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除臭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2811发布日期:2022-07-09 12:4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除臭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除臭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2.目前,利用曝气生物滤池过滤污水,能够在过滤污水的同时节能、环保,是当下流行的污水处理方式,该技术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处理效率高、处理水量大、占地面积小、设备结构紧凑、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3.生活污水处理的除臭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池,但现有的污水处理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多直接排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处理,而污水中常常包含大量的杂质,因此需要经常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严重者需要更换填料,进而极大地增加了资金损耗与清理的繁杂度。


技术实现要素:

4.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除臭生物滤池,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除臭生物滤池,包括预处理箱,所述预处理箱的两内侧壁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的内底壁开设有滤孔,所述预处理箱上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中部设有止流阀,所述预处理箱一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清理孔,所述预处理箱通过清理孔螺纹连接有密封件,所述预处理箱一侧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预处理箱的下表面设有底板。
8.可选的,所述过滤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滤件在水平方向均呈倾斜态,并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
°
,所述过滤箱一侧表面的顶部设有净水排水管,使得污水在进入预处理箱内部后可以更加快速地进行过滤操作,并有效避免过滤件出现堵塞的情况。
9.可选的,所述滤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滤孔均匀等距的分布在过滤件上,所述导流管的中部设有密封阀。
10.可选的,所述过滤箱一侧表面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护,所述支护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有锥形齿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对电机进行维修,继而有效降低维修养护过程中的繁杂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1.可选的,所述锥形齿轮的一侧通过转轴安装在过滤箱一侧表面的中部,所述锥形齿轮通过转轴内部转杆固定安装有曝气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将空气直接注入至污水中,继而有效防止过滤箱内悬浮物体下沉,加强过滤箱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
的接触。
12.可选的,所述曝气管的表面的开设有曝气孔,所述曝气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曝气管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辊筒,使得过滤箱内的有机物可以更加充分的与辊筒内部的生物填料接触,继而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并有效防止过滤箱内悬浮物体下沉。
13.可选的,所述辊筒的表面设有进液孔,所述辊筒的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所述过滤箱的上表面设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通过铰链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曝气风机,所述曝气风机的排气端卡接在锥形齿轮上,并与曝气管相连通,使得外接空气可以更加直接的注入过滤箱的内部,继而有效保证过滤箱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使得污水处理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除臭生物滤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该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除臭生物滤池,通过预处理箱上过滤件、过滤孔、清理孔与密封件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将过滤后留下的污物进行快速清理,继而方便后续正常的过滤,同时有效降低后续的清理负担,通过过滤箱上电机、主动齿轮、锥形齿轮、曝气管、辊筒与曝气风机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强制将空气通入污水中,进而使过滤箱内污水与空气接触充氧,同时有效搅动液体,加速空气中的氧气向液体中的转移,并有效防止过滤箱内悬浮物体下沉,加强过滤箱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处理箱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与辊筒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预处理箱、2-过滤件、3-滤孔、4-注水管、5-止流阀、6 -清理孔、7-密封件、8-导流管、9-过滤箱、10-底板、11-支护、12-电机、13-主动齿轮、14-锥形齿轮、15-曝气管、16-曝气孔、17-辊筒、 18-盖板、19-曝气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2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的能涵盖的范围内。
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除臭生物滤池,包括预处理箱1,预处理箱1的两内侧壁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过滤件2,过滤件2的内底壁开设有滤孔3,预处理箱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注水管4,注水管4的中部设有止流阀5,预处理箱1一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清理孔6,预处理箱1通过清理孔6螺纹连接有密封件7,预处理箱1一侧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管8,导流管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箱9,预处理箱1的下表面设有底板10。
26.过滤箱9一侧表面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护11,支护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3,主动齿轮13 啮合连接有锥形齿轮14,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对电机进行维修,继而有效降低维修养护过程中的繁杂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锥形齿轮14的一侧通过转轴安装在过滤箱9一侧表面的中部,锥形齿轮14通过转轴内部转杆固定安装有曝气管15,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将空气直接注入至污水中,继而有效防止过滤箱内悬浮物体下沉,加强过滤箱9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曝气管15的表面的开设有曝气孔16,曝气孔 16的数量为若干个,曝气管15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辊筒17,使得过滤箱9内的有机物可以更加充分的与辊筒17内部的生物填料接触,继而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并有效防止过滤箱内悬浮物体下沉,辊筒17的表面设有进液孔,辊筒17的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过滤箱9的上表面设有清理口,清理口通过铰链固定安装有盖板18,盖板18的上表面设有曝气风机19,曝气风机19的排气端卡接在锥形齿轮14上,并与曝气管15相连通,使得外接空气可以更加直接的注入过滤箱9的内部,继而有效保证过滤箱9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使得污水处理效果得到有效保证,过滤件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过滤件2在水平方向均呈倾斜态,并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
°
,过滤箱9一侧表面的顶部设有净水排水管,使得污水在进入预处理箱1内部后可以更加快速地进行过滤操作,并有效避免过滤件2出现堵塞的情况,滤孔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滤孔3均匀等距的分布在过滤件2上,导流管8的中部设有密封阀。
27.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28.污水通过注水管4进入预处理箱1内部后,通过过滤件2与滤孔将污水内部杂质进行初步筛分过滤,过滤后的污水通过导流管8进入过滤箱9内部,此时工作人员启动的电机12与曝气风机19,电机12的输出端旋转,并带动主动齿轮13旋转,此时锥形齿轮14旋转,并带动曝气管15与辊筒17同步旋转,与此同时曝气风机19将外界空气通过排气端强制注入曝气管15内部,并通过曝气孔16与污水结合此时污水与空气以及辊筒17内部的生物填料充分接触,同时有效避免过滤箱内悬浮物体下沉,且有效加强过滤箱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随后的即可将净化处理后的污水抽出。
29.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上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因此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30.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为保证设备的兼容性,所采用的操作手段均与市面器械参数保持一致。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地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其中所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