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2723发布日期:2022-01-12 06:0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环流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设置有连通形成循环的缺氧区和好氧区,水体在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进行循环,使得各类微生物能够交替进入对本身有利的生长环境,不会因长时间处于对自身不利的生长环境受到抑制,保持高生物活性,以对污水进行高效快速的反应,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增强污水处理效果。
3.但是通过循环进行净水反应之后的水体中仍然会携带污泥及悬浮物,在现有技术的设备中,是将循环反应后的水体通入设有沉淀斜管的沉淀区,通过沉淀斜管的分离以及沉淀区的沉淀将污泥去除,然后将水体通入设有滤料的过滤区,通过滤料将悬浮物去除,但是这种方式由于设置了滤料,一方面经过长期使用后,悬浮物会堆积或吸附在滤料上,导致滤料无法再对悬浮物起到过滤作用,即使经过反洗,滤料的过滤作用也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另一方面,设置具有滤料的过滤区还会增加设备的成本以及制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环流生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设置滤料的过滤区对悬浮物进行过滤,导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过滤效果会下降,以及成本高,制作难度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包括:
7.主体,设有入水部和出水部,所述出水部的入口端设有出水堰;
8.缺氧混合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入水部连通;
9.好氧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所述好氧区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以形成水体流动的第一循环水路;
10.沉淀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的下游,且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出水堰的上游;
11.收集回流装置,入口端位于所述沉淀区内,所述收集回流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
12.可选地,所述收集回流装置包括:
13.收集斗,入口端位于所述沉淀区内,且所述收集斗形成收集空间;
14.平衡管,入口端位于所述收集空间内,出口端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
15.可选地,还包括:
16.斜管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沉淀区内。
17.可选地,所述斜管分离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稳流部与分离部;
18.所述沉淀区包括:设置在所述稳流部上游的第一沉淀区,和设置在所述稳流部与所述分离部之间的第二沉淀区;
19.所述收集斗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二沉淀区内,且所述收集斗贯穿所述稳流部。
20.可选地,所述收集回流装置还包括:
21.污泥溢流管,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沉淀区内,出口端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
22.可选地,还包括:
23.第一分隔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分隔形成所述沉淀区,所述第一分隔件的进水端设有挡件,所述挡件与所述第一分隔件的端部之间形成水体进入所述沉淀区的入口,所述挡件形成回流空间,所述污泥平衡管的出口端和/或所述污泥溢流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回流空间连通,所述回流空间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
24.可选地,还包括:
25.第二分隔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其远离所述第一分隔件的一侧形成包括所述缺氧混合区和所述好氧区的反应空间,其靠近所述第一分隔件的一侧形成所述反应空间连通所述沉淀区的过渡区,且所述第二分隔件设有回流开口,所述沉淀区和/或所述回流空间通过回流开口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
26.可选地,还包括:
27.第一筒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一筒体内部形成所述缺氧混合区,所述第一筒体外部形成所述好氧区,所述回流开口位于所述缺氧混合区的进水端。
28.可选地,还包括:
29.布泥件,设置在所述缺氧混合区内,并位于所述回流开口的水体流动方向上。
30.可选地,还包括:
31.第二筒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二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筒体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形成所述好氧区,所述第二筒体异于所述好氧区的一侧形成回流区,所述回流区与所述好氧区形成第二循环水路。
32.可选地,所述第二分隔件设有连通所述反应空间和所述过渡区的水流开口,在所述反应空间内的水体朝向所述水流开口流动的路径上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朝向所述回流区延伸。
33.可选地,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分离部的水流通道朝向所述分离部的中心倾斜设置,且所述分离部设有封堵开口位于分离部内的水流通道的挡板,所述挡板形成的夹角空间内设有延伸至所述收集斗入口端的抗紊流板,并且所述挡板形成的夹角空间设有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延伸至所述出水部的液位以上。
34.可选地,还包括:
35.水体加速装置,设置在所述缺氧混合区内,并与所述入水部相连接,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且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出口端朝向所述收集回流装置的出口端的反向设置。
3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3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设有入水部和出水部,所述出水部的入口端设有出水堰;缺氧混合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入水部连通;好氧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所述好氧区与所述缺氧混合
区连通以形成水体流动的第一循环水路;沉淀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的下游,且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出水堰的上游;收集回流装置,入口端位于所述沉淀区内,所述收集回流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
38.本实用新型在主体设置缺氧混合区和好氧区,并形成第一循环水路,使得各类微生物能够交替进入对本身有利的生长环境,而不会因长时间处于对自身不利的生长环境受到抑制,保持高生物活性,以对水体进行高效快速的反应,增强净水处理效果,并设置沉淀区对已经通过第一循环水路进行净水反应后的水体进行沉淀式的泥水分离;
39.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收集回流装置,其入口端位于沉淀区内,对沉淀区内的污泥及悬浮物进行收集,并通过出口端将污泥及悬浮物回流至缺氧混合区,从而降低沉淀区内污泥及悬浮物的浓度及含量,降低本实用新型设备出水中污泥及悬浮物的浓度及含量,提升净水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沉淀区的下游设置过滤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通沉淀区和缺氧混合区的收集回流装置即可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且收集回流装置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去除悬浮物的效果,并无需设置进行反洗的设备,降低了本实用新型设备的建造难度及成本;
40.此外,本实用新型在出水部的入口端设置出水堰,且出水堰位于沉淀区的下游,使经过沉淀式泥水分离的水体经过出水堰进入出水部,出水堰具有平衡水压的作用,能够使本装置出水更均匀,水流更稳定,避免在出水部位置处产生短流、紊流现象,进而影响出水效果。
4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所述收集回流装置包括收集斗,入口端位于所述沉淀区内,且所述收集斗形成收集空间;平衡管,入口端位于所述收集空间内,出口端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
42.本实用新型设置收集斗,并将其入口端设置在沉淀区内,当水体进入沉淀区内并上升至收集斗的入口端上方时,由于水流面积骤然变大,导致水体流速变缓,使得随水体上升至此处的悬浮物和较小污泥越过收集斗的入口端进入收集斗内,同时由于收集斗内的水体相对于附近流动的水体,其接近于静止状态,因此水中的悬浮物和较小污泥也会向收集斗内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污泥及悬浮物的收集,由于污泥及悬浮物收集在收集空间内,使收集空间内水体的污泥及悬浮物浓度大于缺氧混合区,因此污泥及悬浮物会通过平衡管回流至缺氧混合区内。
4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斜管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沉淀区内。
44.本实用新型在沉淀区内设置斜管分离装置对水体进行泥水分离,水体穿过斜管分离装置时,水中的污泥及悬浮物会吸附在斜管分离装置上,进一步聚集,而后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斜管分离装置回落至沉淀区内,其中部分回落的污泥会进入收集斗内,降低本实用新型设备出水中的污泥及悬浮物的含量。
