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柠檬酸废水处理的IC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65263发布日期:2022-06-18 07:1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柠檬酸废水处理的IC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适用于柠檬酸废水处理的ic厌氧反应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柠檬酸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柠檬酸废水处理的ic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2.ic厌氧反应器,是基于uasb反应器颗粒化和三相分离器的概念而改进的新型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每层厌氧反应器的顶部各设一个气、固、液三相分离器。其由上下两个反应室组成。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
3.反应器由下层反应室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内动力,使提升管与回流管的混合液产生一个密度差,实现了下部混合液的内循环,使废水获得强化预处理。上层反应室对废水进行后处理,使出水达到预期处理要求。由底部的污泥区和中上部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区组合为一体的,通过回流和结构设计使废水在反应区内具有较高的上升流速,反应器内部颗粒污泥处于膨胀状态下厌氧反应器。
4.由于柠檬酸废水中钙离子含量较高,钙离子大量截留在反应器内部,颗粒污泥会出现钙化现象,需要将钙化颗粒污泥定期排出。现有ic厌氧反应器,钙化颗粒污泥从边缘排出,容易形成死角,污泥易沉积,钙化颗粒污泥排放难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且不利于内部循环,不及时排出会加剧钙化情况,影响颗粒污泥活性,降低厌氧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的ic厌氧反应器的不足,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在原反应器基础上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柠檬酸废水处理的ic厌氧反应器,通过多点同向进水形成旋流及底部圆锥结构,达到增强内部循环,减少颗粒污泥钙化的效果,相比较于原有反应器,钙化情况减少,同时降低运行成本,经济性较好。
6.由于柠檬酸废水中钙离子含量高,加上内循环不好的问题,颗粒污泥容易出现钙化情况,钙化后颗粒污泥需定期排出,并按照固废处理,增加运行成本,并且减少厌氧颗粒污泥销售量,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影响经济效益。现有反应器存在循环不好,存在死角,无法将钙化颗粒污泥全部排出,并且增加大量经济投入。本实用新型利用布水管道多点进水及同向形成旋流组合布水方式,加强内循环;底部采用圆锥体结构,避免产生死角,及时将钙化污泥排出;排放钙化污泥采用厌氧反应器出水加强流动性,防止堵塞,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7.一种适用于柠檬酸废水处理的ic厌氧反应器,包括主体罐体、三相分离器、气液分离器、提升管、回流管、圆锥泥斗、布水管道、排泥管道和厌氧水管道;主体罐体底部设置圆锥泥斗,布水管道设置在圆锥泥斗底部,布水管道穿过主体罐体通过布水口连接主体罐体,布水口与圆锥泥斗相切,且切向相同;圆锥泥斗中心设置排泥口,排泥口接排泥管道,排泥
管道穿过主体罐体,排泥口一侧设有厌氧水管道,厌氧水管道穿过主体罐体连接主体罐体上的出水口。
8.优选地,布水管道设置至少4个,对称分布;进一步优选地,每个布水管道上设置至少3个布水口;对称分布的布水管道上的布水口与圆锥泥斗的切向方向正好相反,各布水管道上的布水口与圆锥泥斗的切向方向,随着其中一个布水管道上的布水口与圆锥泥斗的切向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得到。借助多点进水且进水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设置使得反应器布水更加均匀,增强横向循环,避免局部负荷过高的现象,提高微生物活性,
9.优选地,布水管道、排泥管道、厌氧水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便于调节负荷及上升流速等。
10.优选地,回流管底部连接挡板,挡板为无顶无底的圆台结构,便于回流污泥与底部向上提升的颗粒污泥充分混合,同时增强反应器内部纵向流动,提高颗粒污泥生物活性,增强纵向循环,使反应器内始终处于活动状态,防止污泥营养分配不均或因沉积死亡造成钙化。
11.优选地,圆锥泥斗圆弧面与地面呈30
°
倾角,符合流体力学。
12.优选地,厌氧水管道与排泥口接口设置单向阀,防止污泥回串。
13.优选地,在反应器罐体上设有人孔,便于维修。
14.本实用新型,在主体罐体底部设置圆锥泥斗,利于钙化颗粒污泥及时排出,避免反应器内死角产生,最大限度地避免钙化情况加剧;布水管道设置在圆锥泥斗底部,通过布水口与圆锥泥斗相切,借助多点进水且进水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设置,便于形成横向内循环流,加快传质,反应器布水更加均匀,增强横向循环,避免局部负荷过高的现象,提高微生物活性,泥水混合物由沼气向上提升,大部分颗粒污泥经三相分离器截留,少量污泥及气液混合物经提升管到达气液分离器,气水分离后沼气进入沼气脱硫系统,泥水混合物经回流管回到反应器底部反应区,形成纵向内循环流;回流管底部连接挡板,便于回流污泥与底部向上提升的颗粒污泥充分混合,同时增强反应器内部纵向流动,提高颗粒污泥生物活性,增强纵向循环,使反应器内始终处于活动状态,防止污泥营养分配不均或因沉积死亡造成钙化;在圆锥泥斗中心设置排泥口,接排泥管道,钙化颗粒污泥可经过排泥管道直接排出,排泥口一侧设有厌氧水管道,引入厌氧反应器出水以加强钙化颗粒污泥流动性,避免管道堵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c厌氧反应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借助布水形成横向旋流、回流与提升污泥混合的纵向流,使反应器内部处于良好的循环状态,加之底部圆锥泥斗,利于钙化颗粒污泥排出,避免污泥沉积,从而达到提高生物活性、减少钙化、提高反应器处理效率的目的。