容纳推杆25的通孔内壁挤压,使推杆25不能相对于固定杆22上下滑动,实现了限位螺钉26对推杆25的固定功能。
4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49.将需要拼接固定的浮床模块1密集铺设在河道上,将可拆卸锁扣2的限位螺钉26拧松,推杆25自然下落,迫使活动杆23下垂,与固定杆22方向一致。此时将活动杆23对准浮床
模块的通孔并插入,当活动杆23全部穿过浮床模块1,拉起推杆25并拧紧限位螺钉26,活动杆23不受推杆25的作用力,依靠浮筒231的浮力旋转上漂,直到呈水平状态,此时可拆卸锁扣2完成对浮床模块1的固定,在所有浮床模块1的圆形通槽11中种植净水植物,完成整个河道生态浮床的铺设。
50.如果要对其中一浮床模块1进行拆卸更换,此时可以将固定这个浮床模块1的可拆卸锁扣2上的限位螺钉26拧松,人手按压推杆25,迫使活动杆23旋转至竖直方向,与固定杆22方向一致,拧紧限位螺钉26,同理操作其他的限位螺钉26和推杆25。沿竖直方向将可拆卸锁扣2提起,此时需要被更换的浮床模块1与其他浮床模块1脱离,此时将需要被更换的浮床模块1拆除,即完成对此指定浮床模块1的更换。
5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