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22516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污水处理范围窄、效果差,达不到国家标准排放要求。本污水处理装置较大的污泥回流比使得N、P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传统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针对高浊度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整套装置设备少、能耗低,特别是不采用传统的电栗提升硝化液回流,使得处理成本大大降低,设备减少,维修减少,运行成本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布置紧凑,制作方便、安装快捷,处理效果较传统污水处理装置大大提高。装置内部的巧妙布局实现了低能耗全液内回流,增大了装置的脱氮效率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缺氧区与好氧区同设置于一个隔间中,沿装置长边方向平行布置。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污水中的氧气使得在流态上自然划分为缺氧区和厌氧区,实现反硝化和聚磷菌的释磷。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套装置为长方形,装置本体可采用钢结构和土建构筑物制作,装置本体中设置多个隔间,分别包括选择区、缺氧区、厌氧区、气升回流区、好氧区、沉淀区、出水渠和电气隔间;这些功能区集成在一个一体化结构中;本装置中,选择区、缺氧区、厌氧区、气升回流区、好氧区形成一个循环廊道形式。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区位于缺氧区起端的中上部,选择区水力停留时间5?30min,选择区与缺氧区之间采用穿孔隔板过水,过水孔为圆形、矩形或正多边形。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厌氧区设置潜水搅拌器进行搅拌,所述好氧区设置曝气装置进行曝气供氧;其中,缺氧区与厌氧区同设置于一个隔间中,沿装置长边方向平行布置;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污水中的氧气使得在流态上自然划分为缺氧区和厌氧区,实现反硝化和聚磷菌的释磷。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厌氧区和好氧区沿装置长边方向平行布置,且沿装置纵向形成循环廊道形式,实现了全液内回流;所述缺氧区、厌氧区和好氧区组成的全液内回流的循环动力来源于气升回流区,气升回流区设置于厌氧区和好氧区之间,回流比为50%?600%。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布置于装置的端头,沉淀区位于好氧区的末端,缺氧区的起端;沉淀区下方设有积泥斗,积泥斗为倒正梯形台或倒锥形,斗底可为矩形或圆形;
[0009]好氧区与沉淀区之间采用穿孔隔板过水,过水孔为圆形、矩形或正多边形;所述沉淀区设有斜板或斜管填料;所述沉淀区采用可调堰板出水,可调堰板可为三角堰、矩形堰或穿孔板;
[0010]出水槽可单边布置、指形布置或“丰”字形布置。
[0011]所述积泥斗内污泥采用污泥回流栗回流,回流污泥栗可采用轴流栗、离心栗或气升排泥机构,将污泥回流至选择区;
[0012]好氧区与高效沉淀区之间通过设置过流圆孔或方孔实现流态连续,过流圆孔或方孔设置于高效沉淀区积泥斗中下部,沿装置短边方向平行布置;水流从下到上经过斜管沉淀装置,沉淀后的净水从沉淀区上部通过堰板溢流出水至出水渠后排出,污泥经斜管沉淀于积泥斗底部,回流污泥栗将沉淀污泥提升至选择区作为回流污泥,剩余污泥经排泥口排出。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设置的曝气装置为穿孔管、管式微孔曝气器或盘式微孔曝气器;穿孔管孔径为3~10_,曝气管可指形布置、“丰”字形布置或通长布置,曝气管布置为一定间距,气水比为2?16。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隔间设于紧邻沉淀区的端头,于电气隔间内设置鼓风机、污泥回流栗和其它电气自控组件;将电气隔间设置与高效沉淀区与短边外墙之间,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布置紧凑合理,在保证处理能力和出水效果的情况下极大的节约了占地空间。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可采用罗茨风机或离心风机,鼓风机采用变频控制,可根据进水负荷的变化实时调整曝气量,提高了设备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降低了设备的总体能耗。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方式如下:
[0017]其一;通过进水管进入装置的污水与回流污泥在选择区中充分混合接触,选育出高效的菌种,混合液从选择区底部顺水流方向的过流孔进入缺氧区,缺氧区进水处设置潜水推流式搅拌机用于引导进水流向并防止缺氧区底部积泥;缺氧区与厌氧区设置在同一廊道中,沿流程方向自动形成缺氧和厌氧的区段,达到污水反硝化脱氮和聚磷菌释放磷的目的,保证了装置具有脱氮除磷的效果;装置通过对溶解氧的精准控制,实现了氮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大大提高了氮的脱除效率;