45.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述斜管分离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稳流部与分离部;所述沉淀区包括设置在所述稳流部上游的第一沉淀区,和设置在所述稳流部与所述分离部之间的第二沉淀区;所述收集斗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二沉淀区内,且所述收集斗贯穿所述稳流部。
46.本实用新型的斜管分离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稳流部与分离部,其中稳流部将沉淀区分隔为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水体进入第一沉淀区后进行第一次沉淀,以沉淀分离出一部分污泥,而后水体穿过稳流部,并受到稳流部的阻挡作用进一步去除一部分污泥和悬浮物,使进入第二沉淀区内的水体中的污泥及悬浮物的浓度及含量降低,同时稳流部起到稳流作用,使进入第二沉淀区内的水体流速均衡且平缓,进而促进第二沉淀区内水体中的污泥及悬浮物通过沉淀的方式脱离,特别是有利于悬浮物的沉淀,然后在分离部的阻碍作用下,再一次将水体中的污泥及悬浮物分离,从而降低本实用新型设备出水中的污泥及悬浮物的含量,提升净水效果;同时,由于第一沉淀区和稳流部的净水作用已经将较大的污泥进行分离,因此进入到第二沉淀区内的水体,其所含杂质大多为悬浮物,因此将收集斗的入口端设置在第二沉淀区内,能够更多的收集水体中的悬浮物,降低本实用新型设备出水中的悬浮物含量。
47.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所述收集回流装置还包括污泥溢流管,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沉淀区内,出口端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
48.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回流装置还包括污泥溢流管,其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沉淀区内,由于第一沉淀区内水体的污泥及悬浮物浓度大于缺氧混合区,因此污泥及悬浮物会通过污泥溢流管回流至缺氧混合区内,以降低第一沉淀区内水体中污泥及悬浮物的浓度,进而降低第二沉淀区内水体中污泥及悬浮物的浓度,同时还能够降低稳流部的运行负荷,使通过稳流部的污泥及悬浮物的含量降低,以降低本实用新型设备出水中的悬浮物含量。
49.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第一分隔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分隔形成所述沉淀区,所述第一分隔件的进水端设有挡件,所述挡件与所述第一分隔件的端部之间形成水体进入所述沉淀区的入口,所述挡件形成回流空间,所述污泥平衡管的出口端和/或所述污泥溢流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回流空间连通,所述回流空间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
50.本实用新型设置通过挡件,在挡件与第一分隔件之间形成水体进入沉淀区的入口,且挡件形成将污泥平衡管和/或污泥溢流管与缺氧混合区连通的回流空间,从而使进入沉淀区的水体与回流的水体分隔开,避免进入沉淀区的水体同时进入污泥平衡管的出口端和/或污泥溢流管的出口端,阻碍污泥及悬浮物的回流,并进入收集空间及第二沉淀区打破水体的沉淀状态,导致污泥及悬浮物无法脱离水体;同时,挡件通过阻挡作用,使水体直接通过沉淀区的入口进入沉淀区,而不会对回流空间内的水体造成扰动,使回流空间内的水体保持平稳流动的状态,进而使由收集回流装置回流的污泥及悬浮物能够返回至缺氧混合区;此外,挡件也对收集回流装置回流的污泥及悬浮物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其返回至收集空间及沉淀区内,特别是在进入沉淀区的水流带动下重新返回沉淀区,影响沉淀过滤效果。
5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分隔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其远离所述第一分隔件的一侧形成包括所述缺氧混合区和所述好氧区的反应空间,其靠近所述第一分隔件的一侧形成所述反应空间连通所述沉淀区的过渡区,且所述第二分隔件设有回流开口,所述沉淀区和/或所述回流空间通过回流开口与所述缺氧混合区连通。
52.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分隔件,其远离第一分隔件的一侧形成包括缺氧混合区和好氧区的反应空间,水体受到第二分隔件的阻挡而在缺氧混合区和好氧区之间沿第一循环水
路循环流动,避免缺氧混合区的出水或好氧区的出水不沿第一循环水路循环流动,而直接进入沉淀区内,导致本实用新型设备的净水效果下降;同时第二分隔件靠近第一分隔件的一侧形成反应空间连通沉淀区的过渡区,由于过渡区为非曝气区,因此水体会在过渡区中进行动态的静置泥水初步分离,污泥从水体中沉降、压缩、聚拢,从而促进了絮体污泥的颗粒化,从而降低水体中絮体污泥的含量,降低沉淀区及收集回流装置的运行负荷,增强出水的净化效果;此外在第二分隔件设置连通回流空间和缺氧混合区的回流开口,便于回流空间内的污泥及悬浮物回流至缺氧混合区内,同时也便于过渡区分离的污泥回流至缺氧混合区内。
5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筒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一筒体内部形成所述缺氧混合区,所述第一筒体外部形成所述好氧区,所述回流开口位于所述缺氧混合区的进水端。
