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9292发布日期:2022-02-08 10: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生物反应器以及沉淀池;所述生物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以及第二好氧池;处于首端的所述厌氧池具有原水进口,处于末端的所述第二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生物反应器还包括曝气装置和内回流系统,所述第一好氧池和所述第二好氧池均与所述曝气装置连接;所述内回流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好氧池和所述第一缺氧池,且所述内回流系统的进水端处于所述第一好氧池的末端,所述内回流系统的出水端处于所述第一缺氧池的前端;所述沉淀池配置有污泥外回流系统,所述沉淀池的排泥口通过所述污泥外回流系统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缺氧池的前端和所述厌氧池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外回流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厌氧污泥回流管路和缺氧污泥回流管路,所述厌氧污泥回流管路连接所述厌氧池的前端和沉淀池,所述缺氧污泥回流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缺氧池的前端和沉淀池;所述厌氧污泥回流管路和所述缺氧污泥回流管路均配置有污泥流量调节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流量调节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调节阀以及污泥回流流量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好氧池和所述第二好氧池分别配置有溶氧量监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好氧池的第一溶氧量数据和所述第二好氧池的第二溶氧量数据;所述溶氧量监测单元与所述曝气装置的控制模块连接并向所述控制模块传输所述第一溶氧量数据和所述第二溶氧量数据;所述曝气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溶氧量数据和所述第二溶氧量数据分别调节对所述第一好氧池和所述第二好氧池的曝气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第一曝气管、第二曝气管、第一曝气器以及第二曝气器;所述第一曝气管连接所述风机和所述第一曝气器,所述第一曝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好氧池的底部;所述第二曝气管连接所述风机和所述第二曝气器,所述第二曝气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好氧池的底部;所述第一曝气管和所述第二曝气管上分别设置有曝气调节阀和气体流量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回流系统包括内回流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回流管路上的内回流流量调节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配置有排泥系统,所述排泥系统包括排泥泵和排泥管,所述排泥泵通过排泥管与沉淀池的排泥口相连,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排泥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第一缺氧池以及所述第二缺氧池均配置有搅拌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还包括原水池,所述原水池通过原水流量调节管路与所述厌氧池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生物反应器以及沉淀池;生物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以及第二好氧池;第二好氧池与沉淀池连接;生物反应器还包括曝气装置和内回流系统,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均与曝气装置连接;内回流系统连接第一好氧池和第一缺氧池,且内回流系统的进水端处于第一好氧池的末端,内回流系统的出水端处于第一缺氧池的前端;沉淀池配置有污泥外回流系统,沉淀池的排泥口通过污泥外回流系统分别连接第二缺氧池的前端和厌氧池的前端。本申请提供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装置能够高效地处理污水,并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并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并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琰 李凌云 薛晓飞 于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8
技术公布日:2022/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