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c厌氧反应器利用布水管道多点进水和同向形成旋流组合布水方式,以及底部圆锥结构,增强反应器内部循环,减少钙化现象,降低因钙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该反应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保证反应器处理效率、颗粒污泥生物活性,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工作效率,且对环境无任何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水管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为主体罐体,2为三相分离器,3为气液分离器,4为提升管,5为回流管,6为圆锥泥斗,7为布水管道,8为排泥管道,9为排泥管道阀门,10 为厌氧水管道,11为厌氧水阀门,12为挡板,13为排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柠檬酸废水处理的ic厌氧反应器,包括主体罐体1、三相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3、提升管4、回流管5、圆锥泥斗6、布水管道7、排泥管道8和厌氧水管道10;所述在主体罐体1底部设置圆锥泥斗6,圆锥泥斗6圆弧面与地面呈30
°
倾角,符合流体力学,布水管道 7设置在圆锥泥斗6底部,布水管道7穿过主体罐体1通过布水口连接主体罐体 1,布水口与圆锥泥斗6相切,且切向相同,每根布水管道7上的布水口的朝向位于布水管道7的同侧;布水管道7设置4个,对称分布,每个布水管道7上设置3个布水口;对称分布的两个布水管道7上的布水口与圆锥泥斗6的切向方向正好相反,借助多点进水且进水方向设置使得反应器布水更加均匀,增强横向循环,避免局部负荷过高的现象,提高微生物活性;圆锥泥斗6中心设置排泥口,排泥口接排泥管道7,排泥管道7穿过主体罐体1,排泥口一侧设有厌氧水管道 10,厌氧水管道10穿过主体罐体1连接主体罐体1上的出水口,出水口设置在主体罐体1的上部,钙化颗粒污泥可经过排泥管道8直接排出,引入厌氧反应器出水以加强钙化颗粒污泥流动性,避免管道堵塞,主体罐体1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道;布水管道7、排泥管道8、厌氧水管道10上均设置有阀门,便于调节负荷及上升流速等,排泥管道8上的阀门为排泥管道阀门9,厌氧水管道10上的阀门为厌氧水阀门11;回流管5底部连接挡板12,挡板12为无顶无底的圆台结构,便于回流污泥与底部向上提升的颗粒污泥充分混合,同时增强反应器内部纵向流动,提高颗粒污泥生物活性,增强纵向循环,使反应器内始终处于活动状态,防止污泥营养分配不均或因沉积死亡造成钙化。
21.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布水管道7上的布水口的切向方向,各布水管道7上的布水口与圆锥泥斗6的切向方向,随着其中一个布水管道7上的布水口与圆锥泥斗6的切向方向逆时针旋转得到,主要是为了保证废水通过布水通道经布水口沿圆锥泥斗6壁进水,形成旋转水流。
22.为了防治污泥的回串,厌氧水管道10与排泥口设置单向阀。
23.本实用新型中,在主体罐体1上设有人孔,便于维修。
24.本实用新型,在主体罐体1底部设置圆锥泥斗6,利于钙化颗粒污泥及时排出,避免反应器内死角产生,最大限度地避免钙化情况加剧;布水管道7设置在圆锥泥斗6底部,通过布水口与圆锥泥斗6相切,借助多点进水且进水方向逆时针的设置,便于形成横向内循环流,加快传质,反应器布水更加均匀,增强横向循环,避免局部负荷过高的现象,提高微生物活性,泥水混合物由沼气向上提升,大部分颗粒污泥经三相分离器2截留,少量污泥及气液混合物经提升管4到达气液分离器3,气水分离后沼气进入沼气脱硫系统,泥水混合物经回流管5回到反应器底部反应区,形成纵向内循环流;回流管5底部连接挡板12,便于回流污泥与底部向上提升的颗粒污泥充分混合,同时增强反应器内部纵向流动,提高颗粒污泥生物活性,增强纵向循环,使反应器内始终处于活动状态,防止污泥营养分配不均或因沉积死亡
造成钙化;在圆锥泥斗6中心设置排泥口,接排泥管道8,钙化颗粒污泥可经过排泥管道8直接排出,排泥口一侧设有厌氧水管道10,引入厌氧反应器出水以加强钙化颗粒污泥流动性,避免管道堵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c厌氧反应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借助布水形成横向旋流、回流与提升污泥混合的纵向流,使反应器内部处于良好的循环状态,加之底部圆锥泥斗6,利于钙化颗粒污泥排出,避免污泥沉积,从而达到提高生物活性、减少钙化、提高反应器处理效率的目的。
25.具体运行时,ic厌氧反应器处于连续运行状态,布水管道7连续进水,废水经布水管道7,分别从各个布水口进入ic厌氧反应器内,各布水口同时进水,布水口贴近圆锥泥斗6壁进水向逆时针形成旋转水流,避免局部负荷过高,在反应器内部形成良好的内循环流,颗粒污泥产生沼气作为动力,带动泥水混合物向上提升,大部分颗粒污泥经三相分离器2截留,少量污泥及气液混合物经提升管 4到达气液分离器3,气水分离后沼气进入沼气脱硫系统,泥水混合物经回流管 5回到反应器底部反应区,形成纵向内循环流,需要排出厌氧反应器钙化颗粒污泥时,开启厌氧水管道阀门11,开启排泥管道阀门9,排放钙化颗粒污泥,排放完后关闭排泥管道阀门9、厌氧水管道阀门11,主体罐体1出水口通过排水管道 13排水。
26.本实用新型所述ic厌氧反应器,能够保证厌氧反应器内部循环,提高传质效率,并且便于钙化颗粒污泥的排出,在保证反应器内颗粒污泥活性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消耗,反应器除进水外不借助外力,所述反应器内钙化颗粒污泥及时排出,利用的废水均得到进一步回收处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浪费,以上所述均直接或间接地减少了经济投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