54.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筒体形成缺氧混合区和好氧区,进而形成第一循环水路,使得水体中各类微生物能够交替进入对本身有利的生长环境,以对水体进行高效快速的反应,增强净水处理效果,回流开口位于缺氧混合区的进水端,避免缺氧混合区的出水直接通过回流开口进入回流空间,进而进入收集回流装置及沉淀区,阻碍污泥及悬浮物的回流,并扰乱水体的沉淀环境,使得污泥及悬浮物无法脱离水体,同时,回流开口位于缺氧混合区的进水端,还能够利用第一循环水路中水体流速产生的抽吸作用,带动回流空间、收集空间与沉淀区内的水体回流,从而使回流空间、收集空间与沉淀区内的污泥及悬浮物回流。
55.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布泥件,设置在所述缺氧混合区内,并位于所述回流开口的水体流动方向上。
56.本实用新型设置布泥件对回流开口回流的水体进行阻碍,水体撞击在布泥件上会打散,并受到布泥件的导向作用向缺氧混合区内流动,从而使回流水体中的污泥及悬浮物快速扩散至缺氧混合区内,并与缺氧混合区内的水体混合,通过回流的污泥及悬浮物的吸附作用,快速吸附缺氧混合区内水体中的杂质,以形成更大的污泥,增强净水效果。
57.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筒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二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筒体外侧,并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形成所述好氧区,所述第二筒体异于所述好氧区的一侧形成回流区,所述回流区与所述好氧区形成第二循环水路。
58.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筒体形成回流区,且回流区与好氧区形成第二循环水路,即增加一次循环,从而增强了混合效果,使本实用新型设备的净化效果更好。
59.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分隔件设有连通所述反应空间和所述过渡区的水流开口,在所述反应空间内的水体朝向所述水流开口流动的路径上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朝向所述回流区延伸。
60.本实用新型在水流开口处设置导向板,且向板朝向回流区延伸,其对反应空间内朝向水流开口流动的水体起到阻碍及导向的作用,避免从水流开口流出的水量过多,并同时引导水体进入回流区以沿第二循环水路流动,保证水体在反应空间内进行充分的反应,同时导向板也会对水体中的污泥起到拦截作用,保证反应空间内活性污泥的含量及浓度,提升反应空间内水处理的效果。
61.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沿水体的流动方
向,所述分离部的水流通道朝向所述分离部的中心倾斜设置,且所述分离部设有封堵开口位于分离部内的水流通道的挡板,所述挡板形成的夹角空间内设有延伸至所述收集斗入口端的抗紊流板,并且所述挡板形成的夹角空间设有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延伸至所述出水部的液位以上。
62.本实用新型设置挡板对开口位于分离部内侧的水流通道进行封堵,避免水体在短流作用下由夹角空间位置处的不完整的水流通道直接排出,导致分离部的泥水分离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使设备出水中含有较多的悬浮物,同时为避免夹角空间内堆积气体,设置延伸至出水部液位以上的排气管,保证排出气体的同时,水体由于液面高度而无法通过排气管流出,此外设置延伸至收集斗入口端的抗紊流板,对第二沉淀区内向收集斗流动的水体起到导向作用,使水体受导向的平缓流入收集空间内,而不会在收集斗入口端形成撞击,进而形成紊流而扰乱水体的沉淀状态。
63.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体加速装置,设置在所述缺氧混合区内,并与所述入水部相连接,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且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出口端朝向所述收集回流装置的出口端的反向设置。
64.本实用新型设置水体加速装置将含有污水的水体通入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内部,由于水体加速装置的内径有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因此水体会在该处产生瞬间的流速加大,以提升水体的流速,使水体能够满足在主体内流动的动力及流速要求,无需设置额外的辅助动力装置,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装置的加工复杂性以及占地面积;同时,由于水体加速装置通过内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少使得其出口处水体流速加大,按照伯努利原理,此时水体加速装置的出口处的水压相对较低,缺氧混合区内的水体在压力作用下向水体加速装置移动,进而使水体沿第一循环水路进行循环流动,并使得回流空间、收集空间与沉淀区内的污泥及悬浮物在压力作用下回流;此外,水体加速装置的出口端朝向收集回流装置的出口端的反向设置,避免水体直接进入收集回流装置、回流空间、收集空间及沉淀区内,使污泥及悬浮物无法回流。
附图说明
6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6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剖视图;
6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剖视图;
