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会自动呼吸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9957发布日期:2022-04-07 08:1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会自动呼吸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会自动呼吸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流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会自动呼吸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3.人工湿地是指在自然或半自然净化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处理技术,是一种人为地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的、且底部封闭,并有选择性植入水生植被的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与传统水处理方式相比具有投资低、运行费用少、耗能低,且管理水平要求不高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来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暴雨径流、富营养化水体等,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占地面积较大、效率不高等不足,限制了其应用。
4.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其中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大,对codcr、ss、重金属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好,而且很少有恶臭和孳生蚊蝇现象,能较好适应北方寒冷地区的冬季防冻问题,但投资较高。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填料床的底部,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氧可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人工湿地系统。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硝化能力高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可用于处理氨氮较高的污水,其缺点为控制相对复杂,夏季有孳生蚊蝇的现象。
5.目前潜流人工湿地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整体处于厌氧环境,对有机物、氨氮、tp与tn的降解速率较低;潜流人工湿地连续运行时,容易发生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目前潜流人工湿地连续运行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会自动呼吸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会自动呼吸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一集水渠,所述集水渠包括一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内侧板及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上设有一虹吸出水管,所述虹吸出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集水主管,所述集水主管处于潜流人工湿地内,所述虹吸出水管的出水端处于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
9.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板在下底板上围成一环形;所述外侧板在下底板上围成一环形,所述内侧板、外侧板及下底板形成一蓄水腔。
10.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板与内侧板端部通过端板封堵,所述外侧板、内侧板、端板及下底板形成一蓄水腔。
11.进一步的,所述潜流人工湿地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火山岩固定化填料层、粗砂层、土工布及灰土层。
12.进一步的,所述虹吸出水管包括第一管、水平管及第二管,其中内侧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水平管,所述水平管连接有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处于处于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所述第二管处于火山岩固定化填料层内。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端部连接有集水主管,所述集水主管上设有若干滤水孔。
14.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板、外侧板顶部设有上封板。
15.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主管连接有若干集水分管,所述集水分管包括一半圆钢管,所述半圆钢管连接有半圆钢网架,所述半圆钢管与半圆钢网架内设有硬质海绵环。
16.进一步的,所述半圆钢管处于半圆钢网架正下方,且半圆钢管与半圆钢网架同圆心。
17.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渠下方设有一集水渠垫层。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虹吸系统的设置来自动调节潜流人工湿地的出水方式,使潜流人工湿地由连续出水调整为间歇出水,进而使潜流人工湿地由厌氧环境调整为厌氧+好氧的环境,可以大大增强湿地对有机物、氨氮、tp与tn的去除能力;排水方式的调整可以使潜流人工湿地有一定时间的空床期,潜流湿地的空床期运行可以有效缓解潜流人工湿地的堵塞问题;虹吸排水水量较大,对潜流湿地内部填料有一定的冲刷作用,冲刷作用可以带走湿地内部分堵塞物质,进一步缓解潜流湿地堵塞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集水主管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1.图3为集水主管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22.图中:1集水渠,11集水渠垫层,12下底板,13外侧板,14上封板,15内侧板,21火山岩固定化填料层,22粗砂层,23土工布,24灰土层,
23.3虹吸出水管,31第一管,32水平管,33第二管,34集水主管,
24.341滤水孔,342半圆钢管,343半圆铁网架,344硬质海绵环。
具体实施方式
25.所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
ꢀ“
上”、
ꢀ“
下”、
ꢀ“
左”、
ꢀ“
右”、
ꢀ“
竖直”、“水平”、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
ꢀ“
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
ꢀ“
相连”、
ꢀ“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会自动呼吸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一集水渠1,所述集水渠一侧设有潜流人工湿地,所述集水渠包括一下底板12,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内侧板15及
外侧板13,所述内侧板上设有一虹吸出水管3,所述虹吸出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集水主管34,所述集水主管处于潜流人工湿地内,所述虹吸出水管的出水端处于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
29.因在末端潜流人工湿地的集水主管上布设若干虹吸出水管,虹吸出水管可以控制湿地进行虹吸出水,当人工湿地内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虹吸出水管自动出水,由于虹吸管总排水能力大于进水系统的布水量,从而可以实现湿地内水体在较短时间内排空,进而可以控制湿地变水位运行。变水位运行可以改善湿地内部的溶解氧含量,使湿地调整为会呼吸的湿地,不但可以改善湿地的整体处理效果,同时可以有效的避免潜流人工湿地的堵塞。
30.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渠下方设有一集水渠垫层11。
31.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板在下底板上围成一环形;所述外侧板在下底板上围成一环形,其中内侧板、外侧板及下底板形成一蓄水腔。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外侧板与内侧板端部通过端板封堵,所述外侧板、内侧板、端板及下底板形成一蓄水腔。
32.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潜流人工湿地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火山岩固定化填料层21、粗砂层22、土工布23及灰土层24。
33.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虹吸出水管3包括第一管31、水平管32及第二管33, 其中内侧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水平管32,所述水平管连接有第一管31和第二管33,所述第一管处于处于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所述第二管处于火山岩固定化填料层21内。
34.方案细化,所述第二管端部连接有集水主管34。集水主管可使得湿地内部水沿集水主管汇集至虹吸出水管中,当满足虹吸条件时从虹吸出水管中流出至集水渠中。
35.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板、外侧板顶部设有上封板14,用于集水渠顶部的封堵,避免杂物进入集水渠。
36.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所述集水主管上设有若干滤水孔341。
37.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所述集水主管连接有若干集水分管,所述集水分管包括一半圆钢管342,所述半圆钢管连接有半圆钢网架343,所述半圆钢管与半圆钢网架内设有硬质海绵环344。
38.方案细化,所述半圆钢管处于半圆钢网架正下方,且半圆钢管与半圆钢网架同圆心。
39.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