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0044发布日期:2022-09-10 08:4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装置对于池子里面的浮泥收集处理效率低下,安装起来尤为不便,且在使用时,收集起来的浮泥还是需要人工收集费时费力,收集的潮湿浮泥较占地方还容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安装架且延伸至内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安装有传送带,所述转轴的一侧且位于安装架相对立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安装有存储壳体,所述存储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槽,所述存储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存储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上安装有挡板,所述存储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安装有收集壳体,所述收集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集污槽,所述集污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过滤孔,所述收集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收集壳体的外壁上安装侧挡,所述收集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浮桶。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挡板的外壁上安装有把手,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加热棒和水泵且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和安装架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设置有多组且分别安装在安装架的内壁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转杆和安装架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和安装架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位于集污槽的内部,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在侧挡的外壁上且高于水平面,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和收集壳体的连接处为连通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转杆和出料槽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加热棒安装有多组且分别位于存储壳体相对立的内壁上,所述浮桶安装有多组且分别位于收集壳体的外壁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过滤孔的作用下污水流入收集壳体的内部,在收集壳体
和水泵的进水口的连接处为连通结构,水泵将收集壳体内部的污水吸入再从排水管排除,排水管安装在侧挡的外壁上且高于水平面,从而产生水流,污水处理池中的污水全部流入集污槽,浮泥处理的更为彻底,从而有益于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装置对于池子里面的浮泥收集处理效率低下,安装起来尤为不便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传送带的一端位于集污槽的内部,传送带传动将集污槽内部的浮泥运输上去,传送带将污泥带动在进料槽时,进入存储壳体的内部,打开加热棒对浮泥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后的浮泥收集就更为轻松不容易污染环境,从而有益于解决在使用时,收集起来的浮泥还是需要人工收集费时费力,收集的潮湿浮泥较占地方还容易污染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安装架;2、驱动电机;3、转轴;4、传送带;5、第一转杆;6、存储壳体;7、进料槽;8、加热棒;9、出料槽;10、第二转杆;11、挡板;12、控制器;13、收集壳体;14、集污槽;15、过滤孔;16、水泵;17、排水管;18、侧挡;19、浮桶;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 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驱动轴贯穿安装架1且延伸至内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壁上安装有传送带4,转轴3的一侧且位于安装架1相对立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转杆5,安装架1的一端
安装有存储壳体6,存储壳体6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槽7,存储壳体6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棒8,存储壳体6的外壁上开设有出料槽 9,出料槽9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转杆10,第二转杆10的外壁上安装有挡板11,存储壳体6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12,安装架1的另一端安装有收集壳体13,收集壳体13的外壁上开设有集污槽14,集污槽14的内壁上开设有过滤孔15,收集壳体13的外壁上安装有水泵16,水泵16的出水口安装有排水管17,收集壳体13的外壁上安装侧挡18,收集壳体13的外壁上安装有浮桶19。
24.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挡板11的外壁上安装有把手 20,控制器1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2、加热棒8和水泵16 且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驱动电机2的驱动轴和安装架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轴3设置有多组且分别安装在安装架1的内壁上,第一转杆5和安装架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轴3和安装架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传送带4的一端位于集污槽14的内部,第二转杆10和出料槽9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加热棒8安装有多组且分别位于存储壳体6相对立的内壁上,浮桶19安装有多组且分别位于收集壳体13的外壁上,排水管17的一端固定在侧挡18的外壁上且高于水平面,水泵16的进水口和收集壳体13的连接处为连通结构的作用下,水泵16产生吸力将收集壳体13内部的污水吸入装置,在从而排水管17排除,从而形成流动的水流使得污水源源不断的流入集污槽14,浮泥都留在集污槽14的内部,浮泥处理的更为彻底,从而有益于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装置对于池子里面的浮泥收集处理效率低下,安装起来尤为不便的问题。
25.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通过在控制器1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2、加热棒8和水泵16且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的作用下,使得装置通电,在收集壳体13的外壁上安装有浮桶19,浮桶 19安装有多组且分别位于收集壳体13的外壁上的作用下,调整浮桶 19的重量,然后将收集壳体13放入污水处理池,使得水面刚好没过收集壳体13的基面,使得水流入集污槽14的内部,在收集壳体13 的外壁上开设有集污槽14,集污槽14的内壁上开设有过滤孔15,收集壳体13的外壁上安装有水泵16,水泵16的出水口安装有排水管 17,收集壳体13的外壁上安装侧挡18的作用下,打开控制器12的开关,控制器12控制水泵16进行工作,在排水管17的一端固定在侧挡18的外壁上且高于水平面,水泵16的进水口和收集壳体13的连接处为连通结构的作用下,水泵16产生吸力将收集壳体13内部的污水吸入装置,在从而排水管17排除,从而形成流动的水流使得污水源源不断的流入集污槽14,浮泥都留在集污槽14的内部,浮泥处理的更为彻底,从而有益于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装置对于池子里面的浮泥收集处理效率低下,安装起来尤为不便的问题。
26.同时使用时,在安装架1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 2的驱动轴贯穿安装架1且延伸至内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壁上安装有传送带4,转轴3的一侧且位于安装架1相对立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转杆5,驱动电机2的驱动轴和安装架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轴3设置有多组且分别安装在安装架1的内壁上,第一转杆 5和安装架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轴3和安装架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的作用下,打开控制器12的开关,控制器12控制驱动电机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轴3在安装架1的内壁上转动带动传送带 4转动,在传送带4的一端位于集污槽14的内部的作用下,传送带4 将集污槽14内部的浮泥带走,在安装架1的一端安装有存储壳体6,存储壳体6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槽7,存储壳体6的内壁上安
装有加热棒8,第二转杆10和出料槽9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加热棒8 安装有多组且分别位于存储壳体6相对立的内壁上的作用下,传送带 4将污泥带动在进料槽7时,进入存储壳体6的内部,打开控制器12 的开关,控制器12控制加热棒8进行加热,对浮泥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后的浮泥收集就更为轻松,不容易污染环境,从而有益于解决在使用时,收集起来的浮泥还是需要人工收集费时费力,收集的潮湿浮泥较占地方还容易污染环境的问题。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