6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6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70.附图标记说明:
71.1.入水部;2.喷管;3.引流混合管;4.布水锥;5.缺氧混合区;6.好氧区;7.回流区;8.紊流组件;9.导向板;10.反射板;11.曝气上升通道; 12.过渡区;13.第一分隔件;14.第一沉淀区;15.稳流部;16.分离部;17. 出水堰;18.挡板;19.抗紊流板;20.排气管;21.出水
部;22.收集斗;23. 平衡管;24.集泥管;25.布泥件;26.污泥回流管;27.污泥外排管;28.曝气器;29.污泥溢流管;30.挡件;31.第二沉淀区;32.第二分隔件;33.第一筒体;34.第二筒体;35.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7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7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7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5.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76.实施例1
7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
78.主体35,设有入水部1和出水部21,入水部1用于向主体35内通入包含有污水的水体,出水部21用于将本设备处理后的水体通出,所述出水部21的入口端设有出水堰17,出水堰17具有平衡水压的作用,能够使本装置出水更均匀,水流更稳定,避免在出水部21位置处产生短流、紊流现象,进而影响出水效果;本实施例对主体35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为增加主体35的容量,优选的,本实施例的主体35结构采用矩形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35也可以设置为圆柱形、球形等;本实施例对主体 35的材质不做限定,其可以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高分子材料等。
79.缺氧混合区5,设置在所述主体35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入水部1连通,缺氧混合区5用于水体进行反硝化反应,并将主体35内的原有水体与入水部1通入的水体进行混合;本实施例对缺氧混合区5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主体35内设置第一筒体33,第一筒体 33内部形成所述缺氧混合区5,本实施例第一筒体33的形状优选为与主体35适配的矩形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主体35内设置隔板,以将主体35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缺氧混合区5。
80.好氧区6,设置在所述主体35的内部空间,用于水体进行硝化反应,所述好氧区6与所述缺氧混合区5连通以形成水体流动的第一循环水路,本实施例对好氧区6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主体35内设置第二筒体34,所述第二筒体34套设在所述第一筒体33 外侧,其可以是同轴的套设,也可以略有倾斜或平行设置,本实施例第二筒体34的形状优选为与主体35适配的矩形结构,并与所述第一筒体33之间形成所述好氧区6,由于第一筒体33两端均开放设置,因此好氧区6与缺氧混合区5连通以形成水体流动的第
一循环水路,水体沿第一循环水路循环流动使得各类微生物能够交替进入对本身有利的生长环境,使微生物不会因长时间处于对自身不利的生长环境受到抑制,保持高生物活性,以对水体进行高效快速的反应,增强净水处理效果;同时在好氧区6的入水端设置曝气器28,通过气提作用带动好氧区6内的水体流动,并使好氧区 6的入水第一时间与气体接触,便于水体进行高效快速的反应,同时通过气提作用形成的低压带动缺氧混合区5内的水体向好氧区6内流动;为进一步提升水体的净水反应效果,本实施例的第二筒体34异于所述好氧区6的一侧形成回流区7,所述回流区7与所述好氧区6形成第二循环水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主体35内设置隔板,以将主体35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好氧区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仅设置第一循环水路即能够满足水体净水反应的要求时,也可以不设置第二筒体34及回流区7,此时,第一筒体33的外部,即与主体35之间形成好氧区6。
81.为促进缺氧混合区5和好氧区6内水体的混合及反应效果,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紊流组件8,其包括倾斜设置在腔壁上的第一紊流板,以及倾斜设置在第一紊流板与腔壁形成的钝角空间内的第二紊流板,且第二紊流板与腔壁之间具有回流间隙,水体在流动过程中会形成环绕第二紊流板的紊流,以及在第一紊流板与腔壁形成的锐角空间内的紊流,进而促进水体的混合效果,提升净水反应效果。
82.沉淀区,设置在所述主体35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的下游,且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出水堰17的上游,本实施例对沉淀区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主体35内设置第一分隔件13,并分隔形成所述沉淀区,本实施例的第一分隔件13采用筒体结构,并在下端部形成沉淀区的入口;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3也可以采用水平或倾斜设置的板件,其与主体35 相连,并在其上方形成沉淀区,此时板件需要开设沉淀区的入口。
