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水洗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水洗线。
【背景技术】
[0002]在某些物料的加工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水洗,以将物料中重物质和轻物质分开。将物料中材质重的材料和材质轻的材料分离开的方法一般采用水洗法。现有的水洗法是将物料倒入大缸内,反复加清水进行搅拌分离,此法虽然能将材质重的材料和材质轻的材料彻底的分开,但是其通过人工实现,非常费时费力。另外,目前的水洗法只能将密度比水大的重物质和密度比水小的轻物质分离开,一旦重物质和轻物质的密度均大于水的密度时,则无法实现通过清水将重物质和轻物质分离开,故通用性不是很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物料水洗线。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物料水洗线,包括依次连通的上料机、可将物料中的轻物质和重物质分离开的沉淀分离清洗槽及轻物质处理装置,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内盛放可调节密度的盐水,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轻物质出口位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靠近所述轻物质处理装置的一端,且与所述轻物质处理装置的轻物质进口连通,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底端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物料的第一搅拌装置,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顶端内设置至少一个可使漂浮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顶端内的轻物质朝着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轻物质出口运送的转轮。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为第一丝杆搅拌装置,所述第一丝杆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底端内的第一丝杆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轮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外侧的转轮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轮的周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叶片,若干个所述叶片呈渐开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叶片的形状为直板形状。
[0008]优选的,还包括可自动往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内的盐水中添加盐的添盐装置,所述添盐装置设置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一侧。
[0009]通过设置添盐装置,当盐水的密度不足以使轻物质漂浮于沉淀分离清洗槽的顶端内时,添盐装置可自动往盐水中添加盐,以使盐水的密度增大至能使轻物质漂浮于沉淀分离清洗槽的顶端内的密度,无需人力,非常省力。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收集位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内的底端内的重物质的吨包袋,所述吨包袋设置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吨包袋的重物质进料口与位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底端的重物质出口连通。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轻物质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用于脱出轻物质中盐水的第一脱水装置、用于清洗掉轻物质中盐水的水漂洗槽以及用于脱出轻物质中清水的第二脱水装置。
[0012]通过设置第一脱水装置、水漂洗槽以及第二脱水装置,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物料水洗线对轻物质的脱盐和脱水处理,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物料水洗线最后得到较纯净的轻物质。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脱水装置包括第一脱水机、第一水箱及第二水箱,所述第一脱水机包括第一脱水机本体,所述第一脱水机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漏斗和出料嘴,所述进料漏斗的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嘴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轻物质出口和所述水漂洗槽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漏斗具有将盐水和轻物质分离开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所述进料漏斗远离所述第一脱水机本体的一侧且朝着所述沉淀分离清洗槽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水箱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下方,用于盛放穿过所述过滤板的盐水,所述第二水箱设置于所述第一脱水机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脱水机本体的出水口连通。
[0014]通过在进料漏斗上设置过滤板,且将第一水箱设置于过滤板的下方,一方面,使得混合有盐水的轻物质在进入第一脱水机本体之前,轻物质中的一部分盐水能被过滤到第一水箱中,从而实现盐水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减轻了第一脱水机的脱水负荷,延长了第一脱水机的使用寿命。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漂洗槽内盛放清水,所述水漂洗槽内设置有用于搅拌轻物质和水的第二搅拌装置。
[0016]通过在水漂洗槽内设置用于搅拌轻物质和水的第二搅拌装置,使得清水能更好的清洗掉轻物质上粘附的盐。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为第二丝杆搅拌装置,所述第二丝杆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水漂洗槽内的第二丝杆和驱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水漂洗槽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连接。
[0018]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沉淀分离清洗槽内盛放可调节密度的盐水,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物料中轻物质和重物质的密度调节盐水的密度,以使轻物质和重物质分离开,即轻物质漂浮于沉淀分离清洗槽的顶端内,而重物质沉于沉淀分离清洗槽的底端内,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水洗生产线的通用性;通过在沉淀分离清洗槽的底端内设置第一搅拌装置,可产生驱使重物质和轻物质分离开的动力,从而使得重物质中的轻物质能够尽量与重物质分离开,并在盐水的浮力作用下漂浮至沉淀分离清洗槽的顶端内;通过在沉淀分离清洗槽的顶端内设置至少一个转轮,使得漂浮于沉淀分离清洗槽顶端内的轻物质能在转轮的动力下持续不断的被运送至沉淀分离清洗槽的轻物质出口,实现了轻物质的自动运送。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物料水洗线的主视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物料水洗线的俯视图。
[0021]图中:
[0022]1、上料机;2、沉淀分离清洗槽;21、转轮;211、叶片;22、转轮驱动装置;23、第一动力装置;24、第一丝杆;3、第一脱水装置;31、第一脱水机本体;32、进料漏斗;321、过滤板;33、出料嘴;34、第一水箱;35、第二水箱;4、水漂洗槽;41、第二动力装置;42、第二丝杆;5、第二脱水装置;6、吨包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物料水洗线包括依次连通的上料机1、可将物料中的轻物质和重物质分离开的沉淀分离清洗槽2及轻物质处理装置,沉淀分离清洗槽2内盛放可调节密度的盐水,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轻物质出口位于沉淀分离清洗槽2靠近轻物质处理装置的一端且与轻物质处理装置的轻物质进口连通,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底端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物料的第一搅拌装置,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顶端内设置至少一个可使漂浮于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顶端内的轻物质朝着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轻物质出口运送的转轮21。
[0025]通过在沉淀分离清洗槽2内盛放可调节密度的盐水,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物料中轻物质和重物质的密度调节盐水的密度,以使轻物质和重物质分离开,即轻物质漂浮于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顶端内,而重物质沉于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底端内,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水洗生产线的通用性;通过在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底端内设置第一搅拌装置,可产生驱使重物质和轻物质分离开的动力,从而使得重物质中的轻物质能够尽量与重物质分离开,并在盐水的浮力作用下漂浮至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顶端内;通过在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顶端内设置至少一个转轮21,使得漂浮于沉淀分离清洗槽2顶端内的轻物质能在转轮21的动力下持续不断的被运送至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轻物质出口,实现了轻物质的自动运送。
[0026]第一搅拌装置为第一丝杆搅拌装置,第一丝杆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沉淀分离清洗槽2底端内的第一丝杆24和用于驱动第一丝杆24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23,第一丝杆24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于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动力装置23设置于沉淀分离清洗槽2的外侧且与第一丝杆24的一端连接。
[0027]转轮21通过转轴固定于沉淀分离清洗槽2内,转轴的一端与设置于沉淀分离清洗槽2外侧的转轮驱动装置22连接,转轮21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211,若干个叶片211呈渐开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叶片211的形状为直板形状。
[0028]在本实施例中,转轮21数量为三个,三个转轮21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