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微量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173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液体微量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微量注射装置方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精准的控制液体的注射量以提高质量,并可大幅节省人力与提升工作效率的液体微量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加工制造业及生化科技业上常需利用注射微量的液体来进行加工或调制配方,例如:注射微量的黏胶以黏合小工件、注射微量的颜料以调制颜色或印制图案、注射微量化学药品以调制配方……等。而目前液体的微量注射方式,大都是使用者直接利用针筒手动吸取液体原料然后进行注射,因此注射量常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精准的控制,进而常导致质量不稳定及不良率过高等问题。而且,利用人力进行液体微量注射更是会大幅增加人力成本而不符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技术中利用人力以针筒注射微量液体的方式,存在着无法精准的控制液体的注射量、人力成本高及工作效率差等诸多缺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微量注射装置,包括一固定座、一注射筒及一电动缸。其中,该注射筒包含一筒身、一推杆及一针头。该筒身可固定在该固定座中,该筒身的下端具有一出料口,上端具有一推料口,一侧面靠近该出料口处设有一入料口可供连接一入料装置供用于送入液体状的原料,靠近该推料口处具有一排气溢料口,该出料口中设有一单向出料逆止阀,该入料口中设有一单向入料逆止阀。当该入料口送入的原料过多或原料里有空气时则可由该排气溢料口导出,该单向出料逆止阀使该筒身之中的原料仅只能单向的由该出料口流出,该单向入料逆止阀使该入料口的原料仅只能单向的送入该筒身之中,且该单向出料逆止阀的开启压力大于该单向入料逆止阀,以使由该单向入料逆止阀入料时该单向出料逆止阀不会被开启。该推杆下端由该推料口伸入该筒身中,该推杆的下端具有一推塞,该推杆可通过下降使该推塞 将该筒身中的原料向该出料口挤压以开启该单向出料逆止阀。该针头的上端结合于该出料口上可供将原料导送到外部。该电动缸包含一推送器及一马达,该推送器结合在该固定座的上端,且底部具有可伸缩的一驱动杆,该驱动杆的端部与该推杆的上端结合,该马达可驱动该驱动杆伸缩,并精准的控制该驱动杆的伸缩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液体微量注射装置,可利用该单向入料逆止阀与该单向出料逆止阀的压力及配合该排气溢料口,使入料时原料仅只能由该入料口流入而填满筒身的内部而不会由该出料口流出,而在注射时原料也仅只能由该出料口流出而不会由入料口逆流,而且通过该电动缸也能精准控制该推杆的推送量,进而使其能因此达到自动入料及注射以精准控制注射量、大幅节省人力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而且,该排气溢料口不但可导出原料中的空气以避免空气累积影响出料稳定(空气可压缩),而且更是可做为清洁时的回流循环孔以增加清洁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液体微量注射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液体微量注射装置的注射筒的立体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液体微量注射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液体微量注射装置的组合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液体微量注射装置的入料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液体微量注射装置的注射动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固定座11座体

12夹块13盖体

14固定螺栓15结合螺栓

20注射筒21筒身

210本体211上套头

212下套头213入料套头

214上止漏垫圈215下止漏垫圈

22推杆220推塞

221螺纹段23针头

24出料口25推料口

26入料口260入料接头

27排气溢料口28单向出料逆止阀

280橡胶环281锥塞

282出料弹簧29单向入料逆止阀

290橡胶o形环291珠塞

292弹簧座293入料弹簧

30电动缸31推送器

32马达33驱动杆

34螺孔35定位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显示本发明所述的液体微量注射装置,包括一固定座10、一注射筒20及一电动缸30,其中:

该固定座10,包含一座体11、两夹块12及一盖体13,该两夹块12可利用多个固定螺栓14将其螺锁在该座体11上,该盖体13断面呈ㄇ字形且可利用多个结合螺栓15将其螺锁在该座体11上。

该注射筒20,包含一筒身21、一推杆22及一针头23。该筒身21可被该两夹块12夹设固定在该座体11上,且该筒身21的下端具有一出料口24,上端具有一推料口25,一侧面靠近该出料口24处设有一入料口26,靠近该推料口25处具有一排气溢料口27,于该出料口24中设有一单向出料逆止阀28,于该入料口26中设有一单向入料逆止阀29。该入料口26可连接一入料装置(图中未示),可供将液体状的原料由该入料口26送入到该筒身21之中。该排气溢料口27可连接到一溢料桶(图中未示),当该入料口26送入筒身21之中的原料过多或原料里有空气时,可由该排气溢料口27将筒身21之中多余的原料及将原料里的空气导出到该溢料桶之中。该单向出料逆止阀28使该筒身21之中的原料仅只能单向的由该出料口24流出,而不会逆向流入。该单向入料逆止阀29使该入料口26的原料仅只能单向的送入该筒身21之中,而不会逆向流出。该单向出料逆止阀28的开启压力大于该单向入料逆止阀29,以使 由该单向入料逆止阀29入料时该单向出料逆止阀28不会被开启。该推杆22下端由该推料口25伸入该筒身21之中,该推杆22的下端具有一推塞220,上端具有一螺纹段221。该推杆22可通过下降以使该推塞220将该筒身21之中的原料向该出料口24挤压以开启该单向出料逆止阀28。该针头23上端结合于该筒身21的出料口24上,可供将由该出料口24挤出的原料导送到外部。