83.收集回流装置,入口端位于所述沉淀区内,所述收集回流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缺氧混合区5连通;本实施例对收集回流装置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收集回流装置包括收集斗22,入口端位于所述沉淀区内,且所述收集斗22形成收集空间,平衡管23,入口端位于所述收集空间内,出口端与所述缺氧混合区5连通,当水体进入沉淀区内并上升至收集斗22的入口端上方时,由于水流面积骤然变大,导致水体流速变缓,使得随水体上升至此处的悬浮物和较小污泥越过收集斗22的入口端进入收集斗22内,同时由于收集斗22内的水体相对于附近流动的水体,其接近于静止状态,因此水中的悬浮物和较小污泥也会向收集斗22 内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污泥及悬浮物的收集,由于污泥及悬浮物收集在收集空间内,使收集空间内水体的污泥及悬浮物浓度大于收集空间以外的空间内,因此污泥及悬浮物会通过平衡管23排出收集空间,进而回流至缺氧混合区5内。
84.由于收集斗22也会收集一部分污泥,为及时将污泥排出,避免其堆积在收集空间内影响进一步对悬浮物和污泥的收集,本实施例设置集泥管24 连通收集斗22,集泥管24可以直接连通主体35的外部空间,也可以连接污泥外排管27将污泥通入到储存设备中,还可以在污泥外排管27上设置连通缺氧混合区5的污泥回流管26,通过阀门控制将污泥回流至缺氧混合区5内,以补充缺氧混合区5,好氧区6和回流区7内的活性污泥,同时利用该部分污泥的吸附作用,在缺氧混合区5内与入水部1的出水进行混合,吸附水体中的杂质以快速形成污泥。
85.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设备出水中的污泥含量,同时使收集回流装置主要收集水
中的悬浮物,避免其收集污泥而影响对悬浮物的收集,进一步在主体35内设置斜管分离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沉淀区内。
86.本实施例对斜管分离装置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斜管分离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稳流部15与分离部16,且稳流部 15与分离部16的水流通道非平行设置,此时沉淀区包括设置在所述稳流部 15上游的第一沉淀区14,和设置在所述稳流部15与所述分离部16之间的第二沉淀区31,并且收集斗22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二沉淀区31内,且所述收集斗22贯穿所述稳流部15,并通过稳流部15将收集斗22固定,平衡管23的出口端位于第一沉淀区14内,水体进入第一沉淀区14后进行第一次沉淀,以沉淀分离出一部分较大的污泥,而后水体穿过稳流部15,并受到稳流部15的阻挡作用进一步去除一部分污泥和悬浮物,使进入第二沉淀区31内的水体中的污泥及悬浮物的浓度及含量降低,并且此时第二沉淀区 31内的水体中污泥的含量极低,其主要是含有悬浮物,同时稳流部15起到稳流作用,使进入第二沉淀区31内的水体流速均衡且平缓,进而促进第二沉淀区31内水体中的污泥及悬浮物通过沉淀的方式脱离,特别是有利于悬浮物的沉淀,然后在分离部16的阻碍作用下,再一次将水体中的污泥及悬浮物分离,然后进入出水堰17,并由出水部21排出,从而降低本实施例设备出水中的污泥及悬浮物的含量,提升净水效果;同时,由于第一沉淀区 14和稳流部15的净水作用已经将较大的污泥进行分离,因此进入到第二沉淀区31内的水体,其所含杂质大多为悬浮物,因此将收集斗22的入口端设置在第二沉淀区31内,能够更多的收集水体中的悬浮物,降低本实施例出水中的悬浮物含量;本实施例对平衡管23出口端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平衡管23出口端位于第一沉淀区14内,回流的悬浮物及污泥通过第一沉淀区14的沉淀以及再次在稳流部15聚集形成较大的污泥以脱离水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平衡管23的出口端也可以延伸至沉淀区外;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斜管分离装置也可以仅设置分离部16,此时沉淀区为一个整体的空间,收集斗22位于沉淀区内,其可以通过支架与第一分隔件13固定相连,也可以通过支架与主体35固定相连,并且此时的平衡管23出口端需要延伸至沉淀区外。
87.本实施例对分离部16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分离部16的水流通道朝向所述分离部16的中心倾斜设置,以便于分离部16的安装,且所述分离部16设有封堵开口位于分离部16内侧的水流通道的挡板18,避免水体在短流作用下由夹角空间位置处的不完整的水流通道直接排出,导致分离部16的泥水分离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使设备出水中含有较多的悬浮物,所述挡板18形成的夹角空间内设有延伸至所述收集斗22入口端的抗紊流板19,其对第二沉淀区 31内向收集斗22流动的水体起到导向作用,使水体受导向的平缓流入收集空间内,而不会在收集斗22入口端形成撞击,进而形成紊流而扰乱水体的沉淀状态,并且所述挡板18形成的夹角空间设有连通的排气管20,排气管 20延伸至所述出水部21的液位以上。
