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活塞点胶机喷射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8131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活塞点胶机喷射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活塞点胶机喷射阀。



背景技术: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或灌胶机等,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可实现三维、四维路径点胶,具有精准定位、精准拉胶和不拉丝的优点。其工作原理为:胶液储存在胶筒和活塞形成的储胶室内,储胶室通过进给管与点胶嘴连接,点胶嘴与进给管连接处设置有阀门,通过气压或丝杠传动机构推动活塞移动,达到一定压力时,阀门开启,胶液从储胶室流过进给管后由点胶嘴流出,即可进行点胶操作。

现有技术的点胶机,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活塞出现磨损,会出现空气经活塞与胶筒之间的间隙进入储胶室的弊端,空气受压后会压入胶液中,当胶液中混入空气时,会产生气泡,不仅会使胶液流动效果差而影响点胶效果,而且会使阀门关闭后存在滴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活塞点胶机喷射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活塞点胶机喷射阀,包括外壳、挤压装置、密封装置、止逆装置;

所述外壳包括壳体、进液口、出液口;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挤压装置的孔洞,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

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活塞、活塞杆;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相连,并穿过设置在所述壳体第一端的孔洞;所述活塞杆采用外螺纹的螺杆;所述壳体第一端的孔洞内壁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与所述活塞杆外螺纹相匹配;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第一端上部的密封腔和密封液;所述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密封腔,所述密封液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

所述止逆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液口及所述出液口处,保证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内物料只能单向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液采用胶液。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止逆装置包括限位板、动板、挡板;所述动板第一端为可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管道内壁相连,所述动板可以沿固定端转动;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动板第二端下部,所述动板第二端在第一状态时与所述挡板搭接,阻止流体通过;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动板第一端上部,所述动板第二端在第二状态时与所述限位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

1.相比于螺杆式,进料可定量,更适用于精密点胶;

2.设置采用螺杆替代普通活塞杆,降并且设置了密封装置,降低了产生气泡的可能;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组成部分不一定成比例,重点在于清楚地例示出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挤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止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活塞点胶机喷射阀,包括外壳1、挤压装置2、密封装置4、止逆装置5;

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11、进液口12、出液口13;所述壳体11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挤压装置2的孔洞,所述出液口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第二端;所述进液口12及所述回液口14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部;

所述挤压装置2包括活塞21、活塞杆22;所述活塞21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部,所述活塞杆22与所述活塞21相连,并穿过设置在所述壳体11第一端的孔洞;所述活塞杆22采用外螺纹的螺杆;所述壳体11第一端的孔洞内壁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与所述活塞杆22外螺纹相匹配;

所述密封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1第一端上部的密封腔41和密封液;所述活塞杆22穿过所述密封腔41,所述密封液设置在所述密封腔41内;

所述止逆装置5设置在所述出液口13处,保证所述出液口13内物料只能单向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液采用胶液。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侧壁左侧或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止逆装置5包括限位板51、动板52、挡板53;所述动板52第一端为可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管道内壁相连,所述动板52可以沿固定端转动;所述挡板53设置在所述动板52第二端下部,所述动板52第二端在第一状态时与所述挡板53搭接,阻止流体通过;所述限位板51设置在所述动板52第一端上部,所述动板52第二端在第二状态时与所述限位板51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1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

使用时,所述密封腔内填入密封液(优选使用和所述喷射阀内的工作介质相同的胶液),随着所述活塞杆的转动,所述活塞上下活动进行点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