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67006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油田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絮凝是水处理技术中最重要的物化处理方法之一,而电絮凝技术则是一种新型絮凝技术。电絮凝技术是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利用可溶性阳极(如铁阳极、铝阳极等金属阳极)产生的阳离子在水中发生水解、聚合及氧化的反应,生成一系列絮凝剂,如多核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使水中的胶体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失去稳定性,发生相互碰撞后生成较大絮凝体,从而达到分离。同时在阳极和阴极上产生氧气和氢气的微小气泡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具有分离悬浮物的作用。
[0003]相比于传统的化学絮凝技术,电絮凝具有如下优势: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减少二次污染;产生的污泥量较少,污泥的含水量较低;只需要改变外加电压即可控制运行条件,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0004]在电絮凝技术的处理过程中,主要包括四种反应,以铁阳极为例:
电解氧化:Fe-2e — Fe2+;
电解还原:2H++2e -H2 ? ;
电解絮凝:Fe2++2 (OF) — Fe (OH) 2;4Fe (OH) 2 +O2 +2H20 — 4Fe (OH) 3 ;
电解气浮:40!T-4e — 2H20+02 i。
[0005]目前,现有的电絮凝反应器难以适应油田现场作业要求,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1.占地面积大,移动性较差;2.电极更换难;3.污水在反应器内时间较短,絮凝时间不足。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电絮凝反应器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该反应器体积小,便于运输,可并联使用,电极更换方便,絮凝时间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
[0007]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包括反应室壳体、上端盖、第一电极棒、第二电极棒、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的反应室壳体为立式结构,上端盖可拆卸的固定在反应室壳体顶部,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分别竖直的固定在上端盖上并向下延伸至反应室壳体内部,在反应室壳体内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水平的装配在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上并等距交替排列,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分别不接触的穿过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第一电极板的边缘靠近反应室壳体内壁,第二电极板的边缘与反应室壳体内壁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板的边缘与反应室壳体内壁的距离,反应室壳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
[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反应室壳体呈圆筒形,所述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呈圆形,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圆心均在反应室壳体轴线上,第一电极板的直径大于第二电极板的直径。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上均设有多个固定连接孔,多个绝缘固定杆分别竖直的穿过固定连接孔并与所有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连接成一个整体。
[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二开口内部,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板之间设有绝缘单元,绝缘单元填满了第二开口内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空隙。
[00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反应室壳体内部,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与上端盖接触处分别设有阻燃片。
[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室壳体底部设有下端盖,下端盖底部设有排污接口。
[00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为圆形开口,其圆心轴线分别与第二电极棒和第一电极棒的轴线重合。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反应室壳体的组合,水流自下而上分别通过电极板上的开口以及第二电极板的边缘到反应室壳体内壁的缝隙形成涡流,涡流效应延长了絮凝反应时间,处理效果好,成本低。
[0015]2.反应器为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输,可并联使用。
[0016]3.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固定在可拆卸的上端盖上,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装配在第一电极棒和第二电极棒上,电极更换方便。
[0017]4.反应器处理过程中,无需添加化学药剂,降低处理成本,减少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污水在本发明中的流向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电极板的俯视图。
[0021]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电极板的俯视图。
[0022]图中:1-出水接口 ;2_第一接线端;3-阻燃片;4-第一电极棒;5-第二电极板;
6-绝缘单元;7-绝缘连接杆;8-排污接口 ;9_下端盖;10-进水接口 ; 11-反应室壳体;12-第一电极板;13_上端盖;14_第二接线端;15_第二电极棒;16_第一电极固定孔;17-固定连接孔;18-第一开口 ;19_第二开口 ;20_第二电极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式电絮凝反应器,包括反应室壳体11、上端盖13、第一电极棒4、第二电极棒15、第一电极板12和第二电极板5,所述的反应室壳体11为立式结构,上端盖13可拆卸的固定在反应室壳体11顶部(上端盖13与反应室壳体11围成全封闭形状),第一电极棒4和第二电极棒15分别竖直的固定在上端盖13上并向下延伸至反应室壳体11内部,第一电极棒4和第二电极棒15的一端位于反应室壳体11内部并接近底部,第一电极棒4和第二电极棒15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接线端2和第二接线端14,第一接线端2和第二接线端14固定在上端盖13顶面上,第一接线端2和第二接线端14分别与电源连接,在反应室壳体11内部,第一电极棒4和第二电极棒15分别水平的装配在第一电极棒4和第二电极棒15上并等距交替排列,第一电极板12和第二电极板5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固定孔16和第二电极固定孔20,第一电极棒4和第二电极棒15分别穿过第一电极固定孔16和第二电极固定孔20并分别与所有的第一电极板12和第二电极板5固定成一个整体,第一电极板12和第二电极板5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口 18和第二开口 1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开口 18和第二开口 19均为圆形开口,其圆心轴线分别与第二电极棒4和第一电极棒15的轴线重合),第一电极棒4和第二电极棒15分别不接触的穿过第二开口 19和第一开口 18(S卩,第一开口 18和第二开口 19的口径大于第一电极棒4和第二电极棒15的直径),第一电极板12的边缘靠近反应室壳体的内壁,第二电极板5的边缘与反应室壳体内壁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板5的边缘与反应室壳体内壁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板12与反应室壳体内壁十分接近,其间隙在Icm以下,第二电极板5的边缘与反应室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