[0018]其二;厌氧区污水经过气升回流区内的空气提升器提升进入好氧区,好氧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污水在好氧区中完成有机物的氧化、硝化反应和聚磷菌过度吸收磷的过程,设置于电气间内的鼓风机采用变频控制,大大提高了装置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同时降低了装置的整体能耗水平;
[0019]其三;处理后水从好氧区与沉淀区之间通过积泥斗中部的过流孔进入沉淀区下部,水流从下向上经过沉淀区中设置的填料层,实现泥水分离,沉后水经过沉淀区上部设置的可调溢流堰板进入出水渠,沉后水最终由出水渠收集后排出装置;沉淀区下部设置积泥斗,沉淀后产生的污泥通过积泥斗收集后经回流污泥栗提升至选择区,实现污泥的回流,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口排出装置。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整套工艺装置为长方形,内设有多个隔间。通过进水管进入装置的污水与回流污泥在选择区充分混合接触,通过选择区底部的过流孔进入缺氧区,剩余污泥通排泥口排出。缺氧区进水处设置潜水推流式搅拌机,用于引导进水,防止缺氧区底部积泥。经缺氧区处理后的污水顺次流经厌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为同一隔间,沿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长边方向布置,实现反硝化和磷的释放。厌氧区处理后的污水经气升回流区提升至好氧区进行曝气生化处理,好氧、缺氧和厌氧区形成循环廊道的形式,好氧区底部设有高效曝气装置。处理后的水再经设置于高效沉淀区积泥斗中下部的过流孔进入高效沉淀区下部,高效沉淀区设置于好氧区的末端,内设有斜管或斜板填料,使污水高效沉淀,沉淀后的洁净水由沉淀区顶部堰板溢流经出水渠汇集后出水。高效沉淀池污泥经底部积泥斗收集由污泥回流栗回流至选择区。沉淀池与短边外墙之间设置电气配间,电气配间内设鼓风机和其它电气自控组件,简化了结构,减少了占地面积,投资省。
[002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22](1)、采用长方形紧凑布置,工序完善,制作方便,占地少;
[0023](2)、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0024](3)、机电设备少,自动化程度高,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0025](4)、装置易运输,易安装,易扩展;
[0026](5)、同比节约用地50%以上。
[0027]具体体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经过改进,根据水量大小,计算出各段处理工艺停留时间,准确计算出最优的面积分布。沿流程上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的区段,便于污水中N、P的去除。好氧区采用氧转移效率较高的曝气装置,延长了氧气停留时间,增加了污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生化反应更加的彻底,出水效果更好。高效沉淀区采用浅池沉淀理论,于沉淀区填充斜板或斜管填料,在达到同样沉淀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小了沉淀区的占地面积。本装置主要能耗为好氧区曝气和硝化液回流,这两大动力均由变频控制的鼓风机来提供,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运行稳定性和整体能耗水平。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平面图
[0029]图2是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A-A剖面图
[0030]图3是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B-B剖面图
[0031]图中:1、选择区,2、缺氧区,3、厌氧区,4、气升回流区,5、好氧区,6、积泥斗,7、沉淀区,8、出水渠,9、电气隔间,10、空气提升器,11、曝气装置,12、可调溢流堰板,13、鼓风机,14、回流污泥栗/气提回流,15、剩余污泥排放,16、装置进水管,17、装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为了克服现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的诸多不足(比如对小城镇的污水特点考虑不充分,抗冲击负荷能力弱、机电设备繁多、稳定性不高、调试维护复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如图1 一 3所示,整套装置为长方形,可采用钢结构和土建构筑物制作,其中设置多个隔间。
[0034]—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整套装置为长方形,装置本体17可采用钢结构和土建构筑物制作,装置本体17中设置多个隔间,分别包括选择区1、缺氧区2、厌氧区3、气升回流区4、好氧区5、沉淀区7、出水渠8和电气隔间9;这些功能区集成在一个一体化结构中;本装置中,选择区1、缺氧区2、厌氧区3、气升回流区4、好氧区5形成一个循环廊道形式。
[0035]所述选择区1位于缺氧区2起端的中上部,选择区1水力停留时间5?30min,选择区1与缺氧区2之间采用穿孔隔板过水,过水孔为圆形、矩形或正多边形。
[0036]所述缺氧区2/厌氧区3设置潜水搅拌器进行搅拌,所述好氧区5设置曝气装置11进行曝气供氧;其中,缺氧区2与厌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