88.第二分隔件32,设置在所述主体35内,其远离所述第一分隔件13的一侧形成包括所述缺氧混合区5和所述好氧区6的反应空间,其靠近所述第一分隔件13的一侧形成所述反应空间连通所述沉淀区的过渡区12,且所述第二分隔件32设有连通沉淀区和所述缺氧混合区5的回流开口;本实施例对第二分隔件3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分隔件32采用筒体结构,且套设在第一分隔件13外,本实施例第二分隔件32的上端部为竖直端,下端部弯折设置为弯折端,弯折端之间形成回流开口,缺氧混合区5、好氧
区6及回流区7均设置在弯折端下方的空间内,以便于第一筒体33与第二筒体34套设,便于水体循环流动,竖直端与主体35之间形成曝气上升通道11,经过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之后的水体在气提作用下进入曝气上升通道11,并在曝气上升通道11内仍然进行硝化反应以净化水体,同时水体中的较大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无法继续上升,会在曝气上升通道11内脱离水体,进而回落至回流区7内,提升缺氧混合区5、好氧区6及回流区7内活性污泥的浓度,进而提升净水反应的效果,同时由于在曝气上升通道11会脱离一部分污泥,因此也能够使设备出水中的污泥含量降低,降低沉淀区、斜管分离装置及收集回流装置的运行负荷,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32之间形成过渡区12,曝气上升通道11中的水体漫过第二分隔件32的上端部进入过渡区12内,由于过渡区12为非曝气区,因此水体会在过渡区12中进行动态的静置泥水初步分离,污泥从水体中沉降、压缩、聚拢,从而促进了絮体污泥的颗粒化,降低本实施例出水中的污泥含量,提升净水效果,同时降低沉淀区、斜管分离装置及收集回流装置的运行负荷,过渡区12内分离出的污泥会在重力作用以及弯折端的导向作用下通过回流开口回流至缺氧混合区5,同时沉淀区及收集回流装置分离回流出的污泥及悬浮物也通过回流开口回流至缺氧混合区5,本实施例为了将回流开口与缺氧混合区5连通,优选将回流开口设置在所述缺氧混合区5的进水端,即将弯折端的端部延伸至缺氧混合区5 的进水端,以便于污泥及悬浮物进入缺氧混合区5,利用污泥及悬浮物的吸附作用吸附缺氧混合区5内水体的杂质,特别是通过入水部1进入缺氧混合区5的水体中的杂质,以快速形成较大污泥,提升净水效果及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分隔件32也可以采用水平或倾斜设置的板件,其与主体35相连,并在其上方形成过渡区12,此时即不具有曝气上升通道 11,反应空间内的水体直接穿过第二分隔件32进入过渡区12内,过渡区 12内形成的污泥在水流的带动下或倾斜角度的导向作用下向回流开口移动,并且此时水体进入过渡区12的水流开口与沉淀区的入口之间需要具有一定距离。
89.第二分隔件32设有连通所述反应空间和所述过渡区12的水流开口,本实施例对水流开口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水流开口即为第二分隔件32上端部形成的开口,水体通过该开口漫过第二分隔件32,从而进入过渡区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水流开口可以是在第二分隔件32开设的通孔;在所述反应空间内的水体朝向所述水流开口流动的路径上设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朝向所述回流区7延伸,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导向板9与第二分隔件32相连,并设置在曝气上升通道11的入口端与好氧区6之间,从而阻碍在气提作用下从好氧区6流出的水体直接进入到曝气上升通道11内,进而直接进入到沉淀区,而无法形成第一循环水路及第二循环水路,使水体在导向板9的导向作用下进入回流区7,从而形成第二循环水路,同时水体撞击导向板9会导致部分污泥的脱离,在导向作用下,脱离的污泥也会回流至回流区7内,避免进入沉淀区内。
90.为进一步避免好氧区6流出的水体直接进入到曝气上升通道11内,并控制水体进入曝气上升通道11内的水量,本实施例在曝气上升通道11的进口端设置反射板10,反射板10设置在绕过导向板9的水体流动方向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射板10交替设置,其中第一个位于绕过导向板9的水体流动方向上,第二个位于绕过第一个反射板10的水体流动方向上,以对水体进行拦截。
91.布泥件25,设置在所述缺氧混合区5内,并位于所述回流开口的水体流动方向上,布泥件25对回流开口回流的水体进行阻碍,水体撞击在布泥件25上会打散,并受到布泥件
25的导向作用向缺氧混合区5内流动,从而使回流水体中的污泥及悬浮物快速扩散至缺氧混合区5内,并与缺氧混合区5内的水体混合,通过回流的污泥及悬浮物的吸附作用,快速吸附缺氧混合区5内水体中的杂质,以形成更大的污泥,增强净水效果;本实施例对布泥件25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布泥件25设置为锥形结构,且其尖端朝向回流开口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布泥件25也可以是与回流开口的水流方向倾斜设置的板件或与回流开口的水流方向垂直设置的板件。