该电动缸30,包含一推送器31及一马达32。该推送器31结合在该座体11的上端,且底部具有可伸缩的一驱动杆33,该驱动杆33的端面具有一螺孔34可供该推杆22上端的螺纹段221螺设,且于该螺纹段221上并螺设有一定位螺帽35可供将该推杆22的上端定位链接于该驱动杆33上。该马达32可驱动该驱动杆33伸缩,并精准的控制该驱动杆33的伸缩量。该电动缸30为公知技术,如台湾公告第m387724号专利所示,此不再另加以赘述。在本发明中,该马达32可为步进马达或伺服马达……等。

在图2、图4中可看出,该筒身21由一本体210、一上套头211、一下套头212及一入料套头213所组成,其中该本体210的一侧面设有该排气溢料口27及一入料接头260。该上套头211螺接在该本体210的上端,可供该推杆22穿设,于该上套头211与该本体210之间设有一上止漏垫圈214。该下套头212螺接在该本体210的下端,可供该针头23套接,于该下套头212与该本体210之间设有一下止漏垫圈215。该入料套头213螺接在该入料接头260上。

在图2、图4中也可看出,该单向出料逆止阀28设于该下套头212与该本体210之间,其包含一橡胶环280、一锥塞281及一出料弹簧282,该橡胶环280设于该本体210的下端开口中,该锥塞281可由下向上塞住于该橡胶环280中央的圆孔,该出料弹簧282一端抵于该下套头212另一端抵于该锥塞281,可提供弹力使该锥塞281塞住该橡胶环280中央的圆孔。该单向入料逆止阀29设于该入料接头260与该入料套头213之间,其包含一橡胶o形环290、一珠塞291、一弹簧座292及一入料弹簧293,该橡胶o形环290设在该入料接头260的开口端面,该珠塞291可由内向外的塞住该橡胶o形环290中央的圆孔,该弹簧座292设于该入料接头260之中,该入料弹簧293一端抵于该弹簧座292另一端抵于该珠塞291,可提供弹力使该珠塞291塞住该橡胶o形环290中央的圆孔。

如图5所示,当首次入料或发现原料中有气体时,该电动缸30会驱动该推杆22上升到使该推塞220高于该排气溢料口27的位置,如此当该入料装置由该入料口26送入液体状的原料,该原料便会开启该单向入料逆止阀29而使原料进入该筒身21之中,入料压力会使筒身21中的空气由该排气溢料口27排出,且因不足以开启该单向出料逆止阀28,而会使注入的原料只能朝上充填满该筒身21,而当该原料充满该筒身21的内部时,原料里的空气会被由该排气溢料口27挤出以避免空气累积影响出料稳定(空气可压缩),而且该筒身21中多余的原料也可由该排气溢料口27导出。

如图6所示,当该筒身21中充满原料时,该电动缸30会驱动该推杆22下降,该推塞220便会将筒身21之中的原料向下推挤,此时该单向入料逆止阀29会被筒身21内部的原料压力关闭而无法逆流出入料口26,同时该筒身21之中的原料压力会开启该单向出料逆止阀28,而使原料流入该针头23,再注射至所需的位置。而当注射完后,电动缸30会驱动该推杆22上升到使该推塞220低于该排气溢料口27的位置,同时该入料装置会由该入料口26送入液体状的原料至填满该筒身21之中,然后停止入料,再使该电动缸30驱动该推杆22下降以将筒身21之中的原料向下推挤,如此重复上述使该推杆22上升到使该推塞220低于该排气溢料口27的位置且同时入料及停止入料并使该推杆22下降的动作便可达到连续自动注射液体及精准控制注射量的目的。而且,当在上述重复注射动作中当发现原料内有气体时或是欲对其进行清洁作业时,才会再使该推杆22上升到使该推塞220高于该排气溢料口27的位置,以挤出原料中的空气或是利用该排气溢料口27做为清洁时的回流循环孔以便于清洁作业。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体微量注射装置,可利用该单向入料逆止阀29与该单向出料逆止阀28的压力及配合该排气溢料口27,使入料时原料仅只能由该入料口26流入而填满该筒身21的内部而不会由该出料口24流出,而在注射时原料也仅只能由该出料口24流出而不会由入料口26逆流,而且通过该电动缸30也能精准控制该推杆22的推送量,进而使其能因此达到自动入料及注射以精准控制注射量、大幅节省人力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而且,该排气溢料口27不但可导出原料中的空气以避免空气累积影响出料稳定(空气可压缩),而且更是可做为清洁时的回流循环孔以增加清洁的便利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