92.水体加速装置,设置在所述缺氧混合区5内,并与所述入水部1相连接,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且所述水体加速装置的出口端朝向所述收集回流装置的出口端的反向设置,由于水体加速装置的内径有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因此水体会在该处产生瞬间的流速加大,以提升水体的流速,进而提供水体流动的力,本实施例将水体加速装置设置在缺氧混合区5内,使进入设备的水体首先与缺氧混合区5内的水体进行混合并发生反硝化反应,即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缺氧混合区5设置在好氧区6之后的方案采用了前置反硝化的方案,由于好氧区6的硝化反应会消耗水体中的碳源,因此现有技术的方案会导致缺氧混合区5内的反硝化反应效果较差,本实施例将缺氧混合区5 前置,使水体首先进行反硝化反应,由于设备进水中的碳源没有被消耗,因此本实施例缺氧混合区5的反硝化效果更好,进而使本实施例设备的净水效果更好,同时,由于本实施例的水体从缺氧混合区5流出后直接进入好氧区6,从好氧区6又直接回流至缺氧混合区5,因此好氧区6与缺氧混合区5的水体在循环流动中存在水体的快速交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好氧区6流向缺氧混合区5时具有一定距离的方案,本实施例由于水体的交替也会使得在单次的第一循环水路流动过程中,好氧区6回流的水体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好氧区6出水具有更多的碳源,增强好氧区6回流水体进入缺氧混合区5之后的反硝化反应,而设置水体加速装置与好氧区6内的气提作用配合,会提升水体交替的效率,同时避免在单次的第一循环水路流动过程中,水体在好氧区6内由于留存时间长而导致碳源消耗量大,进而影响后续缺氧混合区5内的反硝化反应,因此本实施例由于水体交替效率更高使得本实施例设备的反硝化反应效果更好,进而提升了设备整体的净水效果。
93.本实施例的水体加速装置包括喷管2,沿水体的流动方向,喷管2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以对设备的进水进行加速,使得本实施例无需设置额外的辅助动力装置,其内径较小的部分可以位于喷管2的中部或出水端,本实施例为设置在出水端,并且其内径发生变化的过渡部分为了减小水体流动的阻力而呈锥形设置,喷管2截面可以采用矩形、多边形、圆形等形状,本实施例为避免喷管2的管壁产生死角而采用圆形。
94.为进一步带动水体沿第一循环水路流动,本实施例的水体加速装置还包括引流混合管3,罩设在所述喷管2的出水端,所述喷管2与所述引流混合管3之间形成引流水道,所述引流水道连通缺氧混合区5,由于喷管2出口处的水流速度较大,按照伯努利原理,喷管2的出口处的水压相对较低,设置引流混合管3能够便于缺氧混合区5内的水体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引流水道内,从而受到喷管2出水的携带而向好氧区6流动,同时设置引流混合管3也能够使设备的进水与引流水道内的水体进行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好氧区6内,通过混合使设备原有水体中的细菌及营养物质第一时间扩散至设备的进水中,便于其进行后续的反应,增强反应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喷管2通过自身的加速作用和低压的压力作用以足够使水体沿第一循环水路进行移动时,也可以不设置引流混合管3。
95.进一步的,引流混合管3的内径的至少一部分发生减小,以对混合后的水体进行加速,本实施例中引流混合管3内径较小的部分可以位于其中部或出水端,本实施例优选设置在出水端,并且其内径发生变化的过渡部分为了减小水体流动的阻力而呈锥形设置,引流混合管3截面可以采用矩形、多边形、圆形等形状,本实施例为避免引流混合管3的管壁产生死角而采用圆形。
96.为了便于缺氧混合区5的出水进入好氧区6内,且使水体均匀分布流动,进一步在缺氧混合区5的出水端设置布水锥4,布水锥4可以与主体 35的底部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布水锥4的宽度逐渐增加,且所述水体加速装置朝向所述布水锥4设置,水体加速装置的出水撞击在布水锥4后由其宽度逐渐增加的锥体导向,向四周流动并进入好氧区6内,本实施例中,水体加速装置朝向布水锥4设置,即沿重力方向,水体加速装置的出口端是向下设置的,即水体加速装置倒置设置,即为倒置式。
97.实施例2
9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在于以下特征不同:
99.为避免主体35的内部空间形成死角,优选的,本实施例的主体35结构采用圆柱形,同时,第一筒体33、第二筒体34、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32均设置为与主体35适配的圆柱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32也可以设置为板件。
100.如图2所示,第一分隔件13的进水端进一步设置挡件30,所述挡件 30与所述第一分隔件13的端部之间形成水体进入所述沉淀区的入口,所述挡件30形成回流空间,所述平衡管23的出口端与所述回流空间连通,所述回流空间与所述缺氧混合区5连通,即第二分隔件32设有连通回流空间和所述缺氧混合区5的回流开口。
101.本实施例对挡件3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挡件30为锥台结构,其径向截面较小的一端朝向沉淀区设置,并且该端与收集斗22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相连,其径向截面较大的一端朝向第二分隔件32延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挡件30也可以为锥形结构,其设置在收集斗22与回流开口之间,并通过支架与第一筒体33或第二筒体34相连,以固定其位置,并且平衡管23的出口端可以延伸至回流空间内,也可以开设在挡件30上。
102.本实施例的收集回流装置还包括污泥溢流管29,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沉淀区14内,出口端与所述回流空间连通,进而与所述缺氧混合区5连通,优选的,如图2所示,为便于进行收集,污泥溢流管29的入口端呈扩散状,并且污泥溢流管29的出口端可以延伸至回流空间内,也可以开设在挡件30 上。
10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